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府兵制政治过程论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 英文题名:The Theory of Political Prpcess on the Mansion Army Systerm
  • 作者:熊伟
  • 论文级别:博士
  • 学科专业名称:中国古代史
  • 学位年度:2008
  • 导师:卢向前
  • 学科代码:060106
  •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 论文提交日期:2008-10-17
  • 答辩委员会主席:严耀中
摘要
府兵制作为中古历史上一项重要军事政治制度,对西魏、北周、隋代及唐前期历史都曾产生过深远影响。西魏北周(以下简称魏周)是府兵制创立及发展时期,其制度结构性质在前后期有许多重要的变化。本文首先自魏周府兵制发展演化的历史展开论述,力图在继承、比较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将府兵制发展过程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中加以理解,分析其形成原因、条件、结构、功能,在此基础上,进入到对隋及唐前期府兵制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分析当中,并从中考察府兵制对上述时代社会与国家所起的作用。
     本文绪论部分,通过对府兵制研究过程中几个主要论域之分析,提出与本文论题相关之问题及解决它需要运用的方法,构建出本篇论文写作主要的知识框架。
     本文正文部分,分作上下二篇,上篇考察的时代是魏周,下篇考察的时代则在隋唐。
     上篇主要探讨的是府兵制如何将各类政治主体加以整合,共三章。
     首章中,考察了两类政治主体(武川集团与地方武力)前期历史,分析了二者各自“乡里”武力形成过程,对两类乡里结构作了必要的区分,地方军镇与地方行政区不同安排,使两类武力中人物具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与利益取向,同样面临残酷的战争局势,两类人物具有了不同的政治品质,主要反映在“反门阀主义”与“乡土主义”之中。
     第二章中,主要论述魏周府兵制的形成及组织结构特征,通过对府兵制结构不同侧面的考察,来分析该制度整体主要特征。笔者认为该制度特征主要体现在置府收兵(从兵制而言)、军团组成(从军制而言)与戎秩序列形成(从官阶而言)等方面。
     第三章中,主要探究魏周府兵制建立之政治意义,对前章制度特征的分析转入制度结构功能的考察。探讨府兵制戎秩序列展开内容,及其作为一类政治制度工具,在武川集团与地方武力两个政治主体间能够发挥的主要的功能与作用。笔者认为,府兵制功能与作用主要成果,即在于形成了新的统治阶级——关陇集团。
     下篇主要观察隋唐府兵制各类政治结构与功能分化的历史过程,全部内容共分四章。
     第四章中,对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关中本位政策与关陇集团概念在知识论上进行疏理。突出了关中本位政策所具有的乡土品质;清理了关陇集团概念中胡汉与文武关系的组合,强调对关陇集团的理解应该以府兵制为中心;叙述了魏周府兵制八柱国家系统在隋唐历史环境下的演化发展历程。
     第五章中,主要围绕隋唐府兵制军府系统结构展开讨论。注目于军府系统内部主要功能之间分化的历史过程;又围绕着府兵制与骁果制关系进行讨论,分析了隋代的骁果人物与魏周府兵制内所吸纳武川豪杰与地方豪右在政治品质等方面的异同。
     第六章中,主要分析隋唐府兵制军事系统功能分化的历史。考察了蓣骑、兵募及防丁与府兵制度结构的基本关系,笔者认为,唐前期建构出了以府兵制为轴心,其他兵员制度为其补充的军事格局,其后,军事系统内部主要功能不断的发展,又使得新的军事制度因素(北衙禁军、官健、团结)逐渐由府兵制军事系统内部摆脱出来,发展为相对独立的制度形态,展开新一轮的制度内容的演化。
     第七章中,主要考察隋唐府兵制品阶系统功能分化的历史。关注于隋代由开皇散实官至大业散职的演化进程及其本阶化的政治意义;考察了唐代勋官的形成及文·武散官制所具有的本阶化意义。这一历史阶段,府兵制品阶内容渐为地方人物所贱视,其品阶系统内主要载体(勋官)所具有的本阶化的政治功能日渐丧失。
     府兵制结构内部功能不断地分化,使各种具有专门功能的制度载体逐渐脱离府兵制度结构的母体,走上了独立演化的道路,并由此发展为新的制度形态。而在玄宗开天之际,府兵制在失去各项主要功能之后,名存而实亡,走向了最终的瓦解。
The Mansion Army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ort of military politics, which has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Wei, Northern Zhou, Sui and Early Tang Dynasties. The properties of system structure have many important changes in the adjacent period of Western Wei and Northern Zhou Dynasties from which the Mansion Army System is established and commences developing. This paper firstly spreads out exposition from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he Mansion Army System in Wei and Zhou Dynasties, and by inheritance and comparing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researches, the developing process of the Mansion Army System is put in a special history environment because of which it can be understood and also the causes, conditions,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can be analyzed. Thus, the paper finds its way into the analyzing for the structures and functions, and the like, in the Mansion Army System of the prophase Sui Tang Dynasties, during which it studies how the Mansion Army System performs a function on the dynasties and countries above.
     The exordium is an analyzing on several principal discourses which appear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Mansion Army System it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 thesis with the solutions to solve them, and constructs the main knowledge framework of this paper.
     The body of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wo parts, one is the study on Wei and Zhou Dynasties, and the other is Sui and Tang Dynasties.
     The first part mainly discusses the way to the integration of various political subjects by the Mansion Army System, including three chapter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evious history of two political subjects (Wu Chuan Group and Local Force) and analyses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two "Xiang Li" forces, in addition, necessary distinguishing is revealed, characters in two forces have been taken on the various life styles and the interest orientations, by the different arrangements for the local armies and the local administrative areas, thus, two characters possess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qualities when facing the cruel war situation, and which mainly reflects on the anti-aristocracy and provincialism.
     In the second chapter, it gives thoughts on the formation and his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nsion Armies system in Wei Zhou and analyses main features of this System by investigating its' different sides of structure.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 is mainly reflected in the aspects of establishing general governance system, setting subordinates(from the point of soldiers organization), forming the army group (from the point of military organization) and sequence of Rung Zhi (from the point of Guan Jie).
     In the third chapter, it throws light on the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establishment in Wei Zhou's Mansion Armies System and there is a transition from anglicizing the institutional characteristic to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system. It also studies the development of Rung Zhi in the Mansion Armies System and the influence on main function of political subjects, Wu Chuan Group and Local Force, as a sort of political system. From the author's point of view, the main function achievements of the Mansion Armies System consist in forming a new ruling class—Guan Long Group.
     The second part mainly studies the differential historical process of various political structure s and functions in Sui Tang Dynasties, including four chapters.
     In the fourth chapter, the paper sorts out the concept on Guan Zhong Ben Wei policy and Guan Long Group, which is introduced by Mr. Chen Yanke, from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spect. It projects the local quality of Guan Zhong Ben Wei policy and liquidates the relationship combination between Hu-Han and Wen-Wu in Guan Long Group. In addition, taking the Mansion Armies System as the Central of comprehending Guan Long Group is emphased on this chapter. Finally, it indicates the evolution development of the eight Zhuguo systems in Wei Zhou Dynasties' Mansion Armies System under the history environment in Sui Tang Dynasties.
     In the fifth chapter, it mainly discusses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military government in Wei Zhou Dynasties' Mansion Armies. Attention is paid to the differential historical process among the principal functions in military government. Centering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ansion Armies System and Xiao Guo System, the paper analy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n the political qualities of Xiao Guo characters in Sui Dynasty and Wu Chuan heroes as well as local despots.
     In the sixth chapter, the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ifferential history of military system in Sui Tang Dynasties' Mansion Armies and investigates the basic relationship between Kuang Ji, Bing Mu, Fang Ding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Mansion Armies System. The author holds that a military pattern is formed in the early Tang Dynasty, which is taking the Mansion Armies System as central with the supplementary of other soldiers system. Then, a new military system(including Bei Ya Garrison Army, Guan Jian, Tuan Jie ) gets rid of military government in the Mansion Armies and developes into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system form, which evolved a new system content.
     In the last chapter, the paper mainly investigates the system function of the differential history in Pin Jie of Sui Tang Dynasties' Mansion Armies. This part pays attention to both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during which Kai Huang San Guan is evolved as Da Ye San Zhi, and political significance of Ben Jie. In addition, it studies the formation of Xun Guan in Tang Dynasty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Ben Jie in civil and military officials system. In these historical stage, local figures commence distaining the content of Pin Jie in the Mansion Armies System, thus, the political function of Ben Jie which belongs to the principal carrier (Xun Guan) in Pin Jie system gradually faded away.
     The institution carrier which has various special functions gradually gets rid of the maternal plant of system structure in the Mansion Armies, owing to its continual differentiation in the inner structure function, and finds its way into the independent evolving, finally carries on a new system form. In Kai Yuan and Tian Bao periods which are under the governing of Chinese emperor Xuan Zong, the Mansion Armies System exists in name only by losing its main functions, and ultimately ending with disorganizing.
引文
[1]気贺沢保規《府兵制の研究——府兵兵士とその社会》提出,同朋舍,1999年。第1页。
    [2]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09页。
    [3]早期日本学者有关“唐宋变革”的讨论,可参阅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一卷(通论)、第二卷(专论)等相关论文,中华书局,1992年。又中国学界对日本学界唐宋变革知识论的基本理解,可参阅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唐研究》第十一卷,2005年;柳立言《何谓唐宋》,《中华文史论丛》,2005年第1期等相关述评文章。
    [4]牟发松《六朝都督制研究的新结集——评小尾孟夫著<六朝都督制研究>》,《唐研究》第十三卷,2007年,第571页。
    [1]详见西嶋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序章·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特殊性质问题”,中华书局,2004年,第1-49页.
    [2]张国刚《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第二章,典章制度,第四目,“军事”,府兵制条,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31-138页.
    [3]胡戟、张弓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第三章,兵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17-136页。
    [4]陈寅熔《府兵制前期史料试释》,《中研院史语所集刊》7:3,1936年,收入《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六兵制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55页。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83页。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79页。
    [3]同上注,第4页。
    [1]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96-310页。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52页。
    [3]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讲演录》,黄山书局,1987年,第323页。我当然相信万绳楠先生的忠实记录,但我要指出的是,我曾听卢向前先生说过,王永兴先生对于万绳楠先生的笔记似有微辞。立此存照。
    [4]参见杨翠微《论宇文泰建立府兵制——鲜卑部落制与汉化及军权的初步中央集权化的结合》,《中国文化研究》,1998年第1期。
    [5]参见刘国石《简论魏周改革——兼论孝文改制未尽之历史任务》,《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1]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96页。
    [2]钱穆《略论魏晋南北朝学术文化与当时门第之关系》,《钱宾四先生全集》,(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第19册,第254-255页。
    [3]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态的知识分子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391页。
    [4]参见朴汉济《北魏王权与胡汉体制》,《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5]参见朴汉济《魏周的赐姓与乡兵的府兵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6]参见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参见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2]参见浜口重国《西魏时期的二十四军与仪同府》,《东方学报》,8·9、1938-1939年。
    [3]参见気贺沢保规《府兵制の研究——府兵兵士とその社会》,同朋舍,1999年。
    [1]参见気贺沢保规《府兵制の研究——府兵兵士とその社会》,同朋舍,1999年。
    [2]参见许倬云《周礼中的兵制》,收入《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年。
    [3]参见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
    [4]“六坊之众”指随魏孝武帝西迁关中的原洛阳鲜卑化部众的一支。军人城居,主要在城坊中生活,当时洛阳的兵士分布在主要的六个城坊中,因此又称为六坊之众。详参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8页。
    [5]参见布目潮渢《唐代卫士番上的负担》,《山本博士还历记念东洋史论丛》,1972年;《再论唐代卫士番上的负担》,《三田村博士古稀记念东洋史论集》,1980年。
    [1]参见张国刚《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2]参见気贺沢保规《府兵制の研究——府兵兵士とその社会》,同朋舍,1999年。
    [3]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1页。
    [4]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44-345页。
    [5]佐川英治《北魏的兵制与社会——从“兵民分离”到“军民分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56页。
    [1]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53-54页。
    [2]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5页。
    [3]朴汉济《魏周的赐姓与乡兵的府兵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第45页。
    [4]浜口重国《西魏时期的二十四军与仪同府》,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234页。
    [5]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度史》上编(四),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册,第十一章,北魏军镇。(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专刊》第45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第691-797页。
    [1]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58本第3分册,收入《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298-299页。
    [2]朱维铮《府兵制度化时期魏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其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第158-159页。
    [3]唐长孺《魏周府兵制度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1955年,第286页。
    [4]张国刚《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第145页。
    [5]参见菊池英夫《府兵制度的展开》,《岩波讲座·世界历史》,1970年第5期。
    [6]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册),第六卷,1995年第1期,第119-157页。
    [1]毛汉光《隋唐军府演变之比较与研究》,(台湾)国立中正大学学报<人文分册>,第六卷,1995年第12期。
    [2]参见劳经原《唐折冲府考》,《二十五史补编本》,开明,1937年;罗振玉《唐折冲府考补》、《唐折冲府考补拾遗》,《二十五史补编本》,开明,1937年;谷霁光《<唐折冲府考>拾补》,《禹贡》3:4,1935年、《<唐折冲府考>校补》,《二十五史补编本》,开明,1937年。
    [3]参见张广达《唐灭高昌后的西州形势》一文,“唐朝在西州的军事体系”节。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洋文化》第68期,收入氏著《西域史地丛稿初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4]参见陈国灿《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之唐代军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6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5]参见周晓薇、王其祎《唐折冲府考校补拾遗》,《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唐折冲府考校补拾遗续》,《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3年第2期。
    [6]参见贺忠辉《唐志补史》一文,《唐折冲府考增补》,《碑林集刊》,1995年第3期。
    [7]参见张沛《唐折冲府汇考》,三秦出版社,2003年。
    [8]参见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昆仑出版社,2003年。
    [9]菊池英夫《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1968年,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554页。
    [10]参见谷川道雄《府兵制国家论》(《龙谷大学论集》443、1993年。
    [1]参见陈国灿《唐西州蒲昌府防区内的镇戍与馆驿》,《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2]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6-17页。
    [3]唐长孺《魏周府兵制度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1955年,第286页。
    [4]#12
    [5]参见何兹全《魏晋南北朝的兵制》,《中研院史语所集刊》第16本,1947年。
    [6]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206-213页。
    [1]朱维铮《府兵制度化时期魏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其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第152页。
    [2]参见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
    [3]参见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第三章,唐代前期的行军制度,(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4]参见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5]参见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参见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2]谷川道雄《北魏末的内乱与城民》,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134-172页.
    [3]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2页。
    [1]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第315页。
    [2]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8页。
    [1]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7页。
    [2]参见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3]参见张国刚《唐代的健儿制》,《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参见菊池英夫《唐代兵募的性质及其名称》,《史渊》67:68,1956年;《唐代前期的兵募》,《史学杂志》64:12,1955年;唐耕耦《唐代前期的兵募》,《历史研究》,1981年第5期。
    [2]参见张国刚《关于唐代兵募制度的几个问题》,《南开学报》,1988年第1期。
    [3]参见张国刚《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历史研究》,4,1996年;《关于唐代团结兵史料的辨析——兼谈唐代的子弟与乡兵》,武大出版社,1997年。
    [4]参见日野开三郎《大唐府兵制时代的团结兵》,《法制史研究》1955年5月。
    [5]参见李锦绣《城傍与大唐帝国》,《唐代的历史与社会》,收入《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256页。
    [6]参见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7]参见黄永年《说隋末的骁果——兼论我国中古兵制的变化》,《燕京学报》新3期,1997年。
    [8]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昆仑出版社,2003年,第104页。
    [1]参见张国刚《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1]引自(美)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第12页.
    [2]《北史》卷六○《王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55页。
    [3]《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李繁《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壁本,第2657页.
    [4]谷霁光、唐长孺、王仲荦等诸位先生开始都对《邺侯家传》实际所反映内容产生疑问,或认为材料本身不可置信,或认为所反映时代存在问题。王仲荦先生认为《邺侯家传》这段内容可能是根据唐初的府兵制度而言。见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6页;唐长孺《魏周府兵制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1955年,第266-274页关于“郎将主府说质疑”内容。
    [1]陈寅恪先生通过对“六户中等以上”及“六家共各”作出解释,重新肯定了《邺侯家传》这段内容主要反映的时代为魏周。谷霁光先生后来接受并支持这种观点。见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六《兵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46-149页;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5-50页。
    [2]《隋书》卷二《高祖纪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34-35页。
    [1]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度史》上编(四),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册,第二章,州郡县与都督总管区。(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专刊》第45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第419页。
    [1]六镇指为北魏戍守北方边境的重要军镇。分别指怀朔镇、抚冥镇、柔玄镇、沃野镇、怀荒镇、武川镇.参见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四),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册,第十一章,“北魏军镇”之“上·军镇名称及其分布”条(一)目“六镇及其以南以东诸镇”中对六镇内容的考辨。(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专刊》第45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第692-694页。
    [2]山东与关中对举,是以古代社会地域概念作区分的。战国、秦汉时期,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关中则指函谷关以西地区。这里的山东与关中,泛指魏周与魏齐政治统治范围。
    [2]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第297-299页.
    [1]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9页。
    [2]本文“由因入果”方法援引自法国社会学家埃米尔·迪尔凯姆。他在思考自杀与社会关系,确定社会原因和社会类型方法时,总结出“由因入果”的研究方法。详见《自杀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第135-139页.
    [1]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第八篇“从士族籍贯迁移看唐代士族之中央化”,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年,第234页。
    [1]《北史》卷五六《魏兰根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046页。
    [2]蠕蠕,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俗称。《北史》称“蠕蠕”,并专为“蠕蠕”立传,详见《北史》卷九八《蠕蠕传》。而《周书》、《北齐书》中也称“蠕蠕”为“茹茹”。
    [1]谷川道雄《北魏末期的内乱与城民》,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166-169页。
    [2]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一五《周隋唐皆出自武川》。
    [1]《周书》卷一五《寇洛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37页.
    [2]《周书》卷一六《侯莫陈崇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68页。
    [3]《周书》卷一六《独孤信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63页。
    [4]《周书》卷二○《王盟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333页.
    [5]《周书》卷一六《赵贵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61页。
    [1]《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1-2页。
    [2]《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1页。
    [3]《北齐书》卷一六《叚荣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207页。
    [4]《周书》卷一六《独孤信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64页。
    [1]《周书》卷二○《贺兰祥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335-336页。
    [2]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中文版自序有谷川氏对“豪族共同体”概念的阐释。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年,第5-9页。
    [3]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285页。
    [4]《魏书》卷一八《广阳王建传附深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429页。
    [1]《北齐书》卷二三《魏兰根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329-330页。
    [2]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四),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册,(台北)《中研院史语所专刊》第45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
    [1]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8页。
    [2]《周书》卷一四《贺拔胜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21页。
    [3]《周书》卷一九《侯莫陈顺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307页。
    [4]《周书》卷一○《莒庄公洛生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159页。
    [1]《魏书》卷五九《刘昶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310-1311页。
    [2]《北齐书》卷一《神武帝纪上》。中华书局,1972页,第2页。
    [3]《魏书》卷一八《广阳王建传附深传》。深本作“渊”字,因唐人避高祖李虎讳改作“深”。中华书局,1974年,第429-430页。
    [1]镇将,严耕望先生认为北魏“前期诸大镇,位与州均,皆置都大将为之长。其后南方有较小之镇,位与郡等,则只称镇将,无“都大”之号。”这里提到的镇将应是泛指军镇最高长官,是朝廷派至军镇的代表。参见《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上编(四),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册,第十一章,北魏军镇。(台北)《中研院史语所专刊》第45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
    [1]《魏书》卷九《肃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页。
    [2]《魏书》卷九《肃宗纪》。中华书局,1974年。第237页。
    [3]《周书》卷二九《刘雄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04页。
    [4]《周书》卷二七《蔡祜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445页。
    [5]谷川道雄《北魏末的内乱与城民》,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142页。
    [6]《周书》卷二二《周惠达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362页。
    [1]谷川道雄先生认为“最高首脑部的大行台、都督府为武川镇出身者占据,文官系统尤其是大行台关系的属僚则由关陇出身的名族担任。……军队首脑全由武川镇出身者占据”,参见《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82-283页。
    [2]《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5页。
    [1]《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1-3页。
    [2]《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4页。
    [1]《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5页。
    [2]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收入《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第190-215页.
    [1](德)马克思·韦伯《支配社会学》,《韦伯作品集》Ⅲ,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第435页。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40页。
    [2]《周书》卷一《文帝纪上》载:“「魏永熙三年夏四月」[宇文泰]乃令原州都督导邀其前,都督贺拔颍等追其后,导至牵屯山追及悦,斩之。……十一月,[宇文泰]遣仪同李虎与李弼、赵贵等,讨曹泥于灵州,虎引河灌之。明年,泥降。”宇文导、贺拔颖、李虎、赵贵皆为武川集团内重要军将。中华书局,1971年,第9页;第11页。
    [3]《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传》载云:“晋荡公护字萨保,……从太祖擒窦泰、复弘农、破沙苑、战河桥,并有功,迁镇东将军、大都督。”宇文护为武川集团内重要军将。中华书局,1971年,第165页。
    [4]《周书》卷二《文帝纪下》。中华书局,1971年,第28页。
    [5]《周书》卷二《文帝纪下》有记:“太祖以邙山之战,诸将失律,上表请自贬。”中华书局,1971年,第28页。
    [6]《周书》卷二《文帝纪下》。中华书局,1971年,第28-31页。
    [1]韩昇《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厦大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第99页。
    [2]同上注,第99页。
    [3]宫川尚志《六朝时代的村》,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84页。
    [1]同上注,第103页。
    [2]宫崎市定《关于中国聚落形体的变迁》,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三,上古秦汉卷,中华书局,1992年。
    [3]谷川道雄《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从山东贵族的居住地问题入手》,牟发松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1997年。
    [4]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57页。
    [5]同上注,第58-59页。
    [6]谷川道雄《北魏末的内乱与城民》,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150页。
    [7]《周书》卷二七《赫连达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439-440页。
    [1]《周书》卷二七《宇文测附深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456页。
    [2]《周书》卷三四《韩盛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94页。
    [3]《周书》卷三六《裴果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648页。
    [4]《周书》卷四○《乐运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721页。
    [5]《周书》卷三四《杨檦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91页。
    [1]《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附叱罗协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178-179页。
    [2]谷川道雄《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从山东贵族的居住地问题入手》,牟发松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1997年。
    [1]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331页。
    [2]《周书》卷三二《柳敏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60页。
    [1]《周书》卷三七《韩褒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661页。
    [1]《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柳冲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5677-5678页。
    [2]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的成立》,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17页。
    [3]《周书》卷三七《郭彦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666页。
    [4]《北史》卷六三《苏椿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250页。
    [5]《周书》卷三二《柳敏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60-561页。
    [1]《周书》卷三九《韦瑱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694页。
    [2]《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壁本,第2657页。
    [3]《周书》卷二三《苏绰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381页。
    [4]唐长孺《魏周府兵制度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1955年,第275页。
    [1]《周书》卷三三《王悦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78-579页。
    [1]《周书》卷三六《司马裔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645页。
    [1]参见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府兵纪事年表”,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291-308页。
    [1]唐长孺《魏周府兵制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1955年,第286页。
    [2]同上注,第286页。
    [1]《周书》卷一六《侯莫陈崇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72页。
    [2]《周书》卷一六《赵贵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63页。
    [3]《周书》卷一五《于谨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48页。
    [4]《北史》卷六○《王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55页。
    [1]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53页。
    [2]详见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
    [1]有关府兵制组织系统各级开府置佐情况,参见《周书》卷二四《卢辩传》所载北周官制。中华书局,1971年,第404-407页。
    [2]朴汉济《魏周的赐姓与乡兵的府兵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45页。
    [3]浜口重国《西魏二十四军及仪同府》,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中华书局,1992年,第201-206页。
    [4]《北史》卷六○《王雄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155页。
    [5]念贤于大统“三年,转太师、都督河凉瓜鄯渭洮沙七州诸军事、大将军、河州刺史。……五年,除都督秦渭原泾四州诸军事、秦州刺史。薨于州。”(中华书局,1971年,第277页)材料中念贤作牧陇右,以都督、刺史称,实际领兵;而“薨于州”一句,则念贤可能已死于大统十六年之前。又王思政在大统十二年时仍镇弘农,授荆州刺史,大统十三年,侯景叛东魏之际,乃率荆州步骑应接侯景,后据侯景七州十二镇,宇文泰“乃以所授景使持节、太傅、大将军、兼中书令、河南大行台、河南诸军事,回授思政。思政并让不受。频使敦喻,唯受河南诸军事。”(中华书局,1971年,第295-296页)材料中王思政出镇河南,实际领兵,拜大将军应在此时,而此年王思政降东魏。
    [6]《周书》卷二四《卢辩传》。中华书局1971年点校本未将“柱国大将军”点断,似误。笔者将其点断,分为柱国(柱国大将军)与大将军二号。中华书局,1971年,第407页。
    [1]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5-316页。
    [2]《周书》卷一六《侯莫陈崇传》。中华书局,1971页,第272页。
    [3]浜口氏认为柱国府、大将军府、开府府、仪同府形成上下统属,府兵兵士集结于仪同府一级军府中。详参浜口重国《西魏时期的二十四军与仪同府》,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
    [4]祝总斌先生认为“都督中外诸军事”职名在南北朝时期完成向虚衔方向转化。然而,宇文泰、宇文护在发展府兵制时期,这一职名及其办事机构——中外府仍被利用来作为实权机构。参见祝总斌《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收入《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235页。
    [1]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
    [2]菊池英夫《唐代折冲府分布问题研究》,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着选译》四,六朝隋唐卷,中华书局,1992年,第549-553页。
    [3]朴汉济《魏周的赐姓与乡兵的府兵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第45页。
    [1]《周书》卷三一《韦孝宽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37页。
    [2]《周书》卷五《武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73页。
    [3]《周书》卷三三《王悦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80页。
    [1]《新唐书》卷一九九《儒学中·柳冲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5679页。
    [2]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410页.
    [3]《文献通考》卷六四《职官考一八》。中华书局,1986年,第580页。
    [4]《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中华书局,1973年,第720页。
    [1]西魏府兵建立之初,府兵军号仅七,柱国大将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至北周武帝建德四年(575)时发展为十一等,“冬十月戊子,初置上柱国、上大将军官,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仪同三司为仪同大将军,又置上开府、上仪同官。”参见《周书》卷六《武帝纪下》。中华书局,1971年,第93页。
    [2]据《周书》卷五《武帝纪上》列记武帝建德元年以前政治人物进位柱国诸例:以大将军卫国公直、大将军赵国公招,并为柱国;以大将军韦孝宽、长孙俭并为柱国;以大将军陆通、宇文盛、蔡公广,并为柱国;以大将军王杰、谭公会、雁门公田弘、魏公李晖等,并为柱国;以大将军司马消难、侯莫陈琼、大安公阎庆、神武公窦毅、南阳公叱罗协、平高公侯伏侯龙恩,并为柱国;以大将军李讳、中山公训、杞公亮、上庸公陆腾、安义公宇文丘、北平公寇绍、许公宇文善、犍为公高琳、郑公达奚震、陇东公杨纂、常山公于翼,并为柱国;以大将军梁公侯莫陈芮、大将军李意,并为柱国;以代公达、滕公逌,并为柱国。中华书局,1971年,第63-86页。
    [3]《周书》卷一六《侯莫陈崇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73页。
    [4]《北史》卷一○《周本纪下》。中华书局,1974年,第384页。
    [5]《旧唐书·职官志》以北周戎秩为唐代勋官最早起源。王仲荦先生援引旧志有关唐勋官内容,将戎秩归于北周勋官类。参见《北周六典》卷九,勋官第二十,中华书局,1979年,第571-580页。然当时是否可以用勋官目戎秩尚存疑问。
    [1]《周书》卷一○《邵惠公颢附导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155页。
    [2]《周书》卷三三《库狄峙附子嶷嗣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70页。
    [1]朱维铮《府兵制度化时期魏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其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历史研究》,1962年第6期,第151-172页。
    [2]有关“九品官人法”记载,始见于《三国志·魏志·陈群传》:“文帝在东宫,深敬器焉,……及即王位,封群昌武亭侯,徙为尚书。制九品官人之法,群所建也。”中华书局,1959年,第634-635页;《通典》卷一四《选举二·历代制中》记录了该法创置原因、经过及主要内容,“魏文帝为魏王时,三方鼎立,士流播迁,四人错杂,详核无所。延康元年,吏部尚书陈群以天朝选用不尽人才,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326页。
    [3]宫崎市定先生从官员铨选角度出发,提出九品官人法是用九品选人为官的法规的意思,指的是设置九品标准,据以选用人才的制度,反对有关九品中正制的说法。见《九品官人法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30年。陈长琦先生则考辨了九品官人法与九品中正制在先后史籍中的提出,及两制度间存在的联系与区别,认为九品中正制是九品官人法的一部分,九品官人法具体操作中有官品与资品的区分,二者具有统一性。见《魏晋九品官人法再探讨》,《历史研究》,1995年第6期。王晓毅先生则认为曹魏九品官人法中官品与资品是合二为一的,魏末《魏官品令》颁行以后,二者才正式分裂为“官品”与“资品”。见《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历史真相》,《文史哲》,2007年第6期。
    [1]唐长孺《九品中正制度试释》,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118-119页。
    [2]同上注,第121页。
    [3]关于上品与下品,张旭华先生认为所谓上品,“按照班固《汉书·古今人表》的区分方法,应是指上上、上中、上下三级,也就是中正品的一品、二品和三品。但事实是,魏晋史籍所说的‘上品'并不包括一品和三品,而是专指乡品二品。……自三品以下统属卑品,也就是下品。”见《魏晋时期的上品与起家官品》,《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第60-61页。
    [4]援引阎步克先生提出的“门品秩序”概念,参见《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42-44页。
    [1]《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8页。
    [2]参见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3]参见爱宕元《唐代府兵制の一考察——折衢府武官职の分析を通して一》,中国中世史研究会编,中国中世史研究·统编,京都大学学术出版会,1995年。
    [4]援引阎步克先生提出的“官品秩序”概念,参见《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42-44页。
    [1]《周书》卷一五《于谨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46页。
    [2]参见朴汉济《魏周的赐姓与乡兵的府兵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3]朴汉济先生将骠骑大将军、车骑大将军等视为军职的观点颇值商榷,应该说,将军号自北魏以来已渐趋虚衔化,主要以散阶形式存在。南朝梁代和北朝孝文帝时将军号都已是“本阶”了,据《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记载:“后魏及梁,皆以散号将军,记其本阶”。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5页。阎步克先生认为“本阶”不应该是单纯的荣号,它应是附丽着各种待遇的“品位”,并从开府置佐、食俸和进阶等三个方面予以说明。参见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第八章“军阶的演生”第四节“置佐与食俸”条目,中华书局,2002年,第442-453页。
    [4]朴汉济《魏周的赐姓与乡兵的府兵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第45页。
    [1]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年,第213页。
    [1]《周书》卷三二《唐瑾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64页;王昶《金石萃编》卷三七《后周华岳庙碑万纽于瑾》:“万纽于瑾者,唐瑾也。周文帝时,赐姓宇文,后以于瑾请,与同姓,更为万纽于云。”
    [2]《周书》卷二三《苏绰附弟椿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396页。
    [3]《周书》卷二五《李贤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416页。
    [4]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第九章“西魏北周军号散官双授考”,中华书 局,2002年。
    [1]九命官品是魏周划分品级的标准,区别于魏晋九品之制的内容(正一品为最高品级,从九品逐级而上至正一品),《周书》卷二《文帝纪下》记录了九命官品的设置情况:“[西魏废帝]三年春正月,始作九命之典,以叙内外官爵。以第一品为九命,第九品为一命。改流外品为九秩,亦以九为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34页。
    [2]《周书》卷二四《卢辩传》校勘记[10]称:“右(正)九命 北史、通典无「正」字,这里是衍文,今删。”中华书局,1971年,第409页。
    [1]《周书》卷三六《司马裔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645页。
    [2]王仲荦在《北周六典》中将别将、统军、军主、幢主、戍主、戍副归于总管府职名中,这些职名拥有着九命官品中的品阶。中华书局,1979年,第524-529页。
    [1]《周书》卷一《文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6页。
    [2]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283页。
    [3]详见《周书》卷一四《贺拔胜传》相关内容。
    [4]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49页。
    [5]唐长孺《魏周府兵制度辨疑》“郎将主府说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268页。
    [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对增位(进位)的解释是“位的本义与朝位有关,但它也抽象化了。……增位肯定不是百官的朝堂席位都向前挪一位或两位的,也不是当朝文武全部升官的意思。合理的解释是,所增之‘位'不过记于官僚个人的官簿之上,构成了一种选举资格。”中华书局,2002年,第404页。
    [2]《周书》卷三九《辛昂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698页。
    [3]《周书》卷四六《柳桧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828页。
    [4]《周书》卷三三《赵文表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581页。
    [1]《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5页。
    [2]《周书》卷二七《辛威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447-448页。
    [3]陈苏镇《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第32页。
    [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114页。
    [2]同上注,第442页。
    [1]唐长孺《魏周府兵制度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1955年,第277页。
    [2]《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左右卫条。中华书局,1973年,第778页。
    [3]唐长孺《魏周府兵制度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1955年,第279页。
    [1]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33-34页。
    [2]《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壁本,第2658页。
    [1]《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壁本,第2658页。
    [2]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53-54页;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府兵的装备”,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1-31页。
    [3]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39-41页。
    [4]《隋书》卷二四《食货志》记:“及文宣受禅,多所创革。六坊之内徙者,更加简练,每一人必当百人,任其临阵必死,谓之百保鲜卑。”这里的六坊之内徒者,似主要指城中军坊,这里的“六坊之内徙者”泛指北齐控制下的鲜卑化兵士。那么六坊之众指为军坊中鲜卑化兵士可以存此一说。中华书局,1973年,第676页。
    [5]《隋书》卷二《高祖纪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34-35页。
    [1]《周书》卷五《武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86页。
    [2]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50页。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45-146页。
    [2]同上注,第146页。
    [1]《周书》卷五《武帝纪上》。中华书局,1971年,第64页。
    [2]《周书》卷一一《晋荡公护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174页。
    [3]《周书》卷二二《柳庆传》。柳僧习为柳庆之父。中华书局,1971年,第369页。
    [4]《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680页。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51页。
    [2]同上注,第151页。
    [3]《隋书》卷六四《张定和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509页。
    [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44-45页。
    [2]同上注,第559页。
    [3]《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中华书局,1973年,第729页。
    [4]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359页。
    [5]《隋书》卷二六《百官志上》。中华书局,1973年,第720页。
    [6]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549页。
    [1]《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中华书局,1972年,第353页。
    [2]严耀中《北齐政治与尚书并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3]《资治通鉴》卷一六七《陈纪一》有关杜弼之死内容,“帝问:‘治国当用何人?'对曰:‘鲜卑车马客,会须用中国人'。帝以为讥己,衔之。高德政用事,弼不为之下,尝于众前面折德政;德政数言其短于帝,弼恃旧,不自疑。夏,帝因饮酒,积其愆失,遣使就州斩之。”。中华书局,1956年,第5183-5184页。
    [4]《周书》卷一五《李弼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39页。
    [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363页。
    [1]合法性的获得是需要权威来赋予的,权威,显示的是政权的正统性,因而主张其统治权有着无限的扩展性,权力,意味着政权与其他势力相抗争并占据优势,具有排他性,有限性的特点。(第305页。)宇文泰在关中地域掌握实际权力,仍要迎立魏孝武帝入关,建立政权,也是因为这种合法性权威掌握在魏帝的手中。权威赋予权力以合法性,宇文护废西魏主,创立北周政权时,希望权威从己出,而不假于外人,但所立之主仍不能径自称为皇帝,而只能称以“天王”之号,这可能也与威望未著有所关联。谷川氏认为“天王”是魏晋南北朝北方胡人统治者习用的称号,就权威高低而论,其地位低于皇帝之号,而北周武帝宇文邕加速实现权力的集中化,已经不能满足于天王之号,始称皇帝。关于天王号的演变情况,参见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相关内容,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2]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5-316页。
    [1]郭锋《郡望向姓望转化与士族政治社会运动的终结》,《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张国刚主编,中华书局,2001年,第75页。
    [2]《隋书》卷三三《经籍志二》。中华书局,1973年,第990页。
    [1]《周书》卷二《文帝纪下》。中华书局,1971年,第36页。
    [2]《周书》卷四《明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第55页。
    [3]《隋书》卷一《高祖纪上》。中华书局,1973年,第7页。
    [1]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第315页。
    [1]陈傅良《历代兵制》卷五《隋》。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3页。
    [1]《周书》卷二《文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第36页。
    [2]《周书》卷二四《卢辩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404页。
    [3]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01页。
    [4]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录文,敦煌籍帐二,[西魏大统一三年(547)瓜州效谷郡?][计帐],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156页。
    [5]《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680页。
    [6]卢向前《唐代六品以下职散官受永业田质疑》,收入《敦煌吐鲁番文书论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5页。
    [7]《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684页。
    《资治通鉴》卷一九○,武德七年四月庚子条。
    [1]吴铮强《科举理学化——均田制崩溃以来的君民整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第13页。
    [2]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录文一二五,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337页。
    [1]参见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2]卡尔·施密特认为,“敌人并不是指那些单纯的竞争对手或泛指任何冲突的对方。敌人也不是为某个人所痛恨的私敌。至少是在潜在的意义上,只有当一个斗争的群体遇到另一个类似的群体时,才有敌人的存在。敌人只意味着公敌,因为任何与上述人类群体,尤其是与整个国家有关的东西,均会通过这种关系而交得具有公共性。广义地讲,敌人乃是公敌,而非仇人。”参见《政治的概念》,刘宗坤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0页。
    [3]《隋书》卷二《高祖纪下》开皇十年五月乙未诏。中华书局,1973年,第35页。
    [4]《资治通鉴》卷二二八,德宗建中四年八月丁未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348页。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02页。
    [2]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0页。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98页。
    [2]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第320页。
    [3]陈寅恪《陈寅恪读书札记·新唐书之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81页。
    [4]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34-235页。
    [1]同上注,第235页。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79页。
    [2]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183页。
    [3]同上注,第183页。
    [1]参见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178页。
    [2]黄永年《关陇集团到唐初是否继续存在》,收入《文史探微》,1999年,第169页。
    [3]雷依群《论关陇集团》,《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
    [4]雷艳红《陈寅恪关陇集团说评析》,《厦门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第76页。
    [1]《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657页。
    [2]《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658页。
    [1]《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壁本,第2658页。
    [1]《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773页。
    [2]仁井田陞《唐令拾遗》,东京大学出版会,1964年复刻版,第144页。
    [3]《通典》卷二八《职官十·武官上》左右卫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783页。
    [1]《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778页。
    [2]《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778页。
    [1]《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778页。
    [2]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08页。
    [1]同上注,第109页。
    [2]《通典》卷二九《职官十一·武官下》折冲府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809页。
    [1]唐长孺《魏周府兵制度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第279页。
    [2]《北史》卷七一《隋宗室诸王·离石太守子崇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457页。
    [3]《隋书》卷五一《长孙览附子晟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332页。
    [4]《隋书》卷六三《樊子盖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489页。
    [5]《隋书》卷六三《刘权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489页。
    [6]《隋书》卷三九《阴寿附子世师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149页。
    [1]《周书》卷一六《赵贵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262页。
    [1]《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793-794页。
    [2]《文献通考》卷五八《左右卫》。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527页。
    [3]《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左右骁卫条注。中华书局,1975年,第1899页。
    [4]陈傅良《历代兵制》卷五《隋》称:“自今考之,其十二卫之制,则曰翊卫、曰骁骑卫、曰武卫、曰屯卫、曰御卫、曰候卫,各分左右。”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一,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2页。
    [6]《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800页。
    [1]《通典》卷二八《职官一○·将军总叙》。中华书局,1988年,第782页。
    [2]唐长孺《唐西州差兵文书跋》,收入《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49页。
    [3]《旧唐书》卷五三《李密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207页。
    [4]《通典》卷二九《职官十一·武官下》折冲府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809页。
    [5]《唐六典》卷二五,诸卫折冲都尉府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644页。
    [1]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一,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4-5页。
    [2]《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794页。
    [1]《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801页。
    [1]《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800-801页。
    [1]《隋书》卷四三《杨处纲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214页。
    [2]《隋书》卷五六《宇文弼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389页。
    [1]《考古学报》,1956年第3期,第52-53页。
    [2]《旧唐书》卷五七《公孙武达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00页。
    [3]《隋书》卷六四《沈光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513页。
    [4]気贺沢保规《以骁果制为中心论隋炀帝时代的兵制》,《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1987年第1期,第94-103页。收入氏著《府兵制研究——府兵兵士与其社会》,京都同朋社,1999年,第239-266页。
    [1]《隋书》卷六四《沈光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513页。
    [2]《隋书》卷八五《宇文化及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88页。
    [3]《隋书》卷六七《裴矩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583页。
    [1]《隋书》卷八五《宇文化及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89页。
    [2]《隋书》卷六五《赵才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541页。
    [3]骁果虽自关中募集,对象亦未必为土著关中人。如沈光是隋代强宗解体趋势出现后吴兴沈氏流寓长安者。
    [4]《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688页。
    [5]《隋书》卷八五《宇文化及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91页。
    [6]《旧唐书》卷五九《丘和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325页。
    [1]《隋书》卷四《炀帝纪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83页。
    [2]《隋书》卷六四《沈光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513页。
    [3]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119页。
    [1]同上注,第120页。
    [2]《隋书》卷八五《司马德戡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93页。
    [3]蒙曼《唐前期北衙禁军研究》,中央民族出版社,2005年,第181页。
    [1]《隋书》卷六四《沈光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514页。
    [2]《资治通鉴》卷一八五,唐高祖武德元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5780页。
    [3]《资治通鉴》卷一八五,唐高祖武德元年三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5779页。
    [1]《隋书》卷八五《宇文化及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889页。
    [1]《唐六典》卷五,兵部尚书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0-152页;第161-164页。
    [1]《唐大诏令集》卷三五《诸王·除亲王官上》秦王领左右十二卫大将军制条。中华书局,2008年,第149页。
    [1]《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唐十六卫》。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650页。
    [2]《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783页。
    [1]《新唐书》卷四九上《百官志下·十六卫》。中华书局,1976年,第1287页。
    [2]《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6页。
    [1]《旧唐书》卷四二《百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793页。
    [1]《新唐书》卷四九上《百官四上·东宫官》。中华书局,1976年,第1299-1302页。
    [1]《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4页。
    [2]《新唐书》卷四九上《百官志四上》。中华书局,1976年,第1281-1282页。
    [3]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8页。
    [4]《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4-155页;《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33页。
    [1]阎步克《隋代文散官制度补论》,《唐研究》第五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117页。
    [2]《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4页。
    [3]《唐会要》卷八一《考上》。中华书局,1955年,第1501页。
    [4]《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4页。
    [1]《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5页。
    [2]《通典》卷一五《选举三·历代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362页。
    [3]《新唐书》卷四九上《百官志四上》。中华书局,1976年,第1282页。
    [4]《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4页.
    [5]参见爱宕元《唐代的官荫入仕——以卫官之路为中心》,收入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6]《新唐书》卷四九上《百官志四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1282页。
    [1]《唐大诏令集》卷一○七《政事·备御》置十二军诏。中华书局,2008年,第552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仅言“以车骑府统之”(第1324-1325页),则十二军之府兵都为车骑府所统领,唐长孺先生辨其非是,今从之,十二军之下军府组织仍以骠骑府与车骑府统之。参见《唐书兵志笺正》卷一,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6页。
    [3]两《唐书》定复置十二军时间于八年。又据《通典》卷二八《职官十·武官上》将军总叙条称:“五年省。七年以突厥冠掠,复置十二军。”乃定复置十二军时间于七年。中华书局,1988年,第782页。
    [1]《隋书》卷二《高祖纪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35页。
    [2]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一,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9页。
    [3]《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10页。
    [1]《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5-156页。
    [2]《唐律疏议》卷一《名例律》。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5-16页。
    [3]《通典》卷三五《职事十七·禄秩》亲事、帐内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965页。
    [1]《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5页。
    [2]《唐六典》卷二五,诸卫折冲都尉府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645页。
    [3]《唐六典》卷二五,诸卫折冲都尉府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644页。
    [4]《唐会要》卷七二《府兵》记载“卫士以三百人为团,有校尉,五十人为队,三十人为火。”(中华书局,1955年,第1298页。)则每火有三十人。
    [5]《唐六典》卷二五,诸卫折冲都尉府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645页。
    [6]《唐六典》卷二五,诸卫折冲都尉府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645页。
    [7]《通典》卷二九《职官十一·武官下》折冲府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810页。
    [1]《唐六典》卷二五,诸卫折冲都尉府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645页。
    [2]《唐六典》卷二五,诸卫折冲都尉府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645页。
    [3]《唐六典》卷二五,诸卫折冲都尉府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645页。
    [4]《旧唐书》卷四四《职官志三》。中华书局,1975年,第1906页。
    [5]《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34页。
    [6]陈傅良《历代兵制》卷六《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7]《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5-1326页。
    [8]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一,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2页。
    [9]仁井田陞《唐令拾遗》复原开元二十五年军防令,东京大学出版社,1964年复刻版,第379页。
    [1]《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征人冒名相代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31页。
    [2]《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3-154页。
    [3]池田温《唐令拾遗补》,东京大学出版会,1997年,第620页。
    [4]《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6页;《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凡差卫士征戍镇防、亦有团伍,其善弓马者,为越骑团。”中华书局,1976年,第1834页。
    [5]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一,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3页。
    [6]《唐会要》卷七二《府兵》。中华书局,1955年,第1298页。
    [1]《通典》卷一四八《兵典一·令制附注》。中华书局,1988年,第3795页。
    [2]《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拣点卫士征人不平[疏]议。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28-329页。
    [3]《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6页。
    [4]《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6页。
    [5]《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34页。
    [6]《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156页。
    [7]《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6页。
    [8]《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擅发兵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24页。
    [1]《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9页。
    [2]《通典》卷一四八《兵典一·令制附注》。中华书局,1988年,第3794页。
    [3]《白居易集》卷六六《判五十一道》。
    [4]《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8页。
    [1]《通典》卷一四八《兵典一·令制附注》。中华书局,1988年,第3794页。
    [2]《通典》卷一四八《兵典一·立军》引《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华书局,1988年,第3794页。
    [1]《通典》卷一四九《兵典二·杂教令》引大唐卫公李靖兵法。中华书局,1988年,第3820-3821页。
    [2]《唐律疏议》卷二六《杂律》从征从行身死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528页。
    [3]《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私有禁兵器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41页。
    [4]《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私有禁兵器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42页。
    [5]仁井田陞《唐令拾遗》复原开元二十五年军防令,东京大学出版社,1964年复刻版,第380页。
    [6]《唐律疏议》卷二七《杂律》停留请受军器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557页。
    [7]仁井田陞《唐令拾遗》复原开元二十五年军防令,东京大学出版社,1964年复刻版,第379页。
    [1]《唐六典》卷二,司勋郎中员外郎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41页。
    [2]《唐六典》卷五,兵部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60-161页。
    [3]《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1808页。
    [1]《唐律疏议》卷三《名例律》除名者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65页。
    [2]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一,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10页。
    [3]《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5页。
    [4]《玉海》卷一三八《唐府兵》引《会要》。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655页。
    [1]《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6页。陈傅良《历代兵制》卷六《唐》称,“左右卫皆领六十府,诸卫领五十至四十,其余以隶东宫十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文中“帅”为“率”之误,而东宫十率中仅六率实领军府,今取从《兵志》。
    [2]《唐六典》卷二四,诸卫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615-624页。
    [3]《唐六典》卷二五,左右金吾卫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638-639页。
    [4]《唐六典》卷二八,左右卫及诸率府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715-722页。
    [1]《玉海》卷一三三《官制》唐都督府条。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546页。
    [2]《旧唐书》卷三八《地理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384页。
    [3]牟发松《唐代都督府的置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8期,1986年,第68-70页。
    [4]《玉海》卷一三三《官制》唐都督府条。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546页。
    严耕望《括地志序略都督府管州考——附唐初府州图》,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上,中华书局,2006年,第151页。
    [2]《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唐府兵条引《百官志》。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655页。
    [3]??“秦及西汉:郎吏是宫官,是家臣:宿卫宫闱,给事近署;其进身多由荫任与訾选,非贵族即豪富;实 贵族子弟缵继父兄之业之捷径,故饶贵族性。”严耕望《秦汉郎吏制度考》,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下,中华书局,2006年,第283页。
    [1]《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3-154页。
    [2]引自《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34页。)又《唐会要》卷七二《府兵》条记开元六年五月二十七日敕:“诸折冲府兵,每年一简点,至时,所司条奏。”(中华书局,1955年,1298页);据《新唐书》卷五○《兵志》记载:“玄宗开元六年,始诏折冲府兵每六岁一简。”(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6页。)那么,史料中关于府兵简点年限便有了三年、一年及六年三种说法。学界通常认为府兵三年一简点,反映出唐前期府兵简点时间的真实。刘安志先生在《唐代府兵简点及相关问题研究——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一文,以出土文书相关材料佐证得出,玄宗开元六年以前,府兵简点每年一次,至开元七年三月以法令的形式放宽府兵简点时间的年限,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府兵简点由一年一次改为三年一次,是府兵制走向崩坏的重要体现。参见《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2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3]《唐律疏议》卷七《宿禁律》宿卫冒名相代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65页。
    [4]《唐律疏议》卷七《宿禁律》宿卫冒名相代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65页。
    [5]《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155页。
    [6]《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8页。
    [1]《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658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6页。
    [3]《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6页。
    [4]仁井田陞《唐令拾遗》复原开元七年军防令,东京大学出版会,1964年复刻版,第369页。
    [5]《唐六典》卷三,吏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31页。
    [6]《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3页。
    [1]《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1190页。
    [2]《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4页。
    [3]参见日比野丈夫《蒲昌府文书の研究》,《东方学报》第33册,1961年。
    [4]参见张国刚《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5]参见毛汉光《唐代军卫与军府之关系》,(台湾)《中正大学学报》第5卷,1994年第1期。
    [6]#12
    [1]孟宪实《唐代府兵“番上”新解》,《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74-75页。
    [1]《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5页。
    [2]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263-286页。
    [1]唐长孺先生解释籍帐中有翊卫,无亲卫、勋卫的现象时认为“像西州那样地区,高级文官非常少,五品武官及二品高勋却不乏其人,因而有一批充三卫的子弟是可能的。亲卫和勋卫的父祖官资条件较高,大概很少,较多的是翊卫。”见《唐西州差兵文书跋》,收入《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50页。
    [2]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录文一七一,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379页。
    [3]《唐律疏议》卷七《卫禁律上》宿卫上番不到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180页。
    [4]??《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5页。
    [5]《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658-2659页。
    [1]《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遣番代违限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38页。
    [2]《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遣番代违限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39页。
    [3]《唐六典》卷三,仓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84页。
    [4]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昆仑出版社,2003年,第34页。
    [5]《唐六典》卷五,职方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62页。
    [6]《唐六典》卷五,职方郎中员外郎条注。中华书局,1992年,第162页。
    [7]参见程喜霖《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
    [8]参见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昆仑出版社,2003年。
    [9]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录文七五、七六,龚泽铣译,中华书局,2007年,第120-140页。
    [1]《资治通鉴》卷一九五,太宗贞观十四年冬十月甲戌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156-6157页。
    [1]陈傅良《历代兵制》卷六《唐》称:“夫府兵虽散在诸道,然折冲都尉并遥隶于诸尉(“尉”,“卫”之误),乃内任官也。故官制系之于诸卫之后,不与外官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新旧唐书十一》,每府州下皆有府条,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第684页。
    [1]《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拣点卫士征人不平条[疏]议。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28页。
    [2]《旧唐书》卷八四《刘仁轨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2792页。
    [3]《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拣点卫士征人不平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28-329页。
    [4]《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7页。
    [5]《册府元龟》卷一三五《帝王部·愍征役》。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629页。
    [1]《白氏六帖》卷一六,军资粮第一,衣赐式引兵部式。
    [2]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录文一四六,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209页。
    [3]《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7页。
    [1]《旧唐书》卷八四《刘仁轨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793页。
    [2]《旧唐书》卷八四《刘仁轨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793页。
    [3]《旧唐书》卷八四《刘仁轨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794页。
    [1]《旧唐书》卷八四《刘仁轨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2794年。
    [1]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第二编“与兵募、健儿、子弟有关的文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56页。
    [2]《通典》卷一八七《边防三·南蛮上》哀牢条。中华书局,1088年,第5062页。
    [3]《旧唐书》卷一九○中《文苑中·郭正一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5010页。
    [1]唐代杂任由地方官委任,是一种出身道路,包括佐、史、里正、仓督、仓史、白直、执衣以及州、县学生、医学生等,杂任依令得免除课役,本不在服兵役之列。三卫本职在宿卫宫廷,具有特殊政治身份,身在役任,无征镇之职事,亦不在点充兵募之限。
    [2]参见唐长孺《唐西州差兵文书跋》,收入《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武汉大学出版社,1983年,第446-452页。
    [1]唐长孺《敦煌所出郿县尉判集中所见的唐代防丁》,收入《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第400页。
    [2]《周书》卷二八《权景宣传》。中华书局,1971年,第478页。
    [3]《隋书》卷二四《食货志》。中华书局,1973年,第682页。
    [4]唐长孺《敦煌所出郿县尉判集中所见的唐代防丁》,收入《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第402页。
    [5]《新唐书》卷四九下《百官志四下》镇将戍主条注。中华书局,1975年,第1320页。
    [1]《唐开元二四年(736)九月岐州郿县尉□勋牒判集》,见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录文一六五,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374页。
    [2]《唐开元二四年(736)九月岐州郿县尉□勋牒判集》,见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录文一六五,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374页。
    [3]《文苑英华》卷四六二,张九龄开元二十三年[七三五]正月藉田制。
    [4]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卷一六《擅兴律》主将守城弃去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第1192页。
    [5]《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遣番代违限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36页。
    [1]《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丁夫杂匠稽留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44页。
    [2]《唐律疏议》卷一六《擅兴律》兴造不言上待报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39页。
    [3]《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4页。
    [4]《旧唐书》卷九七《张说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3053页。
    [1]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一,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30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7-1328页。
    [3]《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中华书局,1955年,第1300页。
    [4]陈傅良《历代兵制》卷六《唐》。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6-1807页。
    [2]《资治通鉴》卷二一六,唐玄宗天宝八载五月癸酉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95页。
    [3]《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6-1327页。
    [1]《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开元十一年十一月戊子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757页。
    [2]《资治通鉴》卷二一二,开元十三年二月乙亥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763页。
    [1]《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7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7页。
    [3]《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7页。
    [4]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一,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27页。
    [1]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中华书局,2007年,第125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7页。
    [3]史料中玄宗天宝十一载(745年)改卫士为武士的月份上有出入。《旧唐书》卷九《玄宗纪下》记在九月,“(天宝十一载)九月甲寅,改诸卫士为武士。”(中华书局,1975年,第226页);《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则记之于八月,“(天宝)十一载八月十一日,改诸卫士为武士”。(中华书局,1955年,1299页。)又《文献通考》卷五九《职官考一三》折冲府条,亦载之八月,“[天宝]十一载八月,改诸卫士为武士。”(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536页。)
    [4]《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七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87页。
    [1]《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七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87-7888页。
    [2]《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七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88页。
    [3]《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七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88页。
    [4]《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七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88页。
    [5]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317页。
    [1]《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七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88页。
    [2]《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658页。
    [1]《玉海》卷一三八《兵制三》引《邺侯家传》。大化书局影印合璧本,第2658页。
    [2]《唐会要》卷七二《军杂录》,中华书局,1955年,第1299页。
    [3]《资治通鉴》卷二四四,文宗太和七年八月壬寅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888-7889页。
    [4]《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4页。
    [1]张国刚《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8页。
    [2]《旧唐书》卷一九六上《吐蕃传上》。中华书局,1975年,第5223页。
    [3]《唐大诏令集》卷一三○《蕃夷·讨伐》命吕休璟等北伐制。中华书局,2008年,第705页。
    [4]孙继民《从浑小弟一组文书看唐代早期健儿制度的几个问题》,《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1期。
    [1]黄文弼《吐鲁番考古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954年,第41页。
    [1]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录文一四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第207页。
    [2]刘安志《跋吐鲁番鄯善县所出<唐开元五年(717)后西州献之牒稿为被悬点入军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19页。
    [3]毕波《怛逻斯之战和天威健儿赴碎叶》,《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第25页。
    [1]《册府元龟》卷一三五《帝王部·憨征役》,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629-1630页。
    [2]《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6-157页。
    [3]《资治通鉴》卷二一四,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五月癸未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6829页。
    [4]《唐大诏令集》卷七三《典礼·东郊》亲祀东郊德音条。中华书局,2008年,第407页。
    [1]唐长孺《唐书兵志笺正》卷二,科学出版社,1957年,第33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8页。
    [3]菊池英夫《节度使制确立之前“军”制度的展开》、《关于唐代边防机关捉、城、镇的成立过程》,《东洋学报》44:2、45:1,1961、1962年。
    [1]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前期变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409-410页。
    [2]《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大历十二年五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45页。
    [1]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第二编“与兵募、健儿、子弟有关的文书”,第三节“S.964号文书的定名及所涉兵员身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80-97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28页。
    [3]天宝十载(751年)敦煌差科簿记载有土镇兵,池田温先生将土镇兵视为团结兵的部分。见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概观·录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报告,1979年,第263-283页。
    [4]张国刚《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39页。
    [1]《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7页。
    [2]《唐六典》卷五,兵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157页。
    [1]《唐会要》卷七八《诸使杂录上》。中华书局,1955年,第1439页。
    [2]《册府元龟》卷九九二《外臣部·各御五》。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1654页。
    [1]《册府元龟》卷九九二《外臣部·各御五》。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11654页。
    [2]《唐会要》卷七二《诸使杂录上》。中华书局,1955年,第1439页。
    [3]《资治通鉴》卷二一八,天宝十五载六月辛卯条。中华书局,1956年。
    [1]张国刚《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历史研究》,1996年第4期,第49页。
    [2]《唐大诏令集》卷六九《典礼·南郊三》广德二年南郊赦条。中华书局,2008年,第385页。
    [3]《资治通鉴》卷二二五,代宗大历十二年五月辛亥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245页。
    [1]《新唐书》卷一四二《杨绾传》。中华书局,1976年,第4664-4665页。
    [2]陈志坚《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第25页。
    [3]宫城北门统称玄武门,高祖、太宗时,太极宫是皇帝起居与主政的宫城,宫城北门称玄武门。贞观八年冬十月,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富卑下”,始建大明宫。龙朔二年(663年)修大明宫居住,称蓬莱宫。大明宫也成为后来皇帝的富城,宫城北门称玄武门。高宗显庆二年(657年)以洛阳为东都,将中央职官分置洛阳,皇帝来往于两京之间。武则天时,东都洛阳名为神都,其政治中心地位日渐突出,宫城北门也以玄武门称。
    [1]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中篇“政治革命与党派分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第237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称“初,高祖以义兵起太原,已定天下,悉罢遣归,其愿留宿卫者三万人。高祖以渭北白渠旁民弃腴田分给之,号‘元从禁军',后老不任事,以其子弟代,谓之‘父子军'。”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0页.
    [3]《旧唐书》卷一八七上《敬君弘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872页。
    [4]《通典》卷二八《职官十·武官上》左右羽林军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791页。
    [5]《唐会要》卷四《杂录》。中华书局,1955年,第44页。
    [6]《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1页。
    [7]《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1页。
    [1]《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1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1页。
    [3]《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0页。
    [4]《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1页。
    [5]陈傅良《历代兵制》卷六《唐》称:“南衙领于金吾,北衙统于羽林。”此语不确,羽林是北衙禁军一支,金吾卫乃作为南衙十二卫一支,本为专名,不可视作南北衙兵总名,也并非南北衙兵领导机构,各自承担专门职事。而李辅国欲以羽林侵夺金吾卫“微巡京师”之职,并非对南衙整体机制加以变更。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2页.
    [2]《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3页。
    [3]《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5页。
    [4]《旧唐书》卷一六八《冯宿传附弟定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391页。
    [5]《资治通鉴》卷二四五,文宗开成元年正月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7923页。
    [6]《新唐书》卷五○《兵志》。中华书局,1976年,第1335页。
    [1]已有关于本阶的研究,如马小红先生较早考察唐代散品、本品、职事品之间的关系,认为本品作为职事品与散品的枢纽将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联结起来,改变了前代职散分离的状况。参见《试论唐代散官制度》,《晋阳学刊》1985年第4期;陈苏镇先生注意到北周戎秩到唐代勋官的过渡,考察了北周隋唐散官与勋官分合与升降的演变过程,认为其中心线索是争夺“本阶”或“本品”的地位。参见《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2期:阎步克先生考察了西魏北周将军号与散官两类品阶演化过程,在其行文中,两类品阶有着“本阶”意味,突出了二者在北朝隋唐官阶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见《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2]《文献通考》卷六四《职官考一八》勋官条。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第581页。
    [3]《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5页。
    [1]岳珂《散阶勋官寄禄检校试衔》,见《愧郯录》卷七,上海书店,四部丛刊续编本,第303页。
    [2]《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781页。
    [3]《册府元龟》卷六七三《牧守部·褒宠第二》。中华书局影印本,1960年,第8038页。
    [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582页。
    [2]同上注,2002年,第590-591页。
    [3]《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记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置八郎八尉:吏部又别制朝议、通议、朝请、朝散、给事、承奉、儒林、文林等八郎,武骑、屯骑、骁骑、游骑、飞骑、旅骑、云骑、羽骑八尉。其品则正六品以下,从九品以上。上阶为郎,下阶为尉,散官番直,常出使监检。中华书局,1973年,第792页。
    [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585页。
    [2]《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794页。
    [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609-613页。
    [2]《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记大业三年令。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7~1808页。
    [3]陈苏镇《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北京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4]《资治通鉴》卷一八二,大业十一年冬十月壬戌条云:“帝性吝官赏,初平杨玄感,应授勋者多,乃更置戎秩建节尉为正六品,次奋武、宣惠、绥德、怀仁、秉义、奉诚、立信等尉递降一阶。”中华书局,1956年,第5700页。
    [1]7 《隋书》卷四《炀帝纪下》。中华书局,1973年,第83页。
    [1]7 《资治通鉴》卷一八二,炀帝大业十一年(615)冬十月壬戌条。中华书局,1956年,第5700页。
    [3]《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8页。
    [4]《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8页。
    [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阶官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626页。
    [1]《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784页;第1808页。
    [2]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623页。
    [1]《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785页:第1808页。
    [1]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629页。
    [2]《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785页。
    [3]隋记本阶以散实官与散职。开皇中,以开府仪同三司为四品散实官,大业三年定令时,改为从一品,位次王公,参见《隋书》卷二八《百官志下》。本用作实官,并非品阶,唐代此号乃置于文散官之首,成为品阶。“自隋以开府仪同三司已下”记本阶,或以唐制误记为隋制。
    [4]《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5页。
    [5]《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4页。
    [1]《唐大诏令集》卷三八《诸王·加实封》加潞王周王上柱国别食实封制条,记勋官上柱国为荣秩:“门下:维城道峻,理恢于邑壤;分社寄隆,义先于荣秩。雍州牧潞王贤、潞州牧周王显,瑶坡挺祯,璇源发彩,今闻彰于诗礼,英徽表于岐嶷。戎章之宠,宜允于具瞻;膏腴之思,式遵于故事。并可上柱国,各加别食封一千户,余如故。”中华书局,2008年,第169页。
    [2]《通典》卷四○《职官二十二·秩品五》。中华书局,1988年,第1109页。
    [1]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9页。
    [2]《敦煌写本永徽东宫诸府职员令残卷校笺》,《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论集》第3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21-240页,收入《敦煌吐鲁番唐代法制文书考释》,中华书局,1989年,第180-220页。
    [3]材料转引自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第一部,官制,“唐代的视品官制——以嗣王以下府佐国官为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27页。
    [1]《隋书》卷二七《百官志中》。中华书局,1973年,第770页。
    [2]《魏书》卷一一三《官氏志九》。中华书局,1974年,第2973页。
    [3]《通典》卷一九《职官一·要略》官品条。中华书局,1988年,第481-482页。
    [4]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44页。
    [5]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卷二五,“领军将军”条,商务印书馆,1958年,第492页。
    [1]《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二》。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3页。
    [2]《旧唐书》卷四三《职官志二》司勋郎中员外郎条记:“凡勋,十有二转为上柱国,比正二品。十一转为柱国,比从二品。十转为上护军,比正三品。九转为护军,比从三品。八转为上轻车都尉,比正四品。七转为轻车都尉,比从四品。六转为上骑都尉,比正五品。五转为骑都尉,比从五品。四转为骁骑尉,比正六品。三转为飞骑尉,比从六品。二转为云骑尉,比正七品。一转为武骑尉,比从七品。凡有功効之人,合授勋官者,皆委之覆定,然后奏拟。”中华书局,1975年,第1822页。
    [3]《唐六典》卷二,司勋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40-41页。
    [1]《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一》。中华书局,1976年,第1189页。
    7 《唐律疏议》卷二《名例律》诸以理去官条。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45页。
    [3]《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6页。
    [4]《唐会要》卷八一《阶》。中华书局,1955年,第1493页。
    [1]《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6-1807页。
    [2]《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8页。
    [3]《隋书》卷七二《孝义陆彦师传》。中华书局,1973年。第1663页。
    [1]《北史》卷三○《卢恺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090页。
    [1]《唐六典》卷二,吏部尚书侍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27-28页。
    [2]《唐六典》卷二,吏部郎中员外郎条。中华书局,1992年,第33页。
    [3]《旧唐书》卷四二《职官志一》。中华书局,1975年,第1804-1805页。
    [4]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第557页。
    [5]《通典》卷一五《选举三·历代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364页。
    [1]《通典》卷一四《选举二·历代制中》。中华书局,1988年,第343页。
    [2]《通典》卷一五《选举三·历代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353页。
    [3]科举制起源可溯至隋代,《隋书》、《北史》此事阙载,只有《通典》卷一四《选举二·历代制中》记“(隋)炀帝始建进士科”。又《旧唐书·薛登传》云:“(隋)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中华书局,1975年,第3138页。)同书《杨纂传》论及杨纂,“大业中,进士举,授朔方郡司法书佐”。(第2673页。)何忠礼先生在《科举制起源辨析—兼论进士科首创于唐》一文逐一考证了目前已知的六名隋进士皆伪,认为科举制应始于唐代。《历史研究》,1983年第2期:收入氏著《科举与宋代社会》,商务印书馆,2006年.
    [4]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9页。
    [5]《通典》卷一五《选举三·历代制下》。中华书局,1988年,第361页。
    [6]《通典》卷一八《选举六·杂议论下》评曰。中华书局,1988年,第455页。
    [7]《文苑英华》卷九四四《职官六》,梁肃《李中丞史鱼墓志》。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257页。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年点校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点校本
    (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年点校本
    (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唐)令狐德棻等《周书》,中华书局1971年点校本
    (唐)李百药《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
    (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唐)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唐)房玄龄等《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梁)沈约《宋书》,中华书局1974年点校本
    (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1972年点校本
    (唐)姚思廉《梁书》,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
    (唐)姚思廉《陈书》,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
    (唐)魏征等《隋书》,中华书局1973年点校本
    (唐)杜佑《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点校本
    (唐)李吉甫《唐六典》。中华书局1992年点校本
    (唐)长孙无忌《唐律疏议》,法律出版社1999年点校本
    (唐)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中华书局1983年点校本
    (唐)吴兢《贞观政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点校本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年点校本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点校本
    (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6年点校本
    (宋)郑樵《通志》,中华书局1987年影印本
    (宋)陈傅良《历代兵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宋)王应麟《玉海》,大化书局影印合壁本
    (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重印国学基本丛书本
    (宋)宋敏求《唐大诏令集》,中华书局2008年点校本
    (宋)王钦若《册府元龟》,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年影印本
    (宋)李昉等《文苑英华》,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元)马端临《文献通考》,中华书局1986年影印本
    (清)董诰《全唐文》,中华书局1983年影印本
    (清)王昶《金石粹编》,扫叶山房刊本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中华书局1962年影印本
    (清)钱大昕《廿二史考异》,商务印书馆1958年影印本
    (清)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5年点校本
    1.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2.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3.谷霁光《府兵制度考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4.唐长孺《唐书兵志笺证》,科学出版社,1957年.
    5.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1955年.
    6.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前期变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
    7.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1983年.
    8.唐长孺主编《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9.唐长孺《山居存稿》,中华书局,1989年.
    10.岑仲勉《府兵制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11.岑仲勉《隋书求是》,商务印书馆,1958年.
    12.岑仲勉《隋唐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13.毛汉光《中国中古社会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1988年.
    14.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15.王仲荦《北周六典》,中华书局,1979年.
    16.王仲荦《北周地理志》,中华书局,1980年.
    17.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8.王仲荦《隋唐五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19.高敏《魏晋南北朝兵制研究》,大象出版社,1998年.
    20.汪篯《汪钱隋唐史论稿》,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
    21.王永兴《唐代前期军事史略论稿》,昆仑出版社,2003年.
    22.王永兴《唐代后期军事史略论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卢向前《敦煌吐鲁番文书论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24.卢向前《唐代西州土地关系述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25.李锦绣《唐代制度史略论稿》,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年.
    26.孙继民《唐代行军制度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5年.
    27.孙继民《敦煌吐鲁番所出唐代军事文书初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28.孙继民《唐代瀚海军文书研究》,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
    29.程喜霖《汉唐烽堠制度研究》,三秦出版社,1990年.
    30.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31.黄永年《文史探微》,黄永年论文自选集,中华书局,2000年.
    32.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33.万绳楠《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黄山书社,1987年.
    34.张沛《唐折冲府汇考》,三秦出版社,2003年.
    35.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36.吴宗国《唐代科举制度研究》,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年.
    37.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中华书局,1992年.
    38.刘俊文主编《日本中青年学者论中国史》,六朝隋唐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39.刘俊文《唐律疏议笺解》,中华书局,1996年.
    40.李希泌主编《唐大诏令集补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41.胡戟、张弓、李斌城、葛承雍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2.阎步克《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43.张国刚《隋唐五代史研究概要》,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
    44.李凭《北魏平城时代》,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2000年.
    45.何忠礼《科举与宋代社会》,商务印书馆,2006年.
    46.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第四卷“魏晋南北朝”(黄惠贤·编撰),人民出版社,1996年.
    47.武汉大学中国三至九世纪研究所编《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武汉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
    48.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度史》上编(四),卷中《魏晋南北朝地方行政制度》下册,(台湾)《中研院史语所专刊》第45本,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3年.
    49.严耕望《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中华书局,2006年.
    50.杨鸿年《隋唐两京考》,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51.贾志刚《唐代军费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2.侯旭东《北朝村民的生活世界——朝廷、州县与村里》,商务印书馆,2005年.
    53.陈志坚《唐代州郡制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54.张旭华《九品中正制略论稿》,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
    55.吴铮强《科举理学化——均田制崩溃以来的君民整合》,上海辞书出版社,2008年.
    56.蒙曼《唐代前期北衙禁军制度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年.
    57.李浩《唐代关中士族与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58.李浩《唐代三大地域文学士族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
    59.陈明《儒学的历史文化功能——士族:特殊形态的知识分子研究》,学林出版社,1997年.
    60.宋杰《两魏周齐战争中的河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61.许倬云《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年.
    62.许倬云《历史分光镜》,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63.赵雨乐《唐宋变革期之军政制度——官僚机构与等级制度》,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64.杜正胜《编户齐民》,(台湾)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1年.
    65.杜正胜《古代社会与国家》,(台湾)台北允晨出版事业公司,1992年.
    66.仁井田陞《唐令拾遗》,东京大学出版会,1964年复刻版.
    67.川胜义雄《六朝贵族制社会研究》,徐谷艽、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68.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龚泽铣译,中华书局,2007年.
    69.池田温《中国古代籍帐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79年.
    70.池田温《唐研究论文选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71.池田温《唐令拾遗补》,东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72.谷川道雄《隋唐帝国形成史论》,李济沧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73.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中华书局,2002年.
    74.気賀沢保規《府兵制の研究——府兵兵士とその社会》,东京同朋舍,1999年.
    75.西嵨定生《中国古代帝国的形成与结构——二十等爵制研究》,武尚清译,中华书局,2004年.
    76.卡尔·施米特《政治的概念》,刘宗坤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77.埃米尔·迪尔凯姆《自杀论》,冯韵文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
    78.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
    79.马克思·韦伯《支配社会学》,《韦伯作品集》Ⅲ,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80.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81.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1.刘安志《唐代府兵简点及相关问题研究——以敦煌吐鲁番文书为中心》,《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2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
    2.刘安志《唐五代押牙(衙)考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6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3.唐耕耦《唐代前期的兵募》,《历史研究》,1981-1.
    4.陈寅恪《论唐代之蕃将与府兵》,(收入《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
    5.傅安华《北朝兵制研究》,《治史杂志》,1937年1-1.
    6.唐长孺《九品中正制试释》,(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
    7.唐长孺《魏周府兵制辨疑》,(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丛》,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年).
    8.唐长孺《吐鲁番文书中所见的西州府兵》,(收入《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9.严耕望《括地志序略都督府管州考——附唐初府州图》,(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上编0,中华书局,2006年)
    10.严耕望《秦汉郎吏制度考》,(收入《严耕望史学论文选集》上编0,中华书局,2006年)
    11.陈长琦《魏晋九品官人法再探讨》,《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
    12.王晓毅《曹魏九品中正制的历史真相》,《文史哲》,2007年第6期.
    13.朱维铮《府兵制度化时期魏周社会的特殊矛盾及其解决——兼论府兵的渊源和性质》,《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
    14.杨翠微《论宇文泰建立府兵制——鲜卑部落制与汉化及军权的初步中央集权化的结合》,《中国文化史研究》,1998年.
    15.张国刚《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
    16.张国刚《唐代团结兵问题辨析》,《历史研究》,2004年第4期.
    17.张国刚《唐代禁卫军考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6期.
    18.张国刚《唐代的健儿制》,《中国史研究》1990年第4期.
    19.张国刚《唐代中央军事决策与军队领导体制论略》,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20.张国刚《唐代兵制的演变与中古社会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21.张国刚《二十世纪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回顾和展望》,《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22.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收入《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
    23.许倬云《周礼中的兵制》,(收入《求古编》,新星出版社,2006年).
    24.何兹全《魏晋南朝的兵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87年.
    25.周一良《领民酋长与六州都督》,《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16本,1987年.
    26.周一良《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收入《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27.李文才《试论魏周时期的赐、复胡姓》,《民族研究》,2001年第3期.
    28.刘国石《简论魏周改革——兼论孝文改制未尽之历史任务》,《民族研究》,1999年第3期.
    29.李凭《近半个世纪日本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最新总结——读<魏晋南北朝隋唐时代史的基本问题>》.《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1期.
    30.李锦绣《陌刀与大唐帝国》,《学人》第7辑,1995年.
    31.李锦绣《“城傍”与大唐帝国》,《学人》第8辑,1995年.
    32.陈爽《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学人》第4辑,收入《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1999年.
    33.陈爽《<关东风俗传>所见诸豪试释》,收入《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
    34.韩昇《魏晋隋唐的坞壁和村》,《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年第2期.
    35.韩昇《南北朝隋唐士族向城市的迁徒和社会变迁》,《历史研究》,2003年第4期.
    36.马小红《试论唐代散官制度》,《晋阳学刊》,1985年第4期.
    37.陈苏镇《北周隋唐的散官与勋官》,《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1991年第3期.
    38.陈苏镇《南朝散号将军制度考辨》,《史学月刊》,1989年第3期.
    39.阎步克《周齐军阶散官制度异同论》,《历史研究》,1998年第2期.
    40.阎步克《品位与职位——传统官僚等级制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史学月刊》,2001年第1期.
    41.阎步克《“品位一职位”视角中的传统官阶制五期演化》,《历史研究》,2001年第2期.
    42.阎步克《南北朝的散官发展与清浊异同》,《北京大学学报》,2003年.
    43.阎步克《隋代文散官制度补论》,《唐研究》第五卷,1999年.
    44.曾瑞龙、赵雨乐《唐宋军政变革史研究述评》,收入(《宋代制度史研究百年(1900—2000)》,商务印书馆,2004年).
    45.牟发松《内藤湖南和陈寅恪的“六朝隋唐论”试析》,《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46.牟发松《唐代都督府的置废》,《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8期,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
    47.牟发松《六朝都督制研究的新结集——评小尾孟夫著<六朝都督制研究>》,《唐研究》第十三卷,2007年.
    48.祝总斌《都督中外诸军事及其性质、作用》,(收入《纪念陈寅恪先生诞辰百年学术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
    49.侯旭东《地方豪右与魏齐政治——从魏末启立州郡到北齐天保七年并省州郡县》,《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4期.
    50.孟宪实《略论唐前期河北地区的军事问题》,《中国史研究》,2003年第3期.
    51.孟宪实《唐代府兵“番上”新解》,《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52.鲁才全《北朝的兵役、番兵和资绢》,收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1,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53.孙继民《汉唐盛世背景下中央与地方关系之比较》,光明日报,2005年2月.
    54.孙继民《唐代的行军统帅》,收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11,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55.孙继民《吐鲁番文书所见唐代府兵装备》(收入《敦煌吐鲁番文书初探二编》,武汉大学出版社,1990年).
    56.孙继民《武周兵健、戍官行使等功状残文书》补释,《敦煌学辑刊》,2002年第2期.
    57.孙继民《<李卫公问对>辨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8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86年.
    58.孙继民《从浑小弟一组文书看唐代早期健儿制度的几个问题》,《敦煌学辑刊》,1995年第1期.
    59.张广达《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说及其影响》,《唐研究》第十一卷,2005年.
    60.柳立言《何谓唐宋》,《中华文史论丛》,2005年第1期.
    61.秦冬梅《十年来国内魏晋南北朝乡村社会史研究回顾》,《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62.李浩《苏绰文体改革新说》,《文史哲》,1999年第6期.
    63.陈志学《试论唐代武官的入仕途径》,《中华文史论坛》,2002年第3期.
    64.赵雨乐《唐前期北衙的骑射部队——“北门长上”到“北门四军”的几点考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年2月.
    65.刘汉东《十六国及北朝兵户的考察》,《北朝研究》4,1991年.
    66.魏斌《关于周隋之际的洛阳经营》,《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67.陈国灿《唐代行兵中的十驮马制度——对吐鲁番所出十驮马文书的探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20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
    68.陈国灿《吐鲁番出土文献所见之唐代军府》,《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6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69.陈国灿《唐西州蒲昌府防区内的镇戍与馆驿》,《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7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0年.
    70.孟彦弘《五十年来中国大陆地区唐代兵制研究概观》,《中国史学》第11卷,2001年10月.
    71.孟彦弘《论唐代军队的地方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刊》第1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72.朱雷《吐鲁番出出天宝年问马料文卷中所见封常清之北庭行》,《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73.柳春新《六朝至唐吴郡大姓的演变》,《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74.方积六《唐及五代的魏博镇》,《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唐长孺教授八十大寿纪念专辑》第11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年.
    75.方积六《关于唐代团结兵的探讨》,《文史》第9辑,中华书局,1985年.
    76.黄惠贤《曹魏中军溯源》,《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77.冻国栋《唐代前期的岢岚镇与苛岚军——读敦煌所出(诸道山河地名要略)残卷札记之一》,《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78.冻国栋《略述唐代人口的城乡结构与职业结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79.石云涛《唐后期方镇使府僚佐迁转》,《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80.于赓哲《由武成王庙制变迁看唐代文武分途》,《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81.李文澜《从唐代地方长官的选任看中央与地方的政治关系——以山南荆楚为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9辑,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
    82.何德章《高乾兄弟的命运——东魏解散豪族私家武装的过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6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
    83.李天石《中古门阀制度的衰落与良贱体系的瓦解》,《江汉论坛》,2006年第3期.
    84.李训亮、谢元鲁《贞观初年唐太宗宫禁防卫体系构建与道德重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年第6期.
    85.艾冲《唐前期羁縻都督府的置废与因革》,《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8卷第2辑,2003年6月.
    86.艾冲《唐代河西地区都督府建制的兴废》,《敦煌研究》,2003年第3期.
    87.金滢坤《吐蕃瓜州节度使初探》,《敦煌研究》,2002年第2期.
    88.杨西云《唐代门荫制与科举制的消长关系》,《南开学报》,1997年第1期.
    89.王华山《河北士族礼法传统与北学渊源》,《文史哲》,2003年第2期.
    90.胡戟《关陇集团的形成及其矛盾的性格》,(收入《胡戟文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91.雷依群《论关陇集团),史学月刊,1999年第6期.
    92.何德章《“关陇文化本位”与“南朝文化北传”——关于隋唐政治文化的核心因素》,《唐研究》第十三卷,2007年.
    93.毕波《怛逻斯之战和天威健儿赴碎叶》,《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94.樊文礼《试论唐末五代代北集团的形成》,《民族研究》,2002年第2期.
    95.李方《试论唐西州都督府与西州的关系》,《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6月.
    96.曹印双《试析陈寅恪先生的关陇集团概念》,《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6月.
    97.陈明光、王敏《唐开元天宝时期节度使权力状况析论》,《厦门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98.王义康《唐代城傍辨析》,《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2年3月.
    99.严耀中《北齐政治与尚书并省》,《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100.黄富源《陈寅恪唐初关陇集团说新解》,《贵州文史丛刊》,2005年第1期.
    101.饶宗颐《略论李唐西北边政之得失——陈国灿<吐鲁番出土唐代文献编年>序》,《西域研究》,2004年第1期.
    102.夏鼐《读史札记:论北魏兵士除六夷及胡化之汉人外,似亦有中原汉人在内》,《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6月.
    103.陶新华《论魏晋南朝地方政权的军事化》,《史学月刊》,2002年4月.
    104.郭锋《郡望向姓望转化与士族政治社会运动的终结》,《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三卷,张国刚主编,中华书局,2001年.
    105.曹治怀《隋代的门荫制度》,《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年1月.
    106.刘琴丽《墓志所见唐折冲府卫官》,《考古与文物》,2005年第6期.
    107.黄宽重《唐宋基层武力与基层社会的转变——以弓手为中心的观察》,《历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08.麦超美《<从隋虞弘墓志>看府兵制度的发展》,西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34卷第1期.
    109.朴汉济《北魏王权与胡汉体制》,《中国史研究的成果与展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
    110.朴汉济《魏周的赐姓与乡兵的府兵化》,《历史研究》,1993年第4期.
    111.布目潮温《唐代衛士番上の負担》,同上害所収,1972年.
    112.日比野丈夫《唐代蒲昌府文書の研究》,《東方学報·京都》33,1963年。
    113.堀敏一《藩镇親衛軍の榷力構造》,《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20,1960年.
    114.菊池英夫《唐折街府の分布問题に関する一考察》,東洋史研究27-2,1968年.
    115.菊池英夫《府兵制度の展開》,岩波講座世界歷史5,岩波書店,1970年.
    116.#12
    117.菊池英夫《唐府兵制の成立遇程と北衙禁軍の起原》,《東洋史学》13(九州大学),1955年.
    118.#12
    119.#12
    120.#12
    121.佐川英治《北魏的兵制与社会——从“兵民分离”到“民军分籍”》,《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4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
    122.愛宕元《唐代府兵制の一考察——折衝府武官職の分析を通して一》,中国中世史研究会编,中国中世史研究·続编,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1995年.
    123.谷川道雄《六朝时代城市与农村的对立关系——从山东贵族的居住地问题入手》,牟发松译,《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第15辑,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4.#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