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知识经济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知识经济是近些年来出现的新现象,但是它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热烈争论。本书力图以社会现实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依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原则,从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角度着手,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遇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进行比较系统的梳理,对其发展作一定程度的前瞻。全书分为六章和结束语等七个部分:第一章论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是经济理论的重大革命;第二章论述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在挑战中与时俱进;第三章分析知识经济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挑战;第四章论述关于科学技术知识能否创造价值的思考;第五章论述关于非劳动生产要素能否创造价值的思考;第六章论述关于管理和服务劳动能否创造价值的思考;最后以进一步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结束语。
     第一章共分三节,它们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产生的历史背景、基本内容、创新点及其历史地位。书中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基本框架,并把它归纳为九个方面,即商品的二因素论,劳动二重性论,价值形式论,货币论,完整的拜物教理论,价值变形论,价值规律论,劳动力商品论和劳动论。并强调,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的基石,也是以往价值理论成果和实践的科学概括和总结,今天要想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首先就得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第二章从国外和中国两个角度出发,叙述并评析了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论战。书中将西方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争论和研究归纳为四次高潮,并简要述评了他们讨论的五个主要问题,即复杂劳动的化简问题、多种技术条件下商品价值量决定问题、联合生产条件下的价值量如何决定的问题、非线性折旧条件下的价值决定问题及价值向生产价格转化的问题。书中对我国学者关于劳动价值论的探讨作了简单回顾,并将其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知识经济的含义、特征及其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挑战。从实证角度出发,概括了知识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一些与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相矛盾的现象,比如说:1、劳动迅速减少和价值增加的问题;2、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及其产值计算的问题;3、科学技术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问题;4、我国现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与价值创造问题; 5、无形资产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问题等。书中指出,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各种不同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就是在迎击这些挑战性观点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第四章主要分析科学技术知识能否创造价值,并对学术界有关科技知识创造价值的各种观点进行了评析。作者认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在生产过程中,日益发挥重大作用。它渗透到生产者、生产资料和管理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使得单位时间内生产的财富(或使用价值)越来越大,也生产出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但是,增大的使用价值并不意味着价值的同步增长。只要劳动量没有变,价值量就不会增加,改变的只是单个商品的价值而非总体价值。因此,科学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的仍然是类似于生产资料的作用,即只能转移价值而不能创造价值,创造价值的主体仍然是人。由于科技劳动的特殊性,科技知识本身的价值很大,以至于转化在新商品中的价值也很大,从而直接导致了社会总价值的上升。作者认为,科技知识价值论实际上混淆科技知识本身的价值和科技知识创造价值这两个不同的概念,混淆了使用价值的生产和价值的生产,从而走上了效用价值论的老路。
     第五章主要分析非劳动生产要素能否创造价值,并对各种有关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价值的观点进行了评析。书中指出,非劳动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与劳动一起创造使用价值,但是它并不创造价值,只有人才能创造价值。因此,非劳动生产要素只是价值生产的条件,而不是价值的源泉,它构成商品价值的一部分,但是并不形成价值。因此,我们必须区分人的作用与物的作用,价值创造和价值转移,价值形成和价值构成这三对概念的范畴。另外,作者还分析了当前价格上涨和国民生产总值增加的原因,指出,价格的上涨与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机器设备转移的价值增加有关,但是,在复杂劳动代替简单劳动的今天,商品本身的价值量也大大地增加了。这些因素使得商品的价格呈上涨趋势。但是,这种趋势并不能说明这些增大的价值是非劳动生产要素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代表价值的增长,而只是说明使用价值的增长。作者指出,非劳动生产要素价值论的错误在于混淆了人的作用与物的作用、价值创造与价值转移、价值形成和价值构成,因而最终混淆了价值与使用价值,它的实质仍然是效用价值论。
     第六章主要分析第三产业能否创造价值,并对第三产业价值论进行了评析。书中指出,马克思所说的生产性劳动是指直接或间接为物质生产服务的劳动。也就是“总体劳动”,只有它才创造价值。因此,第三产业中,除了直接或间接地为物质生产服务的交通运输、仓储保管、科技研究和服务等行业以外,其余的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都不属于生产性劳动,因而它们也就不能创造价值。第三产业价值论的主要错误在于混淆了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混淆了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把国民生产总值的统计作为创造价值的根据,违反了马克思的从现实出发的方法论原则,从而最终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
     书的结束语讨论了深化和发展当前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面临的几个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前瞻。书中认为,深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必须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指针,既要认真研读原著,弄清马克思的原意,坚持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把握马克思的科学抽象法,又要结合当前现实,批驳各种否定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手法,加强对现代商品、劳动形式和价值形式的研究和探讨,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才能永葆青春。
Knowledge economy is a newly emerged phenomenon, which has aroused heated arguments on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in all fields. Insisting on the guidance of the Marxism economic theory, obeying the principle of the dialectic materialistic and historical materialistic methodology and combining the methods of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logical analysis, normal analysis and positive analysis, this dissertation discusses comprehensively on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to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posed by knowledge economy and criticizes all kinds of wrong viewpoints. In this book, the author also pectinates systematically the basic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predicts its prospect to some extent. The paper consists of seven parts, which includes six chapters and a conclusion. The first chapter is that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is the important revolution of economics; The second is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develops with the time in the challenges; The third analyses the challenge of knowledge economy to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The fourth studies whethe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can create value; The fifth is the study of whether non-labor production elements can create value; The sixth is the study of whether the third industry can create value; The conclusion is about the further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ChapterⅠconsists of four parts which analyses respectively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fundamental contents, innovations and historical status of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The book emphasizes the frame of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reduces it into nine aspects, that is the two factors of a commodity theory, the two-folds character of labor theory, the form of value theory, money theory, fetishism of commodities and money theory, the transformation of value theory, the theory of the law of value, labor commodity and labor theory. The author also points out, that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is the footstone of the system of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the start point of Marxist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also the scientific conclusion of previous achievements of value theory and practice. If one wants to develop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he should adhere to it at first.
     ChapterⅡanalyses the overseas and domestic arguments around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in history. The author points out; some western scholars have challenged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continually since its birth, which formed four great climaxes, and put forward five key questions, that is the simplification problem of skilled labor, the determination of commodities’value quantity under conditions of alternative (various) skills, joint production, non-linear depreci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problem from value to product price. Strictly speaking, such challenges cannot really confute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In our country, scholars have also discussed over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which also formed four climaxes, these discussions are useful yet form a threat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to some extent.
     ChapterⅢstudies knowledge economy and its effect on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Knowledge economy, also called as“new economy”, the core of which is new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a stage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innovation of knowled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ystem, and it revolutionarily change productivity, styles of production and economy formation. Knowledge economy raises many questions to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such as: 1,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decrease of labor and the increase of surplus value; 2, problem on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third industry and its’reasonable calculation in GNP; 3,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effect on value. 4, whether or not is the distribution of wealth according to production elements in China based on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5, whether or not does the Intangible property have values? These questions are either challenges or chanc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ChapterⅣmainly analyses wheth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an create value, and comments on all kinds of viewpoints about the creation of value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first productive power, which plays a great role in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increasingly. It penetrates into laborer, production elements and administration, enhances productivity, increases material wealth (or use-value) at the equal time, and gets more excess surplus value and relative surplus value, But the enlarged use-value doesn’t mean the simultaneous increase of value unless the quantity of labor increase. Labor is the only creator of value. Because of particularity of scientific activity, science, technology and knowledge have great value, so it transfers great value into new commodity and boosts the value of individual commodity and social gross value. The theory of valu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ually confus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personal value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s creating value, which leads to the old way of function value.
     ChapterⅤmake an analysis on whether non-labor production factor can create value or not.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non-labor productive factor together with labor can create use-value yet doesn’t create value itself. Man is the only factor for creating value. Therefore, it is the condition of value creation but not the source of value. It consists of part of commodity value while it can’t form value. We should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following couple of categories: the function of manual and that of object, value creating and value transferring, value forming and value-construction. Value is not the only reason for present Enhance Price level and enlarged GNP, which is just a scale for measuring use-value not value, inflation, transferred equipments’value and the replacement of the simple labor by the complex one also wok on it, so we cannot conclude that non-labor productive factor create value. Except for that, the author point out that, there are no abstract use-value and productive force but concrete one, and productive force just affects use-value, not value. This kind of viewpoint confuses the role of man and object, value-creating and value-transferring, value-forming and value-construction, thus finally leads to the confusion of value and use-value,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still function value.
     ChapterⅥmainly analyses whether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can create value or not. The author thinks that only productive labor can create value, which include direct or indirect labor serves for material producing, namely the“Total labor”, which can create value. So, apart from those industries such as transportation, house ware car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service trade, which serve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for material producing, all other public and social service industry, which is not belong to productive labor can’t create value. This kind of viewpoint actually confuses productive labor and non-productive labor, value creating and value-distribution, and eventually derails Marx’s methodology principle to start from the reality.
     At the end of this book, the author discusses how to deepen and develop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points out that we should read the Marx’s original works with a call-a-spade-a-spade attitude and try to make clear its essence. We should also recognize various viewpoints, which deny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and re-comprehend Marxist basic conception and principle combing with reality. Besides, we should correctly treat western economics and absorb its reasonable factors for our use. Only in this way, Marxist labor theory of value can interpret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be classified at the first line of times.
引文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404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7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Ⅱ,人民出版社 1973 年版,第 556-557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66-267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Ⅲ,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91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Ⅲ,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82-183 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47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6 页。
    ③[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25 页。
    ④[英]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商务印书馆 1979 年版,第 25 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Ⅰ,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40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49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2 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8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8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97 页注引。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5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7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7 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2 卷,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第 755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0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35 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9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60 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61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62 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75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8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Ⅲ,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45-146 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 1976 年版,第 105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2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0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人民出版社 1958 年版,第 118 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93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47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Ⅲ,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278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88-89 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89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89 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91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92 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11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97-198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Ⅲ,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04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995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90 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93 页注(41)。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90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4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2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6 卷,人民出版社 1961 年版,第 477、489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18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32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2 页。
    
    ①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第 491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Ⅱ,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269 页。
    ③列宁:《卡尔·马克思》《列宁全集》第 26 卷,人民出版社 1988 年版,第 62、52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7 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7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8 页。
    ②[法]莱昂·瓦尔拉斯:《纯粹经济学要义》,商务印书馆 1989 年版,第 202 页。
    ③[奥]卡尔·门格尔:《国民经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第 149 页。
    ④[英]威廉·斯坦利·杰文斯:《政治经济学理论》,商务印书馆 1984 年版,第 159 页。
    ①[奥]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商务印书馆 1959 年版,第 312-321 页。
    ②[美]P.M.Sweezy edited,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Augustus M.Kelly Publisher, New York, 1949,page 29.
    ③[美]P.M.Sweezy edited,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Augustus M.Kelly Publisher, New York, 1949,page 101.
    ④[美]J·A·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3 页。
    ⑤[美]J·A·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3 页。
    
    ①[德]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三联书店 1965 年版,第 89 页。
    ②[德]伯恩施坦:《社会主义的前提和社会民主党的任务》,三联书店 1965 年版,第 91 页。
    ①琼·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第 5 页。
    ①[英]萨缪尔森:《经济学》下册,商务印书馆 1982 年版,第 311 页注。
    ②[美]伊恩·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 1991 年中文版,第 51 页。
    ①[美]伊恩·斯蒂德曼等:《价值问题的论战》,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10 页。
    ②参见[美]伊恩·斯蒂德曼等:《价值问题的论战》,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
    ③[美]伊恩·斯蒂德曼等:《价值问题的论战》,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264-265 页。
    ①[美]伊恩·斯蒂德曼等:《价值问题的论战》,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282 页。
    ②[美]伊恩·斯蒂德曼等:《价值问题的论战》,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65 页。
    ③[美]伊恩·斯蒂德曼等:《价值问题的论战》,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116 页。
    ④[美]伊恩·斯蒂德曼等:《价值问题的论战》,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第 149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8 页。
    ①参见《马克思的经济学》,剑桥大学出版社 1973 年版英文版,第 191-193 页。
    ①参见森岛通夫:《马克思的经济学》,剑桥大学出版社 1973 年英文版,第 189-190 页。
    ②参见霍伍德、金:《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伦敦和纽约 1985 年英文版。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2 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201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99 页。
    ①参见[英]伊恩·斯蒂德曼著;吴剑敏、史晋川译:《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
    ②[英]伊恩·斯蒂德曼著;吴剑敏、史晋川译:《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商务印书馆 1991 年版,第 154-155 页。
    ① I.Steedman, Marx after Sraffa, London, 1977.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30-131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8 页。
    ①参见 L.V.Bortkiewicz, on the correction of Marx’s Fundamental Theory Construction in the Third Volume of Capital.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85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5 卷,人民出版社 1974 年版,第 185 页。
    
    ①宋则行:《对“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再认识》,《当代经济研究》1996 年第 5 期。
    ②樊纲:《“苏联范式”批判》,《经济研究》1995 年第 10 期。
    
    ①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 页。
    ②吴季松:《21 世纪的新趋势——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6 页。
    ③[美]达尔·尼夫主编(Dale Neef);樊春良,冷民等译:《知识经济》,珠海出版社,1998 年版。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204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26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649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上),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235-236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472 页。
    ④《列宁全集》第 36 卷,人民出版社 1985 年版,第 48 页。
    
    ①[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 1974 年版。
    ②[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印书馆 1990 年版。
    ③knight,F.H. Risk,Uncertainty and profit:Houghton Mifflin,1933.
    ④[英]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哈耶克:《社会中知识的利用》,载于《美国经济评论》1945 年 9 月。
    ⑤[英]威廉·鲍莫尔:《福利经济与国家理论》,1952 年版。
    ①[美]赫伯特·西蒙:《管理决策新科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2 年版。
    ②[日]界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东方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54 页。
    ①卢继传:《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人民日报》1996 年 3 月 12 日。
    ②汪丁丁:《知识沿时间和空间的互补性以及相关的经济学》,《经济研究》1997 年第 6 期。
    ③江泽民:《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人民日报》1998 年 6 月 10 日。
    ④参见《人民日报》1998 年 5 月 5 日。
    ⑤参见《人民日报》1998 年 6 月 2 日。
    ①孙敬水:《科技进步:中国的差距在哪里》,《中国国情国力》,1998 年第 4 期。
    ②《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87 页。
    ①《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377 页。
    ①参见梅荣政:《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与经济》,山东人民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96-200 页。
    ①参见罗尔夫·詹森,《科学实验》1984 年第 6 期。
    ②参见乌尔利希·贝克著,张世鹏译:《全球化的资本主义》,“没有劳动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 年版。
    ①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光明日报 2002 年 11 月 8 日。
    
    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1612 页。
    ②《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1746 页。
    ③《毛泽东选集》,第 5 卷,人民出版社,第 773-774 页。
    ④鲍宗豪:《知识与权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第 35 页。
    ⑤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191 页。
    
    ①《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711 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1998 年版,第 599 页。
    ③日本《科学新闻》,1980 年 2 月 16 日。
    ①参见 2000 年 8 月 29 日《参考消息》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423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56 年版,第 377 页。
    ①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 3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350 页。
    ②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草稿)》第 3 分册,人民出版社 1963 年版,第 358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34-35 页。
    
    ①田夫、王兴成主编:《科学学教程》,科学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90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7 卷,人民出版社 1979 年版,第 598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11 页。
    ①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88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17 页
    ①王鹏程:《知识价值论初议》,《经济学动态》,1985 年 2 月。
    ②司佾:《论知识的价值》,《光明日报》,1985 年 4 月 10 日。
    ③郭强:《知识经济中知识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转化》,《学术研究》1998 年 12 期。
    ④参见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 年版。
    ①黄桂田:《卫兴华经济思想简论》,《高校理论战线》2001 年第 3 期,第 37 页。
    ①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41 页。
    ②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201-202 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83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Ⅰ,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73-74 页。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61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94 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424 页。
    ①引自《现代经济增长》,耶鲁大学出版社 1966 年版,第 64-65、73、76 页。
    ②引自《劳动与垄断资本》,纽约,1974 年版,第 241 页。
    ③引自《1985 年美国统计摘要》,美国商业部 1985 年版,第 580 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56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8 页。
    ②引自《1985 年美国统计摘要》,美国商业部 1985 年版,第 131 页。
    ③参见《技术变化和总生产函数》,载于《经济学与统计评论》1957 年 8 月号。(Technical changes and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p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④引自《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载于《政治经济学杂志》1960 年 2 月号(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60 页。
    ①参见《1985 年美国统计资料》,美国商业部 1985 年版,第 468、469、475 页。
    ②参见《1985 年美国统计资料》,美国商业部 1985 年版,第 503 页
    ③黄桂田:《卫兴华经济思想简论》,《高校理论战线》2001 年第 3 期,第 35 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424 页。
    ⑤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430-431 页。
    ①参见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经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6 页。
    ①钱津:《价值分析:劳动整体中的主客体作用关系》,《天津社会科学》1998 年第 1 期。
    ②吴怀琏:《对几个经济学概念的重新认识》,《求索》1995 年第 4 期。
    ③晏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年。
    ①参见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1 页。
    ②参见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71 页。
    ③参见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6-48 页。
    ④参见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53、55、54 页。
    ⑤钱伯海:《社会劳动创造价值之我见》,《经济学家》1994 年第 2 期。
    ⑥刘解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方式探讨》,《江海学刊》1993 年第 3 期。
    ①华定谟:《论物力增值规律》,《经济改革》1994 年第 2、4 期。
    ②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201-202 页。
    ①参见钱津:《价值分析:劳动整体中的主客体作用关系》,《天津社会科学》1998 年第 1 期。
    ②谷书堂、柳欣:《新劳动价值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 年第 6 期。
    ③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12 页。
    ④谷书堂、柳欣:《新劳动价值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 年第 6 期。
    ①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12 页。
    ②谷书堂主编:《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9 年版,第 108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17-218 页。
    ②丁建中:《新价值论与产权改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44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205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9 页。
    ①宋则行:《论所谓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当代经济研究》1997 年第 2 期。
    ②樊纲在他的著作《现代三大经济理论体系的比较与综合》(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39-145 页)中认为,马克思经济理论存在缺陷,他只认识到交换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而忽视了它同时也是使用价值形式,而这又源于他缺乏完整的使用价值理论,即缺乏对使用价值量的分析。樊纲认为,对使用价值也可以进行量的分析,那就是从抽象使用价值角度进行,这样,各种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可以比较,交换价值就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基础,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就可以与边际效用理论内在地结合起来。 丁建中在他的《新产权制度与产权改革》(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133-134 页。)中提出了“新三元价值论”,并提出了抽象生产力和抽象使用价值概念。他指出,抽象生产力是从生产力的合力大于三个分力中抽象出来的,这种增大的抽象力创造抽象使用价值,也就创造价值,而抽象生产力是三个分力的系统力,因此三个分力也就创造价值。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3 卷,人民出版社 1962 年版,第 535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9 卷,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300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18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533-534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22 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556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65 年版,第 556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6 卷下,人民出版社 1980 年版,第 222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Ⅰ,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56、432、422、426、427 页。
    ②宋则行:《服务部门的劳动也创造价值——论拓宽劳动价值论使用范围的必要性》,《马克思经济理论再认识》,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7 页。
    ③宋则行:《服务部门的劳动也创造价值——论拓宽劳动价值论使用范围的必要性》,《马克思经济理论再认识》,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2 页。
    ④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55-556 页。
    ⑤魏民:《论创造价值劳动的一般规定性与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当代财经》1997 年第 7 期。
    ⑥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年版,序言第 10 页。
    ⑦魏民:《论创造价值劳动的一般规定性与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当代财经》1997 年第 7 期。
    ①宋则行:《服务部门的劳动也创造价值——论拓宽劳动价值论使用范围的必要性》,《马克思经济理论再认识》,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9 页。
    ②魏民:《论创造价值劳动的一般规定性与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当代财经》1997 年第 7 期。
    ③魏民:《论创造价值劳动的一般规定性与第三产业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当代财经》1997 年第 7 期。
    ④参见张美蓉、南松:《家务劳动价值论》,山西人民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242—243 页。
    ①费希尔:《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伦敦麦克米伦公司 1935 年英文版,第 25—28 页。
    ①马克思:《资本论》第 1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556 页。
    ②卫兴华:《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问题——与于光远、童大林等同志商榷》,《建国以来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415 页。
    ③马克思:《资本论》第 2 卷,人民出版社 1975 年版,第 196 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Ⅰ,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65 页。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9 卷,人民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99 页。
    ②白暴力:《科学地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认识——与邹东涛教授等学者商榷》,《高校理论战线》2001 年第 3 期,第 46-49 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Ⅰ,人民出版社 1972 年版,第 148 页。
    ①黄桂田:《卫兴华经济思想简论》,《高校理论战线》2001 年第 3 期,第 37 页。
    ①黄桂田:《卫兴华经济思想简论》,《高校理论战线》2001 年第 3 期,第 35—36 页。
    ①参见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人民日报》2001 年 7 月 2 日。
    ①张云得:《交换价值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范畴》,《浙江大学学报》社科版,1997 年第 4 期。
    马克思:《资本论》,第 1-3 卷,1975 年,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1978 年,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1976 年,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1979 年,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1984 年,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Ⅰ,1972 年,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Ⅱ,1973 年,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26 卷Ⅲ,1974 年,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4 卷,1995 年,第 2 版,人民出版社。
    《列宁选集》,第 1-4 卷,1995 年,第 3 版,人民出版社。
    《邓小平文选》,第 1-3 卷,1993 年,第 2 版,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科学技术和生产力》,1991 年,第 1 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1991 年,第 1 版,中央党校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与自然科学》,1991 年,第 2 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陈岱孙:《从古典经济学派到马克思——若干主要学说发展论略》,1981 年,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胡代光、刘诗白:《评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1990 年,第 1 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宋涛主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在当代的发展: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第二次学术讨论会论
    文选集》,1992 年,第 1 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陶大镛主编:《现代资本主义论》,1996 年,第 1 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陈征等:《〈资本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运用与发展》,1998 年,第 1 版,福建教育出版社。
    陈征:《对〈资本论〉若干理论问题争论的看法》(上、下册),1990 年,第 2 版,福建人民出版社。
    吴易风:《当今经济理论界的意见分歧》,2000 年,第 1 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吴易风、顾海良、张雷声、黄泰岩著:《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形成和发展》,1998 年,第 1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易风:《英国古典经济理论》,1988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骆耕漠:《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1990 年,第 1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有林、郑新立、拱桥著:《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1988 年,第 1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何炼成:《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的研究和认识》,2002 年,第 1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何炼成、魏杰:《价值学说史》,1984 年,第 1 版,陕西人民出版社。
    鲁友章、李宗正:《经济学说史》,1979 年,第 2 版,人民出版社。
    钱伯海:《社会劳动价值论》,1997 年,第 1 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傅殷才:《经济学基本原理》,1995 年,第 1 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李琮:《当代资本主义新发展》,1998 年,第 1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宋则行:《马克思经济理论再认识》,1997 年,第 1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宋则行:《李嘉图、马克思到斯拉法》,1995 年,第 1 版,社会科学出版社。
    洪远朋等编:《寻找“看不见的手”:价格理论的发展与探索》,1993 年,第 1 版,复旦大学出版社。
    胡培兆:《价值规律新论》,1989 年,第 1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徐节文、马长山编:《建国以来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论文选》,1982 年,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
    顾海良、张雷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2002 年,第 1 版,人民出版社。
    刘涤源、陈恕祥、徐长生著:《垄断价格机理研究——垄断价格机构的理论探索和实证分析》,1995 年,第 1 版,中国物价出版社。
    梅荣政:《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与经济》,1999 年,第 1 版,山东人民出版社。
    管孝海等:《传统经济理论观点质疑》,1988 年,第 1 版,山东人民出版社。
    《建国以来价值规律问题讨论简介》,1980 年,第 1 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崔之元:《“看不见的手”范式的悖论》,1999 年,第 1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胡淑珍、于渝生主编:《十四大以来经济理论热点争鸣》,2000 年,第 1 版,中国审计出版社。
    丛培华:《国际价值论》,1994 年,第 1 版,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王慎之:《生产力理论史》,1988 年,第 1 版,吉林人民出版社。
    刘解龙:《国有资产增值难题研究》,1999 年,第 1 版,经济管理出版社。
    黄锦奎著:《知识经济与价值转化工程》,1999 年,第 1 版,广东经济出版社。
    李松龄:《劳动价值论:市场经济运行的理论基石》,2000 年,第 1 版,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吴季松:《知识经济学——理论、实践和应用》,1999 年,第 1 版,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黄顺基:《科技革命影响论》,1997 年,第 1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殷明德:《从价值论到货币论:当代西方经济理论主题的演变及实证主义思潮的兴起》,1991 年,第 1 版,上海三联书店。
    王恒君,孙晓娜:《复合价值论》,1999 年,第 1 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黄方正:《现代市场经济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1999 年,第 1 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朱钟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1995 年,第 1 版,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许光建:《价格理论应用和发展》,1999 年,第 1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丁建中:《新价值论与产权改革》,1999 年,第 1 版,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中:《价值与价格论——对有关世界难题的思考与探索》,1989 年,第 1 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严鹏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史》,1995 年,第 1 版,武汉大学出版社。
    陈俊明:《〈资本论〉劳动价值论的具体化》,2000 年,第 1 版,中国青年出版社。
    王书瑶:《无形价值论》,1992 年,第 1 版,东方出版社。
    白暴力:《价值与价格理论》,1999 年,第 1 版,中国经济出版社。
    白暴力:《劳动价值理论热点问题》,2002 年,第 1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钱津:《劳动论》,1994 年,第 1 版,企业管理出版社。
    钱津:《劳动价值论》,2001 年,第 1 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富强等:《知识经济与知识产品》,1998 年,第 1 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吴江:《知识创新运行论》,2000 年,第 1 版,新华出版社。
    谢康、陈禹:《知识经济思想的由来与发展》,1998 年,第 1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禹,谢康:《知识经济的测度理论与方法》,1998 年,第 1 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8 位专家学者谈劳动价值论再认识》,2001 年,第 1 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孟捷:《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2001 年,第 1 版,经济科学出版社。
    周振华:《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论》,2002 年,第 1 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7 年,第 1 版,机械工业出版社。
    美国信息研究所编,王亦楠译:《21 世纪的信息本质》,1999 年,第 1 版,江西教育出版社。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下卷,1974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英]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976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英]萨伊:《政治经济学概论》,1963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奥]庞巴维克:《资本与利息》,1959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美]马歇尔:《经济学原理》,1983 年,第 2 版,商务印书馆。
    [英]杰弗·霍奇森:《资本主义,价值和剥削——一种激进理论》,1990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美]J.A.熊彼特:《从马克思到凯恩斯》,1999 年,第 1 版,江苏人民出版社。
    [美]熊彼特著,绛枫译,《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1979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英]萨缪尔森:《经济学》,1981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英]斯拉法:《用商品生产商品——经济理论批判绪论》,1997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英国]扬·斯蒂德曼:《按照斯拉法思想研究马克思》,1991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美]伊恩·斯蒂德曼、保罗·斯威齐等:《价值问题的论战》,1990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英]琼·罗宾逊:《马克思、马歇尔和凯恩斯》,商务印书馆 1963 年版。
    [英]罗纳德·米克著;陈彪如译,《劳动价值学说的研究》,1979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英]约翰·理查德·希克斯著,薛蕃康译,《价值与资本》,1982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美]达尔·尼夫主编,樊春良,冷民等译,《知识经济》,1998 年,第 1 版,珠海出版社。
    [美]马克·波拉特:《信息经济论》,1987 年,第 1 版,湖南人民出版社。
    [美]乔治·约瑟夫·施蒂格勒著,李青原等译,《价格理论》,1992 年,第 1 版,商务印书馆。
    [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大趋势》,1984 年,第 1 版,新华出版社。
    [苏联]E·N·布宁著,赵盛武、王冰译,《科学技术革命与世界价格》,1982 年,第 1 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日]界屋太一:《知识价值革命》,1986 年,第 2 版,东方出版社。
    [德]赵治源:《新劳动价值论》,1995 年,第 1 版,中山大学出版社。
    [英]埃尔玛尔·阿尔特法特:《全球化与资本主义》,1999 年,第 1 版,中央编译出版社。
    李铁映:《关于劳动价值论的读书笔记》,《经济研究》2003 年第 2 期。
    卢继传:《论知识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载于《人民日报》1996 年 3 月 12 日。
    吴易风:《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驳否定劳动价值论的奇谈怪论》,《当代思潮》2001 年第 1 期。
    吴易风:《理解、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南开经济研究》,2001 年第 5 期。
    吴易风、王健:《劳动价值论定量分析》,《当代经济研究》1994 年第 1 期。
    卫兴华:《经营管理和科技工作同样是劳动》,载于《光明日报》2003 年 7 月 1 日。
    卫兴华:《三论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论认识的有关问题》,《高校理论战线》2001 年 第 8 期。
    何祚庥:《马克思主义和知识经济》,《当代思潮》1999 年第 1 期。
    周新城:《怎样理解劳动价值论》,《经济经纬》2002 年第 2 期。
    顾海良:《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发展的主要趋向及其基本特点》,《教学与研究》,1997 年第 12 期。
    顾海良:《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教学与研究》2002 年第 2 期。
    顾海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地位及其新课题》,《南开经济研究》2001 年第 6 期。
    苏星:《再论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经济纵横》1995 年第 7 期。
    陈征:《论科学劳动》,《科学技术哲学》1996 年第 12 期。
    陈征:《当代劳动的新特点》,载于《光明日报》2001 年 7 月 17 日。
    谷书堂、柳欣:《新劳动价值论一元论》,《中国社会科学》1993 年第 6 期。
    吴宣恭:《价值创造和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学术月刊》1995 年第 9 期。
    吴宣恭:《物化劳动不能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经济评论》1998 年第 3 期。
    魏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学界》,《理论经济学》2001 年第 5 期。
    丁冰:《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不等于价值量的增长》,《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 年第 4 期。
    熊映梧:《新时代谈价值论》,《求是学刊》2002 年第 1 期。
    张雷声:《不能把劳动创造价值作为分配制度形成的依据》,《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1 年第 7 期。
    张雷声:《国际价值的研究与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学术界》2002 年第 5 期。
    陈振羽:《马克思从价值增殖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定义剖析》,《华侨大学学报》哲社版 1995 年第3 期。
    张维达、吴宇晖:《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性与现实性》,《高校理论战线》1995 年第 9 期。
    项启源:《新技术革命与劳动价值论》,《学术月刊》1995 年第 10 期。
    郑光中:《资本构成理论的当代变化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1999 年第 2 期。
    蒋绍进:《重温劳动价值论的几点体会》,《当代经济研究》1996 年第 1 期。
    程恩富:《深化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认识》,《光明日报》2001 年 9 月 25 日。
    程恩富:《劳动价值论的认识创新》,《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2 年第 2 期。
    陈立旭:《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实践特点》,《社会科学研究》1994 年第 4 期。
    郑永权、高书生:《劳动价值论研讨会观点综述》,《经济学动态》1995 年第 9 期。
    傅军胜:《全国劳动价值论研究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95 第 5 期。
    陈恕祥:《对政治经济学中若干重难点问题的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0 年第 1 期。
    宋先钧:《近年来劳动价值论研究述评》,《理论与改革》1999 年第 1 期。
    郭强:《知识经济中知识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转化》,《学术研究》1998 年第 12 期。
    郭强:《知识经济中知识的价值构成与价值转化》,《学术研究》1998 年第 12 期。
    张旭:《从自然价值、劳动价值到社会价值--对劳动价值论的全面阐述和解说》,《学术月刊》1997 年第4 期。
    陈林:《热话题与冷思考--关于新产业革命与劳动危机的对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8 年第 2 期。
    刘炯忠、叶险明:《从马克思对“生产力”概念的分类看科学与技术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研究》1995第 6 期。
    朱钟棣:《价值问题上的挑战与回答——国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中各派观点评述》,《学术月刊》1997年第 1 期。
    蔡继明:《论分工与交换的起源和交换比例的确定——广义价值论纲》,《南开学报》哲社版 1999 年第 1期。
    丁堡骏:《对劳动价值论几个争论问题的看法》,《当代经济研究》1999 年第 2 期。
    谢富胜:《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价值转形”理论研究述评》,《理论经济学》2001 年第 1 期。
    李江帆:《马克思对第三产业问题的分析及启示》,《学术动态》1997 年 7 月 19 日。
    M.C.Howward and J. E. k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arx, 2nd Edition, Longman Group Limited, 1985.
    I.Steedman, Marx after Sraffa, London, 1977.
    M. Blaug, Another Look at the Labor Reduction Problem, in Marx, Classical and Marxism Political Economy, London, 1982.
    M. Morishma, Marx’s Economic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P. M. Sweezy Edited, 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 By E. N. Bohm –Bawerk and Bohm
    –Bower’s Criticism of Marx By Hilferding, Augustus M.Kelly Publisher, New York, 1966.
    Knight, F. H. Risk, Uncertainty and Profit.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1933.
    Reviews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84.
    Machiup, F. 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2.
    Machol, R. E.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Processes. New York: McGraw-Hill, 1960.
    Machol, R. E. and Paul Gray. Recent Developments in Information and Decision Processes. New York: Macmillan, 1962.
    Marschak, J. Role of liquidity under complete and incomplete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49.
    Rubin, M.R.andE.Taylor. The U. S. information sector and GNP: An input-output stud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1981.
    Rubin, M. R. and M. E. Sapp. Selected roles of information goods and services in the U. S. national e-economy.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Management, 1981.
    Rubin, M. R. The knowledge industry in the United States 1960-1980,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Spence, A. M. Market Signaling: Informational Transfer in Hiring and Related Screening Process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F. Steon, Transformation Problem,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June 1957.
    M. Dobb, Marx’s Capital and its Place in Economic Theory, Science and Society, Fall 1967.
    Gera, Surendra and Kurt Mang. 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 Shifts in Industrial Output. Working Paper, No. 15, January 1997, p53-55.
    Grossman, S. J. and J. E. Stiglitz. Information and competitive price system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76, 66 (2): p246-253.
    Stiglitz, J. E. and Andrew Weiss. Credit rationing in markets with imperfect inform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1.
    J. Winternitz, Value and Prices, A Solution of So-called Transformation Problem, The Economic Journal, June 194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