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橘 生 淮 北”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伴随着越南文化的开放政策,越南近几年的音乐也开始走向了快速发展之路,在音乐教育、音乐表演等领域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作为音乐学理论则发展严重滞后,特别是越南音乐史学的研究,在越南国内鲜有人问津。本人作为越南籍学生,希望能依托中国音乐学院和越南胡志明市音乐学院两个学术后盾,从中越文化交流中的典型乐器——外传弹拨乐器作为切入点,力图探索、剖析中国音乐文化圈对越南音乐的影响,填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音乐文化交流相关研究薄弱这一空白。
     全文除绪论、结论外,分为六章,最后是参考书目。绪论中陈述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这部分强调关于各种弹拨乐器流变轨迹研究,经众多学者的研究考证,成果颇丰,部分研究成果已达成共识。但是对越南外传弹拨乐器在历史变迁、形制构造方面究竟有何影响,在越南本国及东亚各国都没有详尽而系统的研究。所以这篇论文也将为中国音乐学界更好地了解越南音乐,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第一章,越南著名音乐学者陈文溪教授在他的博士论文《越南传统音乐,巴黎—1962》(La musique Vietnamienne Traditionnelle. Paris,1962)及《越南琵琶的倾诉,2007))中认为与10世纪琵琶、筝、月琴、二胡等传到越南的。其依据是以越南河北省仙山县佛迹寺1057年建造该、寺立柱上十一世纪初的浮雕(一尊浮雕,其中有弹琵琶、月琴、筝等者),由此认为琵琶、月琴、筝等最晚于10世纪已经出现在越南了
     首先,本文在诸多证据的支持下,尤其通过越南、中国的史料,得出琴、琵琶、五弦等的乐器更有可能是由扶南国(现越南南部)传入在林邑国(现越南中部一带)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而传入时间最晚在公元5世纪。这一论证推翻了越南以此陈文溪教授与即琵琶、筝、月琴、二胡等是在公元10世纪左右传入越南为代表的现有的较为普遍的观点。
     第二章,通过详细的分析,指出中国弹拨乐器与越南外传弹拨乐器的名称及外形的关系。
     第三章,介绍越南外传弹拨乐器的形制、演奏方法及其使用场合。通过介绍越南各种传统戏剧和民间音乐,窥探越南外传弹拨乐器在其中的使用情况。
     第四章,本章强调越南音腔、音阶、特有的调式转换等是越南各类传统音乐中外传弹拨乐器的音乐特征的成因。
     第五章,“田野工作”是民族音乐学当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本章是笔者在中国、台湾、越南北、中、南部等的地方对乐器进行考察、对师生各种乐器专业及民间艺人采访的资料。
     第六章,从越南不同时期的社会制度、文化影响、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语言特色,来深入探讨越南外传弹拨乐器的形成原因及发展历程。
Along with the open-door policy of the Vietnamese culture in recent years, Vietnamese music has rapidly developed and made many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in the field of music education and music performance.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music theory in Vietnam, especially in terms of music history, are seriously lagging behind. It is noted that very few people are concerned about this problem.
     Through the support of the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and the Ho Chi Minh Conservatory of Music, the study received many useful information on typical instruments that were introduced into Vietnam from other countries, including China, during the process of cultural exchange. By describing and analysing the plucked instruments brought to Vietnam from others, the study would like to illuminate the influences on Vietnamese music, addressing the weaknesses in the studies of cultural exchange among countries, especially betwee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Ex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conclusion, and bibliography, the thesis includes six chapters. In the introduction, the study will explain the purpose for choosing this specific topic and its implications. This section also presents related studies on plucked instruments in Vietnam and China. Researchers have yielded fruitful results and reached a consensus on several disagreements. However, in Vietnam and East Asian countries, there has not been any detailed and systematic study on the historical changes of plucked instruments introduced into Vietnam, highlighting the changes in shape, structure, and usage. Therefore, the thesis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Vietnamese music for researchers.
     Professor Tran Van Khe, a master of Vietnamese traditional music, reported in his doctoral thesis (La Musique Vietnamienne Traditionnelle, Paris,1962) that the Pipa, the Zheng, the Yueqin, and the Erhu were brought to Vietnam in the10th century. This conclusion was based on an engraving found in the Phat Tich pagoda in Tien Son county, Ha Bac Province of Vietnam. The carving shows a group of performers playing the above mentioned instruments. Thus, Professor Tran Van Khe firmly stated that these instruments appeared in Vietnam in the10th century.
     Based on reliable evidence and through the comparison of plucked instruments in Vietnam and China, Chapter Ⅰ of the study reveals the fact that several Vietnamese plucked instruments had in reality been brought to Vietnam as early as the beginning of the4th century and continued to develop over the years. This conclusion disapproves the commonly held view given by Prof. Tran Van Khe.
     Chapter Ⅱ specifically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plucked instruments and Vietnamese plucked instruments brought from others, focusing on their names and appearances.
     Chapter Ⅲ illustrates the structure, the playing method, and the usage of Vietnamese plucked instruments brought from others. By introducing some of Vietnamese traditional dramas and folk music, the study makes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se instruments in Vietnamese traditional music.
     Chapter Ⅳ emphasizes the fact that Vietnamese hydratisim, musical scale, and transposition has cause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Vietnamese plucked instruments brought from others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plucked instruments.
     Chapter Ⅴ describes the fieldwork,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method in doing ethnomusicology research. The study observed and analyzed musical instruments in China, Taiwan, and in the north, middle, and south of Vietnam, conducting many interviews with experts, folk artists, as well as teachers and students of traditional music.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ietnamese social system, cultural influences, language features, the aesthetic consciousness of the nation in different periods, chapter VI thoroughly discusses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ietnamese plucked instruments that were brought from others.
引文
①参见赵维平《历史上的越南宫廷乐》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1期:《从中越音乐的比较看越南宫廷音乐初期史的形成》载《音乐艺术》1999年,第1期。
    ①苏玉青《越南宫廷音乐》,《Tai lieu am nhac cung dinh Viet Nam》《越南音乐出版社-音乐研究所》,河内:1999年,28页。
    ②武氏梅芳(Mai Phuong)《越南传统音乐中的琵琶》-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硕士论文,河内1999年。
    ③范氏惠(Pham Thi Hue)《越南古与今的琵琶》-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①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
    ②杨荫浏著:《语言与音乐》,北京:音乐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①定弦音:从左往右依次是老弦、中弦、子弦。
    ①参考本论文的图2
    ②参考本论文的图3
    ③黎贵敦(Le Quy Don)在《见闻小录》(Kien Van tieu luc),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1977,71页。
    ④黎则(Le Tac)在《安南志略》(An nam chi luoc) 1961, Vien dai hoc Hue
    ⑤《大越史记全书》中,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昭和59年3月30日发行。第600页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越南2011年, (越南河北省仙山县佛迹寺)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越南2011年(兴安省、泰乐寺)。
    ②扶南立国时问,学者意见尚末一致,公元一世纪是其中一说
    ③参见司马帛洛《占婆史》,冯承均中译本,中国书局1956年版
    ④《稼晋书·陶磺传》卷五七、列传二七,《南齐书·东南夷》卷五八,列传三九.
    ①《晋书·四夷》卷九七、列传六七。
    ②《嘴南史·四夷》卷七八、列传八六。
    ③《隋书·真腊传》卷八二
    ④《旧唐书南蛮真腊国》卷九七。
    ⑤《通典·扶南》卷一八八、边防四。
    ⑥《通典·四方乐》卷一四六、乐六。
    ⑦《异物志》:(东汉)杨孚,广东省出版集团,广东科技出版社,2009年06月01日
    ⑧《隋唐·林邑》卷八十二。
    ①《大越史记全书》(上,219页)。在越南李朝的史料中,最早描述宫廷音乐乐队比较简单性的介绍。
    ②《稼晋书陶磺传》卷五七、列传二七,《南齐书东南夷》卷五八,列传三九.
    ③《梁书诸夷》卷四、列传四八
    ④《咤晋书·陶磺传》卷五七、列传二七。
    ⑤《洛阳伽蓝记》卷四、永明寺条。
    ⑥《水经注》卷三六。
    ①参见赵维平《历史上的越南宫廷乐》载《音乐艺术》1996年,第1期;《从中越音乐的比较看越南宫廷音乐初期史的形成》载《音乐艺术》1999年,第1期。
    ①庄永平:《琵琶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1月,55页。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中国福建泉州2009年5月。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中国福建泉州2009年,笔者访问曾先生是泉州南音音乐团的副团长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中国福建泉州2009年,(农家院茶馆)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2012年顺化艺术大节,在“皇宫之夜”中的阮朝宫廷雅乐。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上海音乐学院东方乐器博物馆,2008年12月。
    ②在将来可能的情况下,将作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①引自:周庭锁老艺人的琵琶乐器。测音日:2007年7月。由阮清河测音。
    ②引自:南音琵琶,上音图书馆。测音日:2008年12月。由阮清河测音。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越南国家音乐学院2008年10月。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河内2007年。周庭锁艺人及他的古老琵琶(当时周大师已94岁)
    ②引自:陈铭道及阮清河田野工作地资料。越南顺化2012年2越7日、越南阮朝雅乐。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中国福建泉州2009年,泉州南音音乐团的副团长曾家阳老师。
    ②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越南顺化2012年。著名的民间艺人:阮亭芸(阮计的孩子)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2012年3月28日(中国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
    ②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及分析研究的资料。(陈激艺人的古老琵琶)
    ③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及分析研究的资料。(陈激艺人的古老琵琶)
    ①赵维平《丝绸之路上的琵琶乐器史》,中国音乐学(季刊)2003年第4期
    ②周菁葆的《丝绸之路上的阮咸》,载《乐器》2009年第4期
    ③刘焕章《话阮—关于阮的历史及其流变》,中国音乐.1997(04)
    ④正仓院
    ①王晓红《民族器乐系统论》133页
    ②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2012年4月,中国音乐学院—黄仙福的乐器(Malaysia留)
    ①王种丙、宁勇《阢演奏法》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
    ②梁美鹤.浅谈中国民族乐器—阮.现代阅读.2011(07)
    ③马小雨.阮的演奏艺术.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07)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2009年12月(台南,张先生),2011年6月(台北公园)。
    ①陈文溪La Musicque Vietnamienne Traditionnelle,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Paris,1962.
    ②瑞弯,《越南音乐略史》,25、26页,音乐出版社1993年。
    ①范廷虎(Pham Dinh Ho):《雨中随笔》,东州、阮有进翻译,年轻出版社,1989年。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北京,中国音乐学院2012年3月(笔者与同学们进行测音、分析)
    ①定弦音:从左往右依次是老弦、中弦、子弦。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
    ①与中国月琴相似
    ②引自:陈铭道及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2012年,2月、胡志明市,萍(Binh Quoi)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
    ①翟美玲《月琴演奏概述—戏剧之家》。2010(11).
    ②杨立.谈京剧月琴的定弦.中国京剧.2003(08)
    ①程文.月琴.器乐1981(02)
    ②杨立.京剧月琴的演奏技巧及伴奏规律.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11)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顺化。2012年11越17日、“越南民族音乐学研讨会”。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河内,2012年2月(音乐研究所的乐器博物馆)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顺化2012年4月。(顺化音乐学院音乐会,筝演奏家海凤)
    ①引自:陈铭道及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2月8日,顺化音乐学院筝专业老师:兰香)
    ②引自:陈铭道及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2月,顺化音乐学院筝专业老师:兰香)
    ③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音乐学院音乐会(2012年4月7日晚)筝:阮氏鸾(Nguyen Thi Loan)
    ①阮清河:《越南琵琶的历史起源及中国南音琵琶的比较研究》,13页,硕士毕业论文,上音2009年。
    ②见闻小录(黎贵敦),使交集(陈刚中)
    ③范庭虎:《雨中随笔》
    ④《大南会典事例》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在阮亭芸-阮激的儿子家访问。拍照时:2012年4月3日)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河内2007年。
    ②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河内2008年。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顺化2012年4月7日,顺化音乐学院“越南民族音乐晚会“
    ①根据艺人周庭锁和一些老艺人都的叫法。
    ①“凹品吉它”(Ghi ta phim lom)是越南特殊的一种乐器。现在在改良戏它完全代替了琵琶。
    ②越南月琴只有两根弦,五度定弦。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顺化2011年12月(越南民族音乐学研讨会的开幕节目)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越南河内2012年2月(越南音乐研究院)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越南顺化2012年4月(采访阮亭芸的资料)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4月8日晚、南郊坛仪礼。
    ①引自:陈铭道及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月琴:阿忠(Trung)鼓:柔艺人(Ba Diu)、越南南定省2012 年2月5日。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1年12月16日-在香江游船艺术交流。
    ①这是陈文溪教授在《在越南传统音乐中漫游》的解释。年轻出版社、2004年、p.347-350
    ①引自:陈铭道及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2012年2月13日晚,胡志明市,“平葵”(Binh qudi)。
    ①河内音乐学院(Nhac vien Ha noi)。
    ②越南称“黄钟”为‘'Cung Huynh"这是在写论文的时学者刚发现的,所以时间来不及多解释这问题。
    ①《越南南部民族传统音乐音阶调式》杂志
    ①Vu Nhat Thang 《Thang am trong am nhac Tai tu cai luong》,1998年,(107页)
    ①“望古调”是在越南改良戏的曲词之一。
    ①黎贵惇,《云台类语》,第二集,第六册,音字目,西贡,1972年,133页。
    ②阮春阔, “号”,《音乐杂志》,河内,第四期,1956年10月-11月,11页。
    ③陈文溪,“越南音乐类型”,《百科杂志》,西贡,第41期,1958年,21页。
    ①阮友波,已注释,60-61页。
    ①黎光泰,“从‘京都失守顺口溜’吸取的宝贵教训”,《香江杂志》,顺化,2010年5月,80-81页。
    ①阮清河:“越南琵琶的起源及中国南音琵琶的比就研究”,硕士论文毕业,上海音乐学院,2009年
    ②范惟,《越南民乐特考》,现代出版社,西贡1972年,37页
    ①陈翘赖水, 《阮朝宫廷音乐》,顺化出版社,顺化,1997年,158页。《南哀》曲调由陶贵惟录音。
    ②陈翘赖水, 《阮朝宫廷音乐》,顺化出版社,顺化,1997年,161页。《南哀》曲调由陶贵惟录音。
    ①陈翘赖水, 《阢朝宫廷音乐》,顺化出版社,顺化,1997年,219页。“南哀”曲调由陶贵惟录音。
    ②文清, 《了解平治天民顺化民歌》,平治天信息文化局,1989年,55页。
    ③陈文溪,La Musique Vietnamienne Traditionnelle, PUF,巴黎,1962年,244页。
    ①永潘, 《越南研究-顺化传统音乐曲调浅谈》,顺化,1966年春第一期,18页。
    ②陈文溪,越南佛教中的赞颂风格,觉悟报,胡志明市,2001年第59期。
    ③孙室平, 《平治天民歌》,顺化出版社,1997年,32页
    ①陈大荣,《顺化民间信仰》,顺化出版社,1995年,211页。
    ②顺化候文曲(笔者个人的资料,越南岘港1973年由阮文会先生演唱的候文演唱会录音版)
    ①顺化候文曲(笔者个人的资料,越南岘港1973年由阮文会先生演唱的候文演唱会录音版)。
    ②陈大荣,书名如上,206页。
    ③A,b,c,d:永潘,《越南研究-顺化传统音乐曲调浅谈》,顺化,1966年。
    ①例如:《流水-金钱》曲
    ②例如:《南哀》曲
    ①例如:《古板》曲
    ②例如:《南春》曲
    ①例如:《五对下》曲
    ②例如:《哭黄天》、《上四六》等曲调
    ①参考“越南南部音乐的怨调式”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4月9日,在香江船上的顺化歌谣演出。
    ②月琴可以迅速定弦。
    ①例如:《五对下》(Ngu doi ha)、《五对哀》)(Ngu doi ai)曲调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2012年4月8日)
    ①引自:陈铭道及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2012年初为越南北、中、南部及中部高原(Pleiku)音乐文化进行考察。
    ①引自:陈铭道教授及笔者田野工作的资料。拍照时:2012年2月6日。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4月8日晚上)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4月8日晚上。(南郊坛)
    ②阮朝通史《钦定越史通鉴纲目-正编》第七卷,史学院译版,教育出版社,河内,1998年(PDF电子版)
    ③潘顺安:大学雅乐课程课件,顺化雅乐大学,1998年。
    ④据黎贵敦的《五类文坛》第12页:社(土地神),稷(五谷神)。
    ①《稻谷:法制、供奉、信仰》,B.A.V.H第六集-1919B,顺化出版社,顺化,1998年,第258页。
    ②鼓吹=鼓笛,是大乐中的乐器,和丝竹(琴和笛子)对立-作者。
    ③《故都顺化的朋友》,顺化出版社,译本,(引用)
    ①汉喃的越文意思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社稷祭祀礼2012年
    ②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社稷祭祀礼2012年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社稷祭祀礼2012年
    ②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社稷祭祀礼2012年
    ①引自:美金—Kim提供的资料(八一老师的女儿)。访问时:2011年7月。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它们’吴老师指的是各种大小的唢呐。
    ②在越南传统音乐中,人们喜欢用“字”而称“谱”。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月琴弹奏(吴老师)
    ②目前,因越南“月琴”和中国“月琴”的形是不同的乐器,所以就认为"Dan Nguyet或Dan Kim"是越南产生的乐器。这点,通过越中乐器考察的资料,在本论文会提到自己的看法。
    ①引自:阮清河乐器考察的资料。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2011年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拍照时:2010年
    ①引自:阮清河资料。范进雄同志的葬礼:2011年6月12日。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在金盛“神婆”的家,顺化2012年4月9日。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文唱”中最早使用的“凹品吉他”是六敬艺人。
    ①引自:顺化音乐学院遗产音乐保存系的资料
    ①引自:陈早提供资料
    ①引自:陈铭道教授及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2月7日、在陈激家。
    ②引自:顺化音乐学院遗产音乐保存系的资料
    ①引自:阮亭芸提供(阮计儿子)
    ②阮计艺人2002年6月22日在顺化逝世。
    ①引自:阮计家的资料(阮亭芸提供)
    ②阮亭云是精通顺化歌唱、宫廷雅乐艺术的少数艺人之一。他于1958年12月23日出生于顺化市。
    ③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采访时间:2012年4月9日)
    ④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2月8日晚。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调查、2012年4月10日晚,香江“顺化歌谣”
    ①引自: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顺化2012年12月17日,丽华(筝)、文雄(琵琶)、亭芸(月琴).陈早(二胡)、清心(顺化歌谣艺人)
    ①这是从中国过来的乐器。中国广东话把“秦琴”发音是"xin xin"越南南方口音发称“Sen”.
    ①引自:二倪艺人提供资料
    ①越南传统音乐界一般把传统音乐音阶叫称弦(day)
    ①引自:艺术家思赣(Tu C6n)提供
    ①(君子琴)是月琴的别名。
    ②引自:艺术家乔媚提供
    ①引自:陈铭道及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拍照时:2012年2月29日晚)
    ①引自:陈铭道及阮清河田野工作的资料。采访时:2012年2月29日晚
    ①“望古”是南部改良戏-才子弹唱中唱得非常长的部分。
    ①工文(Cung van):指在“上童仪式”(le len dong)中音乐中服务的人,这种音乐也叫唱文(Hat van),
    ②中国云南也有与“上童”相似的仪式,叫做天童。
    ③仪式中的主角,也是处在参加“上童”仪式队伍和各位神的中文位置的人。童薄像中国的仲薄教法。
    ①由巴拖(Tam Thua)艺人做团长的越南古乐剧团。
    ②引自:文伟的儿子提供
    ①笔者访问的资料。(2010)
    ①引自:文优家人资料(拍照时:2007年)
    ①阮善甲《语言学导论》,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①《汉语教程》河内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①陈文蹊:《浅谈越南音乐中的自然匕调音阶及使用comma衡量音阶》越南研究1966年第3期,10页。
    ②采访陈草艺人(Tran Thao)的资料。
    ①煞,是中国传统手法,即结尾前同曲变体连用。——参见杨荫浏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下),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笛1版,第559页。
    ①红草:《官户民歌考略》,民族文化出版社,1996年。Hong Thao-"Tim hieu dan ca Quan ho".
    ②已故乐师安巴-越南文化部顾问,约1960年,北京出版社,1963年
    ①Quan ho Bac Ninh(北宁官户)
    ①按照西方音乐概念就是2段。
    ①黄乔:“越南语的音调”,音乐研究所—2001年
    [1]魏民:《弹拨乐器常用的几种组合》,《东方艺术》,2004年第1期。
    [2]叶栋:《论敦煌曲谱的琵琶定弦》,(第一部分)《音乐艺术》,1984年2期
    [3]叶栋:《论敦煌曲谱的琵琶定弦》,《音乐艺术》1984年1-2期
    [4]侯桂枝:《琵琶史话》,《乐府新声》,1985年3期
    [5]孟文涛:《“琵琶”之为名是外来词音译的考证》,《中国音乐学》,1992年1期
    [6]刘承华:《弹拨乐器的历史氛围散论》,《中国音乐》,1994年第1期。
    [7]邱怀生、韩晓莉:《弹拨乐器的现状与未来发展的构想》,《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
    [8]唐朴林:《弹拨乐器—中华乐器(队)的特质之一》,《中国音乐》,2008年第2期。
    [9]庄状:《敦煌壁画上的弹拨乐器》,《交响》,2004年4期。
    [10]庄永平:《琵琶手册》,《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1月
    [11]庄永平:《琵琶沿革及演奏方法的演进》,《星海音乐学院》,2001年4期
    [12]丁承运:《论吟猱—民族弹拨乐器演奏艺术探微》,《中国音乐》,1984年1期。
    [13]丁承运:《民族弹拨乐器演奏艺术探微》,《音乐研究》,1982年1期。
    [14]张初一:《民族弹拨乐器弦品设置的一点想法》,《乐器》,1955年4期。
    [15]李明忠:《手指弹拨乐器弹性力度小议力、速谈》,《中国音乐》,1986年2期。
    [16]范红玲:《谈民族弹拨乐演奏中的自我倾听》,《大舞台》,2009第2期。
    [17]殷惠麟:《对中国琵琶现状的思考》,《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94年1、2期。
    [18]曲直:《新型弹拨乐器“豫琴”研制成功》,《乐器》,1987年4期。
    [19]罗钰:《云南少数民族的弹拨乐器》,《云南民族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4。
    [20]韩宝强:《中国改良民族乐器—弹拨乐器》,《演艺设备与科技》,2006第5期。
    [21]逯凯:《琵琶起源再探》,《黄河之声》,2003年2期。
    [22]赵维平:《历史上的越南宫廷乐》,《音乐艺术》1996年1期。
    [23]赵维平:《从中越音乐的比较看越南宫廷音乐初期史的形成》《音乐艺术》1999年1期
    [24]赵维平:《丝绸之路上的琵琶乐器史》,《中国音乐学》,2003年4期。
    [25]赵维平:《中国与东亚诸国的音乐文化流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
    [26]赵志安:《汉代阮咸类琵琶起源考》《黄钟》,2001年4期。
    [27]赵小鹏、赵彬宏:《浅析隋唐琵琶流行的原因》,《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增刊。
    [28]赵静:《琵琶表演艺术再创造的审美原则》,《西安音乐学院硕士》2004年
    [29]吴晓萍:《<弦索备考>与传统琵琶谱同族曲目之比较研究》,《中国音乐学》,2000年2。
    [30]陈应时:《敦煌乐谱解译辩证》,《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6月。
    [31]陈应时:《解译敦煌曲谱德第一把钥匙—“琵琶二十谱字”介绍》《中国音乐》1982年。
    [32]陈应时:《中日琵琶古谱中的“、”号—琵琶古谱节奏解译的分歧点》,《上音学报》,2008。
    [33]陈应时:《论敦煌曲谱的琵琶定弦》《广州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2期。
    [34]陈应时:《敦煌乐谱“掣拍”在证》《音乐学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1993年2期。
    [35]陈应时:《敦煌乐谱新解》《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报》1988年1期。
    [36]饶宗颐:《敦煌琵琶谱写卷原本之考察》《音乐艺术》1990(4)
    [37]饶宗颐:《敦煌琵琶谱的来龙去脉涉及的史实问题》《音乐研究》1987(3)
    [38]应有勤:《中外乐器文化大观》,《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39]应有勤:《论敦煌琵琶谱“掣”为急返拨》,《音乐艺术》1995年3期。
    [40]李建正:《古代丝绸之路与中国琵琶》(上、下)。
    [41]周菁葆:《琵琶溯源》,《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42]周菁葆:《丝绸之路艺术研究》,《交响》,1993年4期。
    [43]周菁葆:《西域音乐艺术家及其对中国音乐史的贡献》,《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3。
    [44]周菁葆:《丝绸之路上的阮咸》,《乐器》,2009年第4期。
    [45]韩建勇:《阮与月琴趣谈》,《云岭歌声》,2004年第3期。
    [46]翟美玲:《月琴演奏概述》,《戏剧之家》,2010年。
    [47]杨立:《谈京剧月琴的定弦》《中国京剧》,2003年。
    [48]杨立:《京剧月琴的演奏技巧及伴奏规律》,《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10年。
    [49]郭燕:《月琴在京剧音乐中的功能》,《民族音乐》,2011年3期。
    [50]丁翠娥:《京剧月琴演奏艺术浅议》,《戏剧文学》2004年2期。
    [51]黄翔鹏:《论中国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发展》, 《中国音乐学》1987年4期。
    [52]沈洽:《音腔论》,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9年。
    [53]于会泳:《民族民间音乐腔词关系研究》沈恰校释,载于
    [54]荣鸿曾:《重建演出场合——一个实地考查的实验》
    [55]刘正维:《高腔与道教音乐的渊源辨析》, 《黄钟》,2000年3期。
    [56]杨荫浏:《语言音乐学初探》,《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57]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2月第1版。
    [58]杨荫浏:《语言与音乐》,《音乐出版社》,1983年1月第1版。
    [59]李志远:《关于瑟的起源流变及传说》,《乐器》,2004年第6期。
    [60]李志远:《关于琴瑟的佳话传说》,《乐器》,2003年第1期。
    [61]刘娜:《筝的历史与发展》,《音乐生活》,2006年第2期。
    [62]董楠:《琵琶反正弹技术及其美学价值》,《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
    [63]陈婧雅:《琵琶在隋唐达到高峰原因之探析》,《人民音乐》,2011年第1期。
    [64]梁格非:《琵琶在戏曲乐队中的地位及演奏规范》,《人民音乐》,2003年第10期。
    [65]何艳:《琵琶在越调伴奏中的运用》,《大舞台》,2008年5期。
    [66]张伯瑜:《印度阿姜塔石窟中的琵琶材料》,《乐器》,2008年10期。
    [67]张静波:《琵琶与中国文化》,《艺术探索》,2005年2期。
    [68]张静远:《论琵琶的产生及其发展》,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2期。
    [69]马小雨:《阮的演奏艺术》,《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7期。
    [70]马彦峰:《琵琶与吉他历史渊源之初探》,《天水师专学院(哲社版)》,1991年2期。
    [71]王耀华:《福建南音,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
    [72]王承植:《外来文化交汇下的唐代琵琶音乐》,《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3年3期。
    [73]王尔村:《月琴在芗剧历史沿革中的突出地位及其形成原因》,《社科教育版》,2006年。
    [74]郑祖襄:《汉代琵琶起源的史料及其分析考证》《中国音乐学》,1993年4期。
    [75]邓群坚:《月琴在琼剧唱腔伴奏中的手法掌握和运用》,《艺术探索》,2008年05期。
    [76]郭燕:《月琴在京剧音乐中的功能》,《民族音乐》,2011年03期。
    [77]奉山:《源、流、融合——关于中国琵琶流派的话题》,《音乐探索》,2004年2。
    [78]姜宝海:《平湖派琵琶艺术的继承与创新》,《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4期
    [79]倪惠娣:《当代琵琶乐曲创作的表达方式》,《研究与探索》,2004年8月。
    [80]伍国栋:《两汉魏晋南北朝“丝竹乐“窥探》,《交响》,2006年1期。
    [81]何昌林:《论敦煌曲谱的定弦》《广州音乐学院报》1983年2期。
    [82]杨秀玉:《解读刘德海金三角理论的立体艺术观》,《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3期
    [83]蔡仲德:《中国音乐美学史资料注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84]贾江丽:《如何更好地掌握古筝的演奏技法》,《黄河之声》,2003年第5期。
    [85]陈铭道:《音乐学-历史文献与写作》,《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
    [86]陈铭道:《丛民族音乐学角度看非洲乐器》,《中国音乐》,1993年。第二期。
    [87]陈铭道:《丛民族音乐学角度看拉丁美洲音乐》,《中国音乐》,1993年2期。
    [88]陈铭道:《丛民族音乐学地解读“圣经”上&下》,《中国音乐学》1997年3&4期。
    [89]沈洽:《民族音乐学在中国》,《中国音乐学》1996年3期。
    [90]高厚永:《中国民族音乐学的形成和发展》,《音乐研究》,1980年4期。
    [91]黄友葵:《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开幕词》,《南艺学报》,1980年2期。
    [92]吕骥:《在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闭幕式上的讲话》,《南艺学报》,1980年2期
    [93]魏廷格:《对民族音乐学概念的思考与建议》,《人民音乐》,1985年2期。
    [94]杜亚雄:《有关民族音乐学的几个问题》,《中国音乐》,1986年4期。
    [95]杜亚雄:《民族音乐学“≠”音乐人类学》,《中国音乐学》。
    [96]曹本冶:《“仪式音声”的研究:从中国视野重申民族音乐学》《中国音乐学》2009年。
    [97]汤亚汀:《西方民族音乐学思想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音乐学》,1999年2期。
    [98]王耀华、乔建中:《音乐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99]陈守仁编:《实地考查与戏曲研究》, 《香港:粤剧研究计划出版》,1999年。
    [100]栗明:《构筑在《天鹅》之上的现代琵琶创作精神》,《中国音乐学院硕士》2001
    [101]董楠:《琵琶反正弹技术及其美学价值》,《中国音乐学院硕士》2000年
    [102]董晓琳:《论刘德海的音乐创作理》,《中国音乐学院硕士》2005年
    [103]黎则:《安南志略》(14世纪成书)
    [104]吴士连/译:《大越史记全书》上中下(15世纪成书)
    [105]范廷琥:《雨中随笔》(18世纪成书)
    [106]黎贵暾:《见闻小缘》上下(18世纪成书)
    [107]黎贵暾:《云薹类语》上下(18世纪成书)
    [108]《大南会典事例》(19世纪成书)
    [109]潘辉注:《历朝宪章类志》(19世纪成书)
    [110]《安南志原》,《河内西厝》1932发行、法国远东学院订刊。
    [111]《Chi nam ngoc am giai nghia》范重恬/译:《指南玉音解义》,《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1984年。
    [112]《Kien Van tieu luc》黎贵暾:《见闻小缘》,《社会科学出版社》,河内1977年。
    [113]《An Nam chi luoc》黎则:委员会/译。《安南志略》,《顺华大学院越南史料》。
    [114]《Dai Viet suki toan thu》吴士莲/译:《大越史记全书》,《社会科学出版社,史学院》1965年。
    [115]《Van dai loai ngu》黎贵暾:谢光发/译。《云台类语》,《国务卿府特摘文化出版社》1972年。
    [116]《Ljch trieu hien churong loai chi》潘辉注:《历朝宪章类志》,《越南史学院翻译与出版》,1960年。
    [117]《Viet sur luac》缺名十四世纪:陈国旺/译。《越史略》,《文史地出版社》,河内1960年。
    [118]《Vu trung tuy but》范廷琥:阮有进/译。《雨中随笔》,东洲、《年轻出版社》1989年
    [119]《Viet Nam sur lurgc》陈中金/译:《越南史略》,胡志明市出版社2000
    [120]《Cac trieu dai Trung Quoc》黎江编辑:《中国各朝代》,年轻出版社2002
    [121]《Cac trieu dai Viet nam》琼居、杜德雄:《越南的各个朝代》,《年轻出版社》,2001年。
    [122]《Tinh hoa van hoa Phirong Dong》黎文冠:《精华东方文化》,《河内出版社》,2003年。
    [123]《Dong A - Dong Nam A nhung van de lich sir va hien tai》《东亚-东南亚历史和现在的问题》,《世界出版社》,2004年。
    [124]《Lich sur Phat giao Viet Nam》黎强鞑:《越南佛教历史》,《胡志明市出版社》,2001年。
    [125]《H6iki》陈文溪:《回忆录》,《年轻出版社会安定》,2002年。
    [126]《Truyen thong nghe thuat Viet Nam va sir phat trien cua no》林苏禄:《越南艺术传统及发展》,《文化通信出版社会安定》,2001年。
    [127]《Tim hieu am nhac dan toe va co truyen》苏玉青、鸿洮:《民族和古传音乐的研究》,《文化出版社》,1986年。
    [128]《Truyen thdng am nhac Viet Nam》阮炎:《越南传统音乐》,《音乐和舞蹈院出版发行》,1995年。
    [129]《Tai lieu am nhac cung dinh Viet Nam》苏玉卿:《越南宫廷音乐材料》,《音乐出版社》1999年。
    [130]《Am nhac cung dinh trieu Nguyen》阮桥吏水:《阮朝宫廷音乐》,《顺华出版社》,1997年。
    [131]《Nhac khi dan toe Viet Nam》黎辉-辉真:《越南民族乐器》,《文化出版社》。河内1984年。
    [132]《Am nhac Viet Nam truyen thong va hien dai》苏武:《越南音乐-传统和现代》,《音乐院出版》,2001年。
    [133]《Luoc sit am nhac Viet Nam》阮瑞鸾:《越南音乐的史略》,《河内音乐学院》,1993年。
    [134]《Thuong thuc am nhac truyen thong Viet Nam》阮瑞鸾:《越南传统音乐赏析》,《教育出版社》,2001年。
    [135]《Nhung dai le va vu khuc cua Vua chiia Viet nam》杜平段、杜重畦越南:《帝王的大理与舞曲》,《花卢出版社》,1968年。
    [136]《Kien thuc ve trieu Nguyen Hue xua》,阮德春:《顺化阮朝文化的知识》,《顺华出版社》,2004年。
    [137]《Nhac Khi Truyen Thong Viet Nam》黎辉-明献:《越南传统乐器》,《世界出版社》,1994年。
    [138]《Hat cua dinh Le khe》文化通信所:《鲁溪廷门唱歌》,《河内文艺会》,1980年。
    [139]《Tim hieu am nhac cailuorng》德仁:《改良音乐研究》,《胡志明市出版社》,1987年。
    [140]《Nghe thuat cai luorng Bac》黄章:《越南北方改良的艺术》,《舞台出版社》,1997年。
    [141]《Cheo va Tuong》黄玉擘-黄李:《嘲剧和丛剧》,《教育出版社》,1958年。
    [142]《Thang am trong am nhac Tai tu cai luang》武日升:《改良剧的音阶》,《越南音乐出版社》,1998年。
    [143]《Nhtrng van de lien quan den thanh nhac》文谨:《越南语音学研究—有关声乐的一些问题》,内部流行资料,河内师范大学。
    [144]《Tim hieu va phat trien giong hat》阮忠坚:《了解并发展歌声》,《群从文化务出版社》,1968年。
    [145]《Thanh dieu tieng Viet va Am nhac co truyen》黄侨:《越南声调与传统音乐》,《音乐研究所出版》,2001年。
    [146]《Am tiet va loai hinh ngon ngu》阮光鸿:《音节与语言类型》,《河内国家大学出版社》,2002年。
    [147]《Tu vi tilng Viet mien Nam》王宏森:《南部越语字汇》,《文化出版社》,1993年。
    [148]《Tu dien giai thich thuat ngit ngon ngir hoc》阮如意(主编):《语言学术语词典》,《教育出版社》,1996年。
    [149]《Dan Ty ba trong am nhac Truyen thong Viet Nam》吴氏梅芳:《在越南传统音乐中的琵琶》,《硕士毕业论文,河内音乐学院》,1999。
    [150]《Dan Ty ba Viet nam Xua va Nay》范氏惠《越南古与今的琵琶》,《越南国家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7年
    [151]《Cay dan Tranh vai bai ban Tai tu - Cai luong 》吴璧旺:《筝与改良-才子歌》,《河内音乐学院—硕士论文》,1999年。
    [152]《Bao ton, ke thua nghe thuat bieu dien co truyen trong day va hoc dan Tranh》阮青水:《筝、教学与学习中的保存和继承传统演奏艺术》,《硕士论文》,2002年。
    [153]《Nhung sang tao nghe thuat trong cac tac pham mai viet cho dan Tranh Viet Nam》黄香:《越南筝新作品的艺术创造》,《河内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2年。
    [154]《Ban ve phuong phap giang day dan Tranh trong truong chuyen nghiep》阮氏海凤:《专业学校中筝教学方法的一些问题》,《硕士论文》,2003年。
    [155]《Dan Tranh the he moi a Viet Nam》武梅芳垂:《越南筝的新一代》,《河内音乐学院—硕士论文》,2006年。
    [156]《Bien soan giao trinh va giang day dan Tranh tai Nhac vien Ha Noi》范茶眉:《河内音乐学院中的长期中学班级的筝课程编辑》,《硕士论文》,2005年。
    [157]Dao Trong Tu, Huy Tran, TuNgoc:《Essays on vietnamese music》, Hanoi 1984
    [158]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Reprint Edition (2000)
    [159]《Sonic Orders in Asean Musics》, Volume One and Two. Printed in Singapo 2003
    [160]Miller William "Southeast asia", Garland Publishing, Inc-1998
    [161]ETHNOMUSICOLOGY 18 (2) Ann Arbor, USA.1976
    [162]ETHNOMUSICOLOGY 20 (2) Ann Arbor, USA.1978
    [163]ETHNOMUSICOLOGY 22 (1) Ann Arbor, USA.1982, Kenneth.A Gourlay ——"Towards a Humanizing Ethnomusicology"
    [164]ETHNOMUSICOLOGY Newsletter 11:Ann Arbor, USA.1971, McGraw Hill ——"The Ethnomusicologist".
    [165]Alan. P. Merriam (1977):" Definitions of'Comparative Musicology' ——and'Ethnomusicology':An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
    [166]NEW GROVE DICTIONARY vol.8, London,2001
    [167]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AL INSTRUMENTS,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Ltd,1984)
    [168]GARLAND MUSIC DICTIONARY,USA.1999-2001.
    [169]山口修著.江明译.罗开传《民族音乐与民族音乐学》民族音乐学译文集.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70]东洋音乐学会 编集 『东南アジアの音乐』东京:音乐之友社,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12月30日,P.84-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