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抗战时期东北作家研究(1931-1945)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抗战时期的东北作家可分为东北流亡作家和东北沦陷区作家两大创作群体。东北流亡作家即是指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东北作家群”。其主要是由“九一八”事变后一批流亡到关内的东北文学青年组成。他们以笔为枪,发出了反帝抗战的最强音。其作品展现了日寇铁蹄下东北大地的苦难,表达了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和对东北故土的眷恋之情。东北流亡作家主要包括萧红、端木蕻良、萧军、穆木天、舒群、李辉英、马加、骆宾基、罗烽、白朗、蔡天心、孙陵、林珏等。另一部分东北作家没有流亡关内,而是在东北沦陷区的暗夜中坚持创作。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利用曲折隐晦的笔触,暴露了东北沦陷区的社会黑暗,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表达了对光明和新生的盼望。这些作家包括山丁、秋萤、古丁、关沫南、金剑啸、小松、爵青、袁犀、疑迟、梅娘、金音、成弦、田贲、尹东柱、李旭、金昌杰等。值得注意的是,在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中,还有一个阵容较大的少数民族作家群体,他们的创作体现出鲜明的民族风格。这些作家主要包括满族作家端木蕻良、舒群、李辉英、马加、关沫南、金剑啸、田贲等;朝鲜族作家尹东柱、李旭、金昌杰、姜敬爱、安寿吉、申采浩、宋铁利、金达镇、金朝奎、申尚宝、尹海荣、沈连洙、雪人等。
     抗战时期的东北流亡作家和东北沦陷区作家在创作中既表现出共性又表现出差异。就共性而言,两部分作家都在创作中表达了反帝抗战的基本创作取向。同时,他们还在创作态度、创作题材和语言运用等方面体现出共同的东北地域文化特征。就差异性而言,两部分作家在主题的表达、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有所不同。在反帝主题的表达上,东北流亡作家主要采取了直接控诉、现场描写、呐喊怒吼等直抒胸臆的手法。而东北沦陷区作家则普遍选择了“描写真实、暴露真实”,在反封建主题中“见缝插针”,使用暗示、隐喻和象征等间接手法。在反封建主题的表达中,东北流亡作家倾向于“东北历史文化批判”,对旧观念、旧制度、国民性沉疴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与反思。而东北沦陷区作家对反封建主题的开掘较浅,大都因袭“五四”文学之初的传统笔法,侧重于揭示封建旧家庭的黑暗、展现知识分子的病态人格等,缺乏深入历史文化心理的深度批判意识。在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上,东北流亡作家主要选择了战争题材、乡土题材、胡子题材等。东北沦陷区作家对上述题材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示,但描写的角度与东北流亡作家不尽相同。东北沦陷区作家还将沦陷区各阶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广泛纳入题材视野,其中工人题材和知识分子题材占有很大比重。东北流亡作家对这两类题材同样进行了揭示,但与东北沦陷区作家的观照视角有所差异。
     抗战时期的东北汉族作家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也都在反帝表达和地域文化描写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但二者的差异性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体裁的选择和民族风格的表达上。东北汉族作家的体裁选择主要以小说为主,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体裁选择则呈现出“小说和诗歌并行”的格局。这与东北汉族和少数民族各自的文学传统有很大关系。就民族风格而言,东北汉族作家的创作主要呈现出沉郁冷峻的“内倾型”文风,这和汉族文人传统的忧患意识紧密相关。而东北少数民族作家的创作则主要显露出明朗、质直、疏放、率真、鲜活等“外倾型”文风。这与东北少数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民族文化传统有很大的关系。
     抗战时期东北少数民族作家取得了突出的创作实绩。他们在反帝抗战主题上进行了深广的开掘,凸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时代性,并凭借极富反抗性的文学写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世界反法西斯文学提供了抵抗文学的实证;通过对“中华全民族抗战”的深刻诠释,对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动展示,对东北少数民族精神的高度阐扬,极大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民族文化与人文精神内涵。他们率先发出了反帝抗战的怒吼,并创作出大量优秀的反帝抗战作品,无愧为抗战文学的“先锋队”和“主力军”,在中国现代文坛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The writers of Northeast China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categoried into two groups:writers in exile and writers in occupied areas. The writers in exile were called Writing Club of Northeast China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club was formed after September 18th Incident by the young people loved literature. With their only weapon---pen, those young patriots fought their battles to against the Japanese invaders. In the works of those writers,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in the occupied areas was exposed to the readers. Each word and detail in the novels demonstrated the deep concern and love to their hometown and the hatred to the Japanese invaders. The important members of the Writing Club were Xiao Hong, Duanmu Hongliang, Xiao Jun, Mu Mutian, Shu Qun, Li Huiying, Ma Jia, Luo Binji, Luo Feng, Bai Lang, Cai Tianxin, Sun Lin, Lin Jue. The other groups of writers, though stayed in the occupied areas, never stopped writing. Most of the writers, living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Japanese, fought with the enemy in their own way, attaked the darkness of the society in implicated way, and denounced the crimes of the Japanese invaders and explored their aspiration for freedom and new life. The writers in the ocuupied areas included Shan Ding, Qiu Ying, Gu Ding, Kwan Mo Nam, Kim Jianxiao, Xiao Song, Jue Qing, Yuan Xi, Chi Yi, Mei Niang, Jin Yin, Cheng Xuian, Tian Bi, Yoon Dong-chu, Li Xu, Jin Changjie. It is noteworthy that, in the two groups of writers, there was a number of ethnic minority writers, whose works were written in a unique way distinctively different form that of the Han Chinese writers. In the writers of the minorieie, the writers of Korean occupied a large position, such as Li Xu, Jin Changjie, Jiang Jing Ai, An Shouji, Shen Caihao, Song TieLi, Jin Dazhen, Jin Zhaokui, Shen Shangbao, Yin Hairong, Shen Lianshu, Snowman. Writers of other ethnic groups were Duanmu Hongliang, Shu Qun, Li Huiying, Ma Jia, Guan Monan, Jin Jianxiao, Tian Bi, etc..
     There were som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writers in exile and those in occupied areas. On the similarities, both of the writers expressed their their inclination of anti-imperialism and showed their attitude in writing, creative themes and creative aspects of language that reflects the common cultural identity of Northeaste China. On the differences, the writers in exile and those in the occupied areas chosed different ways to express the themes. The writers in exile, when they wrote works invoved with anti-imperialism, directly attacked the invaders and openly described the scene of the crimes. Different from the writers in exile who called for justice directly, the writers in the occupied areas, in general, "described and exposed the reality" and uttered their voice in indirect way, for instance metaphor and symbolism. In the works invoved in the theme of anti-feudalism, the writers in exile inclined to criticize and reflect the out-dated ideas, social system and the obscuration of the people. In contrast, the writers in the occupied areas, following the literary techniques that developed in the early May Fourth Movement, focused on revealing the dark side of the feudal families and the morbid personality of the intellectuals, yet they seldom criticized the out-dated culture in depth. The selection of the subjects in writing of the writers in exile mainly focused on war, life of the local people of the northeast China and the stories of outlaws. While the writers in occupied areas, though also covered those aspects, paid close attention to the suffering of the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classes, especially the life of the laborers and the intellectuals, which, although the writers in exile also had a glance at, were viewed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 Han Chinese writers and the writers of ethnic minority, albeit sharing many common features in the theme of anti-imperialism and the description of the local culture of northeast China, had distinctive differences, mainly in the genre and the styles that exposed the cultures of different ethnic groups. The Han Chinese writers, mostly, wrote novels, while the writers of the ethnic groups composed both novels and poetries, which related to the literary tradition of different nationalities. The works of Han Chinese writers generally showed the inclination of introspecting,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culture of consciousness of the Han people. Different from that, the works of the writers of the minorities revealed the inclination of opening,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bold, direct, outspoken and candid cultures that were formed by the way of living of the ethnic groups.
     The writers of the Northeastern Minorities achieved great successe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Having broadened the limits of themes of anti-imperialism and brought Chinese literature into a new stage, the writers of the Northeastern Minorities achieved great succes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eir literature works are models of the world's Anti-Fascism literature, and through elabo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Resistance to the Japanese invaders, they demonstrated the culture of the Northeastern Minorities, and highly extolled the minorities, so that they greatly enriched the culture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Humanities spiritual content. They firstly uttered their voice of anti-imperialism and created great numbers of works. Because of their contribution to the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 writers occupy an important position, and for the reason they had composed a great number of outstanding Anti-Fascism literature works, they are regarded as the pioneers and main force of the Anti-Japanese literature.
引文
①孙中田逢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2页。
    ①姜志军:《论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第74—76页。
    ②韩文敏:《<呼兰河传>我见》,《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彭放等主编),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299页。
    ③王富仁:《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之四),《文艺争鸣》,2003年第4期,第26、27页。
    ④罗雪松:《家族叙事·社会分析·风俗图——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研究>》,《玉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第46页。
    ①李凤吾:《时代的画卷民魂的探索:试论萧军的长篇小说<第三代>》,《求是学刊》,1983年第4期,第42—43页。
    ②周立波:《一九三六年小说创作回顾——丰饶的一年间》,《光明》第2卷第2号,1936年12月25日。
    ③转引自白长青林建法:《马加研究综述》,《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第51页。
    ①转引自白长青林建法:《马加研究综述》,《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第49页。
    ②莫泊桑:《小说》,《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第606页。
    ③李怀亮:《骆宾基小说的艺术风格》,《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6期,第72页。
    ④同上。
    ⑤韩文敏:《从<北望园的春天>谈起——关于骆宾基三、四十年代的创作》,《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4期,第175页。
    ⑥谢淑玲:《从骆宾基的<混沌初开>看满汉民族心理的常与变》,《满族研究》,2009年第1期,第101、103页。
    ⑦董兴泉:《论罗烽的小说创作》,《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3期,第99页。
    ⑧董兴泉:《论罗烽的小说创作》,《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3期,第99—101页。
    ⑨高擎洲:《为民族解放而呐喊——罗烽诗歌创作略论》,《社会科学辑刊》,1982年第6期,第131页。
    ①杨聚臣:《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穆木天诗歌简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第49页。
    ②陈方竞:《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重变奏中——论穆木天的前期诗论和诗创作》,《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第27页。
    ③冯为群:《《梁山丁和他的抗日文学创作》,《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第230—231页。
    ④孙中田:《<绿色的谷>与乡土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67、69页。
    ⑤高翔:《旧时代“送葬的歌手”——秋萤生活与创作道路略论》,《社会科学辑刊》,1986 年第3期,第96页。
    ①申殿和:《王秋萤创作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3期,第177页。
    ②黄玄:《古丁论——文学“乌托邦”梦者的悲剧》,《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第143页。
    ③同上。
    ④冯为群:《评古丁的文学成就》,《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4期,第141页。
    ⑤冯为群:《评古丁的文学成就》,《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4期,第144—146页。
    ⑥刘树生:《关沫南小说集——<流逝的恋情>评识》,《文艺评论》,1993年第3期,第59页。
    ①转引自任润德:《略谈尹东柱诗歌的反抗性》,《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62页。
    ②同上。
    ③金京勋:《孤独的对话者——尹东柱刍论》,《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评论卷》(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61、471、472页。
    ④全国权雨田:《李旭民族史诗的历史地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145页。
    ⑤张伯逸:《论朝鲜族著名作家金昌杰的短篇小说创作》,《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126、131页。
    ⑥张春植:《论金昌杰的前期小说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第50页。
    ⑦张春植:《论金昌杰的前期小说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第52页。
    ①白长青:《论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特色》,《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4期,第151页。
    ②同上。
    ③王培元:《对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再认识》,《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4期,第140页。
    ④逄增玉:《新时期东北作家群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第68页。
    ⑤逢增玉:《流亡者的歌哭——论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文学评论》,1986年第3期.,第75页。
    ①李长虹:《东北作家群笔下的小镇生活——论<北望园的春天>和<江南风景>》,《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第109页。
    ②蒋心焕马全应:《富有开拓意义的新成果——读逢增玉著<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文艺争鸣》,1997年第6期,第77页。
    ①高翔薛勤刘瑞弘:《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研究五十年寻踪》,《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第44页。
    ②李春燕:《关于沦陷时期东北文学研究的思考》,《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4期,第274—275页。
    ③冯为群:《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概观》,《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第301、303、305、306、308页。
    ④金训敏:《东北沦陷区新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之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4期,第56页。
    ①黄玄:《艰难的探索——<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读后》,《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第278页。
    ①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7页。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铁峰:《萧红年谱》,《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王科等:《萧军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陈方竞:《穆木天传略》,《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1—2期。
    ②穆木天:《目前新诗运动的展开问题》,《穆木天诗文集》(蔡清富穆立立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356、357页。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韩文敏:《现代作家骆宾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董兴泉:《当代作家小传》,《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6期。
    ②金玉良:《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③《罗烽文集(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1页。
    ④山丁为逃避日伪当局抓捕,曾与1943年流亡北平,但鉴于其抗战时期大部分文学活动仍是在沦陷区进行的,故将其归入沦陷区作家行列。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刘慧娟:《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料》,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②申殿和黄万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48页。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高翔:《旧时代“送葬的歌手”——秋萤生活与创作道路略论》,《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3期。
    ②转引自孙中田逄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0页。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刘慧娟:《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料》,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②转引自黄玄:《古丁论——文学“乌托邦”梦者的悲剧》,《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第138页。
    ③孙中田 逄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1页。
    ④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9页。
    ①转引自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页。
    ②以上资料主要依据钟耀群:《端木蕻良小传》,《端木蕻良文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董兴泉:《舒群评传》,《舒群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②董兴泉:《舒群以短篇小说名世——解读<没有祖国的孩子>和<少年chen女>》,《当代满族作家论》(路地关纪新主编),2004年版,第110页。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马蹄疾:《李辉英研究资料》,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刘秉山:《马加评传》,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①李信:《满族作家关沫南》,中国吉林网,2010年4月6日。
    ②秋实:《莫叫斯人如梦逝》,《黑龙江日报》,2004年1月7日。
    ③刘树生:《关沫南小说集<流逝的恋情>评识》,《文艺评论》,1993年第3期,第59页。
    ①此诗反日倾向很强,故在《黑龙江民报》没能全部刊载。金剑啸曾将此诗寄给在上海的萧军,经他组织由《奴隶丛书》出版。
    ②此资料主要依据关沫南:《搏击暴风雨的海燕——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金剑啸》,《当代满族作家论》,2004年版。
    ③此资料来源于剑白:《风雪剑啸兴安岭——纪念革命文艺战士金剑啸牺牲五十周年》,《满族研究》,1986年第3期,第35页。
    ④崔文植金东勋:《尹东柱遗诗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325页。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崔文植 金东勋编:《尹东柱遗诗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
    ②张炯 邓绍基 樊骏:《中华文学通史·第七卷·近代文学编》,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59页。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李云忠:《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当代文学概论》,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②全国权紫荆成子:《略论朝鲜族著名诗人李旭》,《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第34页。
    ①以上资料主要依据张春植:《金昌杰》,《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家评传》,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①转引自孙中田逄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3页。
    ②李辉英:《我创作上的一个历程》.《申报·自由谈》,1934年12月10日。
    ①转引自孙中田逢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4页。
    ②王吉有:《东北抗日文学的先声——评长篇小说<万宝山>》(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第287页。
    ③《萧红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86—87页。
    ①萧军:《八月的乡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86—87页。
    ②孙中田逄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3—184页。
    ①金剑啸:《兴安岭的风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诗歌卷上》(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621—623页。
    ②黄万华:《导言》,《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诗歌卷上》(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6—7页。
    ③张毓茂:《总序》,《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诗歌卷上》(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3页。
    ④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00页。
    ①严家炎:《总序》,《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逄增玉著),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2—3页。
    ②文雨:《泥土的芬芳——介绍一本散文集》,《中国学生周报》,1961年4月28日。
    ③转引自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300页。
    ①萧军:《八月的乡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50、88、163页。
    ②山丁:《在土尔池哈小镇上》,《东北现代文学大系·短篇小说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230页。
    ③转引自申殿和 黄万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66页。
    ④王富仁:《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文艺争鸣》,2003年第1期,第35页。
    ①《罗烽文集(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34页。
    ②马加:《参加战区服务团》,《马加文集(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页。
    ①穆木天:《奉天驿中》,《穆木天诗文集》(蔡清富穆立立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69、70页。
    ②穆木天:《啊!烟笼着的那个埠头》,《穆木天诗文集》(蔡清富穆立立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72、73页。
    ③穆木天:《守堤者》,《穆木天诗文集》(蔡清富穆立立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91、93页。
    ①穆木天:《全民族总动员》,《穆木天诗文集》(蔡清富穆立立编),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122页。
    ②佟冬:《中国东北史》(第六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81页。
    ③佟冬:《中国东北史》(第六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83页。
    ④转引自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3页。
    ①弘报处处长武藤富男在一次文化人大会上对《文艺指导纲要》所作的“解说”,参见孙邦:《伪满文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页。
    ②转引自姜念东等:《伪满洲国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432页。
    ③佟冬:《中国东北史》(第六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84页。
    ④转引自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15页。
    ⑤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2页。
    ①《上海抗战时期文学丛书·缘起》,《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申殿和黄万华著),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5页。
    ①关沫南:《落雾时节》,《滨江日报》,1941年8月23日。
    ②关沫南:《两船家》,《东北现代文学大系·短篇小说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637页。
    ①孙中田逄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9页。
    ①《萧红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40页。
    ②《萧红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42页。
    ③《萧红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62页。
    ④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页。
    ⑤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9页。
    ①《萧红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第368页。
    ②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90页。
    ③申殿和黄万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110页。
    ①关沫南:《古董》,《蹉跎》,哈尔滨精益书局,1938年版。
    ①骆宾基:《骆宾基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75页。
    ②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5页。
    ①马伟业:《大野诗魂——论东北作家群》,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②乔木:《八月的乡村》,《时事新报·每周文学》,1936年2月25日。
    ③刘秉山:《马加评传》,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52页。
    ④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36页。
    ⑤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276页。
    ①孙中田逢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7页。
    ②《盛京时报·文学》,1941年8月11日。
    ①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9页。
    ②申殿和黄万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80页。
    ①逢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第120页。
    ②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4页。
    ③萧军:《我的童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78页。
    ④孙中田逢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5页。
    ①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189页。
    ②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302页。
    ①关沫南:《在夜店中》,《东北现代文学大系·短篇小说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622页。
    ①张毓茂主编:《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1070页。
    ①张毓茂:《总序》,《东北现代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上)》(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6页。
    ①吴重阳:《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5—6页。
    ②赵志忠:《满族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③孙玉石:《代序》,《当代满族作家论》(陆地关纪新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6页。
    ④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313页。
    ⑤胡适:《<儿女英雄传>序》,《胡适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第542页。
    ①关纪新:《<儿女英雄传>管见》,《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56页。
    ②同上。
    ③赵志忠:《曹雪芹·文康·老舍——京味小说溯源》,《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40页。
    ①李岩俞成云:《朝鲜文学通史·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第1125-1126页。
    ②韦旭升:《朝鲜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177—178页。
    ③张贤焕,《序言》,《朝鲜民族古代汉文诗选注》(张德秀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1—2页。
    ①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86页。
    ②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522页。
    ③转引自徐培均:《中华爱国文学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9页。
    ④同上。
    ⑤转引自徐培均:《中华爱国文学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第10页。
    ⑥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76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28页。
    ②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31页。
    ③《罗烽文集(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8、36页。
    ④《罗烽文集(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163页。
    ⑤《罗烽文集(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47页。
    ①《罗烽文集(一)》,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第28页。
    ②梁庭望李云忠赵志忠:《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编年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③金玉良:《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①李辉英:《万宝山》,《东北现代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481页。
    ②李辉英:《万宝山》,《东北现代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463页。
    ③李辉英:《万宝山》,《东北现代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537页。
    ①周立波:《1936年小说创作回顾——丰饶的一年间》,《舒群研究资料》(董兴泉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93页。
    ②刘效炎,《访著名作家舒群》,《舒群研究资料》(董兴泉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35页。
    ③舒群:《老兵》,《舒群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19页。
    ④舒群:《没有祖国的孩子》,《舒群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年版,第6页。
    ①舒群:《手铐》,《舒群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78页。
    ②周立波:《1936年小说创作回顾——丰饶的一年间》,《舒群研究资料》(董兴泉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93页。
    ③同上。
    ④李旭:《岩石》,《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诗歌卷》(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 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①金学泉:《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诗歌卷》,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
    ①金学泉:《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诗歌卷》,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①金学泉:《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诗歌卷》,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0—51页。
    ①李辉英:《最后一课》,《李辉英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75页。
    ①李辉英:《最后一课》,《李辉英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77、279、282页。
    ②李辉英:《最后一课》,《李辉英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285页。
    ③李辉英:《松花江上》,《李辉英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④李辉英:《松花江上》,《李辉英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52页。
    ①鲁迅:《序言》,《八月的乡村》(萧军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第1页。
    ②马加:《鸦片零卖所之夜》,《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1—72页。
    ③马加:《我们的祖先》,《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4页。
    ①郭志刚孙中田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下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9页。
    ②施本华:《论端木蕻良的小说》,《大地的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①端木蕻良:《大江》,《端木蕻良文集》(第二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355页。
    ②王本朝:《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美学意蕴》,《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第65页。
    ③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71页。
    ④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68—369页。
    ①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07页。
    ②端木蕻良:《大江·后记》,《端木蕻良文集》(第二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533页。
    ③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5页。
    ④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端木蕻良文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85页。
    ①申殿和黄万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20—221页。
    ①金剑啸:《兴安岭的风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诗歌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626—627页。
    ②金剑啸:《兴安岭的风雪》,《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诗歌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629—630页。
    ③杨乃坤:《东北文坛上的一颗灿星——东北革命文艺的拓荒者金剑啸》,《党史纵横》,1993年第6期,第43页。
    ①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7页。
    ②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第7页。
    ③陆地关纪新:《当代满族作家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7页。
    ④田贲牺牲于沈阳,金剑啸牺牲于齐齐哈尔。此说法见白长青:《百创情不已,忘死向前去——评田贲的诗歌创作》,《当代满族作家论》(陆地关纪新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85页。
    ⑤任润德:《略谈尹东柱诗歌的反抗性》,《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62页。
    ⑥同上。
    ⑦戈勤 子金:《李旭论诗歌创作》,《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第42页。
    ①全国权雨田:《李旭民族史诗的历史地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47页。
    ②李辉英:《三十年代初期文坛二三事》,《李辉英研究资料》(马蹄疾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12页。
    ③侯北人:《念李辉英兄》,《李辉英研究资料》(马蹄疾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第196页。
    ①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端木蕻良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77页。
    ②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70页。
    ③端木蕻良:《有人问起我的家》,《《端木蕻良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75页。
    ④端木蕻良:《大地的海·后记》,《《端木蕻良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72页。
    ⑤马加:《同路人》,《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20页。
    ①马加:《我们的祖先》,《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3—75页。
    ②马加:《我们的祖先》,《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4、75、77页。
    ①郑判龙:《浅议我国朝鲜族文化的性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第64页。
    ②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第41页。
    ③《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90页。
    ④同上。
    ⑤《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8页。
    ⑥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①马加:《同路人》,《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②马加:《潜伏的火焰》,《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3—34页。
    ③马加:《我们的祖先》,《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9页。
    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75页。
    ②刘岩:《追寻全民抗战的源头》,《北京支部生活》,2010年第9期,第57页。
    ③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623页。
    ④《全民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中华魂》,2005年第8期,第9页。
    ⑤王建中:《全民抗战的先声——重读<八月的乡村>》,《呼兰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第42页。
    ①苏光文:《抗战文学概观》,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
    ①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310—311页。
    ②以上资料来源于佟冬:《中国东北史》(第六卷),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389、390页。
    ①李辉英:《万宝山》,《东北现代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537页。
    ②关纪新朝戈金:《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55页。
    ③同上,第59页。
    ①端木蕻良:《我的创作经验》,《端木蕻良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384页。
    ②同上,第377页。
    ③赵志忠:《满族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19页。
    ④同上,第223-224页。
    ①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220页。
    ②端木蕻良:《早春》,《端木蕻良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73页。
    ③端木蕻良:《早春》,《端木蕻良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74页。
    ④同上,第176页。
    ①杨锡春:《满族风俗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94页。
    ②《吉林外集》(卷二十七)。
    ③马加:《我们的祖先》,《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76页。
    ④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54页。
    ⑤转引自白长青:《马加创作个性中的满族文化特质》,《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63页。
    ①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7页。
    ②转引自白长青:《马加创作个性中的满族文化特质》,《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63页。
    ③赵志忠:《满族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3页。
    ④金学泉:《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诗歌卷》,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9—20页。
    ①崔文植金东勋:《尹东柱遗诗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23页。
    ②富育光:《满族与朝鲜族文化比较研究》,《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57页。
    ③同上,第53页。
    ④韩俊光:《朝鲜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89页。
    ①《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27页。
    ②金学泉:《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诗歌卷》,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1页。
    ①张洺源:《朝鲜族文化对延边经济的影响》,《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第1期,第82页。
    ②《无汤不餐的朝鲜族》,中国名菜网,http://www.mcw99.com/tese/showmain.asp?id=582
    ①崔文植金东勋:《尹东柱遗诗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73页。
    ②韩俊光:《朝鲜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第92页。
    ①富育光赵志忠:《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16页。
    ②转引自富育光:《满族与朝鲜族文化比较研究》,《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64页。
    ③富育光:《萨满教与神话》,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页。
    ④宋和平:《<尼山萨满>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63页。
    ①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570—571页。
    ②王宏刚:《满族与萨满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1页。
    ③富育光赵志忠:《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第62页。
    ①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端木蕻良文集》(第一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29-30页。
    ②转引自白长青:《马加创作个性中的满族文化特质》,《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62页。
    ③转引自富育光:《萨满与原始声动艺术》,《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①转移自富育光:《萨满神服考》,《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9页。
    ②同上。
    ③周星:《民族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61、162页。
    ④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49页。
    ①滕绍箴:《清代八旗子弟》,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68页。
    ②宋德胤:《白山黑水的热恋者——记满族作家关沫南》,《民族文学》,1983年第3期。
    ③金玉良:《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④赵凤翔:《萧红与舒群》,《舒群研究资料》(董兴泉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 版,第119页
    ①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4页。
    ②转引自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93页。
    ③张勉之:《求真——记著名作家舒群》,《舒群研究资料》(董兴泉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47页。
    ①田贲:《到前面去!到前面去!》,《东北现代文学大系·诗歌卷》(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291页。
    ②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61页。
    ③此资料来源于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81页。
    ④赵凤翔:《萧红与舒群》,《舒群研究资料》(董兴泉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19页。
    ①转引自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79页。
    ②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01页。
    ③董兴泉:《舒群年谱》,《舒群研究资料》(董兴泉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17页。
    ④舒群:《舒群与萧军》,《舒群研究资料》(董兴泉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93页。
    ①转引自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23页。
    ②舒群:《舒群与萧军》,《舒群研究资料》(董兴泉编),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95页。
    ③王科等:《萧军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60页。
    ①舒群:《手铐》,《舒群代表作》(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第183页。
    ②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第295页。
    ③《满文老档》上,太祖皇帝第28册,第254页,天命六年十一月,中华书局,1990年版。
    ④同上。
    ⑤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87页。
    ⑥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第95页。
    ①关沫南:《搏击暴风雨的海燕——杰出的革命文艺战士金剑啸》,《当代满族作家论》(陆地关纪新编),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②马加:《一封家信》,《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26页。
    ①马加:《演习之后》,《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0页。
    ②马加:《我们的祖先》,《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83页。
    ③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53页。
    ④关沫南:《母亲眼里蒙着泪水》,《民族文学》,1990年第3期,第76、78页。
    ①老舍:《老舍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360页。
    ②马加:《一封家信》,《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24、127页。
    ③尹一柱:《舍兄的生涯》,《尹东柱遗诗集》(崔文植金东勋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第317页。
    ①尹东柱:《赶集》,《尹东柱遗诗集》(崔文植金东勋编),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第254页。
    ①姜敬爱:《穷山村》,《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小说卷(上)》(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17、19页。
    ②朴东勋:《中国朝鲜族文化价值意识的变迁》,《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12页。
    ③张春植:《金昌杰》,《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家评传》,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第160页。
    ④同上。
    ⑤金昌杰:《暗夜》,《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小说卷(上)》(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 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页。
    ①同上。
    ②金昌杰:《暗夜》,《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小说卷(上)》(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4页。
    ③柳致环:《岩石》,《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诗歌卷》(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①许辉勋:《中国朝鲜族民俗的文化特点之宏观考察》,《东疆学刊》,2010年第3期,第36页。
    ②同上。
    ③任范松:《论朝鲜族文学的特色》,《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评论卷》(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07页。
    ④申尚宝:《沙漠》,《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诗歌卷》(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①李旭:《母亲和孩子》,《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诗歌卷》(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8页。
    ②金昌杰:《暗夜》,《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小说卷(上)》(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7页。
    ①金昌杰:《暗夜》,《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小说卷(上)》(金学泉主编),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58—59页。
    ②王培元:《论东北作家群》,《学术月刊》,1991年第5期,第303页。
    ①徐塞:《东北作家群与抗战文学》,《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第24--25页。
    ②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第261页。
    ③孙中田逄增玉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页。
    ①华岳:《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研究述评》,《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彭放等主编),2007年版,第136页。
    ②王富仁:《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序》,《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成歌主编),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35页。
    ③高翔:《导言》,《东北现代文学大系·长篇小说卷(上)》(张毓茂主编),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第11页。
    ④包泉万:《李辉英和他的创作》,《满族研究》,2001年第2期,第76页。
    ①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74页。
    ②马云:《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第110页。
    ③白长青:《永远的歌声——马加传略》,《新文学史料》,1994年第2期,第156页。
    ④王科等:《萧军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第63页。
    ⑤参见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133—135页。
    ⑥蔡宗隽吕宗正:《李辉英和他的抗战文学创作》,《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第96页。
    ①蔡宗隽吕宗正:《李辉英和他的抗战文学创作》,《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第96页。
    ①程光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86—287页。
    ①吴重阳:《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第15页。
    ②申殿和 黄万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第224页。
    ③董兴泉:《金剑啸》,《满族现代文学家艺术家传略》(关纪新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49页。
    ④刘川风:《关沫南》,《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家评传》(赵志忠主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325页。
    ①张伯逸:《论朝鲜族著名作家金昌杰的短篇小说创作》,《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第131页。
    ②华敏雷子金:《<暗夜>:日帝统治时期间岛人民的抗争星火——金昌杰小说短论》,《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86页。
    [1]张炯 邓绍基 樊骏:《中华文学通史》,北京:华艺出版社,1997年版。
    [2]程光炜 吴晓东 孔庆东等:《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郭志刚 孙中田:《中国现代文学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杨义:《中国现代小说史》(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
    [5]徐培均:《中华爱国文学史》,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版。
    [6]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7]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8]《西方古典作家谈文艺创作》,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9]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10]佟冬:《中国东北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11]赵志忠:《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百家评传》,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年版。
    [12]马学良等:《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3]梁庭望 黄凤显:《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14]梁庭望 李云忠 赵志忠:《20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编年史》,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5]吴重阳:《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年版。
    [16]李云忠:《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当代文学概论》,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7]李鸿然:《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论》,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18]关纪新:《满族现代文学家艺术家传略》,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 版。
    [19]陆地关纪新:《当代满族作家论》,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4年版。
    [20]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年版。
    [21]关纪新朝戈金:《多重选择的世界——当代少数民族作家文学的理论描述》,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2]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23]胡适:《胡适全集》(第三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4]孙邦:《伪满文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5]姜念东等:《伪满洲国史》,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26]彭放李春燕丛坤等:《中国沦陷区文学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7]申殿和黄万华:《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论》,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8]刘慧娟:《东北沦陷时期文学史料》,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9]李春燕:《东北文学史论》,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版。
    [30]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31]孙中田逢增玉黄万华等:《镣铐下的缪斯——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纲》,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2]张毓茂:《东北现代文学大系》,沈阳:沈阳出版社,1996年版。
    [33]马伟业:《大野诗魂——论东北作家群》,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34]逢增玉:《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
    [35]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36]马伟业:《中国新文学史论》,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7]苏光文:《抗战文学概观》,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
    [38]崔文植金东勋:《尹东柱遗诗集》,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李岩俞成云:《朝鲜文学通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40]韦旭升:《朝鲜文学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
    [41]张德秀编:《朝鲜民族古代汉文诗选注》,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年 版。
    [42]《朝鲜族简史》编写组:《朝鲜族简史》,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43]金学泉:《中国朝鲜族文学作品精粹》,延吉:延边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44]韩俊光:《朝鲜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45]中国现代文学馆编:《李辉英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46]李辉英:《再生集》,上海:新锺书社,1936年版。
    [47]马蹄疾编:《李辉英研究资料》,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年版。
    [48]铁峰:《萧红全集》,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1991年版。
    [49]曹革成:《跋涉生死场的女人萧红》,北京:华艺出版社,2002年版。
    [50]萧红:《萧红集》,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年版。
    [51]范智红:《世变缘常——四十年代小说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52]关沫南:《蹉跎》,哈尔滨:哈尔滨精益书局,1938年版。
    [53]王科徐塞张英伟:《萧军评传》,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版。
    [54]萧军:《我的童年》,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5]萧军:《八月的乡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版。
    [56]刘秉山:《马加评传》,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7]《马加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
    [58]钟耀群曹革成编:《大地的诗篇——端木蕻良作品评论集》,哈尔滨:北方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
    [59]成歌主编:《端木蕻良小说评论集》,北京: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
    [60]中国现代文学馆编:《端木蕻良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61]端木蕻良:《端木蕻良文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
    [62]马云:《端木蕻良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63]中国现代文学馆编:《舒群代表作》,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年版。
    [64]董兴泉编:《舒群研究资料》,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
    [65]蔡清富穆立立:《穆木天诗文集》,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66]金玉良:《落英无声——忆父亲母亲罗烽、白朗》,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09年版。
    [67]罗烽:《罗烽文集》,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68]骆宾基:《边陲线上》,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69]骆宾基:《幼年》,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2年版。
    [70]骆宾基:《骆宾基短篇小说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71]韩文敏:《现代作家骆宾基》,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年版。
    [72]老舍:《老舍文集》(第十四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73]赵志忠:《满族文化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74]滕绍箴:《清代八旗子弟》,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年版。
    [75]鲍明:《满族文化模式:满族社会组织和观念体系研究》,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76]杨锡春:《满族风俗考》,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77]彭勃:《满族》,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78]江帆:《满族生态与民俗文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9]张杰:《满族要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80]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81]富育光:《富育光民俗文化论集》,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82]富育光赵志忠:《满族萨满文化遗存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年版。
    [83]王宏刚:《满族与萨满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4]周星:《民族政治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85]李静:《民族心理学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1]白长青:《论东北流亡作家群的创作特色》,《社会科学辑刊》,1983年第4期。
    [2]王培元:《对东北作家群小说创作的再认识》,《社会科学辑刊》,1989年第4期。
    [3]逄增玉:《流亡者的歌哭——论三十年代的东北作家群》,《文学评论》,1986年第3期。
    [4]逄增玉:《新时期东北作家群研究述评》,《文学评论》,1990年第4期。
    [5]李长虹:《东北作家群笔下的小镇生活——论<北望园的春天>和<江南风景>》,《文艺争鸣》,2007年第11期。
    [6]蒋心焕 马全应:《富有开拓意义的新成果——读逢增玉著<黑土地文化与东北作家群>》,《文艺争鸣》,1997年第6期。
    [7]韩文敏:《<呼兰河传>我见》,《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
    [8]姜志军:《论萧红小说的美学特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9]李风吾:《时代的画卷民魂的探索:试论萧军的长篇小说<第三代>》,《求是学刊》,1983年第4期。
    [10]王富仁:《三十年代左翼文学·东北作家群·端木蕻良》,《文艺争鸣》,2003年第1—4期。
    [11]逢增玉:《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两种追求与风格》,《河北学刊》,2000年第1期。
    [12]王本朝:《论端木蕻良小说创作的美学意蕴》,《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13]王本朝:《论端木蕻良小说文体的文化意味》,《广东社会科学》,1999年第4期。
    [14]罗雪松:《家族叙事·社会分析·风俗图——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研究>》,《玉林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15]马伟业:《论端木蕻良文学创作的深度与强度》,《河北学刊》,1999年第1期。
    [16]周立波:《一九三六年小说创作回顾——丰饶的一年间》,《光明》第2卷第2号,1936年12月25日。
    [17]东方未明(茅盾):《文学》,第1卷第2期,1933年8月1日。
    [18]谢淑玲:《从骆宾基的<混沌初开>看满汉民族心理的常与变》,《满族研究》,2009年第1期。
    [19]董兴泉:《当代作家小传》,《当代作家评论》,1984年第6期。
    [20]董兴泉:《论罗烽的小说创作》,《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3期。
    [21]董兴泉:《论罗烽的小说创作》,《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3期。
    [22]高擎洲:《为民族解放而呐喊——罗烽诗歌创作略论》,《社会科学辑刊》,1982 年第6期。
    [23]陈方竞:《穆木天传略》,《新文学史料》,1997年第1—2期。
    [24]陈方竞:《在现代化与民族化的双重变奏中——论穆木天的前期诗论和诗创作》,《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5]孙玉石:《穆木天:新诗先锋性的探索者——纪念穆木天诞辰一百周年》,《文学评论》,2001年第6期。
    [26]杨聚臣:《从象牙之塔到十字街头:穆木天诗歌简论》,《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2期。
    [27]高翔薛勤刘瑞弘:《东北沦陷区文学史研究五十年寻踪》,《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6期。
    [28]冯为群:《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概观》,《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29]金训敏:《东北沦陷区新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东北沦陷区文学研究之二》,《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0]黄玄:《艰难的探索——<东北沦陷时期文学新论>读后》,《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4期。
    [31]铁峰高智琳:《东北沦陷时期的女性作家及创作特色》,《学习与探索》,1990年第4期。
    [32]冯为群:《梁山丁和他的抗日文学创作》,《社会科学战线》,1993年第6期。
    [33]孙中田:《<绿色的谷>与乡土文学》,《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34]高翔:《旧时代“送葬的歌手”——秋萤生活与创作道路略论》,《社会科学辑刊》,1986年第3期。
    [35]申殿和:《王秋萤创作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3年第3期。
    [36]黄玄:《古丁论——文学“乌托邦”梦者的悲剧》,《社会科学辑刊》,1991年第3期。
    [37]冯为群:《评古丁的文学成就》,《社会科学辑刊》,1992年第4期。
    [38]剑白:《风雪剑啸兴安岭——纪念革命文艺战士金剑啸牺牲五十周年》,《满族研究》,1986年第3期。
    [39]刘树生:《关沫南小说集<流逝的恋情>评识》,《文艺评论》,1993年第3期。
    [40]李辉英:《我创作上的一个历程》,《申报·自由谈》,1934年12月10日。
    [41]王吉有:《东北抗日文学的先声——评长篇小说<万宝山>》(摘要),《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7年第1期。
    [42]关沫南:《落雾时节》,《滨江日报》,1941年8月23日。
    [43]乔木:《八月的乡村》,《时事新报·每周文学》,1936年2月25日。
    [44]《盛京时报·文学》,1941年8月11日。
    [45]关纪新:《<儿女英雄传>管见》,《民族文学研究》,2010年第1期。
    [46]赵志忠:《曹雪芹·文康·老舍——京味小说溯源》,《民族文学研究》,1998年第3期。
    [47]杨乃坤:《东北文坛上的一颗灿星——东北革命文艺的拓荒者金剑啸》,《党史纵横》,1993年第6期。
    [48]周玲玉:《满族作家关沫南》,《民族文学研究》,1985年第4期。
    [49]关沫南:《母亲眼里蒙着泪水》,《民族文学》,1990年第3期。
    [50]王培元:《论东北作家群》,《学术月刊》,1991年第5期。
    [51]徐塞:《东北作家群与抗战文学》,《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52]白长青:《永远的歌声——马加传略》,《新文学史料》,].994年第2期。
    [53]蔡宗隽吕宗正:《李辉英和他的抗战文学创作》,《社会科学战线》,1995年第5期。
    [54]刘岩:《追寻全民抗战的源头》,《北京支部生活》,2010年第9期。
    [55]王建中:《全民抗战的先声——重读<八月的乡村>》,《呼兰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56]白长青:《马加创作个性中的满族文化特质》,《民族文学研究》,2000年第3期。
    [57]白长青林建法:《马加研究综述》,《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1期。
    [58]宋德胤:《白山黑水的热恋者——记满族作家关沫南》,《民族文学》,1983年第3期。
    [59]曹保明:《关于东北跳大神》,《文艺争鸣》,1989年第3期。
    [60]崔英锦:《略论朝鲜族文化心理特点》,《黑龙江民族丛刊》,1996年第4期。
    [61]张洺源:《朝鲜族文化对延边经济的影响》,《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1年第1期。
    [62]郑判龙:《浅议我国朝鲜族文化的性质》,《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63]许辉勋:《中国朝鲜族民俗的文化特点之宏观考察》,《东疆学刊》,2010年第3期。
    [64]张伯逸:《论朝鲜族著名作家金昌杰的短篇小说创作》,《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65]张春植:《论金昌杰的前期小说创作》,《民族文学研究》,2002年第4期。
    [66]华敏雷子金:《<暗夜>:日帝统治时期间岛人民的抗争星火——金昌杰小说短论》,《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
    [67]任润德:《略谈尹东柱诗歌的反抗性》,《延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68]戈勤子金:《李旭论诗歌创作》,《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69]全国权雨田:《李旭民族史诗的历史地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70]全国权紫荆成子:《略论朝鲜族著名诗人李旭》,《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2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