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DPSIR框架的中国城市低碳绩效评价及空间分异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低碳城市是新时期中国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针对已有低碳城市测度研究在区域性、系统性、动力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文章构建了城市低碳绩效评价的动力学分析框架(DPSIR框架),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气象数据、自下而上的碳排放估算数据,全面评价了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的低碳发展水平及空间格局。研究结果表明,城市低碳绩效评价的DPSIR分析框架有助于全面分析人地系统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机制。中国288个地级以上城市总体处于相对高碳水平,以胡焕庸线为底边形成的倒"V"型结构塑造了低碳城市的基本空间格局。低碳驱动力与低碳响应力决定了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空间分异。在低碳驱动力与低碳响应力的共同作用下,高驱动力城市与高响应度城市的"集聚性"空间分异格局造成低碳城市呈现"集聚性"与"梯度化"的分布态势。中国的低碳试点城市具有多等级性,不同低碳等级城市的低碳水平影响因素各异。不同低碳等级的城市应根据DPSIR框架提供的低碳发展结构化清单,结合地方特性,选择因地制宜的低碳发展路径。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