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清商乐”研究
详细信息    本馆镜像全文|  推荐本文 |  |   获取CNKI官网全文
摘要
在清商乐的研究领域中,目前尚未见到过一部从音乐的角度专论清商乐的著作。从涉足此领域研究的各种著作、期刊文献、工具书中,可知目前学者们对于清商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商乐的历史源流、清商乐的音乐结构、清商乐的音乐性质、三调(平、清、瑟)的内涵四方面,但其中较多观点未能统一。虽然有些疑问有了合理的解释,但更多的疑问仍待进一步研究核实。
     本论文则将重新分析史料,考析清商乐之源流、性质以辨明其在中国古代音乐史中的地位。在梳理其历史脉络后,再辨明平、清、瑟三调之归属、实质,以呈现其在中国音乐史中的发展变化,并与今日民间音乐中所常用的宫调相比较,明确古与今的联系。
     全文由绪论、引言、三个章节和结语四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涉及了本文研究的范围与论题意义、清商乐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论文的研究思路三个方面。引言为问题的提出,并将与清商乐相关的一些体裁、乐种、宫调概念、音乐机构等信息作为关键词列出。第一章首先总结迄今为止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其源流的不同观点,再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排除清商乐源于相和歌和房中乐的主流观点,并认为清商乐可追溯的最早历史为曹魏时期,可以先后分为魏晋清商三调歌和隋唐清乐两个历史时期。隋代方始设清商署。第二章对清商乐的音乐内涵进行分析,囊括其音乐结构和音乐性质。在音乐结构方面,以清商三调歌为主要分析对象,梳理弄、部弦、歌弦、解、送的含义,并将其与大曲做了体裁上的区别。在音乐性质方面,认为其在清商三调歌时期为“正声宴乐”,隋唐清乐时期为“俗乐宴乐”。第三章为全文的核心章节,考察了平调、清调、瑟调的内涵实质。根据对国内外现存史料、乐谱的分析、考证,得出三调即三种调高的结论,即平调为林钟均;清调为太簇均;瑟调为黄钟均。三调若与笛上三调的调高相对应,则平调应林钟笛正声调法;清调应林钟笛下徵调法;瑟调应林钟笛清角之调。三调后被唐宋燕乐二十八调和古琴的定弦法所吸收,这种“黄钟—林钟—太簇”的调高关系至今仍能在传统音乐的常用三调中见到。
There is, by now, no writings about Qingshang music from the angle of music has published. From various works, periodical literatures and reference books, we can infer that the research in this regard mainly concentrated in four aspects:historical origin, music structure, music nature as well as connotation of Ping, Qing and Se tunes. As for the existing questions, some have been explained reasonably, while more others are to be further studied and verified.
     To understand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of Qingshang music, this doctoral dissertation re-analyzes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s well as its source and course. This provides a basis for the clarification of the headstream and substance of Ping, Qing and Se tunes, so that we could make clea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and the tunes used commonly at the present through comparison.
     This dissertation includes four parts:preface,introduction, chapters and epilogue. The topic is put forward in the first part and listed as a keyword together with some forms, music genres, modes of ancient Chinese music as well as music organizations. Summing up different opinions of scholars at all times and in all lands, and analyzing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the author suggests in the first chapter that Qingshang music could trace back to Cao and Wei period dividing into two historic stages:Qingshang three-tone song and Suitang Qing music. It is in Sui Dynasty that Qingshang Bureau was established excluding the main viewpoint that Qingshang music comes from Xianghe song and Fangzhong music. The connotation of Qingshang music, together with its music structure and music nature, is analyzed in the second chapter. In terms of music structure, this dissertation, taking Qingshang three-tone song as the main object of analysis, not only interprets the meanings of Nong, Buxian, Gexian, Jie and Song, but also compare the different style between it and Daqu. Taken as conviviality in all times in terms of music nature, Qingshang music was "Zhengsheng feast music" in period of Qingshang three-tone song and "folk feast music" in ages of Sui Tang Qing music. As a core section, the third chapter investigates the essence and connotation of Ping, Qing and Se tunes.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music scores, we know that the so-called three-tune is in fact three kinds of tunes:Ping is Lin Zhong pitch Qing Tai Cu pitch and Se Huang Zhong pitch. Correspond to the three tunes in Dizi, Ping is Zhengsheng tune, Qing is Xiazhi tune and Se is Qingjiao tune. Absorbed by twenty-eight tunes of Yan music in Tang&Song dynasty and tuning method of Guqin, the tune relationship of Huangzhong-Linzhong-Taicu still exists in the familiar three tun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usic up to now.
引文
①见[唐]魏徵:《隋书》卷15,中华书局,2000年,第253页。
    ①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商务印书馆发行,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初版,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再版,第42页。
    ①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商务印书馆发行,中华民国十九年(1930)初版,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再版,第43页。
    ②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第97页。
    ③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145页。
    ④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第96页。
    ⑤对“清调以商为主”理解为“清商”,故云一调代三调。
    ⑥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第96页。
    ①见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第1版,2001年第7次印刷,第41页。
    ②见沈知白:《中国音乐史纲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37页。
    ③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316页。
    ④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第534页。
    ⑤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10月北京第1版,第493页。
    ⑥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第1版,1991年第2次印刷,第198-199页。
    ⑦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59页。
    ⑧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第112页。
    ⑨张承宗:《六朝民俗》,南京出版社,2002年,第316页。
    ⑩余甲方:《插图本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73页。
    11梁茂春、陈秉义:《中国音乐通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55页。
    12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世纪初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13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07年,第1004页。
    14王莉:《乐府“相和歌辞”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第19、22页。
    ①王文耀:《中国音乐史话》,黄山书社,1997年,第34-35页。
    ②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48页。
    ③余甲方:《楚声沿革考略》,《黄钟》1988年第1期,第29页。
    ④赵敏俐:《楚歌、横吹鼓吹与相和歌在汉代的兴衰更替》,《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9日。
    ⑤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第9页。
    ⑥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大象出版社,2000年,第62页。
    ①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第494-495页。
    ②张翔:《从民族融合看“华夏正声”——清商乐形成的历史缘由》, 《黄钟》1988年第2期,第60页。
    ③关也维:《唐代音乐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35页。
    ④张乐水、戴安琳:《中国音乐辞典》(台湾)常春树书坊出版,1985年,第266页。
    ①崔伟:《清商乐“名”、“实”、“源”、“流”考辨》,《艺术百家》2008年第5期,第211、214页。
    ②成军:《“清商”乐肇始考》,《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第134-135页。
    ③[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9,中华书局,2000年,第717页。
    ①沈知白:《中国音乐史纲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36页。
    ②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70页。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76页。
    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76页。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102页。
    ②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102页。
    ③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67页。
    ④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4-35页。
    ⑤王福利:《房中乐有无“金石”器使用问题新论》,《音乐艺术》2008年第3期,第105、111页。
    ⑥周延良:《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研究(二)——关于<诗说)对(诗经)典制名物的界说》,《孔子研究》2003年第6期,第96页。
    ①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33、35页。
    ②张永鑫:《汉乐府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版,2000年第2次印刷,第159页。
    ③罗泽根:《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9页。
    ④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大象出版社,2000年,第50-53页。
    ⑤陆侃如、冯沅君:《中国诗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146页。
    ⑥郑文:《(汉安世房中歌)试论》,《社会科学》1985年第2期,第101页。
    ⑦张洪亮:《汉代的<安世房中乐)》,《南都学坛》2008年第5期。
    ⑧[东汉]班固:《汉书》卷22,中华书局,2000年,第892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22,中华书局,2000年,第894-895页。
    ②罗泽根:《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19页。
    ③王福利:《“房中乐”、“房中歌”名义新探》, 《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第36页。
    ①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97页。
    ②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6页。
    ③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27页。
    ④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35页。
    ⑤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34页。
    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音版),岳麓书社,2006年,第247页。
    ⑦豆应指豆笾,即编织而成的竹篮,用以装祭献的食物。
    ⑧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58页。
    ⑨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467页。
    ⑩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32页。
    ①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31页。
    ②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537页。
    ③王福利:《“房中乐”、“房中歌”名义新探》,《音乐研究》2006年第3期,第36页。
    ④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2页。
    ①毛滂:《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69册)卷1,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15-116页。
    ②杨天宇: 《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300页。
    ③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93页。
    ④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64页。
    ①李学勤主编:《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294页。
    ②后文中所引之《燕礼》的内容均源自杨天宇:《礼仪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41-168页。
    ①[南朝]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361-362页。
    ②[唐]魏徵:《隋书》卷15,中华书局,2000年,第238页。
    ③[唐]魏徵:《隋书》卷15,中华书局,2000年,第250-251页。
    ①[宋]叶廷硅:《海录碎事》,中华书局,2002年,第537页。
    ②[宋]郑樵:《六经奥论》(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18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9页。
    ③[唐]房玄龄: 《晋书》卷22,中华书局,2000年,第439-440页。
    ①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425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第738页。
    ②孙敏、王丽芬:《洛阳古代音乐文化史迹》,文物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③王文耀:《中国音乐史话》,黄山书社,1997年,第34页。祓禊:春季或秋季的“除恶之祭”。
    ④秦序:《中国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1次印刷,2005年第3次印刷,第46页。
    ⑤王运熙、邬国平:《汉乐府风格论》,《楚雄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第67页。
    ⑥李周佳:《对相和歌社会文化功能的再认识》, 《歌海》2009年第3期。
    ①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世纪初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228-229页。
    ②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第55页。
    ③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第171页。
    ④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论文集》,中华书局,2002年新版,第123、135页。
    ①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中华书局,1996年,第132页。
    ②刘明澜:《中国古代诗词音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3页。
    ③[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1页。
    ④[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卷46,中华书局,2000年,第549页。
    ⑤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第541页。
    ⑥[东汉]班固:《汉书》卷22,中华书局,2000年,第893页。
    ⑦[汉]伏胜:《尚书大传疏证》卷2,清光绪师伏堂版,第14页。
    ⑧[汉]伏胜:《尚书大传疏证》卷3,清光绪师伏堂版,第12页。
    ①[东汉]班固:《汉书》卷22,中华书局,2000年,第1852页。
    ②[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第930-931页。
    ③杨天宇:《周礼译注》,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第183页。
    ④[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1页。
    ⑤陈利辉:《<宋书·乐志)分类探析》, 《时代文学》2010年第2期,第124页。
    ①[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1页。
    ②[南朝梁]沈约:《宋书》卷19,中华书局,2000年,第369-371页。
    ③[唐]房玄龄:《晋书》卷23,中华书局,2000年,第461页。
    ④[南朝梁]沈约:《宋书》卷19,中华书局,2000年,第369页。
    ⑤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154页。
    ①有通篇创作之意,指每一首歌的每一节歌词的音乐都不相同,即与分节歌曲相对。见于[英]肯尼迪、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唐其竞等译),第四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334页。
    ②[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3页。
    ③[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5页。
    ④刘明澜:《中国古代诗词音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36页。
    ⑤[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2页。
    ⑥[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3-404页。
    ①[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2页。
    ②[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3页。
    ③王文耀:《中国音乐史话》,黄山书社,1997年,第34页。
    ①秦序:《中国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1次印刷,2005年第3次印刷,第46页。
    ②王莉:《(箜篌引)的音乐属类考论》,《兰州学刊》2006年第9期,第78页。
    ③[唐]魏徵:《隋书》卷13,中华书局,2000年,第205-206页。
    ④[唐]魏徵:《隋书》卷13,中华书局,2000年,第209页。
    ⑤[唐]魏徵:《隋书》卷13,中华书局,2000年,第210页。
    ⑥[唐]魏徵:《隋书》卷13,中华书局,2000年,第240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80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77页。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82页。
    ④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355页。
    ①[南朝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1-414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77页。
    ①[南朝梁]沈约:《宋书》卷19,中华书局,2000年,第372页。
    ②见于《汉魏遗书钞》经翼第二集,释智匠:《古今乐录》,嘉庆三年刻本,第13-14页。
    ③张觉:《韩非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129页。
    ④[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唐]李贤等注,卷60,中华书局,2000年,第1338页。
    ①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第845-846页。
    ②何宁:《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第845页。
    ③[梁]箫统编:《文选》,[唐]李善注,卷23,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91页。
    ④[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卷47《潘太常集》,光绪己卯夏信述堂重刻本,第26页。
    ⑤崔伟:《清商乐“名”、“实”、“源”、“流”考辨》, 《艺术百家》2008第5期,第210-211页。
    ⑥[梁]箫统编:《文选》,[唐]李善注,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78页。
    ⑦[笔者按]崔伟所引原文中的“婵娟”之“娟”字应为“蜎”,yuanl。
    ⑧[梁]箫统编:《文选》, [唐]李善注,卷2,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78页。
    ①阴法鲁:《汉乐府与清商乐》,《文史哲》1962年第2期,第23页。
    ②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初版,2002年新版,第128页。
    ③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62页。
    ④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中华书局,1996年,第4页。
    ⑤秦序:《中国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1次印刷,2005年第3次印刷,第46页。
    ⑥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315页。
    ⑦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493页。
    ⑧修海林:《古乐的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60页。
    ⑨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第58页。
    ⑩曾智安:《曹魏清商署的设置、得名及相关问题新论》, 《乐府学》2006年第1辑,第145页。
    ①[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元]胡三省音注,卷134,中华书局,1956年第1版,1976年第4次印刷,第4220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56页。
    ③[唐]房玄龄:《晋书》卷24,中华书局,2000年,第476页。
    ①[晋]陈寿:《三国志》,[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98页。
    ②永琛、纪昀:《钦定历代职官表》,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95页。
    ③[元]王士点编:《禁扁》,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57页。
    ①[明]梅鼎祚辑:《西晋文纪》,《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9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7页。
    ②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第144页。
    ③[唐]房玄龄:《晋书》卷22,中华书局,2000年,第445页。
    ①[清]永琛、纪昀:钦定历代职官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201页。
    ②[晋]陈寿:《三国志》,[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0年,第79页。
    ③[汉]班固:《汉书》卷98,中华书局,2000年,第2961页。
    ④[南朝梁]沈约:《宋书》卷19,中华书局,2000年,第372页。
    ①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2005年第2版,第373页。
    ②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世纪初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37页。
    ①[南朝梁]沈约:《宋书》卷19,中华书局,2000年,第370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109,中华书局,2000年,第1899页。
    ③[梁]萧子显:《南齐书》卷11,中华书局,2000年,第130页。
    ①[唐]徐坚等:《初学记》卷15,中华书局,1962年,第376-377页。
    ②[唐]魏徵:《隋书》卷13,中华书局,2000年,第210页。
    ①[唐]魏徵:《隋书》卷15,中华书局,2000年,第235、252-253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146,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3716-3718页。
    ①[唐]魏徵:《隋书》卷15,中华书局,2000年,第252-253页。
    ②[唐]杜佑:《通典》卷146,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3716-3718页。
    ①[唐]杜佑:《通典》卷144,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3679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3,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635页。
    ③[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76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30,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441-442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33,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495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3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534-535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1,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599页。
    ①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第101-103页。
    ②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493页。
    ③笔者依中华书局1979年《乐府诗集》的断句,不称其为“送歌弦”,只称“送”。
    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77页。
    ⑤沈知白:《中国音乐史纲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36页。
    ⑥王小盾:《论(宋书·乐志)所载十五大曲》,《中国文化》1990年第2期,第152页。
    ⑦赵敏俐:《汉乐府相和诸调表演程式与相关术语讨论》,录入《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39-141页。
    ⑧郑祖襄:《相和三调中的“部”、“弦”、“歌弦”考释》,《音乐艺术》1993年第3期,第7-8页。
    ①刘明澜:《魏氏三祖的音乐观与魏晋清商乐的艺术形式》, 《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第76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76-377页。
    ②依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译谱,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521-522页。谱中用每个“△”符号表示一解。
    ③虽齐言体未必绝对会采用以同段旋律为基本变化反复的作曲方式,但鉴于三调歌采用歌行体这种长短不拘的文体作为歌词,故为了配合同名歌词的长短差异,这类配曲模式更适合于它。详见下文。
    ①见拙著:《魏氏乐谱解析·凌云阁六卷本全译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年。
    ②丰约即对应繁、简。
    ③[唐]房玄龄:《晋书》卷81,中华书局,2000年,第1411页。
    ①赵敏俐:《汉乐府相和诸调表演程式与相关术语讨论》,录入《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40页。
    ②[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06页。
    ③见[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14页。
    ①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115页。
    ①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116-117页。
    ②刘明澜:《魏氏三祖的音乐观与魏晋清商乐的艺术形式》,《中国音乐学》1999年第3期,第76页。
    ③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第31页.
    ④秦序:《六朝音乐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第204页。
    ⑤赵敏俐:《汉乐府相和诸调表演程式与相关术语讨论》,收录于《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45页。
    ⑥[唐]魏徵:《隋书》卷15,中华书局,2000年,第253-254页。
    ⑦[宋]陈旸:《乐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55页。
    ①见[宋]王溥:《唐会要》卷33,中华书局,1955年,第617页。
    ②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119页。
    ③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第45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2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376-377页。
    ②[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3,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635页。
    ③[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10页。
    ④笔者按:此句中华书局校为“前有艳词曲,后有趋”,笔者觉得“艳词曲”一词与理不通,故笔者重新断句,下文亦如此。
    ①[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11页。
    ②中华书局断句为“‘念与’下为趋曲,前有艳”。
    ③[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11-412页。
    ④[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12页。
    ⑤中华书局断句为:“少小”下为趋曲,前为艳。
    ①[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12页。
    ②此句亦是笔者前文中断句的依据,原文只言“趋”,却没有“趋曲”的说法。
    ③[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13页。
    ④[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13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599页。
    ②丘琼荪:《燕乐探微》,隗芾辑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版,2007年第2次印刷,第64页。
    ③王文耀: 《中国音乐史话》,黄山书社,1997年,第34页。
    ④秦序编:《中国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1次印刷,2005年第3次印刷,第47页。
    ⑤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第46页。
    ⑥赵敏俐:《汉乐府相和诸调表演程式与相关术语讨论》,收录《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44页。
    ⑦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081页。
    ①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作者自己发行,1922年,第78-80灭。
    ②刘明澜:《中国古代诗词音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57页。
    ③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绪论第14-15页。
    ④《中国音乐词典》中对“雅乐”的定性即“一般泛指宫廷的祭祀活动和朝会仪礼中所用的音乐。”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 《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444页。
    ①黄翔鹏:《乐问》,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出版,2000年,第169页。
    ②[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22,中华书局,2000年,第313页。
    ③[后晋]刘晌:《旧唐书》卷28,中华书局,2000年,第702页。
    ④[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567,影印宋刻本,中华书局,1989年1月第1版,1989年11月第2次印刷,第1644页。
    ⑤[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570,影印宋刻本,中华书局,1989年1月第1版,1989年11月第2次印刷,第1671页。
    ⑥[宋]沈括:《梦溪笔谈》卷5,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第30页。
    ⑦[宋]陈旸:《乐书》卷159,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8页。
    ⑧[宋]陈旸:《乐书》卷182,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823页。
    ⑨[唐]魏徵:《隋书》卷15,中华书局,2000年,第235页。
    ①经历了多年分裂后,隋高祖听到宋齐旧乐大赞“华夏正声”。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109,光绪癸卯冬十月五洲同文局石印,第11-12页。
    ②林谦三:《隋唐燕乐调研究》,收录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整理研究室编《燕乐三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218页。
    ①阴法鲁:《汉乐府与清商乐》,《文史哲》1962年第2期。
    ②吴南熏:《律学会通》,科学出版社,1964年,第171页。
    ③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132页。
    ④见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483页。
    ⑤见沈知白:《中国音乐史纲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36页。
    ⑥黄翔鹏:《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文化问题》,《文艺研究》1979年第2期,第73页。
    ⑦何昌林:《音调逻辑的“调—声”规范》,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第64页。
    ⑧见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中华书局,1996年,第133页。
    ⑨吴钊:《也谈“楚声”的调式问题——读<释“楚商”)一文后的几点意见》, 《文艺研究》1980年第2期,第78、81页。
    ⑩夏野:《关于“瑟调”的调式及陈仲儒“奏议”的校勘问题》, 《音乐研究》1984年第2期,第109-110、111-112页。
    ①丘琼荪:《燕乐探微》,隗芾辑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38-39页。
    ②见[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2000年,第1901页。
    ③王德埙:《论楚、瑟、平三个调与公孙崇的七弦琴仲吕宫弦式》, 《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2期,第108页。
    ①丁承运:《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音乐研究》1989年第2期,第94-95页。
    ②成军:《清商三调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10-11页。
    ③冯洁轩:《调(均)·清商三调·笛上三调》,《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第79页。
    ④丁纪元:《相和五调中的清、平、瑟调新论》,《黄钟》1997年第1期,第12页。
    ⑤徐荣坤:《释相和三调及相和五调》,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5页。
    ①见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编:《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第329页。
    ②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515页。
    ③William Drabkin,scale词条,见Stanley Sadie主编: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Macmillan Publischers Limited 2001,第22册第366页.
    ④见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第96页。
    ⑤与表4均见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132-133页。
    ⑥见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70页。
    ⑦见沈知白:《中国音乐史纲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第36页。
    ⑧见田青:《中国古代音乐史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第89-90页。
    ⑨见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中华书局,1996年,第133页
    ①见黄祥鹏:《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文化问题》,《文艺研究》1979年第2期,第73页。
    ②见夏野:《关于“瑟调”的调式及陈仲儒“奏议”的校勘问题》,《音乐研究》1984年第2期,第108页。
    ③见王誉声:《相和三调“三种音阶”说》,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第16-17页。
    ④见吴南熏:《律学会通》,科学出版社,1964年,第176页。
    ⑤吴钊:《也谈“楚声”的调式问题——读(释“楚商”)一文后的几点意见》, 《文艺研究》1980年第2期,第78页。
    ⑥吴钊:《也谈“楚声”的调式问题——读<释“楚商”)一文后的几点意见》, 《文艺研究》1980年第2期,第83页。
    ①吴钊、刘东升: 《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第44-45页。
    ②见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音乐研究》1983年第4期,第81页。
    ③丁承运:《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音乐研究》1989年第2期。
    ④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⑤见冯洁轩:《调(均)·清商三调·笛上三调》,《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第79页。
    ⑥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第49页。
    ⑦见王德埙:《论楚、瑟、平三个调与公孙崇的七弦琴仲吕宫弦式——琴曲(广陵散>流变考之五》,《中国音乐学》1992年第2期。
    ⑧见丁纪元:《相和五调中的清、平、瑟调新论》, 《黄钟》1997年第1期。
    ⑨成军:《清商三调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36-37页。
    ①见陈应时:《陈仲儒律准和瑟、清、平三调》,《音乐学习与研究》1986年第1期,第24、25页。
    ②见徐荣坤:《释相和三调及相和五调》,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第3页。
    ③见何昌林:《音调逻辑的“调—声”规范》,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第66页。
    ④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初版,2002年新版,第128-130页。
    ⑤刘崇德:《燕乐新说》,黄山书社,2003年,第9页。
    ⑥刘崇德:《燕乐新说》,黄山书社,2003年,第10页。
    ①[后晋]刘昫:《旧唐书》卷29,中华书局,2000年,第717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109,中华书局,2000年,第1892-1893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109,中华书局,2000年,第1893页。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109,中华书局,2000年,第1893-1894页;填充灰色之“尽”、“十”、“宫”字处依光绪癸卯冬十月五洲同文局石印版《魏书》
    ①[北齐]魏收:《魏书》卷109,中华书局,2000年,第1894页。
    ②[北齐]魏收:《魏书》卷109,光绪癸卯冬十月五洲同文局石印,第11页。
    ③[唐]杜佑:《通典》卷143,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3649页。
    ④[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卷567,影印宋刻本,中华书局,1989年1月第1版,1989年11月第2次印刷,第1640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3,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635页。
    ②见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1辑,中华书局,1963年,第3页。
    ③[梁]沈约:《宋书》卷21,中华书局,2000年,第411、413页。 《步出夏门行》旁有小字云:“一曰《陇西行》”。
    ④[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36,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534页。
    ⑤[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43,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635页。
    ⑥见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古琴曲集》第1集,音乐出版社,1962年,第1-24页。
    ①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 《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37页。
    ②引文与表7均见于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38页。
    ③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38-139页。
    ④[宋]王溥:《唐会要》卷33,中华书局,1955年,第617页。
    ⑤《理道要诀》由杜佑辑《通典》要点而成。
    ①[宋]王灼:《碧鸡漫志》卷5,钱遵王陆绍曾校足本,[清]知不足斋从书第六集.第7页。
    ②林谦三:《雅乐——古乐谱的解读》,东洋音乐学会编,音乐之友社,昭和44年第1次印刷,昭和59年第2次印刷,第349页。
    ③吴文光:《神奇秘谱乐诠》,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第254-257页。
    ①[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第599页。
    ②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1辑,中华书局,1963年,第8-9页。
    ③见吴文光:《神奇秘谱乐诠》,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第254-257页。
    ④严杰译注:《唐五代笔记小说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第1版,1991年第2次印刷,第170页。
    ①公元1001年左右在世。
    ②此处的侧调应为瑟调之误。③[宋]王灼:《碧鸡漫志》卷5,钱遵王陆绍曾校足本,[清]知不足斋丛书第六集,第3页。
    ④[北齐]魏收:《魏书》卷109,光绪癸卯冬十月五洲同文局石印,第12页。
    ⑤[唐]杜佑:《通典》卷143,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1992年第2次印刷,第3649页。
    ⑥[宋]王灼:《碧鸡漫志》卷5,钱遵王陆绍曾校足本, [清]知不足斋丛书第六集,第7页。
    ①[宋]王钦若:《册府元龟》,影印宋刻本,中华书局,1989年1月第1版,1989年11月第2次印刷,第1640;1661页。
    ②[宋]王溥:《唐会要》卷33,中华书局,1955年,第616页。
    ③[宋]陈肠:《乐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57;738页。
    ④[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集》卷2,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4页。
    ⑤[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冯文慈点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206;1060页。
    ⑥[明]方以智:《通雅》,中国书店据清康熙姚文燮浮山此藏轩刻本影印,1990年,第357页。
    ⑦[清]毛奇龄:《竟山乐录》卷2,大酉山房刻本,龙威秘书八集第4册,西河经义存醇,第22-23页。
    ⑧查阜西:《存见古琴曲谱辑览》,音乐出版社,1958年,总页码第464页。
    ⑧[宋]陈旸:《乐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737-738页。
    ①丘琼荪:《燕乐探微》,隗芾辑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版,2007年第2次印刷,第38页。
    ②[清]惠士奇:《礼说》卷7,阮元主编《皇清经解》卷220,咸丰庚申补刊,第17页。
    ①引文可见前文。[宋]陈旸:《乐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657页。
    ②下文所引均见[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集》卷2,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页。
    ①丘琼荪:《燕乐探微》,隗芾辑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版,2007年第2次印刷,第190页。
    ②林谦三:《雅乐——古乐谱的解读》,东洋音乐学会编,音乐之友社,昭和44年第1刷,昭和59年第2刷,第368页。
    ③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出版(根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复印),1984年,第64-66页。
    ①[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冯文慈点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1060页。
    ②[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冯文慈点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第205-206页。
    ①查阜西:《存见古琴曲谱辑览》,音乐出版社,1958年,总页码第464页。
    ②[清]毛奇龄:《竟山乐录》卷2,大酉山房刻本,龙威秘书八集第4册,西河经义存醇.第16页。
    ③此表根据图1所制,见[清]毛奇龄:《竟山乐录》卷2,大酉山房刻本,龙威秘书八集第4册.西河经义存醇,第23页。
    ①见[清]毛奇龄:《竟山乐录》卷1,大酉山房刻本,龙威秘书八集第4册,西河经义存醇,第16页。
    ①前文已引其原文:“假如四字是正宫调,则四为宫,上为商……;以工为宫声起调,则工为宫,六为商……”
    ②[清]毛奇龄:《竟山乐录》卷2,大酉山房刻本,龙威秘书八集第4册,西河经义存醇,第18-19页。
    ③[清]毛奇龄:《竟山乐录》卷2,大酉山房刻本,龙威秘书八集第4册,西河经义存醇,第16页。
    ①藤原师长:《三五要录》卷五,嘉历三年(1328年),一越调曲上。
    ②[后晋]刘昫: 《旧唐书》卷28,中华书局,2000年,702页。《三五要录》中《玉树后庭花》之序言所引《唐会要》原文基本与此一致。
    ①[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616页。
    ②参见源博雅966年撰《博雅笛谱》和林谦三:《雅乐——古乐谱的解读》,东洋音乐学会编,音乐之友社,昭和44年第1刷,昭和59年第2刷,296页。
    ③[日]藤原师长:《三五要录》卷9,嘉历三年(1328年),水调曲《泛龙舟》
    ④平安时代中期到后期兴福寺僧人,擅长吹笛。见Wikipedia百科网,http://ja.wikipedia.org/wiki
    ⑤林谦三:《雅乐——古乐谱的解读》,东洋音乐学会编,音乐之友社,昭和44年第1刷,昭和59年第2刷,第279页。
    ①[宋]王溥:《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第617页。
    ②林谦三:《雅乐——古乐谱的解读》,东洋音乐学会编,音乐之友社,昭和44年第1刷,昭和59年第2刷,第102-104页。
    ①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册,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第171-172页。
    ②黄翔鹏:《乐问》,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出版,2000年,第180-181页。
    ③王子初:《荀勖笛律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1版,2001年第2次印刷,第104-106页。
    ④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第107-108页。
    ⑤冯洁轩:《调(均)·清商三调·笛上三调》,《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
    ⑥王誉声:《相和三调“三种音阶”说》,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
    ⑦成军:《清商三调研究》,河南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摘要第1页。
    ⑧[唐]房玄龄:《晋书》卷16,中华书局,2000年,第310-311页。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16,中华书局,2000年,第311页。
    ②丁承运:《谁是“荀勖笛律”的原始作者》,《音乐研究》1998年第2期,第13页。
    ③见后文。
    ④[唐]房玄龄:《晋书》卷16,中华书局,2000年,第311-312页。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16,中华书局,2000年,第312页。
    ②与今日的笛箫孔位顺序相反。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16,中华书局,2000年,第312页。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16,中华书局,2000年,第310-311页。
    ②[唐]房玄龄:《晋书》卷16,中华书局,2000年,第312-313页。
    ①王子初:《荀勖笛律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1版,2001年第2次印刷,第105页。
    ②清商三调与近世三种音阶命名问题详见下一节。
    ③冯洁轩:《调(均)·清商三调·笛上三调》, 《音乐研究》1995年第3期,第82页。
    ①[唐]房玄龄:《晋书》卷16,中华书局,2000年,第313页。
    ①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出版(根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复印),1984年,第197-198页。
    ②吴承洛: 《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出版(根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复印),1984年,第202页。
    ①此词条作者为陈应时先生,见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第110页。
    ②丘琼荪:《燕乐探微》,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版,2007年第2次印刷,第189页。
    ①图引自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 《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第135页。
    ①《中国音乐史上新旧音阶的相互影响》,收录于《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第83-84页。
    ②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第174页。
    ①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24页。
    ②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第1版,2001年第26次印刷,第55页。
    ③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第180-181页。
    ④[元]脱脱:《宋史》卷142,中华书局,2000年,第2238页。
    ⑤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79页。
    ①陈应时:《再谈“变”和“闰”》,《音乐艺术》1989年第1期,第15-17页。
    ②收录于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第91-92页。
    ③于会泳:《关于辨别调式问题》,《音乐研究》1959年第6期,第58页。
    ④康少杰:《中国民族音阶和宫调体系的名称问题》,《音乐学习与研究》1985年第1期,第12页。
    郑玄注、贾公彦疏:《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李学勤编:《仪礼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杨天宇:《礼记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杨天宇:《仪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毛滂:《毛诗注疏》(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69册)卷1,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张觉:《韩非子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
    何宁撰:《淮南子集释》,中华书局,1998年。
    [汉]伏胜:《尚书大传疏证》,清光绪师伏堂版。
    [东汉]班固:《汉书》,中华书局,2000年。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注音版),岳麓书社,2006年。
    [晋]陈寿撰:《三国志》,[宋]裴松之注,中华书局,2000年。
    [南朝]沈约:《宋书》,中华书局,2000年。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 [唐]李贤等注,中华书局,2000年。
    [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中华书局,2000年。
    [梁]箫统:《文选》, [唐]李善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陈]释智匠: 《古今乐录》,嘉庆三年刻本。
    [北齐]魏收撰:《魏书》,光绪癸卯冬十月五洲同文局石印。
    [唐]魏徵:《隋书》,中华书局,2000年。
    [唐]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2000年
    [唐]杜佑撰:《通典》,中华书局,1988年第1版,1992年第2次印刷。
    [唐]徐坚等著:《初学记》,中华书局,1962年。
    严杰译注:《唐五代笔记小说选译》,巴蜀书社,1990年第1版,1991年第2次印刷。
    [后晋]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2000年。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2000年。
    [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影印宋刻本,中华书局,1989年第1版,1989年第2次印刷。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元]胡三省(音注),中华书局,1956年第1版,1976年第4次印刷。
    [宋]陈旸撰:《乐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21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宋]王溥撰《唐会要》,中华书局,1955年。
    [宋]沈括:《梦溪笔谈》,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商务印书馆,1937年。
    [宋]叶廷硅:《海录碎事》,中华书局,2002年。
    [宋]王灼:《碧鸡漫志》,钱遵王陆绍曾校足本,[清]知不足斋丛书第六集。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华书局,1979年,1998年第5次印刷。
    [宋]郑樵:《六经奥论》(四库全书文渊阁本第18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元]脱脱:《宋史》,中华书局,2000年。
    [元]王士点编:《禁扁》,《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明]张溥辑:《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光绪己卯夏信述堂重刻本。
    [明]梅鼎祚辑:《西晋文纪》, 《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398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
    [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冯文慈点注,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
    [明]方以智:《通雅》,中国书店据清康熙姚文燮浮山此藏轩刻本影印,1990年。
    [清]毛奇龄:《竟山乐录》,大酉山房刻本,龙威秘书八集第4册,西河经义存醇。
    [清]马瑞辰撰:《毛诗传笺通释》,中华书局,1989年。
    [清]黄景仁:《两当轩集》,李国章标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清]永瑢、纪昀等撰:《钦定历代职官表》,《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601册,台湾商务印书馆。
    [清]惠士奇:《礼说》卷7,阮元主编《皇清经解》卷220,咸丰庚申补刊。
    叶伯和:《中国音乐史》,作者自己发行,1922年。
    许之衡:《中国音乐小史》,商务印书馆发行,中华民国十九年初版(1930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再版(1934年)
    梁启超:《中国之美文及其历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王光祈:《中国音乐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日]田边尚雄:《中国音乐史》(陈清泉译),商务印书馆,1937年。
    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上海书店出版(根据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复印),1984年。
    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年。
    黎英海:《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
    余冠英:《汉魏六朝诗论丛》,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年。
    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1962年第1版,2001年第26次印刷。
    吴南熏:《律学会通》,科学出版社,1964年。
    廖辅叔:《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64年第1版,2001年第7次印刷。
    黄体培:《中华乐学通论》,中华国乐会出版社,1971年。
    岸边成雄:《唐代音乐史的研究》,台湾中华书局,1973年。
    张世彬:《中国音乐史论述稿》,(香港)友联出版社,1975年。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辑:音乐论丛(第2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79年。
    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辑:音乐论丛(第3辑),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年。
    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年。
    朱自清:《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林葱:《中国音乐史讲义》,台湾七灯出版社,1981年。
    沈知白:《中国音乐史纲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
    吴钊、刘东升:《中国音乐史略》,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
    [日]林谦三:《雅乐——古乐谱的解读》,东洋音乐学会编,音乐之友社,昭和44年第1刷(1969年),昭和59年第2刷(1984年)。
    田青:《中国古代音乐史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
    萧涤非:《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
    牛陇菲:《古乐发隐》(嘉峪关魏晋墓室砖画乐器考证新一版),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杨荫浏:《杨荫浏音乐论文选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古籍整理研究室编:《燕乐三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
    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论文集》,中华书局,1986年初版,2002年新版。
    丘琼荪:《燕乐探微》(隗芾辑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第1版,2007年第2次印刷。
    夏野:《中国古代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年。
    修海林:《古乐的沉浮》,山东文艺出版社,1989年。
    祁文源:《中国音乐史》,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
    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9年。
    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
    萧亢达:《汉代乐舞百戏艺术研究》,文物出版社,1991年。
    张永鑫:《汉乐府研究》,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1版,2000年第2次印刷。
    孙继南、周柱铨主编:《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2005年第2版。
    金文达:《中国古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1994年。
    王子初:《荀勖笛律研究》,人民音乐出版社,1995年第1版,2001年第2次印刷。
    罗泽根:《乐府文学史》,东方出版社,1996年。
    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中华书局,1996年。
    王文耀:《中国音乐史话》,黄山书社,1997年。
    秦序:《中国音乐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第1次印刷,2005年第3次印刷。
    臧一冰:《中国音乐史》,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
    黄翔鹏:《乐问》,中央音乐学院学报社出版,2000年。
    钱志熙:《汉魏乐府的音乐与诗》,大象出版社,2000年。
    吴相洲:《唐代歌诗与诗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曹美韵:《中国音乐史与名曲赏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年。
    张承宗:《六朝民俗》,南京出版社,2002年。
    余甲方:《插图本中国古代音乐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刘崇德:《燕乐新说》,黄山书社,2003年。
    刘明澜:《中国古代诗词音乐》,中国科学文化出版社,2003年。
    孙敏、王丽芬:《洛阳古代音乐文化史迹》,文物出版社,2004年。
    沈冬:《唐代乐舞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梁茂春、陈秉义:《中国音乐通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
    陈茂同:《历代职官沿革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版,2005年第2版。
    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年。
    赵为民:《唐代二十八调理论体系研究》,商务印书馆,2006年。
    关也维:《唐代音乐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6年。
    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增补本),上海世纪初版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发行,2006年。
    朱谦之:《中国音乐文学史》,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年。
    王仲犖:《魏晋南北朝史》,中华书局,2007年。
    万绳楠:《魏晋南北朝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2007年。
    黄节撰:《汉魏乐府风笺》,中华书局,2008年。
    秦序主编:《六朝音乐文化研究》,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
    孙光军:《词曲宫调乐理探微》,河北大学,2000年博士论文。
    崔炼农:《汉魏六朝乐府辞乐关系研究》,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博士论文。
    李媛:《魏晋乐府诗的音乐文学特点及其文化学阐释》,安徽大学,2003年硕士论文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扬州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
    成军:《清商三调研究》,河南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曾智安:《清商曲辞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博士论文。
    刘蕊:《中国传统弦歌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硕士论文。
    吴冰:《六朝清商乐发展探微》,南京艺术学院,2007年硕士论文。
    王志清:《晋宋乐府诗研究》,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王莉:《乐府“相和歌辞”研究》,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博士论文。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
    张乐水、戴安琳编辑:《中国音乐辞典》,(台湾)常春树书坊出版,1985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
    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年。Stanley Sadie: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Macmillan Publischers Limited 2001.
    [英]肯尼迪、布尔恩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唐其竞等译)(第四版),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5年。
    [日]源博雅:《博雅笛谱》,康保三年(966年)
    [日]《怀中谱》,嘉保二年(1095年),大秦昌隆(抄写),元禄十四年版(1701)
    宋·姜夔:《白石道人歌曲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日]藤原师长:《三五要录》,嘉历三年(1328年)
    吴文光:《神奇秘谱乐诠》,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年。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古琴曲集》第1集,音乐出版社,1962年。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会编:《琴曲集成》第1辑,中华书局,1963年。
    于会泳:《关于辨别调式问题》,《音乐研究》,1959(6)
    阴法鲁:《汉乐府与清商乐》,《文史哲》,1962(2)。
    杨荫浏、吴剑:《说“乱”及其他》, 《人民音乐》1963(1)。
    黄翔鹏:《释“楚商”——从曾侯钟的调式研究管窥楚文化问题》, 《文艺研究》,1979(2)。
    王运熙:《略谈乐府诗的曲名本事与思想内容的关系》,《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6)。
    吴钊:《也谈“楚声”的调式问题——读<释“楚商”>一文后的几点意见》, 《文艺研究》1980(2)。
    冯文慈:《汉族音阶调式的历史记载和当前实际——维护音阶调式思维的传统特点》,《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1(1)。
    丁承运:《清、平、瑟调考辨》, 《音乐研究》1983(4)。
    何昌林:《音调逻辑的“调—声”规范》,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1983(2)。
    夏野:《关于“瑟调”的调式及陈仲儒“奏议”的校勘问题》,《音乐研究》,1984(2)。
    康少杰:《中国民族音阶和宫调体系的名称问题》, 《音乐学习与研究》,1985(1)。
    郑文:《<汉安世房中歌>试论》, 《社会科学》,1985(2)。
    黄纪华:《汉<房中祠乐>的时代作者辨》,《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3)。
    许健:《相和歌与琴曲》, 《音乐研究》,1985(3)。
    王子初:《略论荀勖的笛上三调——荀勖笛律研究之二》,《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8(4)。
    陈正生:《谈<荀勖笛律研究>》, 《中国音乐》,1985(4)。
    陈应时:《陈仲儒律准和瑟、清、平三调》, 《音乐学习与研究》,1986(1)。
    余甲方:《楚声沿革考略》, 《黄钟》,1988(1)。
    张翔:《从民族融合看“华夏正声”——清商乐形成的历史缘由》,《黄钟》,1988(2)。
    陈应时:《再谈“变”和“闰”》, 《音乐艺术》,1989(1)。
    黄翔鹏、王子初:《荀勖笛律的管口校正问题研究》, 《中国音乐学》,1989(1)。
    丁承运:《清商三调音阶调式考索》, 《音乐研究》,1989(2)。
    陈飞之:《从曹操的乐府诗看他在音乐史上的贡献》, 《许昌学院学报》,1989(3)。
    王子初:《荀勖笛律的律制研究——荀勖笛律研究之三》, 《中国音乐学》,1990(1)。
    龚林:《乐学两题之一》,《音乐艺术》,1990(1)。
    王小盾:《论<宋书·乐志>所载十五大曲》, 《中国文化》,1990(2)。
    蒲亨建:《传统七声音阶三分说证伪问题的提出》, 《音乐艺术》1990(4)。
    葛晓音、[日]户仓英美:《从古乐谱看乐调和曲辞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1999(1)。
    陈正生:《“泰始笛”复制研究》, 《中国音乐学》,1991(2)。
    王德埙:《论楚、瑟、平三个调与公孙崇的七弦琴仲吕宫弦式——琴曲<广陵散>流变考之五》,《中国音乐学》,1992(2)。
    魏柳塘:《民族音乐学中国学派之形成及其特色——清商乐研讨会记略》, 《人民音乐》,1992(11)。
    丁纪园:《蔡元定<燕乐>新解——论俗乐的宫调、音高与音阶》,《音乐研究》,1993(2)。
    郑祖襄:《相和三调中的“部”、“弦”、“歌弦”考释》, 《音乐艺术》,1993(3)。
    姚汉荣:《曹操和乐府诗》,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5)。
    王运熙、邬国平:《汉乐府风格论》, 《楚雄师专学报》,1995(4)。
    臧艺兵:《疑说“倚歌”》, 《黄钟》,1994(3)。
    冯洁轩:《调(均)·清商三调·笛上三调》, 《音乐研究》,1995(3)。
    王小盾:《<胡笳十八拍>和琴歌》, 《古典文学知识》,1995(5)。
    王德埙:《<碣石调·幽兰>卷纸谱指法集注》,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7(1)。
    丁纪元:《相和五调中的清、平、瑟调新论》, 《黄钟》1997(1)。
    丁纪元:《相和五调中的楚、侧二调考辨》, 《黄钟》,1997(3)。
    陈正生:《从“泰始笛”的复制谈同均三宫等问题》, 《中国音乐》,1997(3)。
    荣世生:《论我国传统的三种七声音阶形式》, 《中国音乐学》,1998(1)。
    谷杰:《“下徵调”的名与实及相关乐律问题》, 《黄钟》,1998(1)。
    丁承运:《谁是“荀勖笛律”的原始作者》, 《音乐研究》,1998(2)。
    王运熙:《相和歌与清商曲》, 《中国文学研究》,1998(2)。
    冯建志:《试论“楚声”在汉代“相和歌”中的主导地位》, 《南都学坛》,1998(5)。
    葛晓音、[日]户仓英美:《从古乐谱看乐调和曲辞的关系》, 《中国社会科学》,1999(1)。
    刘明澜:《魏氏三祖的音乐观与魏晋清商乐的艺术形式》, 《中国音乐学》,1999(4)。
    杨善武:《黄翔鹏先生的苦音观》, 《音乐艺术》,1999(4)。
    丁承运:《琴调溯源——论古琴正调调弦法》, 《音乐艺术》,2000(4)。
    冯建志:《“楚声”与汉乐的历史渊源》, 《史学月刊》,2001(5)。
    钟敬安、钟舸:《清商调式简论》, 《音乐探索》,2003(1)。
    王亚丽:《中国传统七声音阶命名问题研究综述》,《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周延良:《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研究(二)——关于<诗说>对<诗经>典制名物的界说》,《孔子研究》,2003(6)。
    崔炼农:《相和唱奏方式与辞乐关系——乐府唱奏方式研究之一》,《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曾智安:《“清商”概念的三层内涵及相关的几个问题》,《中国中古文学研究——中国中
    古(汉—唐)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4年。
    王誉声:《相和三调“三种音阶”说》,《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4(3)。
    赵艳玲:《从相和歌到唐代大曲的演变》,《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
    詹皖:《清商乐流变探析》,《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马俊芳:《“楚声”在汉乐体制形成中的作用》, 《史学月刊》,2004(10)。
    徐荣坤:《释相和三调及相和五调》,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1)。
    孙尚勇:《相和歌杂考》, 《黄钟》,2005(1)。
    张东妹:《“楚民歌”对汉代音乐的影响》, 《南都学坛》,2005(5)。
    赵敏俐:《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 《文学评论》,2005(5)。
    郑琳、陈群:《试论魏晋南北朝时期女性音乐歌舞的盛行》,《江西社会科学》,2005(6)。
    翟景运:《再论相和歌及其与清商三调的关系》, 《乐府学》2006年。
    曾智安:《曹魏清商署的设置、得名及相关问题新论》, 《乐府学》2006年。
    王传飞:《歌诗表演与汉、魏相和歌辞艺术新探》, 《乐府学》2006年。
    李媛:《魏晋乐府诗的娱乐化特点》,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郑祖襄:《<古今乐录>“相和歌”文字的标点及释义》, 《音乐研究》,2006(2)。
    杨明:《<乐府诗集>“相和歌辞”题解释读》,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6(3)。
    王福利:《“房中乐”、“房中歌”名义新探》, 《音乐研究》,2006(3)。
    刘清明、姜宇丹:《从隋唐时期宫廷燕乐的发展看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演变》,《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6(7)。
    赵敏俐:《楚歌、横吹鼓吹与相和歌在汉代的兴衰更替》,《光明日报》,2006年12月29。
    王淑梅:《魏晋相和歌辞的入乐情况辨析》, 《乐府学》,2007年。
    翟景运:《<宋书·乐志>与汉魏六朝乐府歌诗》, 《乐府学》,2007年。
    王福利:《论汉代的“房中乐”、“房中歌”》,《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李婷婷:《周代乡乐考论——先秦诸乐考之一》, 《中国文化研究》,2007(2)。
    吴志武:《“变”“闰”之辩六十一载》, 《交响》,2007(2)。
    彭林:《说乡乐、房中之乐与无筭乐——评“周代乡乐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07
    (3)。
    于珊珊:《曹操与清商乐》,《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3)。
    吴大顺:《魏晋南北朝文人歌辞的演唱及其文化功能》, 《船山学刊》,2007(3)。
    寇文娟:《对“相和歌”的再认识》,《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7(3)。
    李婷婷:《评彭林教授的<评(周代乡乐考论)>》”,《中国文化研究》,2007(4)。
    李媛:《浅谈六朝音乐文化交流的影响及意义》,《黄河之声》,2007(11)。
    王安潮:《汉魏大曲考》,《交响》,2007(4)。
    郭建勋、张伟:《楚声与乐府诗》, 《乐府学》,2008年。
    温和:《魏晋南北朝“三调”歌舞伎乐源流考》,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1)。
    王传飞:《相和歌概念新解》,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王同、丁同俊:《关于“节”与“相”的探讨》, 《黄钟》,2008(2)。
    顾涛:《周代诸乐名义条辨——兼述礼书经注用辞通例》,《中国文化研究》,2008(2)。
    黄震云:《楚调和汉乐府的写作时地》,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王福利:《房中乐有无“金石”器使用问题新论》,《音乐艺术》,2008(3)。
    喻意志:《<古今乐录>考》, 《中国音乐学》,2008(3)。
    张庆华:《清商乐流变初探》, 《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张洪亮:《汉代的<安世房中乐>》, 《南都学坛》,2008(5)。
    崔伟:《清商乐“名”、“实”、“源”、“流”考辨》,《艺术百家》,2008(5)。
    吴大顺:《南朝文人歌辞用调及其特点》, 《社会科学家》,2008(6)。
    郑荣达:《曾侯乙钟律与清商律的比较研究》, 《黄钟》,2009(2)。
    成军:《清商三调研究综述》,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2009(2)。
    李周佳:《对相和歌社会文化功能的再认识》, 《歌海》,2009(3)。
    丁红旗:《从<南齐书·王诩传>看东晋南朝俗乐风俗》,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成军:《“清商”乐肇始考》,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9(4)。
    李骜:《“相和”考》, 《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赵敏俐:《汉乐府相和诸调表演程式与相关术语讨论》,《第二届乐府与歌诗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丁承运:《汉唐清商乐调研究》, 《汉唐音乐史首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9年。
    陈利辉:《<宋书·乐志>分类探析》, 《时代文学》,2010(2)。
    许云和:《汉<房中祠乐>与<安世房中歌>十七章》,《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陈应时:《就音阶命名问题答杜亚雄》, 《音乐研究》,2010(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