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汉晋间风俗观念与政治实践的互动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早在先秦时期,政治文化的“弥散性”与“典范性”就已然形成。“弥散性”表现为政治在社会生活领域里无孔不入,从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模式,于是社会风俗就不仅仅是依据民众的生产生活需要而自发产生,而是在一定程度上伴随政治意识形态的走向而发生着变化。“典范性”则表现为对政治范例的尊重,既强调前世对后世的垂范性,又重视上层对下层的示范性。这两种政治文化特性使得“风俗”被赋予了如下政治内涵:风俗关联到政权的兴亡;风俗是衡量政治的标准;风俗是治国理政的内容;风俗与法制相辅相成。自先秦以来,风俗被纳入到政治范畴内予以观察、记录、评判和改造,由此而形成了“议政论俗”的文化传统,该传统在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延续。
     在东汉至西晋这段历史时期,人们普遍关切社会风俗问题,由此也形成了关于风俗问题的种种论述。汉晋间风俗观念的主题是批判时俗与移风易俗,执政者的作风问题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俭约之风与务实之风成为许多人的期待。在汉晋间社会生活中,政治在日常生活风俗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影响到日常生活的饮食、服饰、婚姻、丧葬等层面。政治对社会风俗的塑造作用主要通过“上层示范”、“道德教化”和“律令规整”三个路径来进行。上层示范主要体现为“君主示范”与“士人示范”,道德教化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循吏宣化”来实现,律令规整则属于非常手段。
     社会风俗对政治具有反馈作用,风俗使及其他一些官吏在上层政治与社会风俗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汉晋间的政治生活中,官员的举荐、弹劾与奖惩往往涉及风俗问题,皇权的波动、世族的经济状况与风俗的变迁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人物性格因素对风俗观念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从汉晋间风俗观念与政治实践的互动现象中,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政治腐败是扰乱社会风俗的根源;整饬风俗应先从社会上层做起;社会风俗需要信仰作为支撑。
As the feature of Ancient Chinese political culture, the "permeation"(弥散性)and "model"(典范性)had been formed since the pre-Qin Dynasty. The "permeation"(弥散性)was reflected in the polity diffusing in social life and affecting people's behavior way and the pattern of life, and therefore social customs not only based o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ving needs, but also changed with political ideology in a certain extent. The "model"(典范性)was reflected in respects on the political example, emphasizing the example of past life on future generations and demonstration of the upper to the lower levels. This two feature made the "customs" be given political connotation:the customs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e and fall of the regime; the customs was the standard of the political evaluation; the customs was one of the state affairs; the customs was complementary with the rule of law. Since the pre-Qin Dynasty, within the scope of polity, the customs was observed, recorded, evaluated and transformed, which formed the cultural tradition of discussion both polity and customs. This cultural tradition is the common phenomenon in Ancient Chinese Society.
     Because of the social customs issue was generally concerned about, there were many sundry views on customs from the Eastern Han to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theme of customs views is the criticism and alteration on current customs. The governor's morale became the focus and the saving and pragmatic morale became many people's expectation from the Eastern Han to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polity played a role in social life. The polity affected daily customs of diet, dress, marriage and funerals from the Eastern Han to the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way of polity how to shape social customs is "upper echelons'demonstration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rule of law". The upper echelons'demonstration includes the monarch's demonstration and the scholar's demonstr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includes school education and Xunli's propaganda. The rule of law is a special way.
     Social customs has a feedback effect on polity. The customs messengers and other officials set up a communication bridge between the polity and social customs. In the political life from Eastern Han to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officials' recommend, impeachment and reward often involve the customs issue. In the political life from Eastern Han to Western Jin Dynasty, the officials'recommend, impeachment and reward often involve the custom issue. The fluctuation of Imperial Power and the Aristocratic Families Economy has some relevance with the change of customs, and some people's personality factors also have effects on the customs views. The Interaction phenomenon of the Customs Views and Political Practice from Eastern Han to Western Jin Dynasty, give us three points at least, which is:political corruption is the root of disturbing the social customs; customs reform should start from the upper social strata; social customs need faith as a support.
引文
① 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第39页。
    ② 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思想史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2-65页。
    ③ 周星:《国家与民俗·导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① 关于社会生活史的界定,学界看法不同。社会生活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指“整个社会物质的和精神的活动”,狭义指“社会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组织的公共活动领域以外的社会日常生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关于社会生活史概念和学科定位问题,可参阅常建华《漫谈中国社会生活史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1991年第8期)、《中国社会生活史一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雒有仓《关于中国社会生活史的体系问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项义华《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与学科定位》(《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等。关于研究现状,可参阅彭卫《近五十年中国古代生活史研究述评》,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中国史学研究室编《中国史学》第六卷,1996年12月。
    ② 关于社会史的概念存有不少争议,社会史应视之为学科还是视角、方法、范式?此类相关问题较多,可参阅乔志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光明日报》1986年8月13日)、王玉波《为社会史正名》(《光明日报》1986年9月10日)、冯尔康《开展社会史研究》与陆震《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对象诸问题》(《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彭卫与孟庆顺《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第四章(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陈旭麓《略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5期)、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杜正胜《什么是新社会史》(《新史学》1992年第4期)、赵世瑜《中国社会史研究笔谈·社会史研究呼唤理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与《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常宗虎《社会史浅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周晓虹《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戴逸《加强社会史学的研究》与张研《中国社会特质与社会史学》(《北京日报》1997年9月7日)、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总序》(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叶汉明《立足于历史学的社会史概念建构与更新》(《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等。
    ① 彭卫《近五十年中国古代生活史研究述评》(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中国史学研究室编《中国史学》第六卷,1996年12月)与刘国石《80年代以来秦汉社:会史研究述要》(《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部分概述内容可另作参考。
    ① 瞿宣颖,字兑之。其著《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改名为《汉代风俗制度史》,该书分《交通篇》、《社交篇》、《习俗篇》、《居处篇》、《衣饰篇》、《器用篇》等16个篇章,针对西汉时期的社会风俗史料进行了整理,具有在该领域的奠基之功。另《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分《衣饰》、《饮食》、《娱乐》、《社交》、《交通》、《杂风俗制度》等20个篇章,其中包含许多汉晋时期的风俗史料,具有很大价值。
    ① 韩东育:《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第48-52页。
    ② 周耀明等:《汉族风俗史》第二卷《秦汉·魏晋南北朝汉族风俗》,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20-32、233-238页。
    ③ 郭必恒等:《中国民俗史·汉魏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④ 赵唯、王爱军:《从南阳汉画看汉代人的精神风貌》,《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196页。
    ⑤ 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风气的嬗变》,《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第99-102页。
    ① 咎风华:《汉代的社会风气与说理散文》,《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第59-64页;咎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4页.
    ② 张承宗:《魏晋南北朝风俗观念与风俗特点》,《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第117-122页。
    ③ 秦永洲:《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变异中的新文化因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第84-89页。
    ④ 王繁:《东汉儒、道思想与社会风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第31-47页。
    ① 张汉东:《论汉代中国民俗学的形成》,《民俗研究》1993年第2期,第17-23页。
    ② 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第39-41页。
    ③ 龚鹏程:《汉代思潮》之《风俗美善的追求》,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第38-54页。
    ① 党超:《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2页。
    ② 另可参见李磊:《六朝士风研究·绪论·学术史回顾》,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第8-16页。
    ① 庞朴:《思想与社会的互动》,《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第74页。
    ① 刘泽华、张分田:《开展统治思想与民间社会意识互动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第117页。
    ① 党超:《论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特性》,《史学月刊》2012年第5期,第44页。
    ② 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① 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自序》,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自序第1页。
    ② 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3-8页。
    ③ “俗”字未见于甲骨文,在金文中已出现,并与“欲”通假。而今文《尚书》、《左传》、《国语》这些史籍中均未出现“俗”字。
    ④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165页。
    ⑤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05页。
    ⑥ 孙希旦:《礼记集解·曲礼上》(上册),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1页。
    ⑦ 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第189页。
    ⑧ 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第32页。
    ⑨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1页。
    ⑩ 何联奎:《中国礼俗研究导言》,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0年第29期,第213页。
    (11) 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9页。
    (12) 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上海文出版社2001年版,导言第3-4页。
    ①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7页。
    ② 早在甲骨文中已有“凤”字出现,王国维《戬寿堂所藏殷墟文字考释》释“风”为“从佳从凡,即凤字,卜辞假凤为风。”据统计,今文《尚书》中,“风”字出现9次,其中8次都指自然现象。《左传》中“风”共出现49次,其中27次指自然现象。《国语》中“风”出现14次,其中7次指自然现象,《诗经》中“风”字共有35次,其中33次指自然之风。同时,在《古诗源》所搜集的汉以前逸诗中,“风”字共3次,都指自然之风,由逯钦立钦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收录的“先秦诗”中,“风”字共有8次,7次皆指自然现象。可见,先秦时期“风”字的基本义项为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当然,除了指自然现象,风也被神化而有风神之说。“在先秦文献中,‘风俗’之义最早由‘风’字指称。从“风”到风俗,经历了较长的意涵演进,体现为一个文化化历程,并直接导引了先秦以音乐教化风俗之意识形态政策的形成。”(杨辉:《“移风易俗”命题考源——在中国美学史视野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8页。)
    ③ 孙希旦:《礼记集解·王制》,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8页。
    ④ 《尚书·说命下》,《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75页
    ⑤ 戴望:《管子校正·四时》,《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38-239页。
    ⑥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版,第284页。
    ⑦ 《毛诗正义》卷一周南关雎诗序“风风也”释文引刘氏说,《十三经注疏》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269页下。
    ⑧ 班固:《汉书》卷28《地理志下》,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40页。
    ①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8页。
    ② 戴望:《管子校正·法法》,《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8-89页。
    ③ 张觉:《吴越春秋校注》,岳麓书社2006年版,第6页。
    ④ 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08、150、190、226页。
    ⑤ 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92、400页。
    ① 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5页。
    ② 邓子琴:《中国礼俗学纲要》,中国文化社1947年版,第6页。
    ③ 张紫展《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
    ④ 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页。
    ⑤ 《辞源》(缩印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854页。
    ⑥ 《辞海》(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第1726页。
    ⑦ 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书店1991年版.第15页。
    ⑧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3页。
    ⑨ 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页。
    ⑩ 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5页。
    ① 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前言,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页。
    ② 陶立璠:《民俗学》,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③ 徐杰舜:《汉族风俗史》(第一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第5页。
    ④ 武文:《中国民俗学古典文献辑论》,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
    ⑤ 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页。
    ⑥ 所谓“风气”,《辞海》解释为“风尚,习气”。《现代汉语词典》说是“社会或集体中流行的爱好和习惯”。其实,风是空气流动的现象,而气是指流动中的气体,风气正是以自然现象作比喻的一种社会现象。一般来说,风俗与风气存在一定的区别。从存在状态来看,风气具有较大的变动性,而风俗则表现出较强的凝固性或历史滞留性;从形成方式上看,风气具有双向性,而风俗习惯则具有单向性;从与人的行为的关系看,风俗易于内化为人们习惯性的行为模式,而风气则可能得到人们一时的模仿,但不一定传之久远并内化为人的行为模式。(参见郑仓元:《论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第3-9页。)
    ① 刘泽华、葛荃、刘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第12页。
    ② 关于“政治社会化”的理论界定,目前学界尚无定论。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第83页)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戴维·伊斯顿与杰克·邓尼斯认为“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习得政治取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转引自杨光斌主编《政治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87-88页)王卓君《现代政治学引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27页)指出:“政治社会化就是个人逐渐接受社会政治文化规范,并使自己逐渐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过程。”葛荃《教化之道: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化路径析论》(《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5期,第64页)认为:政治社会化“一般指的是政治知识的传播过程。对于社会一般成员来说,是其个体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念、政治理念、政治情感以及政治信仰等等的形成过程,也是其政治人格的形成过程,亦即一个人从‘自然人’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政治社会化是指民族的政治文化的传承过程,亦即那些政治方面的知识、态度、价值观和政治信仰等等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渠道,一代一代延传下来的过程。”
    ① 刘太祥:《汉代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第73-84页。
    ② 党超:《论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特性》,《史学月刊》2012年第5期,第43页。
    ③ 徐复观:《两汉思想史》(第二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70-171页。
    ④ 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66页。
    ⑤ 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31-234页。
    ⑥ 《尚书·伊训》,《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页。
    ① 《诗经·曹风·鹏鸠》,《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385页。
    ② 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4、275、289页。
    ③ 严万里校:《商君书·修权》,《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5页。
    ④ 焦循:《孟子正义·滕文公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4页。
    ⑤ 焦循:《孟子正义·离娄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09页。
    ⑥ 《荀子·议兵》,《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79页。
    ⑦ 《苟子·君道》,《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54页。
    ⑧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页。
    ⑨ 范哗:《后汉书》卷2《孝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5页。
    ⑩ 陈立旭、王银膺:《论政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作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6年第3期,第19-21页。
    ① 孙希旦:《礼记集解·缁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323、1326页。
    ② 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1页。
    ③ 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0页。
    ④ 《尚书·伊训》,《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页。
    ⑤ 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04页。
    ⑥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43、1005页。
    ①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6-157、190页。
    ②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67、705、748页。
    ③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8-109页。
    ④ 严万里校:《商君书》,《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14页。
    ⑤ 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9页。
    ⑥ 学界已然认识到中国古代重视风俗的记录与评论的文化传统,例如萧放认为:中国是一个十分重视风俗文化建设的国度,对风俗的记录与评论,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文化传统。不同时期、不同层面的文化人出于 各自的语境,对“风俗”进行着不断地解释与评论。(《“风俗”论考》,2003年“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网络学术会议)但是更确切地说,这应是“议政论俗”的文化传统,因为总休来说中国古代学人对风俗的记录与评论是置于政治范畴内的,政治与风俗两者之间并不可分。
    ① 党超:《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3页。
    ② 《尚书·伊训》,《十三经注疏》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63页。
    ③ 孙诒让:《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705、748、67页。
    ①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05、1326、1422页。
    ② 孙希旦:《礼记集解·王制》,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61页。
    ③ 王弼:《老子注·第八十章》,《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47页。
    ④ 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3页。
    ⑤ 杨辉:《“移风易俗”命题考源——在中国美学史视野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67页。
    ⑥ 班固:《《汉书》卷22《礼乐志》,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28页。
    ⑦ 刘宝楠:《论语正义·为政》,《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2页。
    ⑧ 刘宝楠:《论语正义·颜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75页。
    ⑨ 焦循:《孟子正义·滕文公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94页。
    ⑩ 焦循:《孟子正义·公孙丑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04-105页。
    ① 焦循:《孟子正义·告子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504页。
    ②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6-157、91、152、143、202页。
    ③ 孙希旦:《礼记集解·王制》,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10页。
    ④ 孙希旦:《礼记集解·大略》,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29页。
    ⑤ 孙希旦:《礼记集解·君道》,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58页。
    ⑥ 孙希旦:《礼记集解·议兵》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90页。
    ⑦ 孙希旦:《礼记集解》,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08-109、1005页。
    ① 孙诒让:《墨子间诂·非儒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5页。
    ② 孙诒让:《墨子间诂·非命下》,《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73页。
    ③ 严万里校:《商君书》,《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1、19、14页。
    ④ 严万里校:《商君书·一言》,《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页。
    ⑤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奸劫弑臣》,《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1页。
    ⑥ 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解老》,《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13页。
    ⑦ 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问上十八》,《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89页。
    ⑧ 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问下二》,《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01页。
    ① 戴望:《管子校正·八观》,《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4页。
    ② 戴望:《管子校正·七法》,《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9页。
    ③ 戴望:《管子校正·八观》,《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3页。
    ④ 高诱注:《淮南子·览冥训》,《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96-97页。
    ⑤ 司马迁:《史记》卷87《李斯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542页。
    ⑥ 司马迁:《史记》卷6《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45页。有学者从周秦风俗的认同与冲突的角度来剖析秦始皇的“匡饬异俗”,详见臧知非:《周秦风俗的认同与冲突——秦始皇“匡饬异俗”探论》,《秦文化论丛》(第十辑),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⑦ 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卷13《秦纪会稽山刻石》,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8-1009页。
    ⑧ 《睡虎地秦墓竹简·释文》,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第13页。
    ⑨ 周振鹤先生认为《语书》所谓恶俗就是指:“不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安定的习俗与风气,包括热衷商贾、不务本业,包括奢靡之风、淫僻通奸,甚至包括刚武、尚气力等(这一习俗容易引起各种刑事犯罪)”。参见周振鹤《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两汉风俗区划的变迁》,《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
    ① 工藤元男著,莫枯译:《云梦秦简<日书>所见法与习俗》,《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
    ② 陈苏镇先生在《<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一书的第一章第三节中的《王国吏治的“从王”和“从俗”倾向》提出“从俗”倾向一说,详见该书第98-107页。
    ③ 司马迁:《史记》卷54《曹相国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029页。金陵书局本《史记》本有“俗”字,而中华书局标点本参照《汉书·曹参传》及工念孙《读史记杂志》,删掉了“俗”字,不确。可参见韩兆琦:《史记笺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476页: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0页。
    ④ 司马迁:《史记》卷32《齐太公世家》,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480页。
    ⑤ 司马迁:《史记》卷62《管晏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32页。
    ⑥ 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徐复观集》,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第146页。
    ⑦ 党超:《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46页。
    ① 陆贾:《新语·道基》,《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页。
    ② 陆贾:《新语·明诫》,《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19页。
    ③ 陆贾:《新语·无为》,《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7页。
    ④ 班固:《汉书》卷48《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44-2245页。
    ① 贾谊:《新书·时变》,《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7页。
    ② 班固:《汉书》卷24《食货志第四上》,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128页。
    ③ 贾谊:《新书·无篱》,《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45页.
    ④ 贾谊:《新书·瑰玮》,《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28页。
    ⑤ 贾谊:《新书·辅佐》,《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5页。
    ⑥ 贾谊:《新书·礼》,《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59页。
    ⑦ 班固:《汉书》卷48《贾谊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65页。
    ⑧ 陈新岗:《两汉诸子论风俗》,《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第75页。
    ⑨ 许维通:《韩诗外传集释》卷3,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06页。
    ⑩ 班固:《汉书》卷51《贾山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336页。
    ① 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3-2504、2499页。
    ② 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21页。
    ③ 这里指淮南王刘安及参与《淮南子》编撰的知识群体,并非单指刘安本人。
    ④ 高诱注:《淮南子·齐俗训》,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77、178页。
    ⑤ 高诱注:《淮南子·汜论训》,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213页。
    ⑥ 高诱注:《淮南子·齐俗训》,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76页。
    ⑦ 高诱注:《淮南子·本经训》,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24页。
    ⑧ 高诱注:《淮南子·泰族训》,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57、348页。
    ⑨ 高诱注:《淮南子·齐俗训》,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87页。
    ⑩ 司马迁:《史记》卷23《礼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61页。
    (11) 司马迁:《史记》卷129《货殖列传》,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53页。
    (12) 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自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289页。
    ① 司马迁:《史记》卷24《乐书》,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75、1202、1188页。
    ② 司马迁:《史记》卷130《太史公白序》,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3305页。
    ③ 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页。
    ④ 班固:《汉书》卷22《礼乐志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45页。
    ⑤ 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0页。
    ① 班固:《汉书》卷81《匡衡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333-3335、3337页。
    ② 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杂言》,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32页。
    ③ 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修文》,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76页。
    ④ 班固:《汉书》卷22《礼乐志二》,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034页。
    ⑤ 详见孙家洲、邬文玲:《汉代士人“移风易俗”理论的构架及影响》,《中州学刊》1997年第4期,第141-145页。
    ① 大致从光武帝建武元年(25年)至和帝元兴元年(105年)。
    ① 官辑聚珍本《东观汉记》,见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光武帝》,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3页。
    ③ 《续汉书·祭祀志下》注引《东观汉记》,见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2《光武帝》,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17《冯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51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5页。
    ⑦ 范晔:《后汉书》卷83《逸民传·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56-2757页。
    ⑧ 可参见黄宛峰《刘秀的奖励名节与东汉士风》(《南都学坛》1989年第1期)、马彪《东汉士风中的“禄利”、“名节”之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等。
    ⑨ 范哗:《后汉书》卷13《隗嚣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27页。
    ⑩ 范哗:《后汉书》卷23《窦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03页。
    (11)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①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五》,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② 提倡薄葬也有避免盗墓的考虑。光武帝在建武二十六年曾说:“古者帝王之葬,皆陶人瓦器,木车茅马,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太宗识终始之义,景帝能述遵孝道,通天下反覆,而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刘秀虽未直言,但对古帝王“使后世之人不知其处”这一用意的点破,及对“霸陵独完受其福,岂不美哉”的感叹,却流露出了避免盗墓的心迹。
    ③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页。
    ⑤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3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33《朱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3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1、63页。
    ② 详见孔凡华:《王莽、刘秀的儒家风俗教化措施之比较》,《济宁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第59-61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4页。
    ④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四》,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44页。
    ⑤ 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3《桓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4页。
    ⑥ 桓谭:《新论·离事》,见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5《桓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37页。
    ⑦ 桓谭:《新论·谴非》,见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4《桓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5-126页。
    ⑧ 桓谭:《新论·言体》,见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3《桓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21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26《蔡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07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29《申屠刚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16页。
    ③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五》,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55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41《钟离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09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33《朱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3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3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18-919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34《梁统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66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2《孝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5-96、100页。
    ⑤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明皇帝纪第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10《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11、413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2《孝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121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2《孝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5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42《东海恭王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24-1425页。
    ⑤ 范晔:《后汉书》卷2《孝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3-124页。
    ① 范晔:《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0页。
    ② 范晔:《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9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0、147页。
    ④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⑤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章皇帝纪第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8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5、139、148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27《郑均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46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3、159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8、154页。
    ⑤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女皇帝纪第十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①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章皇帝纪第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99页。
    ③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章皇帝纪第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24《马廖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3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4《孝和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4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10《皇后纪·和熹邓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22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列传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57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59《张衡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98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35《曹褒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2页。
    ⑥ 《续汉书·百官志五》注补引《东观书》,见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31《张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1页。
    ⑦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明皇帝纪第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① 大致从殇帝延平元年(106年)至灵帝中平五年(188年)。
    ② 范哗:《后汉书》卷66《陈蕃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62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69《窦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40页。
    ④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桓皇帝纪第二十二》,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5页。
    ⑤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殇皇帝纪第十五》,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9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32《樊准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26、1127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7、208、228-229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50《孝明八王传·乐成靖王党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73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10《和熹邓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28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46《陈忠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59页。
    ② 范晔:《后汉书》卷39《刘般传附子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7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传·东海恭王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28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36《张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44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61《左雄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17-2021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60《马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54页。
    ③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顺皇帝纪第十八》,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④ 范晔:《后汉书》卷30《郎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55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65《皇甫规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35页。
    ①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顺皇帝纪第十九》,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44《胡广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08-1509页。
    ③ 范晔:《后汉书》卷64《赵岐传》注引《三辅决录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25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63《李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74-2076页。
    ⑤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顺皇帝纪第十八》,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4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63《李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79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56《王龚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20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63《李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80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61《黄琼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32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61《周举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30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7《孝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9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66《陈蕃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68页。
    ④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桓皇帝纪第二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62《荀爽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57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传·孟尝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74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81《独行传·范冉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90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43《朱穆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63-1467页。
    ②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灵皇帝纪第二十三》,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80《文苑传·赵壹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30-2631页。
    ①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献皇帝纪第二十九》,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页。
    ②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灵皇帝纪第二十三》,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9页。
    ① 详见王永平《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第一章《东汉中后期之宦官与社会文化之变迁》,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17页。
    ① 大致从少帝光熹元年(189年)至献帝延康元年(220年)。
    ②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献皇帝纪第三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83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49《王充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29页。
    ④ 黄晖:《论衡校释·解除》,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1046页。
    ⑤ 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1页。
    ⑥ 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三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9页。
    ① 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浮侈》,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40页。
    ② 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德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0页。
    ③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8、4、8页。
    ④ 袁济喜、宋亚莉:《从风俗批评到审美批评——应劭<风俗通义>新探》,《学术研究》2011年第12期,第131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页。
    ⑦ 曹操:《明罚令》,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①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7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5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12《魏书·崔琰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68页。
    ④ 陈寿:《三国志》卷22《魏书·卢毓传》注引《续汉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50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12《魏书·崔琰传》》注引《魏氏春秋》,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70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70《孔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73页。
    ⑦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4页。
    ⑧ 《乐府诗集》卷27,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① 曹操:《内戒令》,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6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5《魏书·后妃传·武宣卞皇后》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57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19《魏书·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7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70《孔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66页。
    ⑤ 曹丕:《典论·奸谗并序》,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⑥ 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献帝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3页。
    ① 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4页。
    ② 《曹丕集》,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③ 曹丕:《典论·酒诲并序》,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06页。
    ④ 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4-105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2《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5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20《礼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32页。
    ⑦ 陈寿:《三国志》卷3《魏书·明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7页。
    ① 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3《魏书·明帝纪》史评,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15页。
    ③ 沈约:《宋书》卷33《五行志四》,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50页
    ④ 陈寿:《三国志》卷25《魏书·高堂隆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12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23《魏书·和洽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57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27《魏书·徐邈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41页。
    ⑦ 陈寿:《三国志》卷25《魏书·高堂隆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12页。
    ⑧ 陈寿:《三国志》卷13《魏书·王朗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13页。
    ⑨ 陈寿:《三国志》卷13《魏书·王朗传》注引《魏名臣奏》,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09页。
    ① 陈寿:《三国志》卷14《魏书·董昭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42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4《魏书·高贵乡公纪》注引《魏名臣奏》,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3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24《魏书·韩暨传》及注引《楚国先贤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78页。
    ④ 桓范:《世要论·为君难》,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11页。
    ⑤ 桓范:《世要论·节欲》,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14页。
    ① 桓范:《荐管宁表》,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20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16《魏书·杜恕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02页。
    ③ 杜恕:《体论·君》,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二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
    ④ 杜恕:《体论·政》,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二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8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16《魏书·杜恕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98页。
    ⑥ 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43《殷褒》,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5页。
    ⑦ 房玄龄等:《晋书》卷33《何曾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95-996页。
    ⑧ 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59《诸葛亮》,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95页。
    ① 陈寿:《三国志》卷39《蜀书·董和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79页。
    ② 张连科、管淑珍:《诸葛亮集校注》卷3《便宜十六策·治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236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27页。
    ④ 陈寿:《三国志》卷44《蜀书·姜维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068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44《蜀书·费袆传》注引《袆别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062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43《蜀书·吕凯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048页.
    ⑦ 陈寿:《三国志》卷42《蜀书·来敏传》注引《亮集》,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025页。
    ⑧ 张采:《三国文》,见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58《诸葛亮》,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8页。
    ⑨ 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注引《袁子》,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35页。
    ① 陈寿:《三国志》卷39《蜀书·董和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79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37《蜀书·庞统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53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42《蜀书·谯周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028页。
    ④ 陈寿:《三国志》卷57《吴书·骆统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336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48《吴书·三嗣主传·孙休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158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65《吴书·华蹑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65页。
    ① 陈寿:《三国志》卷61《吴书·陆凯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00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58《吴书·陆抗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355-1356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65《吴书·贺邵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58页。
    ④ 陈寿:《三国志》卷65《吴书·华蹑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68-1469页。
    ① 干宝:《晋纪总论》,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127《干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309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1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38《乐安王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8页。
    ④ 陈寿:《三国志》卷27《魏书·王基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56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4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20《礼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34页。
    ⑦ 房玄龄等:《晋书》卷40《贾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67页。
    ⑧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6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7《傅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0页.
    ② 《通典》卷140,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2《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2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51《挚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23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52《邵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39-1440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52《阮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47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19《礼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0-601页。
    ⑦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页。
    ⑧ 沈约:《宋书》卷15《礼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7页。
    ⑨ 《书钞》卷129,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⑩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页。
    (11) 《御览》卷29引《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2《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① 《北堂书钞》卷137引《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2《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② 《拾遗记》,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③ 《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6《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7页。
    ⑤ 《书钞》卷72引《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3《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90《良吏·王宏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33页。
    ⑦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78页。
    ⑧ 王隐:《晋书》,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3《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⑨ 《御览》卷252引《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① 王隐:《晋书》,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3《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3页。
    ② 《御览》卷252引《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8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43《山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25、1227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38《文六王·齐王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2、1131页。
    ⑤ 《北堂书钞》卷60引《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4《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7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43《山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26页。
    ⑦ 《书钞》卷59引《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⑧ 房玄龄等:《晋书》卷43《山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24页。
    ① 《淳化阁帖三》,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34《山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0页。
    ② 《世说新语·赏誉篇》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34《山涛》,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50页。
    ③ 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49《嵇康》,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10、517页。
    ① 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46《阮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3-484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1页。
    ③ 张荣明、刘明辉:《阮籍思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孔子研究》2010年第2期,第84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5《刘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3-1277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36《卫瓘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8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39《荀勖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54-1155页。
    ② 《荀勖集》,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31《荀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7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16《律历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80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50《庾峻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1-1394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1《刘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91-1196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6《刘颂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83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47《傅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17页。
    ③ 刘治立:《傅子评注·校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18-19页。
    ④ 刘治立:《傅子评注·曲制》,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74页。
    ⑤ 刘治立:《傅子评注·义信》,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2-33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7《傅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17-1318、1319页。
    ② 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9《成公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91《儒林传·序》,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46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27《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0页。
    ⑤ 葛洪:《抱朴子·外篇》卷27《刺骄篇》,《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52-153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92《文苑·王沈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83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7《傅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3、1324-1325、1327、1329、1330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46《李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09-1313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3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8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8《阎缵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56、1354-1355、1356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5-1537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秀传附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2、1044、1045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66《刘弘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4-1765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92《文苑·王沈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81-2383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94《隐逸·鲁褒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37-2438页。
    ④ 《太平御览》卷949载其佚文。
    ⑤ 《太平御览》卷815载其佚文。
    ① 《全晋文》卷117辑葛洪《抱朴子》佚文。
    ① 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3《桓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4页。
    ② 范晔:《后汉书》卷41《钟离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09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46《陈忠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59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61《左雄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17页。
    ⑤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桓皇帝纪第二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52页。
    ① 范晔:《后汉书》卷81《独行传·范冉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90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43《朱穆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63-1467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80《文苑传·赵壹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32、2630-2631页。
    ④ 黄晖:《论衡校释·解除》,中华书局1990年,第1046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5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16《魏书·杜恕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02页。
    ⑦ 房玄龄等:《晋书》卷41《刘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91、1192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8《阎缵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56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92《文苑传·王沈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81、2383页。
    ③ 成公绥:《钱神论》,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9《成公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94《隐逸传·鲁褒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37-2438页。
    ⑤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序》,《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8页。
    ①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67-568页。
    ② 袁济喜、宋亚莉:《从风俗批评到审美批评——应劭<风俗通义>新探》,《学术研究》2011年第12期,第133页。
    ③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愆礼》,《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0-141页。
    ④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安皇帝纪第十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35《曹褒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02页。
    ⑥ 《续汉书·百官志五》注补引《东观书》,见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31《张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1页。
    ①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殇皇帝纪第十五》,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89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32《樊准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26、1127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39《刘般传附子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7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30《郎颐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55页。
    ⑤ 范晔:《后汉书》卷62《荀爽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57页。
    ⑥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灵皇帝纪第二十三》,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81页。
    ⑦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献皇帝纪第二i·九》,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1页。
    ⑧ 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01页。
    ⑨ 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三式》,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9页。
    ⑩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序》,《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8页。
    (11)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页。
    (12) 陈寿:《三国志》卷4《魏书·高贵乡公纪》注引《魏名臣奏》,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3页。
    (13) 陈寿:《三国志》卷24《魏书·韩暨传》及注引《楚国先贤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78页。
    (14) 桓范:《世要论·为君难》,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11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33《朱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3页。
    ②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29《申屠刚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16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33《朱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3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24《马廖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3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44《胡广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08-1509页。
    ⑦ 曹丕:《典论·奸谗并序》,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3页。
    ⑧ 陈寿:《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4页。
    ⑨ 《曹丕集》,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4页。
    ⑩ 陈寿:《三国志》卷57《吴书·骆统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336页。
    (11) 陈寿:《三国志》卷61《吴书·陆凯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00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1页。
    ② 范晔:《后汉书》卷26《蔡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07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61《左雄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17-2021页。
    ④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顺皇帝纪第十九》,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39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58《吴书·陆抗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355-1356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5《刘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3-1277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36《卫瓘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8页。
    ① 《苟勖集》,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31《荀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17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46《李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09-1310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传·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57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3、159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24《马廖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3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10《皇后纪·和熹邓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22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7、208、228-229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7《孝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9页。
    ④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4页。
    ⑤ 《乐府诗集》卷27,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5《魏书·后妃传·武宣卞皇后》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57页。
    ⑦ 陈寿:《三国志》卷19《魏书·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7页。
    ⑧ 陈寿:《三国志》卷2《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5页。
    ⑨ 曹丕:《典论·酒诲并序》,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06页。
    ⑩ 陈寿:《三国志》卷14《魏书·董昭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42页。
    (11) 张连科、管淑珍:《诸葛亮集校注》卷3《便宜十六策·治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236页。
    ① 陈寿:《三国志》卷61《吴书·陆凯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00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65《吴书·华联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68-1469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47《傅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24-1325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6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13《隗嚣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527页。
    ⑥ 范晔:《后汉书》卷23《窦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03页。
    ⑦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页。
    ⑧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明皇帝纪第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2页。
    ⑨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5、139、148页。
    ⑩ 陈寿:《三国志》卷3《魏书·明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7页。
    (11) 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3《桓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4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33《何曾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95-996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秀传附裴頠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2、1044、1045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66《刘弘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764-1765页。
    ④ 《太平御览》卷949载其佚文。
    ⑤ 《太平御览》卷815又载其佚文。
    ① 《全晋文》卷117辑葛洪《抱朴子》佚文。
    ① 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0页。
    ② 孙希旦:《礼记集解·王制》,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354页。
    ① 陈寿:《三国志》卷65《吴书·韦曜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62页。
    ②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纰漏》,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66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4《孝惠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8页。
    ④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汰侈》,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29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33《何曾传附子劭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99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45《任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7页。
    ⑦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汰侈》,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30、1028页。
    ⑧ 陈寿:《三国志》卷5《魏书·后妃传·武宜卞皇后传》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57页。
    ⑨ 房玄龄等:《晋书》卷49《毕卓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81页。
    ⑩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任诞》,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881、893页。
    (11) 房玄龄:《晋书》卷94《隐逸传·陶潜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61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1页。
    ② 曹丕:《典论·酒诲并序》,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5-106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61《周举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24页。
    ① 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② 董仲舒:《春秋繁露·度制》,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285-286页。
    ③ 贾谊:《新书·服疑》,《丛书集成》本,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3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120《舆服志下·后夫人服条》注引蔡岜《表志》,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
    ⑤ 蔡邕:《衣箴》,见《续修四库全书·集部·蔡中郎集》卷7《箴》,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418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65《吴书·华雯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468-1469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24《马援传附子廖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3页。
    ⑧ 范哗:《后汉书》卷10《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纪》注引《东观汉记》,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08页。
    ⑨ 范晔:《后汉书》卷10《明德马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11页。
    ⑩ 陈寿:《三国志》卷29《魏书·方技传·朱建平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10页。
    ① 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6页。
    ② 范晔:《后汉书》卷63《李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84页。
    ③ 王利器:《颜氏家训集解·勉学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145页。
    ④ 范晔:《后汉书》卷5《孝安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8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7《孝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9页。
    ⑥ 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55-56页。
    ⑦ 陈寿:《三国志》卷5《魏书·后妃传·武宣卞皇后》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57页。
    ⑧ 陈寿:《三国志》卷19《魏书·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7页。
    ⑨ 陈寿:《三国志》卷39《蜀书·董和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79页。
    ⑩ 张连科、管淑珍:《诸葛亮集校注》卷3《便宜十六策·治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235-236页。
    (11) 《书钞》卷129,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12) 房玄龄等:《晋书》卷38《文六王·齐王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2、1131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31《廉范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03页。
    ② 左思:《蜀都赋》,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74《左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768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传》及注引《东观汉记》,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0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52《崔驷传附孙寔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31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53《吴书·程秉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248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传·任延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2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传·卫飒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59页。
    ⑧ 范哗:《后汉书》卷57《栾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41页。
    ⑨ 陈寿:《三国志》卷11《魏书·田畴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41页。
    ⑩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顺皇帝纪第十八》,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86《贺循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24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42《东海恭王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24-1425页。
    ④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顺皇帝纪第十八》,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25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3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20《礼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34页。
    ② 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81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2《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1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20《礼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34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20《礼志中》,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32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24《魏书·韩暨传》及注引《楚国先贤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78页。
    ⑦ 陈寿:《三国志》卷35《蜀书·诸葛亮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927页。
    ⑧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1页。
    ⑨ 沈约:《宋书》卷15《礼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7页。
    ① 沈约:《宋书》卷15《礼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5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33《王祥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89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33《石苞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03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33《皇甫谧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17-1418页。
    ① 西方学者也已注意到上层阶级的言行示范对下层的影响作用。如塔德(G.Tarde)在《模仿律》一书中指出,下降律(即指“上行下效”)是风俗传播的主要规律之一。他认为,下层阶级明显地具有“模仿上层阶级的倾向”,并且“模仿是从示范者的内圈扩展到其外圈这一事实,必然形成了从社会上层到社会下层这样一个依次而下的社会体系”。参阅G. Tarde. The laws of imitation,1903, p.88,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② 班固:《汉书》卷72《王吉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063页。。
    ③ 陈立旭、王银膺:《论政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作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6年第3期,第19-21页。
    ④ 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德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0页。
    ⑤ 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务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3页。
    ⑥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献皇帝纪第三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8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33《朱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3页。。
    ⑧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2《孝明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24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10《明德马皇后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411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9页。
    ⑤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佚文》,《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568页。
    ⑥ 黄汝成:《日知录集释》(外七种)卷13《两汉风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009-1011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6《刘颂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95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24《马廖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3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30《郎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55页。
    ④ 张采:《三国文》,见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58《诸葛亮》,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88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47《傅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17页。
    ① 刘治立:《傅子评注·戒言》,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9-60页。
    ② 刘治立:《傅子评注·义信》,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2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6-1537页。
    ④ 刘蓉:《汉魏名士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7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79《儒林传上·孙期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54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53《周燮传》注引谢承《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42页。
    ③ 皇甫谧:《高士传·姜岐》,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9-120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53《徐稚传》注引谢承《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746页。
    ⑤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桓皇帝纪第二十二》,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274页。
    ⑥ 徐天麟:《东汉会要》卷30《民政下·禁厚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447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56《王龚传附子畅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25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73《刘虞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54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94《隐逸传·夏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28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56《孙楚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43页。
    ⑤ 葛洪:《抱朴子·外篇》卷27《刺骄篇》,《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52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94《隐逸传·戴逵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57-2458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63《李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79页。
    ② 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43《殷褒》,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5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38《乐安王鉴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8页。
    ① 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5页。
    ② 周振鹤:《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载《周振鹤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5页。
    ① 孙希旦:《礼记集解·学记》,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956-957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40《班彪传附子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68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79《儒林传下·蔡玄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88页。
    ④ 该时期所形成的游学风气也有助于教化风俗。关于游学风气的研究,可参见张鹤泉:《东汉时代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第104-109页。
    ⑤ 班固:《汉书》卷56《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03页。
    ⑥ 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72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33《朱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4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41《宋均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11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79《儒林传·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47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5页。
    ④ 此处不赘述,可参见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30-139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79《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88页。
    ⑥ 赵翼:《陔余丛考·两汉时受学者皆赴京师》,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第296页。
    ⑦ 陈寿:《三国志》卷12《魏书·何夔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81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33《何曾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99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69《周顗传附子闵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853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91《儒林传·徐邈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58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36《张华传附子袆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77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2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45《刘毅传附子暾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80页。
    ⑦ 房玄龄等:《晋书》卷57《张光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65页。
    ⑧ 房玄龄等:《晋书》卷37《宗室列传·安平献王孚传附邕弟义阳成王望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85页。
    ⑨ 房玄龄等:《晋书》卷59《齐王同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05页。
    ⑩ 房玄龄等:《晋书》卷37《宗室列传·高密文献泰传附子孝王略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95页。
    (11)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7页。
    (12) 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45《崔瑷》,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53页。
    (13) 范晔:《后汉书》卷7《孝桓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93页。
    (14) 范哗:《后汉书》卷43《朱穆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66页。
    (15) 范哗:《后汉书》卷62《苟淑传附孙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60页。
    (16) 范哗:《后汉书》卷71《皇甫嵩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99页。
    (17) 房玄龄等:《晋书》卷50《庾纯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99页。
    ① 《御览》卷260引《古今通语》,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81《殷兴》,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841-842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118《百官志五·州郡条》,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621、3622-3623、3624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2《明帝纪》注,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6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传·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57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8页。
    ③ 兹不赘引,详见本文《附录:汉晋间循吏教化风俗事迹表》。
    ① 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37-159页。
    ② 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页。
    ③ 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78页。
    ④ 雷戈:《两汉郡守的教化职能——秦汉意识形态建制研究之一》,《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第33-45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12《魏书·邢颙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83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27《魏书·王昶传》注引《别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747页。
    ⑦ 《书钞》卷72引《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3《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29页。
    ⑧ 房玄龄等:《晋书》卷90《良吏传·窦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32页。
    ⑨ 范晔:《后汉书》卷39《刘般传附子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7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41《钟离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09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00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39《刘般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7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62《陈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68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25《卓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71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76《许荆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72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64《吴祐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01页。
    ⑧ 焦循:《孟子正义·梁惠王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5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25《刘宽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87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80《文苑传下·刘梁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39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传·秦彭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67页。
    ④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怪神》,《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401-402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41《宋均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12页。
    ①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页。
    ③ 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43页。
    ④ 陈寿:《三国志》卷1《魏书·武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7页。
    ⑤ 范晔:《后汉书》卷70《孔融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66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2《魏书·文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85页。
    ⑦ 《通典》卷55,见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第172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19《礼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600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页。
    ③ 沈约:《宋书》卷15《礼志二》,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407页。
    ④ 《书钞》卷129,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0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3页。
    ⑥ 《御览》卷29引《晋起居注》,见《全晋文》卷2《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⑦ 《北堂书钞》卷137引《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2《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14页。
    ⑧ 《拾遗记》,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54页。
    ⑨ 《晋起居注》,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6《武帝》,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2页。
    ⑩ 房玄龄等:《晋书》卷38《文六王·齐王攸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132、1131页。
    (11) 房玄龄等:《晋书》卷3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38页。
    ① 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80页。
    ② 班固:《汉书》卷6《武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166页。
    ③ 班固:《汉书》卷7《昭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20页。
    ④ 班固:《汉书》卷8《宜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58页。
    ⑤ 班固:《汉书》卷9《元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279页。
    ⑥ 班固:《汉书》卷10《成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23页。
    ① 班固:《汉书》卷12《平帝纪》,中华书局1962年版,第357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76《循吏传·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57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6《顺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4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81《独行传·雷义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88页。
    ⑤ 范晔:《后汉书》卷82《方术传上·李邰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17-2718页。
    ⑥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⑦ 《续汉书·百官志五》注补引《东观书》,见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31《张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1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39《刘般传附子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7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3《武帝纪》,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57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31《羊续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0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29《郅恽传附了寿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32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60《蔡邕传》及注引《汉官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996页。
    ② 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13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1《光武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64页。
    ② 范晔:《后汉书》卷33《朱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3页。
    ③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光武皇帝纪第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④ 范晔:《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00页.
    ⑤ 刘珍等:《东观汉纪》,见李昉《太平御览》卷91,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894页。
    ⑥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章皇帝纪第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41《钟离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09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33《朱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43页。
    ③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安皇帝纪第十六》,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97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41《第五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99页。
    ⑤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章皇帝纪第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3《孝章帝纪》,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8页。
    ⑦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章皇帝纪第十一》,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41页。
    ⑧ 范哗:《后汉书》卷68《郭泰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25页。
    ① 郝虹:《汉魏之际忠君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第62页。
    ② 钱穆:《国史大纲》,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163-164页。
    ③ 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9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29《郅恽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27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81《独行传·戴就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91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81《独行传·彭修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74页。
    ③ 王心扬:《东晋士族的双重政治性格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74《刘表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422页。
    ⑤ 陈寿:《三国志》卷8《魏书·公孙度传附公孙渊传》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254页。
    ⑥ 范晔:《后汉书》卷51《李恂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83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62《荀淑传附子爽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57页。
    ⑧ 王利器:《风俗通义校注·愆礼》,《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中华书局2010年版,第140页。
    ⑨ 房玄龄等:《晋书》卷89《忠义传·嵇绍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01页。
    ①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方正》,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350-351页。
    ② 王心扬:《东晋士族的双重政治性格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38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11《魏书·邴原传》注引《原别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352页。
    ④ 嵇康:《答难养生论》,见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48《嵇康》,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503页。
    ① 阮籍:《大人先生传》,见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卷46《阮籍》,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488页。
    ② 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352页。
    ③ 王心扬:《东晋士族的双重政治性格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第53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22《刘隆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780-781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32《阴识传附弟兴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33页。
    ⑥ 陈桥驿:《水经注校证·比水注》,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693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32《樊宏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19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传·济南安王康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31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24《马援传附子防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7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34《梁统传附玄孙冀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82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78《宦者传·侯览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523页。
    ⑥ 陈寿:《三国志》卷6《魏书·董卓传》注引《续汉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72页。
    ⑦ 房玄龄等:《晋书》卷56《江统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537页。
    ① 庄园经济在边郡地区的发展,可由东汉时期的明器、画像砖、画像石等考古资料得到证实。如北有内蒙古和林格尔壁画中的庄园生产图,南有广东、四川的反映庄园经济生产的水田、池塘模型。详见《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② 可参见邱永明、谭毅:《汉代庄园经营方式新探》,《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邓伟平:《东汉庄园经济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1-12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49《仲长统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648、1644页。
    ④ 陈寿:《三国志》卷6《魏书·董卓传》注引《英雄记》,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79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33《石苞传附子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06页。
    ① 石崇:《金谷诗·序》,[清]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33《石崇》,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346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43《王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34页。
    ③ 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俭蔷》,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1025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83《逸民传·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55页。
    ⑤ 范哗:《后汉书》卷56《王龚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820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66《陈蕃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61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80《文苑传·赵壹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32页。
    ⑧ 陈寿:《三国志》卷22《魏书·徐宣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646页。
    ⑨ 范哗:《后汉书》卷83《逸民传·王霸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62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83《逸民传·井丹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764、2765页。
    ② 范哗:《后汉书》卷81《独行传·范冉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690页。
    ③ 范哗:《后汉书》卷29《申屠刚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11、1016页。
    ④ 范哗:《后汉书》卷34《梁统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165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30《刑法志》,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18-919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45《张酣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529页。
    ⑦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明皇帝纪第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5页。
    ⑧ 《续汉书·百官志五》注补引《东观书》,见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31《张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311页。
    ⑨ 范哗:《后汉书》卷27《宣秉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927页。
    ⑩ 范晔:《后汉书》卷31《杜诗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094页。
    (11) 范哗:《后汉书》卷42《光武十王传·东海恭王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25页。
    (12) 范哗:《后汉书》卷44《张禹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497页。
    ① 范哗:《后汉书》卷73《刘虞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354页。
    ② 陈寿:《三国志》卷5《魏书·后妃传·武宣卞皇后传》注引《魏书》,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56页。
    ③ 陈寿:《三国志》卷19《魏书·陈思王植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557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92《文苑传·成公绥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71页。
    ⑤ 成公绥:《钱神论》,见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卷59《成公绥》,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页。
    ⑥ 房玄龄等:《晋书》卷49《阮籍传附族弟放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67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69《窦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239页。
    ⑧ 陈寿:《三国志》卷60《吴书·贺齐传》,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1380页。
    ⑨ 房玄龄等:《晋书》卷93《外戚传·羊琇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11页。
    ⑩ 房玄龄等:《晋书》卷33《何曾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99页。
    (11) 房玄龄等:《晋书》卷42《王浑传附子济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06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93《外戚传·王恂传附弟虔、恺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412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55《夏侯湛传附淳子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499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43《乐广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43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61《成公简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65页。
    ① 沈约:《宋书》卷1《武帝纪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9页。
    ② 沈约:《宋书》卷62《王微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666页。
    ③ 萧子显:《南齐书》卷2《高帝纪下》,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9页。
    ④ 姚思廉:《梁书》卷38《贺琛传》,中华书局1973年版,第544-545页。
    ⑤ 令狐德棻等:《周书》卷3《孝闵帝纪》,中华书局1971年版,第47页。
    ⑥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68《汉纪六十·献帝建安二十四年》,中华书局1956年版,第2173-2174页。
    ⑦ 脱脱等:《宋史·苏轼传》,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0806-10807页。
    ⑧ 宋应星:《野议·风俗议》,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第40页。
    ① 可参见本文《引言》中《选题意义》部分的论述。
    ② 房玄龄:《晋书》卷45《刘毅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1272页。
    ③ 房玄龄:《晋书》卷92《文苑传·王沈传》,中华书局1974年,第2382页。
    ④ 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卷13《桓谭》,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第114页。
    ⑤ 详见张荣明:《两晋时期士人“仕而不事”心态剖析——以<庄子注>为中心》,《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133-135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67《党锢传·序》,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185页。
    ⑦ 范哗:《后汉书》卷62《荀淑传附孙悦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2058页。
    ① 房玄龄等:《晋书》卷45《刘毅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273-1277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36《卫瓘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58页。
    ① 详见本文《附录》部分。
    ② 范晔:《后汉书》卷24《马廖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853页。
    ③ 王符著,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德化》,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80页。
    ④ 袁宏撰,李兴和点校:《袁宏<后汉纪>集校·孝献皇帝纪第三十》,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78页。
    ⑤ 房玄龄等:《晋书》卷47《傅玄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317页。
    ⑥ 范哗:《后汉书》卷39《刘般传附子恺传》,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1307页。
    ⑦ 参见郝虹:《魏晋儒学新论——以王肃和“王学”为讨论的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张野:《魏晋儒学的三重角色说》,《中国图书评论》2012年第9期。
    ① 葛洪:《抱朴子·外篇》卷25《疾谬篇》,《诸子集成》本,中华书局1954年版,第149-150页。
    ② 房玄龄等:《晋书》卷91《儒林传·范宣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60页。
    ③ 房玄龄等:《晋书》卷27《五行志上》,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820页。
    ④ 房玄龄等:《晋书》卷35《裴秀传附子颁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1045页。
    ① 本表制作过程中参考了夏增民先生《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附录》中的《三国西晋循吏分布》、《蜀汉儒士资料》、《吴国儒士资料》,见于该书第280-304页。
    [1][汉]贾谊:《新书》,《丛书集成》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2][魏]王弼:《老子注》,《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3][清]刘宝楠:《论语正义》,《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4][清]焦循:《孟子正义》,《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5][清]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6][清]郭庆藩:《庄子集释》,《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7][清]孙诒让:《墨子间诂》,《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8][清]严万里校:《商君书》,《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9][清]王先慎:《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0][清]戴望:《管子校正》,《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1]张纯一:《晏子春秋校注》,《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2][汉]陆贾:《新语》,《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3][汉]高诱注:《淮南子》,《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4][晋]葛洪:《抱朴子》,《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54年版。
    [15][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16][清]杨晨:《三国会要》,北京:中华书局,1956年版。
    [17][清]赵翼:《陔余丛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18][汉]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
    [19][汉]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版。
    [20][汉]许慎:《说文解字》,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版。
    [21][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年版。
    [22][晋]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23][唐]令狐德棻等:《周书》,北京:中华书局,1971年版。
    [24][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2年版。
    [25][唐]姚思廉:《梁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年版。
    [26][唐]房玄龄:《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7][南朝梁]沈约:《宋书》,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版。
    [28][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29][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版。
    [30][明]宋应星:《野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31]文物编辑委员会:《文物考古工作三十年:1949—1979》,北京:文物出版社,1979年版。
    [32]《尚书》,《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3]《诗经》,《十三经注疏》本,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4][汉]应劭撰,吴树平校:《风俗通义校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35][汉]韩婴撰,许维通校释:《韩诗外传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
    [36][北齐]颜之推撰,王利器集解:《颜氏家训集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37][清]卢弼:《三国志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
    [38]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39][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订补本),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
    [40][清]王先谦:《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41][清]顾炎武著,[清]黄汝成集释:《日知录集释(外七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42][汉]王符撰,汪继培笺,彭铎校正:《潜夫论笺校正》,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3][元]脱脱等:《宋史》,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
    [44][汉]陆贾撰,王利器校注:《新语校注》,《新编诸子集成》本,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
    [45]周天游:《八家后汉书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46][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7][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
    [48][汉]刘珍等撰,吴树平校注:《东观汉记校注》,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49][宋]李昉:《太平御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50][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礼记集解》,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
    [51][汉]荀悦:《申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
    [52][清]孙星衍等辑,周天游点校:《汉官六种》,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53][汉]王充撰,黄晖校释:《论衡校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
    [54]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版。
    [55][汉]徐干:《中论》,[明]程荣纂辑:《汉魏丛书》,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56][清]严可均辑,陈延嘉等校点:《全晋文》,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57][清]严可均辑,许振生审订:《全后汉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8][清]严可均辑,马志伟审订:《全三国文》,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59][汉]蔡:《蔡中郎集》,《续修四库全书》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60]韩兆琦:《史记笺证》,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61][汉]赵晔撰,张觉校注:《吴越春秋校注》,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
    [62][宋]徐天麟:《东汉会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63]韩格平:《魏晋全书》(第一、二册),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年版。
    [64][南朝宋]刘义庆著,[南朝梁]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笺疏》,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5]陈桥驿:《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
    [66]李兴和:《袁宏<后汉纪>集校》,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67]张连科、管淑珍:《诸葛亮集校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68][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新编诸子集成续编》本,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69][清]顾炎武:《亭林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70]刘治立:《傅子评注》,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3年版。
    [2]尚秉和:《历代社会风俗事物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3]邓子琴:《中国礼俗学纲要》,北平:中国文化社,1947年版。
    [4]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丛》,北京:三联书店,1955年版。
    [5]赵翼:《陔余丛考》,北京:商务印书馆,1957年版。
    [6]林剑鸣:《秦汉社会文明》,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58年版。
    [7]何启民:《竹林七贤研究》,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66年版。
    [8]唐长孺:《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
    [9]刘志远等:《四川汉代画像砖与汉代社会》,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10]谢国桢:《两汉社会生活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1]张紫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2]瞿宣颖:《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版。
    [13]张蓓蓓:《东汉士及其转变》,台北:台湾大学出版委员会,1985年版。
    [14]韩养民:《秦汉文化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
    [15]韩养民:《秦汉风俗》,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发展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17]彭卫、孟庆顺:《历史学的视野——当代史学方法概述》,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8]钱穆:《国史大纲》,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19]《辞源》(缩印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20]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版。
    [21]邓子琴:《中国风俗史》,成都:巴蜀书社,1988年版。
    [22]《辞海》(缩印本),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版。
    [23]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合肥:黄山书社,1989年版。
    [24]郑欣:《魏晋南北朝史探索》,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5]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26]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北京:中国书店,1991年版。
    [27]刘泽华:《中国传统政治思维》,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28]刘泽华:《士人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29]余鹏飞:《三国经济史》,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0]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1]钱玄、钱兴奇:《三礼辞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2]张紫晨:《中国民俗学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33]徐复观:《学术与政治之间》,北京:群言出版社,1993年版。
    [34]马良怀:《崩溃与重建中的困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35]何满子:《中古文人风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36]岳庆平:《中国秦汉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7]梁满仓:《中国魏晋南北朝习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38]刘大杰:《魏晋思想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
    [39]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成都:巴蜀书社,1995年版。
    [40]张毅:《潇洒与敬畏——中国士人的处世心态》,长沙:岳麓书社,1995年版。
    [41]张节末:《狂与逸——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两种人格特征》,北京:东方出版社,1995年版。
    [42]高敏:《魏晋南北朝经济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43]曹文柱:《中国社会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44]宁稼雨:《魏晋风度——中古文人生活行为的文化意蕴》,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
    [45]金春峰:《汉代思想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46]周一良:《魏晋南北朝史论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7]龚书铎:《中国社会通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48]周振鹤:《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49]马新:《两汉乡村社会史》,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版。
    [50]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1]朱大渭等:《魏晋南北朝社会生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52]彭卫:《汉代社会风尚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8年版。
    [5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4]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55]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56]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仰世界》(《中国思想史》第1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7]许殿才:《中国文化通史·秦汉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58]曹文柱:《中国文化通史·魏晋南北朝卷》,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年版。
    [59]赵世瑜:《“眼光向下”的革命——中国现代民俗思想史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0]赵庆伟:《中国社会时尚流变》,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61]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2]毛佩琦:《岁月风情:中国社会生活史》,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63]胡学常:《文学话语与权力话语——汉赋与两汉政治》,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64]杨光斌:《政治学导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5]王卓君:《现代政治学引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6]陈启云:《荀悦与中古儒学》,高专诚译,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67]陈启云:《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历史论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8]陈寅恪:《金明馆丛稿初编》,北京:三联书店,2001年版。
    [69]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0]刘泽华、葛荃:《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71]范子烨:《中古文人生活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2]乌丙安:《民俗学原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年,
    [73]康健:《中华风俗史》,北京: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
    [74]宋镇豪:《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75]张承宗、魏向东:《中国风俗通史·魏晋南北朝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
    [76]徐杰舜、周耀明:《汉族风俗文化史纲》,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7]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年版。
    [78]韩养民、韩小晶:《中国风俗文化导论》,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79]彭卫、杨振红:《中国风俗通史·秦汉卷》,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
    [80]王凯旋:《秦汉生活掠影》,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版。
    [81]李洪权:《魏晋生活掠影》,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年版。
    [82]卫广来:《汉魏晋皇权禅代》,上海:书海出版社,2002年版。
    [83]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4]庄华峰等:《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85]李建中、高华平:《玄学与魏晋社会》,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6]汪文学:《汉晋文化思潮变迁研究:以尚通意趣为中心》,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7]王文宝:《中国民俗研究史》,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8]马良怀:《士人皇帝宦官》,长沙:岳麓书社,2003年版。
    [89]孙明君:《汉魏文学与政治》,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90]宁稼雨:《魏晋士人人格精神——<世说新语>的士人精神史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1]葛荃:《权力宰制理性——士人、传统政治文化与中国社会》,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2]陶立璠:《民俗学》,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年版。
    [93]周耀明等:《汉族风俗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94]蓝旭:《东汉士风与文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
    [95]常金仓:《周代礼俗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96]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
    [97]徐杰舜:《汉族风俗史》(第一卷),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版。
    [98]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99]龚鹏程:《汉代思潮》,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100]罗宗强:《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01]阎爱民:《汉晋家族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02]王永平:《中古士人迁移与文化交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103]王永平:《孙吴政治与文化史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04]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第一、二卷),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105]蒋福亚:《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106]王子今:《秦汉社会史论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107]王焕然:《汉代士风与赋风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08]马植杰:《三国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09]柳春新:《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长沙:岳麓书社,2006年版。
    [110]周长山:《汉代地方政治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1]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112]武文:《中国民俗学古典文献辑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版。
    [113]林甘泉:《中国经济通史·秦汉经济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114]熊铁基:《秦汉文化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版。
    [115]成臻铭:《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传统研究》,北京:群言出版社,2007年版。
    [116]黄留珠:《中国思想学说史·秦汉卷》,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17]郭必恒等:《中国民俗史·汉魏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18]万昌华、赵兴彬:《秦汉以来基层行政研究》,济南:齐鲁书社,2008年版。
    [119]李磊:《六朝士风研究》,武汉:武汉出版社,2008年版。
    [120]刘厚琴:《汉代伦理与制度关系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121]阎步克:《波峰与波谷: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文明》,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2]咎风华:《汉代风俗文化与汉代文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3]庄华峰:《魏晋南北朝社会》,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4]梁满仓、杜明才:《三国礼仪习俗研析》,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25]刘蓉:《汉魏名士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
    [126]夏增民:《儒学传播与汉晋南朝文化变迁》,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7]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128]王心扬:《东晋士族的双重政治性格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129]陈苏镇:《<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130]王永平:《汉晋间社会阶层升降与历史变迁》,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131]郝虹:《魏晋儒学新论——以王肃和“王学”为讨论的中心》,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2]熊伟:《秦汉监察制度史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133]周星:《国家与民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4]吕宗力:《汉代的谣言》,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5]聂济冬:《东汉士风与文人文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36]G. Tarde. The laws of imitation,1903,p.88,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137][英]崔瑞德等:《剑桥中国秦汉史》,杨品泉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138][日]谷川道雄:《中国中世社会与共同体》,马彪译,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
    [139][日]冈村繁:《汉魏六朝的思想和文学》,陆晓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140][日]内藤湖南:《中国史通论——内藤湖南博士中国史学著作选译》,夏应元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
    [14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小G.宾厄姆·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07年版。
    [142][日]吉川忠夫:《六朝精神史研究》,王启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陈直:《汉代人民的日常生活》,《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7年第4期。
    [2]何联奎:《中国礼俗研究导言》,《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70年第29期。
    [3]黄展岳:《汉代人的饮食生活》,《农业考古》1982年第1期。
    [4]孙彦敏:《社会风气的实质及其作用》,《学习与研究》1982年第7期。
    [5]胡守为:《汉魏的浮华士风》,《学术研究》1983年第1期。
    [6]宋超:《<史记><汉书>游侠传试探——兼论两汉社会风尚的变迁》,《学术月刊》1985年第10期。
    [7]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马鞍山市文化局:《安徽马鞍山东吴朱然墓发掘简报》,《文物》1986年第3期。
    [8]王晓毅:《<人物志>与魏晋清谈》,《齐鲁学刊》1986年第4期。
    [9]乔志强:《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光明日报》1986年8月13日。
    [10]玉波:《为社会史正名》,《光明日报》1986年9月10日。
    [11]冯尔康:《开展社会史研究》,《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2]陆震:《关于社会史研究的学科对象诸问题》,《历史研究》1987年第1期。
    [13]丁毅华:《“习俗恶薄”之忧,“化成俗定”之求——西汉有识之士对社会风气问题的忧愤和对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4期。
    [14]曹文柱:《六朝时期江南社会风气的变迁》,《历史研究》1988年第2期。
    [15]陈直:《汉诗中的习俗语与古器物之联系》,《文史考古论丛》,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16]黄宛峰:《刘秀的奖励名节与东汉士风》,《南都学坛》1989年第1期。
    [17]刘泽华、葛荃、刘刚:《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18]陈旭麓:《略论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5期。
    [19]申平华:《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及其综合治理》,《探索》1989年第8期。
    [20]章义和:《论汉魏六朝的隐逸之风》,《探索与争鸣》1990年第1期。
    [21]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
    [22]曹剑:《试析社会风气的根源》,《党校科研信息》1991年第3期。
    [23]万红:《试论秦汉到魏晋妇女风貌的变迁》,《许昌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3期。
    [24]邱永明、谭毅:《汉代庄园经营方式新探》,《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第4期。
    [25]丁毅华:《<淮南子>的风俗论》,《学术月刊》1991年第6期。
    [26]常建华:《漫谈中国社会生活史的几个问题》,《历史教学》1991年第8期。
    [27]马彪:《东汉士风中的“禄利”、“名节”之变》,《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28]王永平:《论西晋上流社会的纵欲风气》,《扬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3期。
    [29]王永平:《论东汉中后期的奢侈风气》,《南都学坛》1992年第4期。
    [30]杜正胜:《什么是新社会史》,《新史学》1992年第4期。
    [31]王克奇:《试论汉代士风的变迁》,《江汉论坛》1992年第4期。
    [32]赵世瑜:《中国社会史研究笔谈·社会史研究呼唤理论》,《历史研究》1993年第2期。
    [33]张汉东:《论汉代中国民俗学的形成》,《民俗研究》1993年第2期。
    [34]韦一:《魏晋风尚的开创者马融》,《殷都学刊》1993年第3期。
    [35][日]工藤元男著,莫枯译:《云梦秦简<日书>所见法与习俗》,《考古与文物》1993年第5期。
    [36]韩东育:《关于汉末魏晋世风的历史考察》,《天津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37]张建华:《从浓烈到淡泊——由六朝诗歌看魏晋名士生命情感的变迁》,《人文杂志》1994年第3期。
    [38]常宗虎:《社会史浅论》,《历史研究》1995年第1期。
    [39]张鹤泉:《东汉时代的游学风气及社会影响》,《求是学刊》1995年第2期。
    [40]刘厚琴:《儒学与后汉士人的归隐之风》,《齐鲁学刊》1995年第3期。
    [41]张承宗、孙立:《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及南北民俗的交流》,《江海学刊》1995年第6期。
    [42]陈立旭、王银膺:《论政治对社会风气的影响和作用》,《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6年第3期。
    [43]彭卫:《近五十年中国古代生活史研究述评》,东京都立大学人文学部中国史学研究室:《中国史学》第六卷,1996年12月。
    [44]常建华:《中国社会史研究十年》,《历史研究》1997年第1期。
    [45]周晓虹:《试论社会史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历史研究》1997年第3期。
    [46]惠吉星:《论汉代儒学的社会化走向》,《社会科学战线》1997年第3期。
    [47]周振鹤:《从“九州异俗”到“六合同风”——两汉风俗区划的变迁》,《中国文化研究》1997年第4期。
    [48]孙家洲、邬文玲:《汉代士人“移风易俗”理论的构架及影响》,《中州学刊》1997年第4期。
    [49]孟繁冶、李昱皎:《试论汉魏时期颍川士风的时代特征》,《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50]郑仓元:《论社会风气和风俗习惯的差异性》,《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1997年第4期。
    [51]陈华文:《论魏晋南北朝风俗演变及趋向》,《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6期。
    [52]徐国荣:《汉魏名士的人格萎缩和通脱之风》,《学术月刊》1997年第8期。
    [53]戴逸:《加强社会史学的研究》,《北京日报》1997年9月7日。
    [54]张研:《中国社会特质与社会史学》,《北京日报》1997年9月7日。
    [55]王凯旋:《东汉商业经济与社会风气》,《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1期。
    [56]于云瀚:《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风俗探论》,《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第5期。
    [57]赵世瑜:《再论社会史的概念问题》,《历史研究》1999年第2期。
    [58]郝虹:《汉魏之际忠君观念的演变及其影响》,《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3期。
    [59]李宜春:《论魏晋南北朝尚“素”的政治意识及其儒学色彩》,《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
    [60]万建中:《试论秦汉风俗时代特征》,《民俗研究》2000年第2期。
    [61]高建立:《玄学思潮与魏晋士林风气》,《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3期。
    [62]孙念超:《东汉后期士风与士人心态探析》,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年。
    [63]叶汉明:《立足于历史学的社会史概念建构与更新》,《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64]徐华:《洛、许名士与汉魏之际的学风演变》,《史学月刊》2001年第2期。
    [65]彭卫、杨振红:《转型与契合——解读秦汉风俗》,《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第3期。
    [66]刘国石:《80年代以来秦汉社会史研究述要》,《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3期。
    [67]庞朴:《思想与社会的互动》,《天津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68]张承宗:《魏晋南北朝风俗观念与风俗特点》,《浙江学刊》2001年第4期。
    [69]李剑林:《从(汉书·地理志)透视区域风俗文化的形成与演变》,《中国文化研》2002年第2期。
    [70]吴海燕、范志军:《两汉“风俗使”演变及职能初探》,《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71]庞天佑:《论东汉中后期士人的群体心理》,《史学月刊》2002年第5期。
    [72]魏向东:《论魏晋南北朝财婚风气及其影响》,《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73]魏向东:《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交际风尚》,《江海学刊》2002年第6期。
    [74]牟发松、李磊:《东汉后期士风之转变及其原因探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5]雒有仓:《关于中国社会生活史的体系问题》,《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76]臧知非:《周秦风俗的认同与冲突——秦始皇“匡饬异俗”探论》,《秦文化论丛》(第十辑),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77]萧放:《“风俗”论考》,“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民间文化”网络学术会议,2003年。
    [78]陈希红:《魏晋士人重情风尚研究》,安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
    [79]刘厚琴:《儒学与汉代社会风气的嬗变》,《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
    [80]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风俗巡使制度初探》,《晋阳学刊》2004年第2期。
    [81]刘泽华、张分田:《开展统治思想与民间社会意识互动研究》,《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82]王大健:《两汉民俗区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83]秦永洲:《魏晋南北朝社会风气变异中的新文化因素》,《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
    [84]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85]党超:《论班固的风俗观》,《南都学坛》2004年第6期。
    [86]赵唯、王爱军:《从南阳汉画看汉代人的精神风貌》,《中国汉画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下),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年版,第184-196页。
    [87]李法惠:《南阳汉代的风俗文化》,陈江风:《汉文化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5-326页。
    [88]王玉金:《试论汉画中的民风民俗》,陈江风:《汉文化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27-355页。
    [89]陈新岗:《两汉诸子论风俗》,《民俗研究》2005年第2期。
    [90]杨辉:《“移风易俗”命题考源——在中国美学史视野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91]赵静:《东汉社会与东汉士风》,重庆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
    [92]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93]王永平:《魏晋任诞风气的先声——略论汉末逸民戴良之“诞节”及其与魏晋风度之关系》,《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94]张玉祥:《东汉后期的士人政治》,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年。
    [95]刘太祥:《汉代政治社会化的途径和形式》,《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4期。
    [96]吴伟伟:《两汉风俗变异述论》,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97]葛荃:《教化之道:传统中国的政治社会化路径析论》,《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5期。
    [98]咎风华:《汉代的社会风气与说理散文》,《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第7期
    [99]王永平:《魏晋风度的前奏——论东汉后期士人的“激诡之行”及其影响》,《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11期。
    [100]党超:《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1]尹丽萍:《两汉史学中的风俗记述与风俗思想——以<史记>、<汉书>与齐鲁地区为中心》,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2]邓伟平:《东汉庄园经济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
    [103]雷戈:《两汉郡守的教化职能——秦汉意识形态建制研究之一》,《史学月刊》2009年第2期。
    [104]刘超良、杜时忠:《社会风气:在制度德性的变革中转变》,《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4期。
    [105]韩国良:《论魏晋文化的尚智风尚对文风的影响》,《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106]张荣明、刘明辉:《阮籍思想研究中的三个问题》,《孔子研究》2010年第2期。
    [107]王永平:《西晋时期士风之任诞及其批判与反省思潮》,《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2期。
    [108]范兆飞:《汉魏之际的人物评论与士风变迁》,《人文杂志》2010年第5期。
    [109]顾向明、王大建:《魏晋南北朝崇重旧望价值观的形成及对士风的影响》,《东岳论丛》2010年第5期。
    [110]张荣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格局和发展趋势》,《史学月刊》2010年第10期。
    [111]刘明辉:《魏晋士人政治心态类型研究》,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
    [112]高世江:《论两汉士人风貌及文学精神的嬗变》,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13]孔令广:《际遇与走向:东汉末年士人的政治分流》,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
    [114]项义华:《社会生活史研究的学术传统与学科定位》,《浙江学刊》2011年第6期。
    [115]袁济喜、宋亚莉:《从风俗批评到审美批评——应劭<风俗通义>新探》,《学术研究》2011年第12期。
    [116]常建华:《中国社会生活史上生活的意义》,《历史教学》2012年第2期。
    [117]党超:《论两汉风俗观念的政治文化特性》,《史学月刊》2012年第5期。
    [118]王繁:《东汉儒、道思想与社会风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19]王银平:《从饮酒礼俗看汉代的社会风气》,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
    [120]张荣明:《两晋时期士人“仕而不事”心态剖析——以<庄子注>为中心》,《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