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流动社会的秩序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彝族人以往主要生活于四川、云南和贵州的部分山区。自1990年代晚期开始,尤其是2002年以后,他们开始大量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主要从事工厂的临时工工作,其规模在10万人以上。与当地大量的其他工人群体不同,彝族工人呈现出极强的群聚性。他们通过领工制形成自组织,往往数十或数百人一起进工厂工作,又可能群体性地辞工出厂;他们通常依靠一个或几个工头,在工厂内服从工头管理,在工厂外与工头一起生活;他们主要讲彝语,按照传统的习俗生活,形成一种“无形的社区”;他们一旦与工厂或其他人群发生纠纷,很容易发展成牵涉上百人的群体性事件;等等。
     由于彝人表现出这种强烈的群聚性及其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他们成为一个备受争议的群体。珠三角的用工企业在急需大量临时工时往往将这种成批的彝族工人当作“救命稻草”;但与此同时,他们通常也会担忧因为与彝族工人发生纠纷而导致麻烦的群体事件。因此大多数的用工企业对彝族工人持“既爱又恨”的态度。在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看来,彝人进入珠三角带来大量劳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纠纷、冲突、敲诈和绑架事件。由于彼此语言沟通不畅,对彝人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也缺乏了解,使得他们觉得彝人引发的事情很多时候似乎都是一团混乱,甚至不可理喻。在媒体舆论中,彝族工人大多是被描述成“素质”低下,不讲卫生,男女关系混乱,脾气暴躁的形象,而彝人工头也大多是从事欺诈、盘剥、绑架工人的“人贩子”,继承了彝族人历史上“奴隶主的秉性”。
     然而,根据本研究掌握的情况来看,珠三角的彝人群体并非如外人所看到的那样混乱不堪,而是在其内部保持着一整套的秩序和规则。他们在流动、工作、生活和群聚性方面表现出来的特征也并非真如表面上看起来的那样不可理喻,而是与珠三角这一大环境的特殊性息息相关。
     珠三角在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代工分包式工业生产结构使得当地生成了分别以正式员工和临时工为主体的两级劳动力市场。相对于正式工劳动力市场的有限发展而言,当地的临时工劳务市场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保持着非常庞大的规模。临时工劳务市场要求劳动者随时后备,哪里需要就随时调动到哪里,完全成为“后备劳工游击队”。这种状态的具体运作主要仰赖于劳动者和用工企业之间形成的劳务中介或劳务派遣组织,这种中间劳务组织的大规模生成和发展促进了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并极大地增强了劳动者的市场化程度。
     彝人进入到珠三角的时间较晚,同时由于他们自身保持的传统习俗、生活习惯等被主流市场规范认为是“素质”低下的表现,从而使得他们大多只能进入低端的临时工劳务市场。他们的工价低,数量大,并且原生的血缘、姻缘、地缘和族源纽带使得他们更容易被组织和调动,因而成为那些大规模短期用工企业所亲睐的工人群体。在这种特殊的供需结构之下,那些主要负责招募、组织、调动工人的中间人变成了领工工头,从而生成了一种特别的领工制。在领工制的基础上,他们进一步发展出彝人主导的劳务派遣公司。因此,领工制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种帮助彝人进入并适应珠三角高度市场化的临时工劳动力市场的组织形态。
     但是,彝人领工制除了其市场性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为彝人在珠三角的生活和工作提供了一种最基础的社会性庇护。语言和习俗完全不同的彝人之所以能够在珠三角长期大规模地生存下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作为中间人的工头及其组织为工人们提供了各种社会性服务。他们内部以家支、亲戚、地缘、族源等因素为基础形成了一种“无形的社区”,使他们尽管身处异乡,不停地流动于工厂之间,却仍然可以找到一种温情;让他们留在当地并团结在一起。
     由此看出,领工制的市场性是以它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为基础的,二者彼此嵌合,不可切割。而一旦彼此的嵌合关系出现危机,就可能会导致矛盾和冲突的发生。然而,在高度市场化的珠三角地区,市场总是试图要消磨掉人与人之间其他的社会关系,这种市场和社会关系之间潜在的张力(也就是镶嵌与脱嵌的张力)就构成了所有涉彝群体抗议事件的根源。
     由于这种张力可能存在于生活的任何方面,因此彝人发起的群体抗议也并不仅仅是唯一的指向。这些抗议有的时候针对工厂,有的时候针对劳务中介,还有的时候也爆发于群体内部,所以表面上就看起来混乱不堪。以至于无论是工厂、政府、还是媒体都对彝人群体形成了不可理喻的印象。
     他们发起大规模地抗议工厂主(所谓的资产阶级)的活动和传统的工人阶级行动有类似的地方,但由于他们主要作为临时工,使得他们和工厂剥削的矛盾被劳动力市场所阻隔,因此他们发起的这种工人运动的深层动力并非完全来自于马克思意义上的“阶级冲突”,而更主要是来自于劳动力的“过度市场化”。
     也正是因此,尽管社会主义中国的工业发展己经生成了一个规模庞大的工人劳动者群体,但他们却长期处于“未完成”的无产工人阶级状态。然而,“未完成”的无产工人阶级状态并不意味着没有抗议和斗争,因为由类似彝人这样发起的工人抗议运动同样在很多地方大规模地发生着,只不过它表现的形式可能不同于传统的工人运动。在我看来,这也正是理解珠三角流动彝人的群体行动和社会秩序的关键所在。
The Yi people traditionally lived in the mountain area of Sichuan, Yunnan and Guizhou. Since the late1990s, especially after2002, they began to migrant into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mainly engaged in some temporary work in the factories. The number of these people was over10million. Unlike many other groups of workers, the Yi workers show a strong collectiveness. They become organized based on the labor-boss system. Usually, dozens or hundreds of Yi workers enter a factory, and later resign together. They obey the management of their labor-boss in the factory, and live with the labor-boss outside the factory. They mostly speak Yi language and keep their traditional customs. As a result, they construct an "invisible community". For these reasons, when there is a dispute with the factory or with another of workers, it is easy for the Yi people to raise collective actions involving hundreds of people.
     The Yi people become a controversial group because they showed a strong collectiveness and bring a series of "problems". Employ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tend to think Yi workers as the "life-saving straw" when they have an urgent need for a large number of temporary workers. But at the same time, they also worry that Yi workers could raise collective resistance. Therefore, most of the employers hold a "love-hate" attitude towards Yi workers. In the opinion of the basic-level government staff, the number of worker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has become larger and larger because of Yi people's coming. Even worse, crimes such as conflicts, extortion and kidnapping keep rising with their arrival. Due to language miscommunication and lack of understanding in Yi people's culture and lifestyle, the local government usually finds the incidents involving the Yi people in a mess, even incomprehensible. In the media and public opinions, Yi workers are mostly described as of low quality, poor hygiene, confused male-female relationships, and the labor-bosses mostly as engaged in fraud, exploitation, kidnapping, just like the slave owners in the history of the Yi people.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Yi group living in the PRD is not so chaotic as some outsiders observed, instead, the group has its own order and rul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roup's behavior in terms of migration, work, life and social activities are not so unreasonable as some people believe, but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articularity of the environment of the PRD.
     Since the Chinese policie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were carried out, the labor market based on the local structure of the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the OE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 has gradually been divided into the market of regular employees and the market of temporary workers. Compared with the limited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 of regular employees, the market of temporary labor has always been dominant, and maintained a very large scale. Temporary labor market requires the workers to back up any time they are wanted, thus completely becoming the "reserve labor ". The "reserve labor" system mainly depends on the labor-bosses or the labor dispatch companies working between migrant workers and enterprises. The gener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mediate organizations promote the growth of the labor market and enhance the marketiz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to a great extent.
     Most of the Yi people only can enter the low-end labor market open to temporary workers; because they are usually thought to be the low-quality workers who maintain their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habits. Those large-scale but short-term employments usually accept Yi workers, because their wages are low and the needs are huge. It is easy to organize and transport the Yi people who keep strong relationships based on their blood, marriage, geographical and ethnic origins, etc. The Yi people's labor-boss system was exactly created based on this particular structure of labor supply and demand. Then the first Yi people's dispatch company appeared. Therefore, it was the labor-boss system that helped the Yi people go into the temporary labor market and adapt themselves to live in the highly market-oriented Pearl River Delta.
     In addition to adapting itself to the temporary labor market, the labor-boss system also importantly provides basic protections to the Yi people. The fact that the Yi people whose language and customs are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local people have been able to survive is mainly due to the variety of social services provided by these labor-bosses and their organizations. Although the Yi people live in a strange place, they create an "invisible community" based on their internal clans, relatives, geographical and ethnic origins, and etc. This "invisible community" helps them find a kind of tender feeling and makes them stay together.
     This shows that the labor market and the society are fitted to each other and their connections cannot be cut. O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rket and the society falls into a crisis, it will bring contradictions and conflicts. However, in the highly market-oriented Pearl River Delta, the market is always trying to disembed workers from their social relationships, which has resulted in a series of collective resistance.
     Because these crises could exist in any aspects of the life, resistances are diversified. The resistances seem in chaos, because, on different occasions, they direct at different people and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manufacturers, the labor agencies, and the labor-bosses. Consequently, the image of the Yi people turns out very bad in the opinion of the manufacturers, the local government staff, and the media staff, and so on.
     Resistances to the factory owners launched by the Yi people are somewhat similar to the traditional labor movements. But the Yi worker's resistances are cut off by the labor market, because they are mainly employed as temporary workers rather than regular workers. As it were, the deep dynamic of the Yi workers' movement does not entirely stem from the class conflicts in the Marxist sense, but primarily from the "excessive marketization" of the labor force.
     That is why the Chinese proletarian are stagnant in an "immature" state for a long time, despite that the socialist China's industrial development has generated a large scale of workers. However, an "immature" proletarian does not mean that there are no protests or struggles. As we have seen, the Yi people have initiated a protest movement and the same thing is happening in many other places. In my opinion, this is the key factor of understanding the Yi people's behavior and their social order in the PRD.
引文
① 南方都市报编辑部:《工头拐骗凉山童工批发东莞》,2008年4月28日,http://epaper.oeeee.com/A/html/2008-04/28/content_452662.htm,2013年4月20日。
    ② 参见1995年1月1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章第15条规定。
    ③ 南方日报编辑部:《温家宝批示严肃查处东莞童工事件》,2008年05月02日,http://money.163.com/08/0502/08/4AU4PIRT00251OB6.html,2013年4月20日。
    ① 以往文献中,彝族人因为在新中国建立以前还存在奴隶制而成为学者和媒体的关注焦点,几乎所有的研究都是以他们这种所谓的社会结构为起点的。因此,对于彝人奴隶主买卖、掠夺彝人和非彝人作为奴隶、娃子的现象也时常被人们关注。彝人社会的这样一种特点被一些人看成是他们的特性。随着1950年代国家推进民主改革,这些现象都被贬斥为野蛮、落后而需要摒弃的行为。
    ② 由于难以开展对彝人数量的全面统计,所以这里的数据只能是根据多方估计的综合。2011年夏天东莞市公安局通过公安系统向全市摸底了解登记的彝人总数为1.1万,但是根据内部知情人士透露,基于这一统计数据推测,实际的数量应该在4-5万。如果这一推测成立,东莞、深圳、惠州三地的彝人总和应远超10万。而根据彝人工头估计,高峰期彝人数量应该超过20万。综合而言,我采用至少10万这一说法应该是一种比较保守的估计。
    ③ 21CN网站编辑部:《东莞清查3千家企业暂未发现大规模用童工》,2008年5月1日,http://news.21cn.com/zhuanti/domestic/08tonggong/2008/05/01/4667945.shtml,2013年4月20日。
    ④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436-437页。
    ② 埃文斯·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③ 余明侠:《近代封建把头制度探析》,《江海学刊》,1994年第02期。王处辉:《中国近代企业劳动组织中之包工制度新论》,《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第73-80页。参考夏衍:《包身工》,1938年广州离骚出版社,收录于1999年“百年百种中国优秀文学图书”书系: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L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编:《旧中国开滦煤矿的工资制度和包工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编写组编写:《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包身工、养成工、‘拿摩温’、抄身制”,网址: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483/node56900/node60946/ index.html,2013年4月20日。
    ① 谢富胜:《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4-70页。
    ② 参考《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③ 根据调查了解,2008年是整个珠三角地区劳务派遣公司迅速发展的一年。以东莞为例,在此之前,正式注册从事劳务派遣业务的公司不过数十家,但这一年之后,很快就发展出上千家劳务派遣公司。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新的劳动法正式明确了劳务派遣公司的注册条件和法律地位。
    ① 参考: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符平、江立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调研世界》,2007年第6期;马剑钊、陈晓毅:《珠江三角洲城市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动与适应》,《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2006年;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① 游正林:《城乡二元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口学刊》,1992年第3期;李迎生:《我国城乡二元社会格局的动态考察》,《中国社会科学》,1993年第2期:周大铭:《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② 主要参考马恩格斯等经典的阶级理论,以及潘毅等学者近期对中国农民工的阶级解读。
    ③ 主要借鉴波兰尼的脱嵌、镶嵌,等相关理论。
    ④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7页。
    ⑤ 参考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中对这两个概念的基本界定,中共中央编译局,北京:人民出 版社,1997年,第27页
    ① 参考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54-60页。
    ① 参考弗·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见《马恩格斯全集》第二卷,第280-296页。
    ② “异化”一词源自拉丁文,有脱离、转让、出卖、受异己力量统治、让别人支配等意。也有学者研究认为“异化”概念最先出现在经济学的文献中,其意为财产权的转移和让渡,后来出现在政治学文献中,则转变为人的自然权利即自由的转移和让渡。作为一个哲学概念,“异化”的含义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身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这个对立而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反过来奴役自身。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4页。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兰州学刊》,2006年第5期,第6-8页。
    ①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46页。
    ① 迈克尔·布若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② 参考汪原:《亨利·列菲弗尔研究》,《建筑师》,2005年第05期,第44-48页;刘怀玉:《西方学界关于列菲弗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哲学动态》,2003年第5期,第21-24页。
    ③ 刘怀玉:《西方学界关于列斐伏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哲学动态》,2003(5),21-24页。
    ① 贝弗里·J.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张璐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②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潘毅:《打工者:阶级的归来或重生》,《南风窗》,2007年第9期。
    ③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2页。
    ④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8页。
    ⑤ 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3页。
    ① Bourdieu, Pierre, The social space and the genesis of groups, Theory and Society, Vol.14,No.6.(Nov.,1985), pp723-744.
    ② 参考贝弗里·J.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张璐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第25页。
    ①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2页。
    ② 参考王绍光:《波兰尼“大转型”与中国的大转型》,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年,第8-10页。F·A·Hayek, The Road to Serfdom, Printed and bound in Great Britain by Hobbs the Printers,1999.(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翻译版)
    ③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① 吴范华:《生活世界:从殖民化走向合理化:西方马克思主义生活世界观概析》,《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阳海音:《论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殖民化理论》,《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3期。
    ②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6页。
    ① Mark Granovetter,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91:481-510.
    ② Alejandro Portes,1995,"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A Conceptual Overview," in The 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s on Networks, Ethnicity, and Enterpreneurship, edited by Alejandro Portes,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p.15.
    ① 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编写组:《彝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页。
    ① 参考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3页:普忠良:《越南的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世界民族》2003年第2期,第71-77页。
    ② 该地图引自“中国民族文学网”,网址:http://iel.cass.cn/news_show.asp?newsid=1377,2001年10月1日。作者在原图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修改。
    ③ 参见方国瑜:《彝族史稿》,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1页。
    ① 以上3段关于彝族方言的论述均参考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6-17页。
    ① 参见马学良:《彝族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第301页。
    ② 胡庆军:《大凉山彝族社会概况》,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编),《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二辑)(内部刊物),1955年,第25-40页。
    ③ 郭佩霞:《凉山州政府的反贫困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64页。
    ④ 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60-70页。
    ① 邵献书、谢世宗、杨运东:《解放前鸦片在金阳地区的种植、销售及其对彝族社会经济的影响》,《四川贵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第51-54页。
    ② 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01-216页。
    ③ 郭佩霞:《凉山州政府的反贫困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86页。
    ④ 郭佩霞:《凉山州政府的反贫困政策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05页。
    ① 参见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编写组:《彝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② 参考施修霖、陈吉元:《对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性质的探讨》,《民族研究》,1956年第9期;梁山:《与施修霖、陈吉元两同志商榷关于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经济结构问题》,《民族研究》,1960年第6期。
    ③ 参见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45页。
    ① 关于此前两段彝人等级的观点参见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21-626页。
    ② 参考徐铭:《明代凉山黑彝反抗土司的斗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③ 这里还涉及到彝根和汉根的彝人差别,详细情况将在后文家支部分介绍。
    ① 以上5段关于彝人等级的描述参见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95页。
    ② 以上关于彝人等级制和演变过程的材料参见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45-663页
    ③ 张小路:《你的旗帜是血统》,2012年7月18日,彝学网:http://222.210.17.136/mzwz/news/2/z_2_55651.html,2013年4月20日。
    ④ 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第240-249页。另外,学界关于彝人家支定义还有很多不同看法,比如:易谋远等人认为彝人家支和汉人宗族相同;林耀华、胡庆钧等人则更多地用氏族概念来描述彝人家支。
    ⑤ 参见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84-699页
    ① 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684-699页
    ② 参考伍精华:《凉山地区对家支制度斗争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族》,1959年,第5期,第28-29页。
    ① 一种观点认为,解放后国家行政体系在彝区基层的加强或减弱影响家支的存在空间,因此改革开放之后彝人家支由沉寂转向活跃;另一种观点认为,家支作为彝人的一种社会制度,其本身就有一种延续性,它的消解需要较长的过程。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第三种观点,即认为彝人家支的存在与否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关。关于这些既有的解释请参考:何耀华:《论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第219-220页;林耀华:《凉山彝族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68页。蔡富莲:《当代凉山彝族家支聚会及其作用》,《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第55页;冯敏、伍精忠;《凉山彝族传统家支功能的现代调适》,《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年,第299页。
    ② 林耀华:《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族的巨变》,《凉山彝族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6页。
    ③ 何耀华:《论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第219-220页。
    ④ 参见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487-488页。
    ① 参见杨洪林:《德古与莫:凉山彝人社会中的世俗权威与纠纷解决方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第39-44页。
    ② 参见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第704-705页。
    ③ 郭金云、姜晓萍、衡霞:《凉山彝族“德古”的特征、现状与再造》,《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吉克、则伙、史伙:《彝族尔比与习惯法》,《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① 参见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61-265,376-440页。
    ② 参见方国瑜:《彝族史稿》,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55页。
    ③ 参见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编写组:《彝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33页。
    ① 参见方国瑜:《彝族史稿》,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第56-57页。
    ② 参见徐铭:《明代凉山黑彝反抗土司的斗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1期,第32-37页。
    ③ 参见林耀华:《凉山夷家》,上海书店,1947年,第1-2页。
    ①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潘蛟老师口述。
    ② 侯远高、张海洋、罗芳、何英:《凉山彝族农村性病/艾滋病传播根源分析》,凉山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内部报告。
    ③ 侯远高、张海洋、罗芳、何英:《凉山彝族农村性病/艾滋病传播根源分析》,凉山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内部报告。
    ① 参考吉吉衣石:《高压输电架线行业彝人农民工的涌现和组织—以美姑县觉洛乡架线工群体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① 参考侯远高、张海洋、罗芳、何英:《凉山彝族农村性病/艾滋病传播根源分析》,凉山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内部报告。
    ② 参考侯远高、张海洋、罗芳、何英:《凉山彝族农村性病/艾滋病传播根源分析》,凉山妇女儿童发展研究中心,2007年内部报告。
    ① 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① 陈宪宇:《广东对外开放的探索》,2011年5月25日,中国共产党史网。
    ② 《珠三角发展历程》,2007年10月16日,http://www.yidaba.com,2013年4月20日。
    ① 参考《2010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03月11日,广东省统计局网站资料:http://www.gdstats.gov.cn/tjzl/tjgb/201103/t20110301_81848.html,2013年4月20日。
    ② 王硕:《1987-1994年深圳特区的发展历程》,2011年5月25日,载中国共产党历史网,http://cpc.people.com.cn/GB/218984/218994/219014/220612/14740357.html,2013年3月30日。
    ③ 同时建立的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漳泉三角地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 广东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东省志·对外经济贸易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8页。
    ② 肖滨;《演变中的广东模式:一个分析框架》,《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6期。另外也有沿用党中央的文件,将其概括为“珠三角模式”。但无论用哪一个名称,其表达的意义基本相似。
    ③ 主要参考肖滨:《演变中的广东模式:一个分析框架》,《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6期。郑永年:《市场经济与广东的改革开放》,《开放时代》,2012年第4期。
    ① 广东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东省志·对外经济贸易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39-42页。
    ② 广东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东省志·对外经济贸易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3-52页。
    ③ 当然,除了桑基鱼塘模式之外,当地的农业生产还包括水稻、玉米、水果及其捕鱼等生计生产活动。
    ① 广东省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广东省志·二轻工业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80-85页。
    ② 王硕:《1987-1994年深圳特区的发展历程》,2011年5月25日,载中国共产党历史网,http://cpc.people.com.cn/GB/218984/218994/219014/220612/14740357.html,2013年3月20日。
    ① 《“深宝安”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2008年12月3日,http://www.szmg.com.cn/szmg_vote/detail.jsp?newsID=52645,2013年4月20日。
    ② 参考深圳证券交易所网站信息,http://www.szse.cn/main/aboutus/bsjs/bsjj/index.shtml,2013年3月16日。
    ③ 《广东30年改革开放重大事件评选》,《广州日报》,2008年10月8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10/08/content_336558.htm,2013年3月20日。
    ① 《广东30年改革开放重大事件评选》,《广州日报》,2008年10月8日,http://gzdaily.dayoo.com/html/2008-10/08/content_336558.htm,2013年3月30日。
    ② 参考龚成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及其阶段划分》,《现代乡镇》,2009年,第5期。我在他的划分框架之下进行了自己的归纳。
    ③ 参考《广东省志·二轻工业志》,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页。
    ① 参考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第1-25页。
    ② 张辅群:《福特主义、丰田方式和温特尔主义之比较研究》,《现代财经》,2006年第9期,第51-54页。
    ③ 胡海峰:《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与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对法国调节学派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第63-69页。
    ① 很多学者的研究认为,福特主义带来的大规模生产促成了工人的大规模聚集,使得工会大规模发展,导致工会和工厂的矛盾日益明显,从而导致资本家不得不让利妥协。因此,后来很多企业开始质疑福特主义的生产方式。
    ② 谢富胜:《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4-70页。
    ③ 谢富胜:《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第64-70页。
    ① 谢国雄:《外包制度——比较历史的回顾》,《台湾社会研究季刊》,1989年第2卷第1期。
    ① 东莞时报编辑部:《合俊集团倒闭风波》,2009年1月7日,http://www.timedg.com/zhuanti/hjdb/,2013年4月20日。
    ② 中国经济周刊编辑部:《珠三角倒闭潮真相:金融风暴加速淘汰落后企业》,2008年12月5日。
    ③ 龚成威:《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发展及其阶段划分》,《现代乡镇》,2009年第5期。
    ④ 以上两段数据参考:杨忠东、王智斌、袁永青:《浪打珠三角:国际金融危机一周年的回顾和思考》,http://www.huizhou.gov.cn/zwgkviewArticle.shtml?method=viewArticle&id=bba17c65259f7f5f0 125b5906bbc04bb,2013年3月10日。
    ① 参考“珠三角倒闭潮真相:金融风暴加速淘汰落后企业”,《中国经济周刊》,http://news.163.com/08/1215/06/4T6CUGIK0001124J.html。
    ② 参考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2008年12月。佘时飞:《后危机时期珠三角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广东经济》,2010年第6期。陈善如:《广东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胡军、向吉英:《转型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业化、结构调整与加入WTO》,《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第6期。
    ① 王文森:《遵循规律、加强引导、科学推进广东产业转移》,载广东省统计信息网,http://www.gdstats.gov.cn/tjfx/t20090814_72064.htm,2009年8月14日。
    ① 素黛瑞(Dorothy J.Solinger):《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王春光、单丽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2页。
    ① 余明侠:《近代封建把头制度探析》,《江海学刊》,1994年第02期。
    ① 参考王处辉:《中国近代企业劳动组织中之包工制度新论》,《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第73-80页。余明侠,近代封建把头制度探析。
    ② 参考夏衍:《包身工》,1938年广州离骚出版社,收录于1999年“百年百种中国优秀文学图书”书系;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1980》,卢明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编:《旧中国开滦煤矿的工资制度和包工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编写组编写:《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包身工、养成工、‘拿摩温’、抄身制”》,网址:http://www.shtong.gov.cn/node2/ node2245/node4483/node56900/node60946/index.html。
    ③ “交易成本”概念参考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叶远胜、王良圣:《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初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第1-5页。
    ① 参考潘毅、卢晖临等:《大工地:城市建筑工人的生存图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① 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韵、罗华平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分店,1994年。
    ① 于建嵘:《漂移的社会——农民工张全收和他的事业》,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年,第66页。
    ① 陈武元、杨俊辉:《四川“民工潮”的跟踪调查与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② 张义佼:《四川劳务输出的趋势分析》,《理论纵横》,2008年。
    ③ 谢芳福:《加大凉山劳务开发力度,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四川省情》,2002年,第11期。
    ④ 谢芳福:《加大凉山劳务开发力度,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四川省情》,2002年,第11期。
    ①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63页。
    ① 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① 任焰、潘毅:《宿舍劳动体制:劳动控制与抗争的另类空间》,《开放时代》,2006年第3期。
    ① 《东莞151家劳务派遣机构进黑名单》,2010年11月24日,来源:南方都市报,http://news.southcn.com/d/2010-11/24/content_17862900.htm,2013年4月20日。
    ① 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第240-249页。另外,学界关于彝人家支定义还有很多不同看法,比如:易谋远等人认为彝人家支和汉人宗族相同:林耀华、胡庆钧等人则更多地用氏族概念来描述彝人家支。
    ② 参考伍精华:《凉山地区对家支制度斗争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族》,1959年,第5期,第28-29页。
    ③ 一种观点认为,解放后国家行政体系在彝区基层的加强或减弱影响家支的存在空间,因此改革开放之后彝人家支由沉寂转向活跃;另一种观点认为,家支作为彝人的一种社会制度,其本身就有一种延续性,它的消解需要较长的过程。而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第三种观点,即认为彝人家支的存在与否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状况有关。关于这些既有的解释请参考:何耀华:《论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第219-220页;林耀华:《凉山彝族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68页。蔡富莲:《当代凉山彝族家支聚会及其作用》,《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第55页;冯敏、伍精忠:《凉山彝族传统家支功能的现代调适》,《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年,第299页。
    ① 林耀华:《半个世纪以来凉山彝族的巨变》,《凉山彝族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第276页。
    ② 何耀华:《论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第219-220页。
    ① 邱忠文主编:《阿萨惹古家谱——阿邱拉玛及云南阿萨斯杜及阿萨斯依支系》,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页。
    ①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7页。
    ② 冯敏、伍精忠:《凉山彝族传统家支功能的现代调适》,《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年,第293页。
    ③ 按胡庆军的说法,根据家支会议的性质和规模可将其分为四种,第一种是大型的阿玉蒙格,由全支男子参加决定出兵作战和动员。第二种是中型的幼巴蒙格,由全支或亲房男子商量解决本支大量财物失落事件。第三种是小型的以玉蒙格,由全支或亲房男子代表商量解决女子被拐走事件。第四种是更小型的子尔尼铁,由家支头人商量并处理家户间的一般纠纷事件。胡庆军:《大凉山彝族社会概况》,《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第46页。另一说法认为:家支议事一般可分为“吉尔吉铁”和“蒙格”两种。头人之间商议的问题或解决内部纠纷的小型会议称为“吉尔吉铁”。这种会议可以随时随地召开。全家支的大会称为“蒙格”,一般只在家支成员被杀害,家支土地被侵占等重大问题发生时才召开,任务是议决是否打冤家等有关家支存亡攸关的重大问题。何耀华:《论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第6页。
    ① 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138页。
    ①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73-674页。
    ①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1844年9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529页。
    ② 列宁:《我们运动的迫切任务》,《列宁全集》第4卷第331-332页。
    ③ 列宁:《工会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的作用和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584页。
    [1]萨米尔·阿明:《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对当代社会的管理》,丁开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托马斯·许兰德·埃里克森:《全球化的关键概念》,周云水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12年。
    [4]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
    [5]米歇尔·鲍曼:《道德的市场》,肖君、黄承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6]迈克尔·布洛威:《制造同意:垄断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迁》,李荣荣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年。
    [7]Caroline B.Brettell and James F. Hollifield, Introduction of Migration Theory: Talking across Disciplines, published in 2000 by Rutledge.
    [8]蔡防:《中国流动人口问题》,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9]蔡昉:《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10]蔡富莲:《当代凉山彝族家支聚会及其作用》,《民族研究》2008年第1期。
    [11]程平原、潘毅、沈承、等:《囚在富士康:富士康准军事化工厂体制调查报告》,《青年研究》,2011年第5期。
    [12]储小平:《家族企业研究——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话题》,《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13]Chris King-Chi Chan (陈敬慈),Class struggle in China:Case Studies of migrant worker strike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South African Review of Sociology. 41(3):61-80.
    [14]Abner Cohen, Custom and Politics in Urban Africa:A study of Hausa Mingrants in Yoruba towns, published in 2004 by Routledge.
    [15]东莞市统计局:《东莞市人口·民族·语言概况》,东莞政府网站资料[EB/OL].http://www.dg.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cndg/s29257/list.h tm。
    [16]段成荣、迟松剑:《我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状况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3期。
    [17]弗·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见《马恩格斯全集》第二卷,北京:人 民出版社,1957年。
    [18]方国瑜:《彝族史稿》,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4年。
    [19]符平、江立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局限与突破》,《调研世界》,2007年第6期。
    [20]冯敏、伍精忠:《凉山彝族传统家支功能的现代调适》,《民族学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民族学学会第六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97年。
    [21]尼尔·弗雷格斯坦:《市场的结构:21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社会学》,甄志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22]顾朝林、蔡建明等:《中国大中城市流动人口迁移规律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03期。
    [23]郭懋安:《新自由主义与劳动的非正规化》,《国外理论动态》,2010年第1期。
    [24]广东省统计局:《广东省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EB/OL].http://www.gdstats.gov.cn/tjgb/t20060320_36169.htm.
    [25]高丙中、夏循祥:《作为当代社团的家族组织——公民社会的视角》,《北京大学学报》,2012年第4期。
    [26]Mark Granovetter,"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 Vol.91.
    [27]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1980》,卢明华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8]大卫·哈维:《新自由主义简史》,王钦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29]大卫·哈维:《希望的空间》,胡大平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0]大卫·哈维:《新帝国主义》,初立忠、沈晓雷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31]韩波:《领工制:珠三角彝族劳工的生境和组织》,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32]侯远高、张海洋、罗芳、何英:《凉山彝族农村性病/艾滋病传播根源分析》,2007年,未公开发表。
    [33]何耀华:《论凉山彝族的家支制度》,《中国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
    [34]胡海峰:《福特主义、后福特主义与资本主义积累方式——对法国调节学派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研究的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
    [35]胡庆钧:《凉山彝族奴隶制社会形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36]华尔德:《共产主义的新传统主义:中国工业中的工作环境与权力结构》,龚小夏译,牛津大学出版社,1996年。
    [37]埃瑞克·G.菲吕博顿、鲁道夫·瑞切特编:《新制度经济学》,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年。
    [38]玛丽·E.加拉格尔:《全球化与中国劳工政治》,郁建兴、肖扬东译,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
    [39]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编写组编写:《旧中国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40]吉吉衣石:《高压输电架线行业彝人农民工的涌现和组织—以美姑县觉洛乡架线工群体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2年。
    [41]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里的流动人口》,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
    [42]邝治中:《纽约唐人街:劳工和政治,1930-1950年》,杨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
    [43]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44]李静君、马·塞尔登:《中国持久的不平等:革命的遗留问题与改革的陷阱》,《日本热点》,2007年1月。
    [45]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46]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与拉力因素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47]梁山:《与施修霖、陈吉元两同志商榷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社会经济结构问题》,《民族研究》,1960年第6期。
    [48]林耀华:《凉山夷家》,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49]林耀华:《凉山彝家的巨变》,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50]岭光电:《忆往昔:一个彝族土司的自述》,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51]刘怀玉:《西方学界关于列斐伏尔思想研究现状综述》,《哲学动态》,2003年第5期。
    [52]刘东旭:《流动的族群与族界:从东莞彝人群体看当下城市民族关系》,《文化纵横》,2012年第1期。
    [53]刘东旭:《中间人:东莞彝族工头及其社会功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2年第29卷第11期。
    [54]刘东旭:《流变的传统:珠三角的彝人家支再造》,《开放时代》,2013年第2期。
    [55]陆益龙:《白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5——走向更加和谐的社会》。
    [56]吕途:《中国新工人:迷失与崛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
    [57]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58]卡尔·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刘丕坤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
    [59]马学良:《彝族文化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60]马渡淳一郎:《劳动市场法的改革》,田思路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
    [61]马剑钊、陈晓毅:《珠江三角洲城市外来少数民族的流动与适应》,《国立民族学博物馆研究报告》,2006年。
    [62]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韵、罗华平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分店,1994年。
    [63]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编:《旧中国开滦煤矿的工资制度和包工制度》,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
    [64]Alejandro Portes,1995,"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A Conceptual Overview," in The 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ssays on Networks, Ethnicity, and Enterpreneurship, edited by Alejandro Portes, 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
    [65]潘蛟:《略论等级制度的起源》,《民族学研究》第9辑,1990年。
    [66]潘蛟:《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面对的新情势》,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4月6日版。
    [67]潘毅、卢晖临等:《大工地:城市建筑工人的生存图景》,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68]普忠良:《越南的彝族及其历史文化述略》,《世界民族》2003年第2期。
    [69]裴宜理:《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刘平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70]邱泽奇:《在工厂化和网络化的背后——组织理论的发展与困境》,《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71]邱忠文编:《阿萨惹古家谱——阿邱拉玛及云南阿萨斯杜及阿萨斯依支系》,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9年。
    [72]上海地方志办公室网站:《包身工、养成工、‘拿摩温’、抄身制》,网址:http://www.shtong.gov.cn/node2/node2245/node4483/node56900/node60946/ index.html。
    [73]邵献书、谢世宗、杨运东:《解放前鸦片在金阳地区的种植、销售及其对彝族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编《四川贵州彝族社会历史调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
    [74]施修霖、陈吉元:《对民主改革前凉山彝族地区社会性质的探讨》,《民族研究》,1956年第9期。
    [75]苏黛瑞:《在中国城市中争取公民权》,单丽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年。
    [76]宋宇:《看不见的社区:一个珠三角彝族劳工群体的生活史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11年。
    [77]萨林斯:《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
    [78]Michael Taussig, The Devil and Commodity Fetishism in South America,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1980.
    [79]唐灿、冯小双:《“河南村”流动农民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4期。
    [80]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北京:译林出版社,2001年。
    [81]汪原:《亨利·列菲弗尔研究》,《建筑师》,2005年第05期。
    [82]王处辉:《中国近代企业劳动组织中之包工制度新论》,《南开经济研究》,1999年第5期。
    [83]王汉生等:《“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84]王文京:《家族企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作用——“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综述》,《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85]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86]伍精华:《凉山地区对家支制度斗争的几个问题》,《中国民族》,1959年第5期。
    [87]伍精忠、周明录、韩兴邦、等:《凉山彝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1年第6期。
    [88]贝弗里·J.西尔弗:《劳工的力量:1870年以来的工人运动与全球化》,张璐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89]夏衍:《包身工》,北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0年。
    [90]谢富胜:《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从福特主义向后福特主义转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91]徐铭:《明代凉山黑彝反抗土司的斗争》,《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92]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93]项飙:《全球“猎身”:世界信息产业和印度的技术劳工》,王迪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94]杨豹:《马克思“异化劳动”思想的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读》,《兰州学刊》,2006第5期。
    [95]杨洪林:《德古与莫:凉山彝人社会中的世俗权威与纠纷解决方式》,《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8期。
    [96]杨先明、徐亚非、程厚思:《劳动力市场运行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97]易谋远:《彝族史要》,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98]易谋远:《对凉山彝族“家支”概念的研究》,《西南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第4期。
    [99]叶远胜、王良圣:《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初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00]余明侠:《近代封建把头制度探析》,《江海学刊》,1994年第02期。
    [101]张辅群:《福特主义、丰田方式和温特尔主义之比较研究》,《现代财经》,2006年第9期。
    [102]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103]张奎良:《马克思的哲学历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4]张维迎:《市场的逻辑》增订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105]赵树凯:《农民的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年。
    [106]赵树凯:《农民的新命》,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
    [107]维维安娜·泽利泽:《给无价的孩子定价:变迁中的儿童社会价值》,王水雄、宋静、林虹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108]中国少数民族简史丛书编写组:《彝族简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
    [109]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丛刊:《四川贵州彝族社会调查》,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
    [110]周星:《死给、死给案与凉山社会》,马戎等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北京:群言出版社,1998年。
    [111]周星:《家支、德古、习惯法》,《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5期。
    [112]周大鸣:《现代都市人类学》,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
    [113]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年。
    [114]周敏:《美国华人社会的变迁》,郭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
    [115]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年第3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