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近代晋南农村市场的发展与社会变迁(1860-1949)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历史商业地理作为历史地理学新兴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研究历史时期地球表面人类商业活动与各种地理要素相互关系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作为市场体系基层单元之一的农村市场,不仅是农村地区商业活动、商品流通的载体,更在人际交往、社会联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地区农村市场的发育状况,往往能反映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状况。因此,农村市场的发展演变、地域差异及其在农村社会中所产生的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不仅是历史商业地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更是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亟待突破的重要难题。
     本文结合晋南地区自然人文环境的特点,首先以长时段的眼光,通过对地方志资料的详细梳理,对清至民国晋南地区农村集市的数量、集期安排和庙会市场的场址数、举办天数等方面进行了一个总体性的考察。结果得出,在这几百年的发展进程中,晋南地区一直存在集会并行发展的情况。有所不同的是,庙会市场一直表现出缓步上升的态势,而农村集市的发展则经历了一番的波折。
     其次,以横剖面的方法,详细比较了晋南农村市场在晚清时期(1860—1911)、民国前期(1912—1936)和民国后期(1937—1949)三个时间段内的发展演变,并对不同地域农村市场的发展特征进行了考察。从而得出在晚清时期的集市密度以泽潞盆地为最高,汾涑盆地次之,东南山地与西部丘陵山地的集市密度虽明显低于盆地区,但该区集市有着较高的开市频率和较多的庙会市场作为补充。民国前期,盆地区的集市密度都有所下降,尤以泽潞盆地下降幅度最大,而山区的集市密度则都有所上升。抗战爆发后,晋南农村市场由自然形成的地域分异转变为不同势力范围之间的差别。在沦陷区和国统区,因战争的破坏和强制的经济统制,市场严重衰败。在根据地(解放区),市场则随战事的发展和政策的改变而发生很大的波动,集市点废置的原因也颇具特殊性。
     复次,考察了庙会市场的发展及其在晋南区域市场体系中的作用,得出耕作制度、宗教寺庙祭祀时间是影响其举办时间的重要因素。提出民国庙会市场与农村集市发展趋势不同主要在于资料记载、灾荒影响及其固有特点等方面的原因。同时,通过对光绪丁戊奇荒和战后各方军事斗争的考察,得出近代以来的环境变动对晋南地区农村市场的发展和空间格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再次,以典型分析的方式,通过对各个集镇逐一的考证和历史地图的分析,对荣河县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得出该县市场的区位变动是自然环境变化、新经济因素的进入及市场内在机制等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然后,详细对比方志中关于集镇的记载,全方位地考察晋南地区集镇的延续情况,得出集镇的兴衰起落和区位上的频繁变动是导致晋南农村市场空间格局不断进行重构的重要原因。
     同时,通过对洋货与商品结构、新式交通方式与商品流通量、社会阶层与市场交易主体身份构成、新型交易组织与市场的组织化趋势等几组相对关系的考察,得出以上几种现代性因素的渗入使得晋南农村市场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颇具时代特征的量变与质变。
     最后,引入“公共空间”的概念,对政府、民众、市场、社会等方面的相互关系进行综合考察,得出农村市场在近代晋南农村社会的利用率大大增加,并使得当地的职业结构、风俗观念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农村市场已经成为晋南农村社会进行经济交往、社会联络、信息传播、民众教化等活动的公共空间。
Historical commercial geography, which was an important branch of historical geograph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subjects that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s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various geographical elements. And rural market which is one basic unit of market system, not only bearing the business activities in the countryside, but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on in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connection.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rual market, can often reflect the whol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conditions. Thus the studying of rual market's development, regional differences and function, is not just an important subjects, but also a difficult problem of New Socialist Rural Reconstruction at present.
     First, combining the features of JinNan's natural and human environment, this dissertation that from a long periods perspective had carding the local chronicle materials in detail, and had wholly investigated the quantity and time arrangement of rural fairs, the quantity and hosting days of temple fairs in JinNan from th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JinNan's fairs and temple fairs were parallel development all the time in the several hundred years. Only there was a jogging development of temple fairs, while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fairs had undergone twists and turns.
     Secondly, this article had compared the rural market's development evolution in JinNan in the latter Qing dynasty time (1860-1911), the earlier period (1912-1936) and later period (1937-1949)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It had also investigated the developing features of rural market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result showed the highest density of rural fair was in Zelu basin, and Fensu basin took second place. The rural fair density in the southeast mountainous and the western hill and mountainous was lower than the basin area obviously. But it had a high opening frequency and massive temple fair market as the supplement. After the Sino-Japanese War, it's a big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region differentiation which form naturally to the difference due to sphere of influence. In occupied regions and Guotong areas, the market had downfall seriously because of the destruction by war and compellent economic control. In the revolutonary base area and the liberated area l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market had prodigious fluctuation along with the fighting progress and the change of policy. And the reasons of disused or installed fairs had been particularity.
     Thirdly, the papper had investigated the temple fair's developing and its actions in JinNan's regional market system. It obtained that the cropping system and the fete time of temple had important effect in the hold time of temple fair. And it proposed that the different tendency was result from the record of material, the influence of disaster, and its immanent characteristic. Morever, through to the inspection to the strange famine in GuangXu and military struggle in the postwar, this paper had obtained the environment's change had a huge influence to the rural market's development and spatial pattern's change in JinNan.
     Then, this article conducted one thorough case study to RongHe by typical analysis's way, through to fair's research one by one and historical map's analysis. Then it obtained the market position's change were result of combined action by various factors which include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change, new economic agent entry and the market intrinsic mechanism and so on. Subsequently, through to compared the recordation about market-town in local chronicles and investigated the continuous situation of JinNan's market-town omni-directionally, this article conclusion that the rising and falling and locational variation of market-town frequently were the important factor resulted in space reconstruction continuously in JinNan's rural market.
     Simultaneously, this paper investigated the relative relation between foreign goods and commodity structure, new traffic modes and commercial circulation quantity, social stratum and the identity composition of market traders, new transactional organization and systematization tend of market. Then it obtained that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JinNan's rural market had been changed quantitily and qualitily because of the infiltration by over modernity factors.
     Finally,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comprehensively the relatice rel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populace, market and society by introducing the concept of "public space". It demonstrated that rural market's utilization had greatly increased in JinNan's rural areas in modern time. And it had made a huge changed to its occupational structure and custom concept. Furthermore, government ha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process. Rural market had already become a public space used for economic communication, social connection,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nd people education.
引文
[1]李正华著:《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2]薛暮桥、冯和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下册),附录,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参张朋园著:《湖南现代化的早期进展(1860-1916)》,长沙:岳麓书社,2002年,第8页。
    [1]马玉山:《明清时期山西市镇的布局与类型》。《历史地理》第12辑。
    [2]魏宏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集市贸易》.《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1期。
    [3]龚关所发表的关于这些方面的文章主要有:《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比较分析--与江南、华南等地的比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官府、牙行与集市--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市场制度分析》,《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集期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3期;《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明清时期华北市场的发展与制约》,《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4]王玉茹:《近代江南市镇和华北市镇的比较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5]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6]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1]宾长初:《近代中国镇、集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2]奂平清:《华北乡村集市变迁与社会结构转型--以定州的实地研究为例》,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3]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4]张利民:《论近代华北商品市场的演变与市场体系的形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
    [5]夏明方:《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育性质新探》,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3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郭锦超:《近代华北两种典型商品市场发育研究》,《辽宁工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7]袁钰:《甲午战争后华北商品市场发育对农民的影响》,《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1][美]马若孟著,史建云译:《中国农民经济》,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
    [2][美]黄宗智著:《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3][美]杜赞奇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年。
    [4]。[美]彭慕兰著,马俊亚译:《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2]范书义等:《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3]乔志强、行龙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4]郑启东:《转型时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2004年。
    [1]《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科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
    [1]本章除特殊注明外,主要参考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二卷,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以及张维邦主编《山西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
    [1]以上两段主要参考徐松荣主编《近代山西农业经济》,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86页。
    [2]曾国荃:《致各府厅州公函》,《曾忠襄公书札》,卷十四,转引自范书义等《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35卷,民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20页。
    [2]底图来自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山西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第82-83页。
    [1]平顺县于乾隆二十九年裁入潞城、壶关、黎城三县,1912年5月析潞城县所属平顺乡等地复置,1915年3月裁入潞城县,1917年5月再复县。
    [2]转引自刘景纯著:《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64页。
    [3]据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制《山西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第170页)中人口资料的重新整理所得。
    [4]徐松荣主编:《近代山西农业经济》,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184页。
    [5]李凤琴:(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十省农民离村问题研究--以华北地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为重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
    [1]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第173页。
    [2]实业部国际贸易局《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九编《交通》,第七(壬)页,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
    [3]陈旭清:《民国时期山西公路建设述论》,《晋阳学刊》2004年第6期;山西省交通厅公路交通史志编审委员会编:《山西公路交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第101-124页。
    [1]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廿四年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1065-1066页。
    [2]光绪《山西通志》卷58至卷64。
    [3]《山西全省财政说明书》中的记载有“文”和“两”两种方式,据平陆县葛赵镇“48千文≈32两”得,银两和制钱的换算关系约为1两≈1500文。晋南各县银钱虽比率不一,但相差不大,此处为制图比较之需要均依此比率进行换算。
    [1]说明:1、资料来源于山西省清理财政局编《山西省财政说明书》,宣统三年(1911)铅印本;2、底图来自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制《山西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第82-83页。
    [1]集市的研究至少可追溯至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加藤繁所发表《清代村镇的定期市》(《东洋学报》1934年23卷2期,王兴瑞译,载《食货》1937年5卷1期)确定了集市研究的基本范式.近_二三十年来,区域市场的研究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但主要集中于市镇、城乡市场网络体系、城市市场等方面;而且各区域的研究也很不平衡,南方多于北方,华北多于西北;小尺度上的区域差异研究尤为缺乏。详见绪论部分。
    [2]龙登高:《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6页。
    [3]如嘉靖《曲沃县志》卷1《疆域志·市集》载除城内10处专业性集市外,农村地区还有10个市集,交易的商品来自猗氏县、绛县、安邑、静乐、阳城等地区,所谓“集四方之用而民用始足矣”。同类的资料也散见于万历《沁源县志》、天启《潞城县志》、嘉靖《翼城县志》等地方志书。
    [4]雍正《屯留县志》卷2《政事志·乡甲附市镇》。
    [1]乾隆《荣河县志》卷2《城池·附市镇》。
    [2]乾隆《荣河县志》卷2《风俗》。
    [3]乾隆《荣河县志》卷2《物产·货属》。
    [4]光绪《荣河县志》卷2《风俗》。
    [5]全省数字来自行龙、张万寿:《近代山西集市的数量、分布及其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6]直隶省数字来自许檀:《明清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7]山西省民政厅编:《山西民政刊要》“山西省各县农村经济状况一览表”,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3年,第243-252页。
    [1]庙会之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30年代全汉升的《中国庙市之史的考察》(《食货》半月刊,1934年第1卷第2期);详见绪论。近年来的研究可参见: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三联书店2002年版;朱小田《吴地庙会》,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小田《在神圣与凡俗之间--江南庙会论考》,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王兆祥、刘文智《中国古代的庙会》,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版;高有鹏《沉重的祭典:中原古庙会文化分析》,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等,上述专著对庙会的经济和社会功能进行了宏观性把握。目前学术界对于庙会的商品交易功能、各省区庙会发展的不同形式,庙会经济对社会渗透的深度与广度均缺乏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区域庙会市场的典型研究尤为缺乏(目前仅见张萍《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研究》(《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和谢庐明《清代赣南客家庙会市场的地域特征分析》(《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等文)。
    [2]梁肇唐,李政行主编:《山西庙会》夏县西下晁古会条,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关于晋南庙会市场的研究,目前仅见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和行龙《近代山西集市数量、分布及其变迁》(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等论著偶有涉及。
    [3]李永菊:《明清女性参加庙会的文化需求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4]光绪《荣河县志》卷2《土俗》。
    [5]李永菊:《明清女性参加庙会的文化需求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6]乾隆《长治县志》卷8《风俗》。
    [1]康熙《荣河县志》卷1《舆地志·市镇》。
    [1]行龙:《近代山西集市数量、分布及其变迁》,见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74页。
    [2]行龙:《近代山西集市数量、分布及其变迁》,见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第172页。
    [3]这种记载方式在明清北方地区颇为普遍,参见张萍《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研究》,《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4]康熙《荣河县志》卷1《舆地志·市镇》。
    [1]王小圣、卢家俭:《古村郭峪碑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63页。
    [2]王树新等:《高平金石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321页。
    [3]光绪《吉州乡土志》“商务”目。
    [4]前人研究指出“大多数基层市场区域的范围可以让最边远的村民能够不费力地步行到集上--这段距离为
    [1]光绪《太平县志》卷2《市集》。
    [2]光绪《续高平县志》卷2《市会》。
    [3]因为晋南地区最主要的集期类型是旬三集,故大致可将旬四集以上集期类型视为开市频率较高的一类。
    [1]道光《太平县志》卷3《市集》。
    [2]光绪《太平县志》卷2《市集》。
    [3]统计样奉县有长子、高平、浮山、太平、襄陵、平陆等县,资料来源与以上各县光绪年间所修的县志。
    [1]徐松荣主编:《近代山西农业经济》,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84页。
    [2]徐松荣主编:《近代山西农业经济》,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第84页。
    [1]光绪《浮山县志》卷5《市集》。
    [2]赵世瑜:《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191页。
    [3]乾隆《潞安府志》卷8《物产》。
    [1]李希霍芬《中国》卷二,1882年,第477页,转引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142页。
    [2]Report By Baron von Richthofen,on the Province of Honan and Shansi(Shanghai,1870).p.15.(按此信写于1870年6月),转引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142页。
    [3]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160页。
    [4]光绪《陵川县志》卷3《民俗略》。
    [5]光绪《浮山县志》卷5《市集》。
    [6]郝平:《山西“丁戊奇荒”的时限和地域》,《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1]民国《临汾县志》卷5《艺文类上·临汾救荒记(蒋濂)》。
    [2](清)曾国荃撰,萧荣爵编辑:《曾忠襄公全集·书札》卷11。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第31页。
    [3]光绪《山西通志》卷82《荒政记》。
    [4]光绪《山西通志》卷65《户口》。
    [5]光绪《山西通志》卷82《荒政记》。
    [6]郝平:《山西“丁戊奇荒”的人口亡失情况》,《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7]朱寿朋:《光绪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785页。
    [8]萧荣爵:《曾忠襄公全集·书札》卷11,台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
    [1]曾国荃:《晋省被灾现在筹办情形疏(光绪三年)》,出自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38《户政十五·荒政上》。
    [2]曾国荃:《晋省被灾现在筹办情形疏(光绪三年)》。出自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卷38《户政十五·荒政上》。
    [3]光绪《续猗氏县志》卷4《祥异》。
    [4]光绪《荣河县志》卷14《祥异》。
    [1]光绪《永济县志》卷21《艺文·丁戊荒年记事》。
    [2]光绪《续修隰州志》卷4《祥异》。
    [3]民国《临汾县志》卷5《艺文略上·临汾救荒记(蒋濂)》。
    [4]光绪《荣河县志》卷14《祥异》。
    [5]光绪《续猗氏县志》卷4《祥异》.
    [6]光绪《解州志》卷11《祥异》。
    [7]民国《新绛县志》卷10《旧闻考》。
    [8]光绪《续修乡宁县志》。
    [9]民国《灵石县志》卷18《杂录志·灾异》。
    [1]光绪《安邑县续志》卷6《祥异》。
    [2]郝平:《山西“丁戊奇荒”并发灾害述略》,《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3]《申报》1878年8月1日,转引自郝平《山西“丁戊奇荒”并发灾害述略》,《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4]曾国荃:《请暂停晋省东南各府州县应征牲畜税片(光绪五年)》,出自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38《户政十五·荒政上》。
    [5]光绪《汾西县志》卷2《城池·附市镇》。
    [6]参见郝平:《山西“丁戊奇荒”的人口亡失情况》,《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171-172(丙)页,民国二十六年(1937)刊本。
    [2]李希霍芬《中国》(F.von Richthofen:China)。卷二,第4-414页,一八八二年,转引自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140-141页。
    [1]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178页。
    [2]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174-175页。
    [3]Report By Baron von Richthofen,on the Province of Honan and Shansi(Shanghai,1870).p,15.(按此信写于1870年6月),转引自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162页。
    [4]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178页。
    [5]曾国荃:《凤台县赖令禀遵官札询各条由》,《曾忠襄公批牍》卷四,第5页,转引自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316页。
    [6]张之洞:《请将晋省例解绸绢纸张折价解部片(光绪八年)》,出自葛士浚编《皇朝经世文续编》卷49。
    [1]民国《翼城县志》卷4《区村》。
    [2]民国《翼城县志》卷8《物产·杂产类》。
    [3]民国《荣河县志》卷8《略四·物产·特产》。
    [4]民国《解县志》卷2《物产略》。
    [5]民国《解县志》卷2《物产略》。
    [6]日本同文会编,孙耀等译:《山西省志》,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版,1992年,第213页。
    [7]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出版,1987年,第29-33页。
    [8]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出版,1987年,第29-33页。
    [9]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出版,1987年,第39页。
    [1]山西民政厅编:《山西民政刊要(民国二十二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第279-287页。
    [2]民国《沁源县志》卷3《工商略》。
    [3]民国《灵石县志》卷2《建置志·榷税》。
    [4]民国《平顺县志》卷3《物产略》。
    [1]民国《荣河县志》卷8《县境集会一览表》。
    [2]民国《万泉县志》卷1《舆地志·城池·集会附》。
    [3]民国《武乡新志》卷1《疆域略·市集附》。
    [4]民国《临汾县志》卷5《艺文类上·刘大令捣毁偶像记(苏兆瑞)》。
    [5]民国《荣河县志》卷7《学制》。
    [1]民国《黎城县志》卷4《礼俗略》,1995年《黎城旧志五种》本,第391页。
    [2]民国《黎城县简志》,1995年《黎城旧志五种》本,第464、495-497页。
    [3]郭占荣:《邓庄古庙会概况》,《襄汾县文史资料》第6辑。
    [4]统计样本县有黎城、沁源、陵川、浮山、岳阳、翼城、襄陵、永和、荣河等,资料来源于以上各县县志。
    [5]参见日本同文会编,孙耀等译:《山西省志》,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版,1992年,第213-240页;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四编,农林畜牧,上海: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
    [1]民国《沁源县志》卷1《疆域略·集会》。
    [2]民国《翼城县志》卷17《祠祀》;民国《荣河县志》卷8《县境集会一览表》:民国《襄陵县新志》卷4《礼俗略》。
    [3]行龙:《近代山西集市数量、分布及其变迁》,载行龙主编《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70页。
    [4]《山西、直隶棉花情况视察报告》(1927),见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山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办公室出版,1987年,第39页。
    [5]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九四至九八页(乙)、二至五页(庚),上海: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
    [6]参见冯俊杰编著:《山西戏曲碑刻辑考》,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1]民国《黎城县志》卷4《礼俗略·赛会》。
    [2]民国《浮山县志》卷32《风俗》。
    [3]民国《陵川县志》卷3《民俗略》。
    [4]乡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乡宁县志》卷十,商业,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第303页。
    [5]郭占荣:《邓庄古庙会概况》,《襄汾县文史资料》第6辑。
    [6]木兵:《金秋忙赶张庄会》,《长治郊区文史资料》第9辑;刘重阳:《黄碾镇古庙会趣谈》,《长治郊区文史资料》第9辑。
    [1]《汾城峰坡庙古会》,《襄汾县文史资料》第6辑。
    [2]《芮城集镇》,《芮城文史资料》第3辑,第108-112页。
    [3]《虞芮檀道庙会》,《平陆文史资料汇编》第21-35辑,第115-117页。
    [4]马力勇、张敦祚:《垣曲古庙会简况》,《垣曲文史资料》第6辑,第133-140页。
    [1]王水生、王智:《日伪统治下的河津商业》,《河津文史资料》第4辑,第52-60页。
    [2]王智、王水生:《清末明初河津商业概况》,《河津文史资料》第4辑,第45-51页。
    [3]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运城市志》第十二卷。粮油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第262页。
    [4]李治平:《清末以来霍县粮油商业面铺和磨坊概况》,《霍县文史资料》第5辑,第39-44页。
    [1]山西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史》第八卷,抗日战争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2]《芮城集镇》,《芮城文史资料》第3辑,第108-112页。
    [3]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襄汾县志》第七编,商业,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第228页。
    [4]闻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闻喜县志》第十三卷,粮油购销,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第213页。
    [5]参见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6]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两省》,九八(乙)页,上海: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
    [7]《县政调查统计(五)山西省》,内政部《内政调查统计表》1933年第10期。
    [8]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0页。
    [1]山西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26卷,商业志·商业贸易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2-13页。
    [2]大宁县志编委会编:《大宁县志》第七编,商业,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年,第187页。
    [3]大宁县忠编委会编:《大宁县志》第七编,商业,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年,第188页。
    [4]山西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26卷,商业志·商业贸易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15页。
    [1]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9页。
    [2]《晋冀鲁豫边区史料选编》第一辑,山西大学晋冀鲁豫边区史研究组,1980年2月,第70、262页。
    [3]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编:《边区政报》第三期,1943年2月1日出版,第19页。
    [4]山西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26卷,商业志·商业贸易篇,“大事年表”,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66页;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0页。
    [5]《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向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临时大会太行会议的工作报告》,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九月十二日,第15页,转引自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3页。
    [6]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68页。
    [1]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太行区经济统计资料》,1944年1月15日。
    [2]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局:《太行区经济资料》,1944年7月25日.合编。
    [1]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局:《太行区经济资料》,1944年7月25日,合编。
    [2]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局:《太行区经济资料》,1944年7月25日,合编;(晋冀鲁豫边区)区行总局研究室编:《经济生活》,1945年7月,第43页。
    [3](晋冀鲁豫)边府秘书处:《边府通讯》第6期,1946年3月25日,第30页。
    [4]《新华日报》太行版,1945年9月。
    [5]《新华日报》太行版,1946年9月1日。
    [6]晋冀鲁豫区军政联合财经办事处翻印:《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会议文献》,1947年11月,第31页。
    [1]山西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二十六卷,商业志·商业贸易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69页。
    [2]庞湘川主编:《太岳革命根据地商业合作资料选编》(初稿),1987年7月,第307页。
    [3]战前数字来自山西省民政厅编《山西民政刊要》(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相关县份的统计;战后数字来源见前文。
    [4]闻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闻喜县志》第十二卷,商业,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第200页。
    [1]山西省沁源县志编纂委员会:《沁源县志》卷十一,商业,北京:海潮出版社,1996年,第233页。
    [2]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77页。
    [1]史建云:《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2]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范毅军:《明中叶以来江南市镇的成长趋势与扩张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第73本第3分,2002年。
    [1]史念海:《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22页。
    [2]民国《荣河县志》卷2《山川附形胜》。
    [3]康熙《荣河县志》卷1《舆地志·市镇》。
    [4]参见拙作:《清至民国晋南农村集市的发展及其区域差异》,《运城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1]嘉靖《荣河县志》卷1《山川·镇市),参见(日)山根幸夫:《明及清初华北的市集与绅士豪民》。刘俊文主编《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第344页。
    [2]光绪《河津县志》卷三《城池·里坊附》。
    [3]民国《荣河县志》卷12《古迹》。
    [4]转引自胡英泽:《河道变动与界的表达--以清至民国的山陕滩案为中心》,载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史评论》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05页。
    [5]民国《荣河县志》卷12《古迹》。
    [6]光绪《荣河县志》卷14《祥异》。
    [7]“丁戊奇荒”给整个农村经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灾后山西巡抚曾国荃委派官员到各地勘查后的结果显示,
    [1]民国《荣河县志》卷8《物产·特产》。另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出版的山西省政府视察股汇辑《山西省各县产物调查表》,荣河县的棉花年产量约二百六十余万斤,每年向外销售则达二百万斤左右,商品率高达77%。
    [2]刘瑞锑:《黄河河道变迁与荣河棉农经济兴衰》,《万荣文史资料》第1辑,第253-256页。
    [1]民国《解县志》卷2《生业略》。
    [2]《芮城集镇》,《芮城文史资料》第3辑,第108-112页。
    [1]参罗荣渠、牛大勇主编《中国现代化历程的探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9页。
    [2]日本同文会编,孙耀等译:《山西省志》,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版,1992年,第403页.
    [3]英文《商务报告》,清史资料(1866-1868),天津,转引自武静清、陈兴国著:《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山西财政与经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8页。
    [4]佟飞《天津开埠初期的洋行和买办》,天津日报,1964年4月22日,转引自武静清、陈兴国著:《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山西财政与经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8页。
    [5]武静清、陈兴国著:《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山西财政与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8页。
    [6]参见渠绍淼、庞义才:《山西外贸志》,山西地方史志资料丛刊,1984年,第194页。
    [7]武静清、陈兴国著:《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山西财政与经济》,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104页。
    [1]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92页.
    [2]民国《沁源县志》卷2《风土略》。
    [3]卜凯《中国农家经济》,转引自《山西文史资料》第8辑,山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64年。
    [4]彭泽益:《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第二卷,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第178页。
    [5](日)山冈师团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译:《山西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52页。
    [6](日)山冈师团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译:《山西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426页。
    [7](日)山冈师团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译:《山西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52页。
    [8]民国《浮山县志》卷14《商务》。
    [9](日)山冈师团编,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译:《山西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第741页。
    [10]民国《永和县志》卷14《祥异考》。
    [11]太原经济建设委员会经济统制处编印:《晋绥土货一览》第一册,民国二十二年八月。
    [1]山西省政府秘书处编印:《山西省统计年鉴(下卷)》,民国二十二年(1933),第57页。
    [2]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九编《交通》,第一七(壬)页。
    [3]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几编《交通》,第七(壬)页。尽管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的轨距均为1米窄轨,与平汉及其他各省1.435米的标准轨路不同,所以与外省铁路接轨联运时,货物大多需要倒载,极为不便,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山西交通的现实需要,对山西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作用。
    [4]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第九编《交通》,第八(壬)页。
    [5]中国国民党陇海铁路特别党部编:《陇海铁路调查报告》,民国二十四年(1935),第90页。
    [6]铁道部联运处编印:《中华民国全国铁路沿线物产一览表》.民国二十二年(1933),第88页。
    [7]陈旭清:《民国时期山西公路建设述论》,《晋阳学刊》2004年第6期;山西省交通厅公路交通史志编审委员会编:《山西公路交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第101-124页。
    [1]资料来源于山西省政府秘书处编印:《山西省统计年鉴(下卷)》,民国二十二年(1933),第69-72页。
    [2]山西省政府建设厅出版委员会:《山西省建设公报》第一、二、三期,民国十八年(1929)1月1日、4月1日、7月1日出版。
    [1]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2]参见《抗日战争前山西农村的政治经济状况》,载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革命根据地土地问题资料选编》,太原:山西省档案馆,1983年印行,第16页。
    [3]参见《抗日战争前山西农村的政治经济状况》,载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革命根据地土地问题资料选编》,太原:山西省档案馆,1983年印行,第44页。
    [4]转引自《抗日战争前山西农村的政治经济状况》,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革命根 据地土地问题资料选编》,太原:山西省档案馆,1983年印行,第7页。
    [1]王先明、牛文琴:《二十世纪前期的山西乡村雇工》,《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2]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262页。
    [3]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六卷,人口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第33-34、169页。
    [4]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48页。
    [1]张群群《市场过渡进程中交易组织的生成:原因、特点及生成方式的多样性》,《财贸经济》1998年第1期。
    [2]《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商业行会”条目。学术界对商会史的研究已取得丰硕的成果,在此不再赘述(参见冯筱才《中国商会史研究之回顾与反思》,《历史研究》2001年第5期:应莉雅《近十年来国内商会史研究的突破和反思》,《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3期)。
    [3]韩晓莉:《新旧之间:近代山西的商会和行会》,《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4]民国《襄陵县新志》卷5《生业略》。
    [5]韩晓莉:《新旧之间:近代山西的商会和行会》,《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6]所谓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指由政府法令引起的自觉性变迁,参见杨德才《中国经济史新论(1840-194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7]山西村政处编《山西村政汇编》卷1《法规》,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8]山西村政处编《山西村正汇编》卷4《办法》,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9]张群群《市场过渡进程中交易组织的生成:原因、特点及生成方式的多样性》,《财贸经济》1998年第1期。
    [1]山西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史》第8卷,抗日战争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67页。
    [2]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第330-337页。
    [3]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6页。
    [4]《太行区商联总会上半年工作的初步总结》,1947年8月16日。
    [5]太行区商联总会印:《太行区商联工作状况》,1946年。
    [1]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52页。
    [2](清)刚毅修:《晋政辑要》卷11《户制·杂税二·牙税盐牙税》。
    [1]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中国实业志·山西省》,九四至九八页(乙),二至五页(庚),上海: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
    [2]魏宏运:《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集市贸易》,《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1期。
    [1]河北省税务局等编:《华北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二辑(下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880页。
    [2]前揭河北省税务局等编:《华北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二辑(下册).第886页。
    [3]前揭河北省税务局等编:《华北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二辑(下册),第903页。
    [4]前揭河北省税务局等编:《华北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二辑(下册),第905页。
    [5]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6]张群群:《市场过渡进程中交易组织的生成:原因、特点及生成方式的多样性》,《财贸经济》1998年第1期。
    [1]程念祺:《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史林》1999年第3期。
    [2]相关评论见李根蟠:《对若干理论观点的评议--“商品经济”第三次研讨会材料之五》.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发布于2003年4月11日(网址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601)。
    [3]《阳城利用迎神赛会之期宣传新运》,《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年第12期,第15页。
    [4]《永济禁止迎神赛会无谓靡费》,《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年第12期,第3页。
    [5]《万泉县各集会场所厉行新生活办法》,《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年第12期,第11-12页;《新绛县集会上厉行新生活办法》,《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1935年第12期,第58页。
    [6]李金铮:《土地改革中的农民心态:以1937-1949年的华北乡村为中心》,《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4期。
    [7]《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指示--根据地内禁止、没收迷信用品(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见《太行区银行工商工作参考资料》第5编第1集,1945年10月15日,转引自河北省税务局等编:《华北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二辑(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5页。
    [8]《新华日报》太行版(1945年5月7日),转引自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4页。
    [1]《新华日报》太行版(1945年5月11日),转引自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44页。
    [2]《新华日报》太行版(1945年9月14日),转引自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17页。
    [3]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00页。
    [4]《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指示--根据地内禁止、没收迷信用品(一九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见《太行区银行工商工作参考资料》第5编第1集,1945年10月15日,转引自河北省税务局等编:《华北革命根据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二辑(上册),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05页。
    [5]刘彦威:《近代山西农产商品化的条件和特点》,《古今农业》,1996年第4期。
    [6]参见《抗日战争前山西农村的政治经济状况》。载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革命根据地土地问题资料选编》,太原:山西省档案馆,1983年印行,第3页。
    [1]参见《抗日战争前山西农村的政治经济状况》,载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革命根据地土地问题资料选编》,太原:山西省档案馆,1983年印行,第6页。
    [2](美)卜凯著,张顺鸾译:《中国农家经济》,第275页,转引自李文治编《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250页。
    [3]转引自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50页。
    [4]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27页。
    [5]武静清、陈兴国著:《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山西财政与经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第104页。
    [6]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第492页。
    [1]山西省政府视察股汇辑:《山西省各县产物调查表》,民国二十一年(1932)。
    [2]民国《襄陵县新志》卷6《物产略》。
    [3]刘荣臻、樊艳丽:《农副相辅中的乡村社会变迁--以民初山西为例》,《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
    [4]乾隆《武乡县志》卷2《风俗·四民》。
    [5]刘荣臻、樊艳丽:《农副相辅中的乡村社会变迁--以民初山西为例》,《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
    [6]民国《新绛县志》卷3《生业略》。
    [7]同治《高平县志》卷1《风土》。
    [1]光绪《沁州复续志》卷1《风俗》。
    [2]同治《续猗氏县志》卷2《风俗》。
    [3]山西省自治筹备处编:《山西省各村户口调查表》,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山西省图书馆藏,残卷)。
    [4]山西省自治筹备处编:《山西省各村户口调查表》,民国十三年(1924年)7月(山西省图书馆藏,残卷)。
    [5]民国《武乡新志》卷1《生业略》。
    [6]魏宏运主编:《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30页。
    [7]民国《武乡新志》卷1《生业略》。
    [1]民国《翼城县志》卷16《礼俗·衣食住三者之变化》。
    [2]民国《沁源县志》卷2《风土略》。
    [3]民国《翼城县志》卷16《礼俗·衣食住三者之变化》。
    [4]民国《沁源县志》卷2《风土略》。
    [5]范心印:《沃史》,转引自侯春燕《近代婚嫁论财对山西婚姻生活的影响》,《史志研究》2001年第3期。
    [6]民国《襄垣县志》卷2《礼俗略》。
    [7]民国《沁源县志》卷2《风土略》。
    [8]民国《武乡新志》卷1《礼俗略》。
    [9]民国《万泉县志》卷2《风俗》。
    [10]民国《新绛县志》卷3《礼俗略》。
    [1]《清实录》,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2](清)赵尔巽、柯劭(?)等撰:《清史稿》,北京:中华书局,1976-1977年。
    [3](清)潘锡恩等纂:《嘉庆重修一统志》560卷,上海:商务印书馆编《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本,民国二十三(1934)年。
    [4](清)托律等重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刻本。
    [5](清)朱寿朋编,张静庐校点:《光绪朝东华录》,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6](清)刚毅修,安颐纂:《晋政辑要》,光绪十三年(1887)刻本。
    [7]山西省清理财政局编:《山西全省财政说明书》,宣统三年(1911)铅印本。
    [1](清)觉罗石麟修,储大文纂:雍正《山西通志》230卷,雍正十二年(1734)刻,乾隆《四库全书》本。
    [2](清)雅德纂修:乾隆《山西志辑要》10卷首1卷,乾隆四十五年(1780)刻本。
    [3](清)曾国荃、张煦等修,王轩、杨笃等纂:光绪《山西通志》184卷首1卷,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
    [4](清)秋航编:宣统《山西乡土志》不分卷,宣统二年(1910)石印本。
    [5]石荣璋纂,任根珠点校:《山西风土记》(不分卷),《山西旧志二种》本,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
    [6](民国)干人俊纂:《山西省新志稿》210卷,山西省图书馆藏稿本(残,一至二十卷)。
    [7](清)张淑渠、姚学瑛等修,姚学甲等纂:乾隆《潞安府志》40卷首1卷,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0-3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8](清)吴九龄修,蔡履豫纂:乾隆《长治县志》28卷首1卷末1卷,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2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9](清)李桢等修,杨笃纂:光绪《长治县志》8卷首1卷,清光绪二十年(189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29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0](清)豫谦修,杨笃纂:光绪《长子县志》12卷首1卷,清光绪八年(1882)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明)冯惟贤纂修,王溥增修:天启《潞城县志》8卷,明万历十九年(1591)刻,天启五年(1625)增修,崇祯再增修本,哈佛大学图书馆编《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汇刊》第15册,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2月。
    [12](清)张士浩修,申伯纂:康熙《潞城县志》8卷,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13](清)崔晓然修,杨笃纂:光绪《潞城县志》4卷首1卷,清光绪十年(188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4]左恒祥、张上浩修纂:民国《潞城县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抄本,山西省图书馆1983年复印本。
    [15](清)李廷芳修,徐珏纂:乾隆《重修襄垣县志》8卷,乾隆四十七年(1782)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6](清)李汝霖纂修,赵廷芝纂:光绪《襄垣县续志》2卷,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17]严用琛等修,王维新等纂:民国《襄垣县志》8卷,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4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8](清)甄尔节修。孙肯获、罗焕章纂:雍正《屯留县志》4卷,清雍正八年(1730),山西省图书馆藏。
    [19](清)刘钟麟、何金声修,杨笃、任来朴纂:光绪《屯留县志》8卷首1卷,清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20](清)茹金、申瑶等纂修:道光《壶关县志》10卷首1卷,清道光十四年(183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21](明)赵完璧修,申公纂:康熙《平顺县志》6卷,康熙三十二年(1693)刻,平顺县史志编委办公室1983年整理铅印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22](清)佚名纂:光绪《平顺乡志》不分卷附录1卷,民国年间手抄本,《中国地方志集成(乡镇志专辑)》第29册,上海:上海书店,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
    [23]段学先,王廷潞等纂修:民国《平顺县志》12卷,平顺史志编委办公室1984年整理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2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24](清)程大夏修,李御、李吉纂:康熙《黎城县志》4卷,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刻,刘书友主编,黎城县志编委会办公室编《黎城旧志五种》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
    [25](清)郑灏等修,杨恩树纂:光绪《续修黎城县志》4卷,清光绪九年(1883)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26]吉萝庚、田养公纂修:民国《黎城县志》15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刻,刘书友主编,黎城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黎城旧志五种》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
    [27]民国《黎城县简志》,民国二十五年(1936)刻,刘书友主编,黎城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编《黎城旧志五种》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6年。
    [28](清)叶士宽原本,姚学瑛续修,姚学甲续纂:乾隆《沁州志》10卷首1卷,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增补,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9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29](清)吴承恩修,骈沁、卫子良纂:光绪《沁州复续志》4卷末1卷,清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9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30](明)李守贞纂修:万历《沁源县志》2卷,明万历间刻本,殷梦霞选编《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续编》第2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年。
    [31](清)韩瑛纂修,王廷伦续纂修:雍正《沁源县志》10卷首1卷,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修。据清雍正八年(1730)续修刻本影印,《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32](清)董余三纂修:光绪《沁源县续志》4卷,清光绪七年(1881)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33]孔兆熊、郭蓝田修,阴国垣纂:民国《沁源县志》8卷首1卷,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34](清)高鉷、宋苍林等纂:康熙《武乡县志》6卷,康熙三十一年(1692)刻本,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77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
    [35](清)白鹤修,史传远纂:乾隆《武乡县志》6卷首1卷,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刻,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36](清)吴匡修,钮增尧纂:光绪《武乡县续志》4卷,清光绪五年(1879)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37]张扬祚修,郝世祯纂:民国《武乡新志》4卷首1卷,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38](清)朱樟纂修,田嘉谷补辑:雍正《泽州府志》52卷,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2-3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39](清)林荔修,姚学甲纂:乾隆《风台县志》20卷首1卷,清乾隆四十九(178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40](清)张贻琯、陈继三修,郭维桓等纂:光绪《凤台县续志》4卷首1卷,光绪八年(1882)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41](清)范绳祖修,庞太朴纂:顺治《高平县志》10卷,清顺治十五年(1658)刻本,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第9册,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
    [42](清)傅德宜修,戴纯纂:乾隆《高平县志》22卷末1卷,乾隆三十九年(177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6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43](清)龙汝霖纂修:同治《高平县志》8卷,清同治六年(1867)刻,《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6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44](清)陈学富、庆钟修,李延一等撰:光绪《续高平县志》16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6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45](清)项龙章修,田六善纂:康熙《阳城县志》8卷,康熙二十六年(1687)刻本,山西大学图书馆藏。
    [46](清)杨善庆修,田懋纂:乾隆《阳城县志》16卷,乾隆二十年(1755)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47](清)赖昌期修,谭法、卢廷棻纂:同治《阳城县志》18卷,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48](清)郭学谦修,杨念先纂:光绪《续阳城县志》不分卷,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钞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49]清沈继焱修,杨念先纂:宣统《阳城县乡土志》1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74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
    [50](清)孙必振纂修:康熙《陵川县志》8卷,康熙十九年(1680)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51](清)程德炯纂修:乾隆《陵川县志》30卷首1卷,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2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52](清)徐炢、李桢修,梁寅纂:光绪《陵川县志》30卷首1卷,光绪八年(1882)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53]库增银修,杨谦纂:民国《陵川县志》10卷,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中国方志 丛书·华北地方》第406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54](清)赵凤诏纂修:康熙《沁水县志》10卷,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78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
    [55](清)秦炳奎修,李畴纂:光绪《沁水县志》12卷首1卷,光绪七年(1881)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56](清)章廷珪修,范安治纂:雍正《平阳府志》36卷,清雍正十三年(1735)修,清乾隆元年(1736)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4-4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57](清)章廷珪修。郑维纲等纂:乾隆《平阳府志》36卷,乾隆元年(1736)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58](明)邢云路原本,(清)林弘化续纂修:康熙《临汾县志》9卷,明万历十九年(1591)刻,康熙三十五年(1696)补刻本,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一辑第10册,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
    [59](清)高塘、吴士淳修,吕淙、吴克元纂:乾隆《临汾县志》10卷首1卷末1卷,乾隆四十年(1779)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6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60](清)潘如海、李荣和修,窦文藻纂,(民国)郑裕孚增修:民国《临汾县志续编》8卷首1卷末1卷,民国十年(1921)增修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61]刘玉玑、关世熙修,张其昌等纂:民国《临汾县志》6卷首1卷,民国三十年(1933)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6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62](清)余世堂修,蔡行仁纂:雍正《洪洞县志》9卷,雍正九年(1730)刻本。山西省图藏。
    [63]孙奂仑、韩垌纂:民国《洪洞县志》18卷首1卷末1卷,民国五年(1916)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64]孙奂仑等纂修:民国《洪洞县水利志补》2卷,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65](清)吴轸、张学都、刘崇元修,张枚等纂:雍正《太平县志》8卷,康熙六十一年(1722)刻雍正三年(1725)补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残卷)。
    [66](清)张钟秀纂修:乾隆《太平县志》10卷,乾隆四十年(1775)刻本,山西大学图书馆藏。
    [67](清)李炳彦修,梁栖鸾纂:道光《太平县志》16卷首1卷,道光五年(1825)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2-5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68](清)劳文庆、朱光绶修,娄道南纂:光绪《太平县志》,光绪八年(1882)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69](清)赵懋本修,卢秉纯纂:雍正《襄陵县志》24卷,雍正十年(1732)刻本,山西省图藏。
    [70](清)钱墉修,郝登云纂:光绪《襄陵县志》24卷,光绪七年(1881)刻本,山西省图藏。
    [71]李世佑修,刘师亮纂:民国《襄陵县新志》24卷,民国十二年(1923)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72](明)鄢桂枝修,杨汝江纂:嘉靖《翼城县志》6卷,嘉靖二十七年(1548)刻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4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12月。
    [73](清)王耀章、佛尔国春、龚履坦纂修:光绪《翼城县志》28卷,光绪七年(1881)刻本, 《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74]马继桢、邢翙桐修,吉延彦、马毓琛纂:民国《翼城县志》38卷首1卷,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17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75](明)刘鲁生修,李廷宾纂:嘉靖《曲沃县志》5卷,嘉靖三十年(1551)刻本,《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续编》第4册,上海:上海书店,1990年12月。
    [76](清)张坊修,胡元琢、徐储纂:乾隆《新修曲沃县志》40卷,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刻本敦好堂全书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77](清)侯长熺修,王安恭纂:嘉庆《续修曲沃县志》6卷,嘉庆二年(1797)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78](清)张兆衡纂修:道光《新修曲沃县志》12卷,道光二十二年(1842)刻,曲沃县编委会1992年油印本。
    [79](清)张鸿逵、茅丕熙修,韩子泰纂:光绪《续修曲沃县志》32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9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80]邬汉章修,仇汝功纂:民国《新修曲沃县志》30卷,民国十七年(1928)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9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81](清)贾酉、张乾元修,皇甫奎、张华纂:乾隆《浮山县志》37卷,乾隆十年(1745)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82](清)庆钟修,卢梦兰纂:同治《浮山县志》37卷首1卷,同治十三年(187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83](清)鹿学典、裴允庄修,武克明、盖天佑纂:光绪《浮山县志》34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84]任耀先、乔本情修,张桂书等纂:民国《浮山县志》42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6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85](清)蒋鸣龙修,傅南宫纂:康熙《汾西县志》8卷首1卷,康熙十三年(1674)刻本,故宫博物院编《故宫珍本丛刊》第78册,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6月。
    [86](清)曹宪等修,贾执钧等纂:光绪《汾西县志》8卷1卷,光绪七年(1881)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4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87]李钟珩修,王之哲纂:民国《新修岳阳县志》16卷,民国四年(1915)石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88]杨世瑛、史标青修,王赐桢、王之哲纂:民国《重修安泽县志》16卷,民国二十一年(1931)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89](清)杨延亮纂修:道光《赵城县志》37卷首1卷,道光七年(1827)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2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90](清)崔允昭修,李培谦纂:道光《直隶霍州志》25卷首1卷,道光六年(1826)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4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91](清)杨立旭修,白天章纂:光绪《续刻直隶霍州志》2卷,光绪七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4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92](清)王志融修,黄宪臣纂:嘉庆《灵石县志》12卷,嘉庆二十二年(1817)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2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93]李凯朋修,耿步蟾纂:民国《灵石县志》12卷首图考1卷,民国二十二年(1934)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2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94](清)吴葵之修,裴国苞纂:光绪《吉州全志》8卷,民国初年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95](清)吴葵之修,裴国苞纂:光绪《吉县志》8卷,光绪五年(1879)铅印本,《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19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96](清)佚名修:光绪《吉州乡土志》,清末抄本,国家图书馆地方志和家谱文献中心编《乡土志抄稿本选编》第5册,北京:线装书局,2002年。
    [97](清)钱以垲纂修:康熙《隰州志》24卷,康熙四十九年(171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98](清)崔澄寰修,王嘉会纂:光绪《续修隰州志》4卷,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3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99]阎佩礼修,段金成纂:民国《永和县志》16卷首1卷,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4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00](清)崔同绂修,李华棠纂:光绪《大宁县志》8卷,光绪九年(1883)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01](清)胡必蕃修,曹丕振、贺友范纂:康熙《蒲县新志》8卷,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二辑第8册,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
    [102](清)巫慧修,王居正纂:乾隆《蒲县志》10卷首1卷,乾隆十八年(1753)刻,光绪六年(1880)重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03](清)托克托欢修,罗良栓、曹和钧纂:光绪《蒲县续志》10卷首1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04](明)焦守己纂修,(清)侯世爵续修:顺治《乡宁县志》6卷,明万历二十年(1592)刻,清顺治七年(1650)增刻本,国家图书馆分馆编《清代孤本方志选》第二辑第8册,北京:线装书局,2001年。
    [105](清)葛清纂修:乾隆《乡宁县志》15卷,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06](清)冯安澜、李羲铭修,崔钟淦纂:光绪《续修乡宁县志》15卷,光绪七年(1881)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07]赵祖抃修,吴庚、赵意空纂:民国《乡宁县志》16卷首1卷,民国六年(1917)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08](明)吕柟纂修,(清)乔庭桂重修:康熙《解州志》(不分卷)。抄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109](清)马丕瑶、魏象乾修:光绪《解州志》18卷首1卷,光绪七年(1881)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6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0]徐嘉清修,曲乃锐纂:民国《解县志》14卷首1卷,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1](清)言汝泗修,吕瀶、郑必扬纂:乾隆《解州安邑县志》16卷,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解州全志》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2](清)赵辅堂,张承熊纂:光绪《续修安邑志》6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3](清)言汝泗修。熊名相、吕瀶纂:乾隆《安邑县运城志》16卷首1卷,乾隆二十九年刻《解州全志》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4](清)李焕杨修,张于铸纂:光绪《直隶绛州志》20卷首1卷,光绪五年(1879)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9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5]徐昭俭修,杨兆泰纂:民国《新绛县志》10卷首1卷,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59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6](清)李遵唐修纂:乾隆《闻喜县志》12卷首1卷,乾隆三十一年(1766)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7](清)陈作哲修,杨深秀纂:光绪《闻喜县志斛》3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8](清)陈作哲修,杨深秀纂:光绪《闻喜县志续》4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19](清)陈作哲修,杨深秀纂:光绪《闻喜县志补》4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20]余宝滋修,杨韧田纂:民国《闻喜县志》25卷,民国七年(1918)石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21](清)薛元钊修,张于铸纂:光绪《垣曲县志》14卷,光绪五年(1879)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22](清)阿拉昌修,王本智纂:乾隆《绛县志》14卷,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23](清)赵士弘修,陈所性纂:顺治《绛县志》5卷,顺治十六年(1659)刻,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第7册,北京:中国书店,1992年12月。
    [124](清)刘斌修,张于铸纂:光绪《续修绛县志》14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125](清)胡延纂修:光绪《绛县志》21卷,光绪二十五年(1899)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1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26](清)马光远修,刘梁嵩纂:康熙《河津县志》8卷,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
    [127](清)茅丕熙、杨汉章修,程象濂、韩秉钧纂:光绪《河津县志》14卷首1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2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28](清)沈凤翔修,邓嘉绅等纂:同治《稷山县志》10卷,同治四年(1865)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2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29](清)马家鼎纂修:光绪《稷山县志》2卷,光绪十一年(1885)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30](清)言如泗修,莫溥纂:乾隆《解州芮城县志》16卷首1卷,乾隆二十九年(176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31](清)马丕瑶修,万启均、张承熊纂:光绪《芮城县续志》4卷首1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山西省图书馆藏。
    [132]牛照藻、景耀月修,张亘、萧光汉等纂:民国《芮城县志》16卷首1卷末1卷,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4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33](清)蒋启龙修纂:康熙《夏县志》4卷,康熙四十七年(1708)刻,钞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34](清)言如泗修,李遵唐等撰:乾隆《解州夏县志》16卷首1卷,乾隆二十九年(1764) 刻《解州全志》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3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35](清)黄缙荣、万启均修,张承熊纂:光绪《夏县志》10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36](清)言如泗、韩夔典修,杜若拙、荆如棠纂:乾隆《解州平陆县志》16卷,乾隆二十九(1764)年刻《解州全志》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4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37](清)刘鸿逵修,洪承恩纂:光绪《平陆县续志》2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4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38](清)周景柱纂修:乾隆《蒲州府志》24卷,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6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39](清)李荣和、刘钟麟修,张元懋纂:光绪《永济县志》24卷,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7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40](清)崔铸善修,陈鼎隆、全谋造纂:光绪《虞乡县志》12卷首1卷,光绪十二年(1886)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41]徐贯之、周振声修,李元逸等纂:民国《虞乡县新志》10卷,民国九年(1920)石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8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42]何燊、程瑶阶修,冯文瑞、王景命纂:民国《万泉县志》8卷首1卷末1卷,民国七年(1918)石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7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43](清)李长庚修,张殿珠纂:康熙《荣河县志》8卷,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144](清)杨令琢纂修:乾隆《荣河县志》14卷首1卷,乾隆三十四年(1769)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9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45](清)马鉴、王希濂修,寻鸾炜纂:光绪《荣河县志》14卷首1卷,光绪七年(1881)刻本,《中国方志丛书·华北地方》第421号,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
    [146]张柳星、范茂松修,郭廷瑞纂:民国《荣河县志》24卷首1卷,民国二十五年(1936)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9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47](清)王正茂纂修:乾隆《临晋县志》8卷,乾隆三十八年(1773)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48](清)艾绍濂修,姚东济纂:光绪《续修临晋县志》2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49]俞家骥、许鉴观修,赵意空、于廷梁纂:民国《临晋县志》16卷,民国十二年(1923)铅印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65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50](清)潘(?)修,宋之树续修,何世勋等纂:雍正《猗氏县志》8卷,雍正七年(1729)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7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51](清)周之桢修,崔曾颐纂:同治《续猗氏县志》4卷,同治六年(1867)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7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52](清)徐浩修,潘梦龙纂:光绪《续猗氏县志》2卷,光绪六年(1880)刻本,《中国地方志集成·山西府县志辑》第70册,凤凰出版社,2005年。
    [153](民国)景定成纂,运城市地方志编委会整理:《安邑县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
    [1]王小圣、卢家俭:《古村郭峪碑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
    [2]张正明、科大卫:《明清山西碑刻资料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3]王树新等:《高平金石志》,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
    [4]运城地区博物馆编著:《运城地区碑刻资料汇编》,1980年。
    [5]冯俊杰编:《山西戏曲碑刻辑考》,中华书局,2000年。
    [6]郑裕孚撰,田九畴辑:《淡志室公牍》,民国六年(1917)铅印本。
    [7]郑裕孚撰:《抑过轩公牍》,民国二十一年(1932)铅印本。
    [8](清)李燧、李宏龄著,黄鉴晖校注:《晋游日记》,山西经济出版社,2003年。
    [9]刘大鹏遗著,乔志强标注:《退想斋日记》,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
    [10]陈万里著,杨晓斌点校:《西行日记》,甘肃人民出版社,2002年。
    [11](清)葛士浚:《皇朝经世文续编》,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75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12](清)曾国荃撰,萧荣爵编辑:《曾忠襄公全集·书札》,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5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66年。
    [13]山西省自治筹备处编:《山西省各村户口调查表》(山西省图残卷),民国十三年(1924年)。
    [14]山西省政府视察股汇辑:《山西省各县产物调查表》,民国二十一年(1932)。
    [15]太原经济建设委员会经济统制处编印:《晋绥土货一览》第一册,民国二十二年(1933)。
    [16]铁道部联运处编印:《中华民国全国铁路沿线物产一览表》,民国二十二年(1933)。
    [17]中国国民党陇海铁路特别党部编:《陇海铁路调查报告》,民国二十四年(1935)。
    [18]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编:《中华民国统计提要(廿四年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
    [19]晋绥经济调查统计社编:《晋绥社会经济调查统计社年刊》,太原德和信印刷厂,1935年。
    [20]实业部国际贸易局编纂:《中国实业志·山西省》,上海:实业部国际贸易局,1937年。
    [21]兴亚宗教协会:《华北宗教年鉴》,北京:新民印书馆,1941年。
    [22](伪)山西省公署秘书处统计室编:《山西省统计年鉴》(下卷),民国三十年(1941)。
    [23]李文治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24]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二辑(1912-1927),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25]章有义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三辑(1927-1937),北京:三联书店,1957年。
    [26]彭泽益编:《中国近代手工业史资料》(1840-1949),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1版,1984年第2次印刷。
    [27]山西村政处编:《山西村政汇编》,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第98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73年。
    [28]山西省民政厅编:《山西民政汇刊(民国二十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4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
    [29]山西省民政厅编:《山西民政刊要(民国二十二年)》,沈云龙主编《近代中国史料丛刊三编》,第77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92年。
    [30]薛暮桥、冯和法编:《中国农村论文选》(下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31]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山西省档案馆编:《太行革命根据地土地问题资料选编》,太原:山西省档案馆,1983年。
    [32]河北省税务局、山西省财政厅税务局、河北省档案馆、山西省档案馆编:《华北革命根据 地工商税收史料选编》第二辑(下册)(税收法规部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33]侯振彤译编《山西历史辑览(1909-1943)》,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87年。
    [34]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清实录山西资料汇编》,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
    [35]日本山冈师团编,山西史志研究院翻译:《山西大观》,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
    [36]日本同文会编,孙耀、孙蕾、仁平等翻译:《山西省志》(中国分省全志·第十七卷),太原: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出版,1992年。
    [37]山西大学晋冀鲁豫边区史研究组:《晋冀鲁豫边区史料选编》第一辑,1980年2月。
    [38]庞湘川主编:《太岳革命根据地商业合作资料选编》(初稿),1987年7月。
    [39]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总局:《太行区经济统计资料》,1944年1月15日。
    [40]晋冀鲁豫边区工商管理局:《太行区经济资料》,1944年7月25日,合编。
    [1]农村教育改进社《新农村》(月刊)1933年3、4期(合刊):杨蔚《山西农村破产的原因》:1934年9期:《山西高平陵川神池三县十六个乡村概况调查之比较》;1934年13、14期(合刊):《山西农作物之调查及比较》。
    [2]山西农民自强协会《醒农半月刊》(半月刊)1934年1卷5期:《武乡农村破产之原因》、《山西夏县东乡之农民》。
    [3]东方杂志社《东方杂志》十七卷十九号《北四省灾区视察记》;二十二卷十五号《五省的大灾荒》。
    [4]内政部《内政调查统计表》(月刊)1933年第10期:《县政调查统计(五)山西省》。
    [5]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山西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会刊》(半月刊)1935年第12期:《阳城利用迎神赛会之期宣传新运》;《永济禁止迎神赛会无谓靡费》;《万泉县各集会场所厉行新生活办法》:《新绛县集会上厉行新生活办法》。
    [6]山西省政府建设厅出版委员会《山西省建设公报》第一、二、三期,民国十八年(1929)1月1日、4月1日、7月1日出版:《山西省各县交通状况》(连载)。
    [1]山西文史资料编辑委员会编:《山西文史资料》第8辑,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河津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河津文史资料》第4辑,1988年。
    [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万荣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万荣文史资料》第1辑,1986年。
    [4]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芮城县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芮城文史资料》第3辑,1990年。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西省襄汾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襄汾文史资料》第6辑,1990年。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垣曲县委员会编:《垣曲文史资料》第6辑,1993年。
    [7]长治市郊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长治郊区文史资料》第9辑,1998年。
    [8]平陆县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平陆文史资料汇编》第21-35辑,2000年。
    [1](爱尔兰)R.基钦(Rob Kitchin)、(英)N.J泰特(Nicholas J.Tate)著,蔡建辉译:《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2](法)费尔南·布罗代尔(Fernand Braudel)著,施康强、顾良译:《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一、二、三卷,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
    [3](美)理查德·哈特向(Richard Hartshome):《地理学的性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年。
    [4](美)杜赞奇(Prasenjit Duara)著,王福明译:《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
    [5](美)黄宗智(HuangPhllip C.C.)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
    [6](美)黄宗智(HuangPhllip C.C.):《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
    [7](美)罗兹曼(Gilbert Rozman)主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中国的现代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年。
    [8](美)明恩博:《中国乡村生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年。
    [9](美)彭慕兰著,马俊亚译:《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10](美)施坚雅(G William Skinner)著,史建云、何秀丽译:《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
    [11](日)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
    [12](英)阿瑟·刘易斯(Arthur Lewis)著,周师铭等译:《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3](英)约翰·希克斯(John R.Hicks):《经济史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
    [14]大宁县志编委会编:《大宁县志》,北京:海潮出版社,1990年。
    [15]邓正来,(美)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
    [16]范书义等:《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17]高有鹏著:《沉重的祭典:中原古庙会文化分析》,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
    [18]侯甬坚:《区域历史地理的空间发展过程》,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
    [19]李伯重:《理论、方法、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20]李正华:《乡村集市与近代社会:20世纪前半期华北乡村集市研究》,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年。
    [21]梁肇唐,李政行主编:《山西庙会》,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
    [22]刘佛丁、王玉茹著:《中国近代的市场发育与经济增长》,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年。
    [23]刘建生著:《山西近代经济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5年。
    [24]刘俊文主编,栾成显、南炳文译:《日本学者研究中国史论著选译》第六卷,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
    [25]龙登高著:《中国传统市场发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26]乔志强、行龙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
    [27]渠绍淼、庞义才:《山西外贸志》,山西地方史志资料丛刊,1984年。
    [28]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制:《山西历史地图集》,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2000年。
    [29]山西省交通厅公路交通史志编审委员会编:《山西公路交通史》第一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8年。
    [30]山西省沁源县志编纂委员会编:《沁源县志》,北京:海潮出版社,1996年。
    [31]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二卷,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32]山西省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三十五卷,民政志,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
    [33]山西省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阎锡山统治山西史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34]山西史志研究院:《山西通史》第八卷,抗日战争卷,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35]山西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二十六卷,商业志·商业贸易篇,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6]山西史志研究院编:《山西通志》第六卷,人口志,北京:中华书局,1999年。
    [37]史念海著:《黄河流域诸河流的演变与治理》,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
    [38]王尚义著:《晋商商贸活动的历史地理研究》,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39]王兆祥,刘文智著:《中国古代的庙会》,香港: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7年。
    [40]魏宏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太行山地区社会调查与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
    [41]闻喜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闻喜县志》,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3年。
    [42]吴必虎、刘莜娟著:《中国景观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43]吴承明著:《中国的现代化:市场与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44]武静清、陈兴国著:《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叶山西财政与经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年。
    [45]乡宁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乡宁县志》,北京:新华出版社,1992年。
    [46]襄汾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襄汾县志》,天津:大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
    [47]行龙《近代山西社会研究--走向田野与社会》,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48]徐松荣主编:《近代山西农业经济》,北京:农业出版社,1990年。
    [49]徐月文主编,张郑生等撰:《山西经济开发史》,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2年。
    [50]杨德才编著:《中国经济史新论(1840-1949)》,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
    [51]运城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运城市志》,北京:三联书店,1994年。
    [52]张维邦主编:《山西省经济地理》,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年。
    [53]张萍著:《地域环境与市场空间--明清陕西区域市场的历史地理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54]赵世瑜著:《狂欢与日常:明清以来的庙会与民间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
    [55]郑起东著:《转型期的华北农村社会》,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4年。
    [56]中国戏剧家协会山西分会,山西省文化局戏剧工作研究室编:《山西革命根据地剧本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57]中国戏曲家协会山西分会编:《山西地方戏曲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60年。
    [1]马玉山:《明清时期山西市镇的布局与类型》,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历史地理》编辑委员会编《历史地理》第十二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2]宾长初:《近代中国镇、集的发展和变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2年第5期。
    [3]曹新宇:《清代山西的粮食贩运路线》,《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8年第2期。
    [4]陈国生:《清代山西农业结构的变化》,《晋阳学刊》1996年第1期。
    [5]陈旭清:《民国时期山西公路建设述论》,《晋阳学刊》2004年第6期。
    [6]程念祺:《论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市场问题》,《史林》1999年第3期。
    [7]慈鸿飞:《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社会科学》1998年第1期。
    [8]崔海霞:《阎锡山与山西的工业近代化(1912-1930)》,《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9]范毅军:《明中叶以来江南市镇的成长趋势与扩张性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所集刊》73本第3分,2002年。
    [10]范毅军:《明清江南市场聚落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新史学》九卷二期。
    [11]龚关:《官府、牙行与集市--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市场制度分析》,《天津商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12]龚关:《近代华北集市的发展》,《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1期。
    [13]龚关:《明清至民国时期华北集市的比较分析--与江南、华南等地的比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3期。
    [14]郭锦超:《近代华北商品市场的发育特点》,《江海学刊》2003年第5期。
    [15]韩晓莉:《新旧之间:近代山西的商会与行会》,《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1期。
    [16]郝平:《山西“丁戊奇荒”并发灾害述略》,《晋阳学刊》2003年第1期。
    [17]郝平:《山西“丁戊奇荒”的人口亡失情况》,《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01年第6期。
    [18]郝平:《山西“丁戊奇荒”的时限和地域》,《中国农史》2003年第2期。
    [19]郝正春:《民国时期山西农村人口迁徙之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2期。
    [20]侯春燕:《近代婚嫁论财对山西婚姻生活的影响》,《史志研究》2001年第3期。
    [21]胡英泽:《河道变动与界的表达--以清至民国的山陕滩案为中心》,载常建华主编《中国社会史评论》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
    [22]李凤琴:《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北方十省农民离村问题研究--以华北地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为重点》,《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第2期。
    [23]李辅斌:《清代直隶山西棉花种植和蚕桑业的变化及分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4期。
    [24]李永菊:《明清女性参加庙会的文化需求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年第5期。
    [25]李自典:《清末民初华北农民市场意识研究》,《史学月刊》2006年第12期。
    [26]刘景纯:《从地志资料看清代黄土高原地区市镇及其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历史地理论从》2004年第4期。
    [27]刘荣臻、樊艳丽:《农副相辅中的乡村社会变迁--以民初山西为例》,《晋阳学刊》2005年第6期。
    [28]刘彦威:《近代山西农产商品化的条件和特点》,《古今农业》1996年第4期。
    [29]史建云:《对施坚雅市场理论的若干思考》,《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0]孙占元:《中国近代化研究述评》,《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4期
    [3l]王庆成:《晚清华北的集市和集市圈》,《近代史研究》2004年第4期。
    [32]王庆成:《晚清华北定期集市数的增长及对其意义之一解》,《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6期。
    [33]王先明、牛文琴:《二十世纪前期的山西乡村雇工》。《历史研究》2006年第5期。
    [34]魏宏运:《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集市贸易》,《抗日战争研究》1997年第1期。
    [35]夏明方:《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育性质新探--与江南的比较》,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3辑,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36]行龙:《近代山西集市的数量、分布及其变迁》,《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
    [37]徐浩:《清代华北的农村市场》,《学习与探索》1999年第4期。
    [38]许檀:《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
    [39]许檀:《明清时期农村集市的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1997年第2期。
    [40]袁钰:《甲午战争后华北商品市场发育对农民的影响》,《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
    [41]袁钰:《浅析甲午战争后华北农民与集市功能的变化》,《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42]张利民:《论近代华北商品市场的演变与市场体系的形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1期。
    [43]张萍:《明清陕西庙会市场研究》,《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3期。
    [44]张群群:《市场过渡进程中交易组织的生成:原因、特点及生成方式的多样性》,《财贸经济》1998年第1期。
    [45]赵英霞:《乡土信仰与异域文化之纠葛--从迎神赛社看近代山西民教冲突》,《清史研究》2002年第2期。
    [46]赵永强:《民国时期的山西:政治发动与经济剥夺--兼议同期之山西社会发展主线》,《山西档案》2005年第1期。
    [1]张慧芝:《明清时期汾河流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变迁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博士学位论文。
    [2]张萍:《明清陕西商业地理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
    [3]郭锦超:《近代天津和华北地区经济互动的系统研究(1880年代-1930年代)》,南开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4]樊如森:《天津港口贸易与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1860-1937)》,复旦大学2004届博士学位论文。
    [5]赵永强:《抗战时期武乡农村社会变动》,山西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6]何莉宏:《民国时期华北乡村集市的变迁》,西北大学2003年硕士学位论文。
    [1]军事委员会军部令陆地测量总局测绘:“河津县1:50000地形图”(民国10年3月)、“王显镇1:50000地形图”(民国10年3月)、“西里村1:50000地形图”(民国10年8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地图数字化影像制作项目计划(网址http://webgis.sinica.edu.tw/map_imh/),2005年7月。
    [2]参谋本部陆地测量总局测绘:“荣河县1:50000地形图”(民国10年3月)、“宝鼎镇1:50000地形图”(民国10年3月),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典藏地图数字化影像制作项目计划(网址http://webgis.sinica.edu.tw/map_imh/),2005年7月。
    [3]李根蟠:《对若干理论观点的评议--“商品经济”第三次研讨会材料之五》,国学网“中国经济史论坛”(网址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601),2003年4月11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