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制度移植与功能回归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实施了两种专利制度,即上个世纪50年代从前苏联移植而来的专利与发明奖励并存的双轨制和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在借鉴德国专利基础上所创新的现行专利制度。50年代的专利制度在颁布实施后的第8个年头,实际上就因为反右运动的开始而被束之高阁了。上个世纪80年代初,为了改善吸引外资和外来技术的环境,为了激励国内的技术创新,诞生了现行专利制度。该制度诞生后就与我国改革开放的命运紧密相连,因为颁布后已经完成的每隔8年的一次修改(第一次修改于1992年、第二次修改于2000年)均与我国加入关贸总协定/WTO有关。与前两次修改所不同的是,目前我国正在酝酿的第三次修改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提高专利制度的效率,以更好地服务于我国近年来提出的创新战略的实施。
     由于我国专利制度在每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使命,因而专利制度的“本职工作”——“鼓励发明创造、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创新、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可能会有所偏离。当然,这种偏离是很难从专利制度内部的逻辑构造中发现的,因而本文尝试了法学研究并不惯常使用经济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专利制度所产生的绩效、专利制度应然价值实现程度、竞争环境和态势变化后专利制度的调整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从制度外部观察的种种表象来总结出一些可供法律制度制定及修改参考的建议。
     第一章:在简要介绍了上个世纪50年代的双轨制——专利制度与发明奖励制度后,对该制度所产生的社会效果及其制度的成因、缺陷作了分析。
     第二章: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专利制度孕育过程所处的外部环境、国内对专利制度的争论与决策过程、专利法草案部分条文的演变过程、专利法的特点,并总结了影响我国专利立法进程及其内容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这一专利制度在当时是法律移植与本土资源结合较好的一个典范。
     第三章:通过数理统计和经济分析的手段,发现专利法颁布实施后在对我国技术与经济起着积极效果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不少消极因素。这种消极因素已经成制约我国为技术和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限速条”和瓶颈,但这在当时并未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部分原因是当时专利制度被赋予的“入关/入世使者”特殊任务掩盖了专利制度对本国技术推动的本职工作。
     第四章:经过第一次修改的我国专利制度基本达到TRIPS协议所设定的标准,按理说,此时应该将重新审视专利制度对我国内生需求的满足程度。但2000年专利法的修改仍然以加入WTO扫平障碍为主要目标,因而第二次修改仍未全面关注国内的对专利制度的急切需求。当然,专利法在这一阶段的使命已经“超标准”完成了。本章介绍了扫除障碍的整个过程和细节。
     第五章:在完成了专利制度临时衍生的职能之后,我国正在酝酿第三次专利制度的修改。本章仍然通过数理统计、经济分析等方法分析了专利制度与我国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第三次修改时应该着重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极其建议。
     第六章:介绍了我国专利制度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已经形成的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平行进口规则、确认不侵权之诉以及专利间接侵权规则等一批潜规则。鉴于这些潜规则对司法审判的重要性以及对这些潜规则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和所达成的共识,建议尽快将这些潜规则显性化,即纳入专利制度之中,以提高其法律效力的层次。
     第七章:首先,分析了新中国50年代和80年代两个专利制度诞生的社会背景、时空差异对专利制度所产生的影响以及现行专利制度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其次,分析了专利制度绩效的观察方法以及绩效对制度的反射作用。最后,对影响我国专利制度功能发挥的配套措施的缺位情况进行了分析。
     第八章:在详细分析了专利制度创新与本国经济利益的关系之后,对如何保障专利制度的科学性作了一些总结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如立法的民主性与公开性、绩效考察对法律制度应然价值实现情况的意义、制度移植与本土资源利益保护的兼顾、理论与实践准备对制度制定与完善的意义等内容。
     本文研究问题的方法和视角有一定程度的创新,可以为将来法学研究界及其立法、司法等部门对法律制度科学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当然,鉴于本人学识、研究能力等诸多限制,论文一定存在较多不妥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斧正。在此深表感谢!
There have been two Patent systems in use sinc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amely, the dual systems of patent and invention reward transplanted from former Soviet Union in the 1950s and the present patent system started to put to use in 1980s which was emulated from German Patent System. The first patent system was shelved at the 8th year of promulgation due to the anti-right movement. The early 1980s saw the birth of the present Patent system aimed to improve the environment of ushering in foreign investment and technologies and stimulate domestic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is patent system, ever since its birth, has been closely geared to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progress of China. It has successfully completed amendments every 8 years (the first amendment in 1992, the second in 2000), both concerning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The third amendment under discussion aims to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esent patent system so as to better serv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nnovation strategy initiated in recent years.
     Since the patent system has been bestowed special historic mission at specific historic stage, its fundamental role of encouraging innovation and creatio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the modernization might have been diverted a little. The diversion is hard to discern from the internal logic of the patent system, therefore, the dissertation endeavors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atent system, the extent of its ought value realization, modification of the patent system due to changes of competiti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trend with the method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statistics which are not often used in jurisprudence with the aim of inducing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promulg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relevant laws from external observations of the patent system.
     Chapter one first briefly discusses the dual system of patent and invention reward in the 1950s and then analyses the causes, social effect and the defects of the system.
     Chapter two dwells upon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conception of China's patent system, arguments from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decision process of the patent system, as well as the evolution of some articles of the draft of the Patent Law and its characteristics. Then this chapter summarizes the major elements that are affecting the process and the content of the legislation of the patent law. According to the study, this patent system is a good example of integration of transplanted law and local resources.
     Chapter three finds out through the means of statistics and economic analysis that the patent law has played certain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not without its passive factors that put a brake on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assiveness has not been attached due importance by Chinese government at that time, partly due to the fact that the special mission of being an envoy for WTO accession overweighed its fundamental role of patent system.
     Chapter four discusses the whole process of the amendments and some details. China's patent system, after the first amendment, basically met the criterion set by TRIPS. It should have been examined whether it can meet domestic needs. However, the second amendment in 2000 aimed to clear the way for WTO accession rather than addressing the pressing demands for a more adequate patent system.
     Now China is considering the third amendment of the patent system since it accomplishes the ad hoc obligation. Chapter five analyses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patent system and the actual demand through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economic analysis and proposes the major issues and suggestions.
     Chapter six introduces the patent infringement judgment principles, parallel import principle, definition of non-infringement and indirect patent infringement principles among other tacit principles formed through long periods of judicial practice. Judging from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implicit principles to judicial judgment and the research achievements and consensus reached upon these principles, they are suggested to be made explicit in the patent system so as to improve the judicial power.
     Chapter seven analyses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two Patent System in 1950's and 1980's, the influences arising from the difference social background, and the gap between the present Patent System and social request. This part summari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a's social environment change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patent system based on a brief account of the conception and development of new China's patent system. Then it goes deeper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spectives of observation and the scientific factor of the legal system and proposes tha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is a good method to observe a legal system and analyze the presupposed objective realization extent.
     Chapter eight comes up with a summary and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 factor of the patent system after elaborating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atent system innovation and China's economic interests, for example, democratic and open legislation, the significance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ought value of legal system, system transplanting and local resources protection consideration, the importance of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reparation to the establishment and perfection of system, etc.
     The approaches and methods adopted in this dissertation are quite innovative which may shed some light on future scientific research of the legal system for legal science and research, legislature and judicial departments. Any comment or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from experts and scholars is gratefully appreciated.
引文
①《人民日报》,1956年9月19日。
    ①《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3条。
    ①《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4条。
    ②《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6条。
    ③《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7条。
    ④《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8条。
    ①《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9条。
    ②《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10条。
    ③《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11条。
    ④《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13条。
    ⑤《保障发明权与专利权暂行条例》第14条。
    ① 杨一凡、陈寒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536页。
    ② 批准的4项专利是:软硬性透明胶网线版(1953年);国产软木(1953年);地形绘算器(1953年);在合成氨制造过程中,用含氨亚铜盐溶液吸除转化气中一氧化碳的方法(1953年)。批准的6项发明权是:侯氏制碱法(1953年);水煤气之转化触媒剂(1953年);棉花水分电测器(1953年);压差式或在警报器(1956年);简易制造纯氩气的方法(1956年);简易水分测定器(1957年)。以上材料见中国专利局政策研究室编《专利工作调研资料》,第7期(1984年3月15日)。
    ③《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1条。
    ④《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3条。
    ⑤《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4条。
    ①《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5条。
    ②《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14条。
    ③《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7条。
    ①《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9条。
    ②《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8条。
    ③《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16条。
    ④《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17条。
    ⑤《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奖励暂行条例》第18条。
    ①《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第1条。
    ②《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第2条。
    ③《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第10条。
    ④《中国科学院科学奖金暂行条例》第3条。
    ⑤杨一凡、陈寒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536页。
    ①王家福、夏叔华著:《中国专利法》,群众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66-67页。
    ①李奋武编:《专利法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15页。
    ①杨一凡、陈寒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542页。
    ②王馨、胡唯元:“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辑:半个世纪大奖路”,《科技日报》,2004年2月21日,国内要闻版。
    ③杨一凡、陈寒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542页。
    ④杨一凡、陈寒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第542-543页。
    ①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411-412页。
    ②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413页。
    ③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413-414页。
    ①《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82—97页。
    ②《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版,第82—97页。
    ③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419页。
    ①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420页。
    ②1978年12月28日,国务院发布实施的《发明奖励条例》共有15个条文;而1963年11月3日,国务院发布施行的《发明奖励条例》有27个条文。
    ③1978年《发明奖励条例》第8条规定:“集体发明〈包括协作单位〉所得奖金,按照发明者贡献大小,合理分配。个人发明所得奖金,发给个人。”
    ④1978年《发明奖励条例》第14条规定:“各部门和各单位对群众的发明,应当给予奖励,采取严肃认真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在贯彻执行奖励制度时,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提倡社会主义大协作精神,反对本位主义、个人主义、互不协作等不良影响。对打击、压制发明和在发明上弄虚作假、剽窃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应当批评教育,加以纠正,情节严重者,应给以处分,直至依法惩办。”
    ⑤1978年《发明奖励条例》第9条规定:“发明属于国家所有。全国各单位〈包括集体所有制单位〉都可以利用它所必需的发明。”
    ①1978年《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第1条。
    ②1978年《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第2条。
    ③1978年《自然科学奖励条例》第8条规定:“自然科学奖,术语个人得的,荣誉证书、奖章和奖金,授予个人,属于集体得的,荣誉证书授予集体,奖章授予集体和队该项科学研究工作贡献最大的人员,奖金工具参加该项科学研究工作人员的贡献大小合理分配。”
    ④有关技术有关转让的制度直到1985年1月10日国务院颁布《关于技术转让的暂行规定》才正式建立。
    ⑤李奋武编:《专利法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15-16页。
    ⑥1982年《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第1条。
    ①1982年《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第2条。
    ②1982年《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第3条。
    ③1982年《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第5条。
    ④1982年《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第8条。
    ⑤1982年《合理化建议和技术改进奖励条例》第14条。
    ①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475页。
    ②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475页。
    ①王家福、夏叔华著:《专利法简论》,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57-58页。
    ①王家福、夏叔华著:《专利法简论》,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58页。
    ②王家福、夏叔华著:《专利法简论》,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58-59页。
    ①王家福、夏叔华著:《专利法简论》,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59-61页。
    ①王家福、夏叔华著:《专利法简论》,法律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61页。
    ②张晋藩:“综论百年法学与法治中国”,《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③任建新:“回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载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知识产权出版社1998年11月版,第18页。
    ①世界著名教育专家 William Perry 认为,二元思维的人在任何场合看世界都是好坏分明,黑白清楚,其判断的标准一般依赖于外部权威。毫无疑问,许多人一辈子都在这一阶段里挣扎。这种思维的人一般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感情,信仰宗教的,他们不愿意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看法。
    ②黄坤益:“中国专利制度在积极筹建中”,载于中国专利局宣传组合专利文献出版社编辑室编:《专利工作文选》,专利文献出版社,1983年7月第1版,第23-24页。 1998年11月第1版,第19-20页。
    ①任建新:“回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载于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20页。
    ②任建新:“回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载于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20页。
    ③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页。
    ②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鲍格胥先生将详细记录此次会谈的《会谈记录稿》和《备忘录》分别于1978年11月7日和12月12日寄给了关文魁同志。
    ③任建新:“回顾中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载于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20-21页。
    ④“访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报告”,载于《专利工作考察汇编》,专利文献出版社,1981年12月版,第60-61页。
    ①“访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报告”,载于《专利工作考察汇编》,专利文献出版社,1981年12月版,第60-61页。
    ②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0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22-230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7-38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78-39页。
    ②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40页。
    ③梁能慰编:《专利浅说》,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20页。
    ①李奋武编:《专利法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29页。
    ②李奋武编:《专利法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5月第1版,第29页。
    ③梁能慰编:《专利浅说》,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年8月第1版,第20页。
    ①赵元果:“中国专利制度的主要奠基人——武衡”,载于http://www.sipo.gov.cn/sipo/bgs/lzp/2OO605/t20060517_100006.htm,2006年8月4 日访问.
    ②吴辉、汪玮玮:“专利界追忆邓小平关怀专利事业片段”,载于2005年8月25日《中国知识产权报》。
    ③起草小组成员由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郭寿康、北京大学法律系段瑞林、西北政法学院汤宗舜、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夏叔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法律部胡明政、科技情报所专利馆朱晋卿、国家科委成果局宋永林、赵渊果等八位同志组成。宋永林任起草小组组长,小组由国家科委副主任武衡同志直接领导。
    ④韩秀成:“专利史话”,连续载于中国知识产权报《专利周刊》。
    ①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529-530页。
    ②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530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55页。
    ②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534页。
    ①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534-535页。
    ②曾海帆编著:《专利制度发展简史》,湖南专利管理局和湖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1985年8月印刷,第174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61-64页。
    ②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56-61页。
    ①赵元果:“中国专利制度的主要奠基人——武衡”,载于http://www.sipo.gov.cn/sipo/bgs/lzp/2OO605/t20060517_100006.htm, 2006 年 8月 4日访问.
    ②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64—68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68-82页。
    ②座谈会中发言建议暂缓建立专利制度的主要有:一机部的某副部长、一机部机械科学院的某同志、一机部外事局的某同志、国防科工委的某副主任、进出口委员会的某副局长。
    ①座谈会上发言支持尽快建立专利制度的主要有:国务院机械工业委员会某副主任、人民大学郭寿康教授、贸促会法律部的副部长胡明正同志、北京大学段瑞林教授、中国技术进出口公司调法处某同志、国家经委技术局某副局长、化工部技术局某副局长、社会科学院某副院长。
    ②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532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82-106页。
    ②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06-148页。
    ③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48-149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49-150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67-171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72-174页。
    ①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12月第1版,第534—536页。
    ②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75-176页。
    ③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77页。
    ④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77-183页。
    ⑤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83-184页。
    ⑥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84-185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90页。
    ②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91页。
    ③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93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94页。
    ②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198页。
    ③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0页。
    ④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0--205页。
    ⑤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06--207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226页。
    ①1984年专利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对下列各项,不授予专利权:一、科学发现;二、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四、食品、饮料和调味品;五、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六、动物和植物品种;七、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对上款第四项至第六项所列产品的生产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规定授予专利权。”
    ②1984年专利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发明专利权的期限为十五年,自申请日起计算。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为五年,自申请日起计算,期满前专利权人可以申请续展三年。专利权人享有优先权的,专利权的期限自在中国申请之日起计算。”
    ③黄坤益著:《中国专利制度总论》,专利文献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第9页。
    ④黄坤益著:《中国专利制度总论》,专利文献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第8页。
    ⑤程开源:“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法”,载于湘潭大学法律系1985年5月编的《专利法资料选编》,第190—195页。
    ①1984年专利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专利权人负有自己在中国制造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或者许可他人在中国制造其专利产品、使用其专利方法的义务。”
    ②王家福、夏叔华著:《中国专利法》,群众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第18-20页。
    ③ 1984年专利法第六十条规定:“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的侵权行为,专利权人或者利害关系人可以请求专利管理机关进行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专利管理机关处理的时候,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起诉又不履行的,专利管理机关可以请求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①黄坤益著:《中国专利制度总论》,专利文献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第9-10页。
    ①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4月第1版,第325页。
    ①数据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局〉历年《专利统计年报》.http://www.xjipo.gov.cn/tongji/china/index1.htm, 2006年9 月5日访问。
    ①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局〉历年公布的数据整理.http://www.xjipo.gov.cn/tongji/china/indexl.htm,2006年9月5日访问。
    ②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局〉历年公布的数据整理.http://www.xjipo.gov.cn/tongji/china/indexl.htm,2006年9月5日访问。
    ③张平主编:《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研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73页。
    ①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32页。
    ①杨国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影响及启示”,载于《国际经济合作》1998年第7期,第59-63页。
    ②刘剑文、张里安主编:《现代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718页。
    ③中国政府认为,参照国际经验,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存在明显差异,从根本上说,一国知识产权保护职能与该国科技、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后进的发展中国家应该有权分享科学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利益,在知识产权保护范围、期限、方法上允许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做法,允许发展中国家通过必要的过渡步入国际化体系。两国国家存在分歧是正常的,应该通过谈判求得相互理解,达成共识。中国将接受发展中国家所能接受的条款,不能作出超过这一水平的承诺。任何一方不能将自己的国内法强加给另一方。
    ①刘剑文、张里安主编:《现代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718页。
    ②刘剑文、张里安主编:《现代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719页。
    ①刘剑文、张里安主编:《现代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722-723页。
    ①曾海帆编著:《专利制度发展简史》,湖南省专利管理局、湖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1985年8月印制。
    ①参见 WIPO Treaties - General Information: Major Events 1883 to 2002,载于http://www.wipo.int/treaties/en/general/, 2006年5月8日访问。
    ②http://www.wipo.int/about-ip/en/iprm/pdf/ch5.pdf#paris, 2006年6月5日访问。
    ③汤宗舜著:《专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第264页。
    ①文希凯:“对我国专利立法的回顾与思考”,载于刘春田主编的《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第112-113页。
    ①杨国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影响及启示”,载于《国际经济合作》1998年第7期,第59-63页。
    ①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局〉历年公布的数据整理.http://www.xjipo.gov.cn/tongji/china/indexl.htm,2006年9月15日访问。
    ②张平主编:《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研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87-95页。
    ③本段数据来源于张平主编:《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研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6-28页。
    ①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1月第二版,第92页。
    ①郑志海、薛荣久主编:《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9月第1版,第241页。
    ①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次修改导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第8页。
    ①参见国家知识产权局2006年7月31日公布的《关于<中国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说明》之“一、修改专利法的背景”。
    ②张平主编:《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研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24页。
    ①张平主编:《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研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1月版,第73页。
    ②参考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历年的统计数据资料。
    ①See Henry J. H. Wheare, Lovell White Durra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China's Unrewarded Efforts" ? ChinaLaw and Practice,1996,Volume 10,Hongkong,at 38.转引自曲三强:“被动立法的百年轮回: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第120页。
    ②曲三强:“被动立法的百年轮回: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第120页。
    ①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377页。
    ①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911-913页。
    ②《专利法实施细则》第75条规定:“被授予专利权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专利权有效期限内,实施发明创造专利后,每年应当从实施该项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不低于2%或者从实施该项外观设计专利所得利润纳税后提取不低于0.2%,作为报酬支付发明人或者设计人;或者参照上述比例,发给发明人或者设计人一次性报酬。”
    ①孙昊亮:《建立生物遗传资源保护的补偿机制》,http://www.en-law.cn/bmgl/stbh/t20060611 7346.htm, 2006年8月20日访问。
    ②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562页。
    ③CBD第15条第5款。
    ④CBD第19条。
    ①王先林:“对思科、华为知识产权之争中’私有协议’垄断问题的思考”,http://www.civillaw.com.cn/weizhang/default.asp?id=21460, 2006年8月28日访问。
    ②王先林:“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表现与法律规制”,《安徽科技》2005年第3期。
    ①杨筱:“知识产权——21世纪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储备”,2005年6月27日《中国经营报》。
    ②YeeWahChin, 1998, "Unilateral technology suppression: Appropriate antitrust and patent lawremedies" Antitrust Law Journal vol (66)—447 转引自林平、吕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反垄断措施”,http://www.cpo.cn.net/zcll/dtbd/t20031010_20093.htm,2006年9月1日访问。
    ①JoelM. CohenandArthurJ. Burke,1998,"An overview of the antitrust analysis of suppression oftechnology," Antitrust Law Journal, Vol. (66), pp. 421-439.转引自林平、吕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的反垄断措施”, http://www,cpo.cn.net/zcll/dtbd/gndt/t20031010 20093. htm, 2006年9月1日访问.
    ②瑞士专利法第45条第1款规定:自批准专利起逾3年,而且自提出专利申请起逾4年,该项发明在我国没有以相当规模实施的,若不实施该项发明的正当理由,在我国希望实施该项发明的任何人均可获得强制许可证。
    ③我国现行专利法第48条规定:“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以合理的条件请求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而未能在合理长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许可时,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根据该单位的申请,可以给予实施该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④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262-1263页。
    ⑤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263-1269页。
    ①《北京东进信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起诉英特尔公司起诉状》,http://myipr.com/suma/2005-O5/2277,html,2006年9月5日访问。
    ②佚名:“中国反垄断第一案”开审东进信达起诉英特尔,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6-07/31/content 4898449.htm,2006年9月5日访问。
    ③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第1207页。
    ④李惠燕、缪一凤、黄玉霞:“专家指国内授权专利八成是垃圾专利和问题专利”,《南方日报》2005年11月16日第6版.
    ①程永顺主编:《专利侵权判定实务》,法律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50页。
    ②杨金琪编著:《专利、商标、技术合同疑难案例评析》,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111-115
    ①本表格参照了程永顺、罗李华著:《专利侵权判定——中美法条与案例比较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56页的表格。
    ②程永顺、罗李华著:《专利侵权判定——中美法条与案例比较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56-157页。
    ③程永顺、罗李华著:《专利侵权判定——中美法条与案例比较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57-158页。
    ①程永顺、罗李华著:《专利侵权判定——中美法条与案例比较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58页。
    ②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2001)民三提字第1号。
    ①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43段。
    ②尹新天著:《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第449页。
    ①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46段。
    ②参见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专利侵权判定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47段。
    ①程永顺主编:《专利侵权判定实务》,法律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55-56页。
    ②杨金琪编著:《专利、商标、技术合同疑难案例评析》,中国物资出版社,1995年1月第1版,第134页。
    ③程永顺主编:《专利侵权判定实务》,法律出版社,2002年3月第1版,第58页。
    ①尹新天著:《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第110页。
    ②尹新天著:《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第110页。
    ③日本专利法第101条的具体内容为:下述行为,视为侵害专利权或专用实施权的行为:一、关于专利系产品的发明时,仅依靠生产的产品为业,为了生产、转让、借让而进行展示或进口的行为;二、关于专利系方法之发明,仅依此为业,为了生产、转让、借让进行展示或进口的行为。
    ④余翔、武兰芬、姜军:“矛盾的选择——日本专利权耗尽与产品平行进口立法即判例解析”,《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第10期,第47页。
    ⑤有关这方面的案例,可以参见张玲著:《专利法理论与实务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219页。该案中,原告〈美国法人〉对保龄球自动球柱竖立装置发明技术在我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分 别享有专利权。被告〈日本法人〉购买了该装置的二手货后在我国〈日本〉经营的保龄球场中投入了使用。于是原告基于其日本专利权对被告提出了停止使用的请求。该诉争装置是原告基于其澳大利亚专利权并将其实施地限定在澳大利亚而授权实施的许可人在澳大利亚制造、销售的产品。被告在该案中提出了国际用尽论以示抗议。大阪地方法院人为:各国专利法是以不同的专利法所赋予的权力。因此,其效力范围仅限于该国领土内〈地域性原则〉。……因此,由某一国家的专利权所产生的事件并不能影响他国专利权的效力〈专利独立原则〉。……据此,就某一产品,当产生了使其专利权用尽的事由后,不能解释他国的专利权也当然用尽。前述原告对保龄球自动球柱竖立装置在日本的专利权的效力并不因该装置是行使澳大利亚专利权而销售的事实受到影响。法院基于以上认定,驳回了被告的主张,确认了原告的请求。本案的一审、二审判决均认为是否承认国际用尽论是对我国〈日本〉专利法的解释问题,而与专利独立原则以及地域性原则不抵触。三审肯定了一审、二审的观点。
    ①案件概要参见张玲著:《专利法理论与实务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217页。是德国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厂商〈BBS汽车技术有限公司〉,并以车轮等产品而闻名于世。X对一项汽车车轮的发明在日本享有专利权,在德国享有对应专利权,并且正在德国国内销售该专利产品。Y1、Y2是拥有共同代表人的两个企业。Y1将X在德国境内制造并销售的作为德国对应专利权的专利产品(本案产品)以平行进口的方式输入到日本,Y2则将这些产品在日本境内进行了销售。由于本案所涉产品完全在X所享有的日本专利权以及德国的对应专利权的发明技术范围之内,因此,X以Yl、Y2将本案产品进口到日本并在日本销售等行为侵害了其在日本的专利权为由,基于其日本专利权,请求Y1、Y2停止进口、销售并赔偿经济损失。
    ②王凌红:“论平行进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载于《法学》2004年第5期,第97页。
    ①参见张玲著:《专利法理论与实务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第1版,第215页。
    ②张今:“欧盟平行进口与商标权保护的新进展”,《中华商标》2001年第4期,第27页。
    ③刘瑛:“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思考”,《科技与法律》2002年第2期,第75页。
    ④张玲:“论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调控”,《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第74页;转载于王晓晔:“欧共体竞争法中的知识产权”,《外国法译评》2001年第2期,第193页。
    ①尹新天著:《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4月第2版,第119页。
    ①TRIPS 第6条规定:对依照本协议的争端解决而言,本协议的任何规定均不得用于涉及知识产权的权利用尽问题。
    ②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征求对<专利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2006年7月31日发布。
    ①参见孔寒冰著:《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二章苏联模式在中国的移植”。
    ②孔寒冰著:《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14-115页。
    ③孔寒冰著:《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5月第1版,第129—130页。
    ④具体内容,参见本文第一章。
    ⑤参见1950年8月11日政务院通过的《关于奖励有关生产的发明、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的决定》。
    ①我国与部分西方国家建交时间为:英国〈1972年3月13日〉、荷兰〈1972年5月18日〉、西德〈1972年10月10日〉、新西兰、西班牙〈1973年3月9日〉、葡萄牙〈1979年3月9日〉、爱尔兰〈1979年6月22日〉,1972年还与希腊、卢森堡、澳大利亚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②李峰主编、刘明副主编:《当代中国对外关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37-238页。
    ③李峰主编、刘明副主编:《当代中国对外关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80-281页。
    ①李峰主编、刘明副主编:《当代中国对外关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9月第1版,第289页。
    ②具体内容参见本文第一章。
    ③学者吴一裕认为: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阻碍的历史发展趋势,它带来了一系列观念、制度的变更,在全球 化的浪潮中,各国的交往与联系更加密切了,法律移植作为法律全球化的一个基本途径或方式也普遍化了,这时为应对法律全球化的浪潮而对法律进行移植,其实已经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了,如果不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不能保持与其他国家在法制上的相互协调一致,那只会被排斥于全球历史发展之外,这在事实上是不可能的,现实的压力使各国政府被迫互相采纳一些适应全球化的法律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各国政府不仅在法律移植上是被动的,也是被迫的。参见吴一裕:“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移植”,载于《青年思想家》2005年第3期,第11页。
    ①我国专利法颁布后,一位西德的律师说:“把三种专利合在一个法里,堪称典范,即使与德国法律相比也是先进的立法。”
    ②[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第174页
    ③[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第173页。
    ④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载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第11页。 较为普遍的研究方法。
    ①[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修订版,“序言”部分。
    ②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增订版,第176页。
    ①[日]嶋本久寿弥太:《专利战争-日美企业围绕技术所有权开展的殊死斗争》,专利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①佚名:“美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及对我们的启示(三)——美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法律保障”,交通部网站 http://www.moc.gov.cn/06jiaotongxw/guojikx/2OO609/t20060915_80417.html, 2006年11月10日访问
    ②吴欣望著:《专利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52--54页。
    ③刘华著:《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179—180页。
    ④佚名:“美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及对我们的启示(三)——美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的法律保障”,交通部网站http://www.moc.gov.cn/06jiaotongxw/guojikx/2OO609/t20060915 80417.html, 2006年11月10日访问。
    ①王琳:“技术资本化运作的法律思考”,《当代法学》,2006年第9期,第121页。
    ②[台]刘江彬、黄俊英著:《智慧财产管理总论》,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4年2月第1版,第269页。
    ③[台]刘江彬、黄俊英著:《智慧财产管理总论》,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4年2月第1版,第274--275页。
    ④[台]刘江彬、黄俊英著:《智慧财产管理总论》,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4年2月第1版,第286--290页。
    ①其中我国《专利法》第56条规定:“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
    ②程永顺、罗李华著:《专利侵权判定——中美发条与案例比较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第121页。
    ③经济学界将授予专利的创造性与新颖性要求称为专利的高度。参见吴欣望著:《专利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33页。
    ①马秀山:“提高专利收费:非关税壁垒新形式”,《中国企业报》,2002年8月21日。
    ②收费新标准实施前,申请专利的人要交付740美元,而按照新的收费标准,申请费与审查费分开计算,申请费为300美元,审查费为1250美元。
    ③马秀山:“从里根的专利政策到'21世纪的货币”’,《中国知识产权报》,2002年7月8日。
    ④包海波、徐竹青:“专利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浙江专利战略的微观机制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①吴欣望:《专利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63-64页。
    ②《专利法》第60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被侵权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从该条规定来看,我国并未设定专利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制度。
    ③李扬主编:《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16-217页。
    ④张平:《论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特别分析美、日、欧在MTP上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及中国的应对政策》,载《网络法律评论》第2卷,第151页。
    ①唐广良等著:《计算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18页。
    ②欧洲专利公约第52条为有关可专利性的规定,即关于专利保护发明主题和专利要件的规范,其中第2项明定计算机程序不包括在发明主题之内,但第3项进一步限定“计算机程序不被视为发明者,进仅限于计算机程序本身”。
    ③罗炳荣:“电脑程式专利保护——欧洲趋势”,台湾1999年智慧财产权研讨会论文。
    ④李扬主编:《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法律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215页。
    ⑤例如,孙海龙 曹文泽:“计算机软件专利保护法律问题研究”,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 display.asp?ArticleID=30381, 2006年10 月13 日访问。
    ①[奥]伊利奇·考夫著,柯瑞豪译:《专利制度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第66页。
    ②Ove Granstrand,The Ecomonics and Management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2000.转引自吴欣望:《专利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5月第1版,第62页。
    ③1999年11月29日,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美国发明人保护法》(AIPA),其中许多重要条款都被直接列入专利法,包括将不公开审查制改为早期公开延迟审查制,保证发明人专利保护期等规定,这是自1952年以来美国专利制度发生的最重大变化。
    ①http://www.sipo.gov.cn/sipo/tfs/dtxx/gndt/200609/t20060927 111786.htm, 2006年10 月15日访问.
    ②李晓安、曾敬:“法律效益探析”,《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第46页。
    ③郑成良:“法学方法论”,http://law-thinker.corn/show.asp?id=864,2006年10月16日访问。
    ①刘华著:《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第4页。
    ①王琦:“论中医学与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认同”,载《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第1期,第4页。
    ②杜瑞芳著:《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第136-137页。
    ③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载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第11页。
    ①严永和著:《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第276-279页。
    ②WIPO 秘书处:“关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有关的公开要求问题”,载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研究》2004年卷,第466页。
    ①马一飞、延伟:“知识产权海关保护”,载于王立民、黄武双主编:《知识产权法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91页。
    ②美国337条款。
    ③万勇:“中国知识产权边境措施制度研究”,载于王立民、黄武双主编:《知识产权法研究》第2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第123页。
    ④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前沿”部分。
    1.刘春田主编:《中国知识产权二十年》,知识产权出版社1998年版。
    2.叶慧霖主编:《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世界图书公司2001年版。
    3.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国际经贸关系司译:《世界贸易组织乌拉圭回合多边贸易谈判结果法律文本》,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
    4.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
    5.吴伯明、黄益芬:《专利审查》,专利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
    6.马耀扬等译:《法国专利工作介绍》,专利文献出版社1980年版。
    7.王维藩等译:《法国发明专利法》,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年版。
    8.[德]马克斯·韦伯:《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
    9.程永顺、李罗华著:《专利侵权判定——中美法条与案例比较研究》,专利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0.程永顺主编:《专利侵权判定实务》,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11.罗玉中:《知识经济与法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2.冯振宇:《了解智慧财产权》,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版。
    13.胡乐明等:《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纵览》,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年版。
    14.[日】富田彻男:《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15.杨一凡、陈寒枫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制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6.中国专利局政策研究室编:《专利工作调研资料》第7期(1984年3月15日)。
    17.王家福、夏叔华著:《中国专利法》,群众出版社1987年版。
    18.李奋武编:《专利法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19.武衡著:《科技战线五十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2年版。
    20.《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21.王家福、夏叔华著:《专利法简论》,法律出版社1984年版。
    22.中国专利局宣传组合专利文献出版社编辑室编:《专利工作文选》,专利文献出版社1983年版。
    23.《专利工作考察汇编》,专利文献出版社1981年版。
    24.梁能慰编:《专利浅说》,广东科技出版社1985年版。
    25.曾海帆编著:《专利制度发展简史》,湖南专利管理局和湖南省科技情报研究所,1985年8月印刷。
    26.黄坤益著:《中国专利制度总论》,专利文献出版社1984年版。
    27.湘潭大学法律系编:《专利法资料选编》1985年5月印刷。
    28.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局)历年《专利统计年报》。
    29.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国家统计局历年《统计公报》。
    30.张平主编:《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评价——实证分析与理论研讨》,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31.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组编:《2002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32.严永和著:《论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33.刘剑文、张里安主编:《现代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4.汤宗舜著:《专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5.《专利法研究》1991年--2005年卷。
    36.刘华著:《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37.郑成思著:《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38.郑志海、薛荣久主编:《入世与知识产权保护》,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0年版。
    39.杜瑞芳著:《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
    40.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二次修改导读》,知识产权出版社2001年版。
    41.杨金琪编著:《专利、商标、技术合同疑难案例评析》,中国物资出 版社1995年版。
    42.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43.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三次修改专题研究报告》,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4月版。
    44.王立民、黄武双主编:《知识产权法研究》第1卷-第5卷,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45.王立民著:《法律思想与法律制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46.王立民著:《古代东方法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7.金海军著:《知识产权私权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8.尹新天著:《专利权的保护》,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
    49.张玲著:《专利法理论与实务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50.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征求对<专利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2006年7月31日发布。
    51.吴欣望著:《专利经济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52.[奥]伊里奇·考夫著:《专利制度经济学》,柯瑞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3.唐广良等著:《计算机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54.李扬主编:《知识产权的合理性、危机及其未来模式》,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55.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编写:《规制知识产权的权利行使》,知识产权出版社2004年版。
    56.王先林著:《知识产权滥用的反垄断问题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57.王先林著:《WTO 竞争政策与中国反垄断立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8.傅军、张颖著:《反垄断与竞争政策:经济理论、国际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59.杨国华著:《美国贸易法“301条款”研究》,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60.李顺德著:《WTO 的 TRIPS 协议解析》,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年版。
    61.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2.何勤华主编:《法律文化史谭》,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3.何勤华主编:《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文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64.何勤华、李秀清:《外国法与中国法——20世纪中国移植外国法反思》,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5.王建:《西法东渐——外国人与中国法的近代变革》,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6.尹伊君:《山鬼变迁的法律解释》,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67.[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著:《法律制度——从社会科学角度观察》,李琼英、林欣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68.[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著:《无需法律的秩序——邻人如何解决纠纷》,苏力翻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69.[美]斯蒂文·J·伯顿主编:《法律的道路及其影响》,张芝梅、陈绪刚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70.孔寒冰著:《中苏关系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4年版。
    71.李峰主编、刘明副主编:《当代中国对外关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
    72.[台】刘江彬、黄俊英著:《智慧财产管理总论》,华泰文化事业公司2004年版。
    73.马秀山:“知识产权保护的现实和本质”,《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2月28日。
    74.马秀山:“提高专利收费:非关税壁垒新形式”,《中国企业报》,2002年8月21日。
    75.马秀山:“从里根的专利政策到’21世纪的货币’”,《中国知识产权报》,2002年7月8日。
    76.包海波、徐竹青:“专利与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浙江专利战略的微观机制研究”,《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77.罗炳荣:“电脑程式专利保护——欧洲趋势”,台湾1999年智慧财产权研讨会论文。
    78.刘武俊:“立法程序的民主性与公开性”,《人民法院报》2001年5月29日。
    79.李晓安、曾敬:“法律效益探析”,《中国法学》1994年第6期,第46页。
    80.王琦:“论中医学与东西方文化差异与认同”,载《中国医药学报》2002年第1期。
    81.王立民:“古代东方法文化的移植问题”,载于《法学》1999年第10期。
    82.何勤华:“法的移植与法的本土化”,载于《中国法学》2002年第3期。
    83.WIPO 秘书处:“关于遗传资源和传统知识有关的公开要求问题”,载于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编:《专利法研究》2004年卷。
    84.吴汉东:“利弊之间:知识产权制度的政策科学分析”,载于《法商研究》2006年第5期。
    85.曲三强:“被动立法的百年轮回:谈中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发展历程”,《中外法学》1999年第2期。
    86.杨国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影响及启示”,载于《国际经济合作》1998年第7期。
    87.杨国华:“中美知识产权谈判的影响及启示”,载于2000年8月9日《中国工商报》。
    88.周晨:“在华外资研发机构可否纳入我国自主创新体系?”,《科技日报》2006年9月28日。
    89.王先林:“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滥用行为的表现与法律规制”,《安徽科技》2005年第3期。
    90.杨筱:“知识产权——21世纪国家发展的第一战略储备”,2005年6月27日《中国经营报》。
    91.李惠燕、缪一凤、黄玉霞:“专家指国内授权专利八成是垃圾专利和 问题专利”,《南方日报》2005年11月16日第6版。
    92.王凌红:“论平行进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载于《法学》2004年第5期。
    93.张今:“欧盟平行进口与商标权保护的新进展”,《中华商标》2001年第4期。
    94.刘瑛:“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思考”,《科技与法律》2002年第2期。
    95.张玲:“论专利产品平行进口的法律调控”,《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96.张平:“论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特别分析美、日、欧在 MTP 上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及中国的应对策”,载《网络法律评论》第2卷。
    97.王馨、胡唯元:“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辑:半个世纪大奖路”,《科技日报》,2004年2月21日,国内要闻版。
    98.张晋藩:“综论百年法学与法治中国”,《中国法学》2005年第5期。
    99.余翔、武兰芬、姜军:“矛盾的选择——日本专利权耗尽与产品平行进口立法即判例解析”,《电子知识产权》2004年第10期。
    100.吴辉、汪玮玮:“专利界追忆邓小平关怀专利事业片段”,载于2005年8月25日《中国知识产权报》。
    101.王晓晔:“欧共体竞争法中的知识产权”,《外国法译评》2001年第2期。
    102.黄武双:“构建传统医药知识利益保护新制度的建议”,《法学》2006年第3期;
    103.常宗宇:“在现有制度下保护我国中药复方知识利益的建议”,《法学》2006年第3期。
    104.宋晓亭、胡惠平、林洁:“传统医药知识利益未获保护的国际国内背景”,《法学》2006年第3期。
    1. Engines of Growth: Economic Contributions of the US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ustries, by: Stephen E. Siwek , Commissioned by NBC Universal (?) 2005 Economists Incorporated.
    
    2. Suzanne Scotchmer, Standing on the Shoulders of Giants: Cumulative Research and the Patent Law,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 5, Number 1, Winter 1991.
    
    3. Naomi Roht-Arriaza, Of Seeds and Shamans: The Appropri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Knowledge of Indigenous and Local Communities, Michigan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 Summer, 1996.
    
    4. Gilbert, R. and C. Shapiro, Optimal patent Length and Breadth, Rand Journal of Ecomonics, Vol.21(1).
    
    5. Klemperer P, How Broad Should the Scope of Patent Protection Be? Rand Journal of Ecomonics, Vol.21(1).
    
    6. Nancy T. Gallini, Patent Policy and Costly Imitation, Rand Journal of Ecomonics, Vol.23(1).
    
    7. Henry J. H. Wheare, Lovell White Durrant, "Intellectual Property: China's Unrewarded Efforts"? China Law and Practice, 1996, Volume 10, Hongkong, at 38.
    
    8.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Communications Omnibus Reform Act of 1999.
    
    9. WIPO Treaties - General Information: Major Events 1883 to 2002.
    
    10. a Treaty Supplementing the Paris Convention as far as Patents are Concerned.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