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香港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的环境、语言态度及教学软件的应用——焦点小组访谈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旨在研究新时期香港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的情况。研究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法,对香港一所大学参加普通话课程的本地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内容分析法,文章发现香港大学生的普通话学习具有实用主义动机,其学习难点主要在于发音。受访学生还指出他们学习普通话的目标期待和对普通话不同变体的看法。此外,普通话学习软件的使用情况及问题也得到了讨论。本研究的发现对普通话教学及相关资源发展将提供十分重要的实证依据。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look into Putonghua learning of tertiary university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in Hong Kong.Through focus group interviews,this study investigates local students attending Putonghua courses at a university in Hong Kong.Based on a content analysis of the interview data,this study finds that local tertiary students have very pragmatic motivation of learning Putonghua.Students regarded the learning of pronunciation extremely difficult.In addition,students indicated their expected criteria of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different varieties of Mandarin.The application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software was also discussed in the study.Findings of the study provide significant empirical evidence for Putonghua pedagogy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enrichment of relevant teaching materials.
引文
陈建民:《香港文化词汇是如何融入普通话的》,《语文建设》,1994年第7期。
    刁晏斌:《港澳台地区标准书面汉语的共性与个性》,《语言教学与研究》,2014年第6期。
    冯惟钢:《香港学生普通话教学中的几个问题》,《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第2期。
    高一虹、苏新春、周雷:《回归前香港、北京、广州的语言态度》,《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
    韩玉华:《香港考生在普通话水平测试“说话”中几种常见的偏误分析》,《语言文字应用》,2006年第3期。
    何国祥:《1998年香港中小学的普通话教学剖析》,《语文建设》,1998年第9期。
    何国祥:《独立科目,跨越九七:香港普通话教学的发展》,《语言文字应用》,1997年第2期。
    蒋永军:《全球掀起“汉语热”》,《当代世界》,2006年第9期。
    林建平:《香港普通话教育的现状与展望》,《语言文字应用》,2007年第S1期。
    蔺孙:《香港多媒体电脑辅助语言学习系统的设计》,《语文建设》,1997年第7期。
    刘慧:《广州地区港澳大学生语言态度及语言使用情况调查研究》,《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齐影:《香港普通话沉浸课程的教学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s3期。
    沈阳、邵敬敏:《试谈香港地区普通话教学中的“儿化”和“轻声”问题》,《方言》,1997年第3期。
    施仲谋、许序修:《97回归后的香港语文教育》,《中学语文教学》,1996年第7期。
    田小琳:《香港近年来语文生活的变化》,《语文建设》,1997年第7期。
    万洪莲:《以学生为主体的普通话课程教法与学法初探》,《教育与职业》,2012年第6期。
    王莉:《论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特点及教学原则》,《教育与职业》,2006年第8期。
    宣力:《回归后的香港语文问题及其对策》,《语文建设》,1999年第4期。
    鄢秀、王培光:《第二语言课堂焦虑对香港学生普通话学习的影响》,《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第6期。
    杨若薇:《普通话水平测试在香港的应试群体变化及发展趋势——以香港公开大学为个案的考察分析》,
    《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第S1期。
    易萍、李昱:《关于普通话现代化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思考》,《江西教育科研》,2007年第1期。
    曾子凡:《“港式普通话”剖析》,《方言》,2000年第3期。
    曾子凡:《香港人学习普通话的难点》,《方言》,1996年第2期。
    詹伯慧:《从实际出发思考香港的普通话教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2年第1期。
    张国松、陈淑贞、谢家浩:《“变”——香港在新科技下的语文教育发展》,《语文建设》,1997年第7期。
    张景生、洪智凤、郜振霞:《普通话多媒体综合学习网站的设计》,《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第12期。
    政府统计处:《香港的语言使用情况》,《主题性住户统计调查第51号报告书》,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13年。
    周健:《香港普通话教学的若干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4年第2期。
    周柏胜、刘艺:《从教师、学生与学校的课程论香港推普问题》,《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1期。
    朱永锴:《北京、香港、台湾口语里的同形词比较》,《方言》,1997年第4期。
    祝新华、陈瑞端、温红博:《十年间香港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发展变化》,《语言文字应用》,2012年第S1期。
    Corbin,J.&Strauss,A.Basic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California:Sage,2007.
    Humphreys,G.&Spratt,M Many Languages,Many Motivations:A Study of Hong Kong Students'Motivation to Learn Different Languages.System,2008,36.
    Lai,M-L.Language Attitudes of the First Postcolonial Generation in Hong Kong Secondary Schools.Language in Society,2005,34(3).
    Miller,W.L.&Crab tree,B.F.Primary care research;A multimethod typology and qualitative road map.In B.F.Crabtree&W.L.Miller(eds.),Doing Qualitative Research.Newbury Park CA:Sage,1992,3—28.
    Yan,J.X.,&Horwitz,E.K.Learners'Perceptions of How Anxiety Interacts with Personal and Instructional Factors to Influence Their Achievement in English: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EFL Learners in China.Language Learning,2008,58(1),151—18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