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府、州衙署建筑原则及差异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陈凌
  • 年:2015
  • 作者机构:南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
  • 论文关键词:宋代 ; 衙署 ; 建筑 ; 原则
  • 会议召开时间:2015-12-01
  • 会议录名称:宋史研究论丛 第17辑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44
  • 学会代码:SSYO
  • 学会名称:中国宋史研究会
  • 页数:18
  • 文件大小:675k
  • 原文格式:O
摘要
宋代府、州衙署在继承前代官署的基础上,逐渐追求建筑美观和实用价值的统一。虽然府、州衙署在选址、朝向、布局、命名等方面遵循了一些相关的建造原则,有很多共同之处。但不同的府、州衙署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受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引文
(1)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毛心一:《中国建筑简史》,岳麓书社2010年版;梁思成:《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刘敦桢:《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版;傅熹年:《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建筑群布局及建筑设计方法研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年版。这些著作从建筑学的角度对宋代建筑的形成和发展历史都有不同程度的阐述。
    (2)袁琳:《宋代城市形态和官署建筑制度研究》,中国建筑出版社2013年版,该书主要论述了宋代地方衙署主要是临安府和建康府的营建格局和布局。江天健:《宋代地方官廨的修建》,载《转变与定型:宋代社会文化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该文主要讨论了宋代官署廨舍的修建情况和官吏的修建态度。牛来颖在《唐宋州县公廨及营修诸问题》,载《唐研究》2008年第14卷,该文主要论述了唐宋州县公廨修缮的法令和一些上报程序,并涉及了唐宋一些州、县衙署的布局。
    (1)[宋]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卷5《官寺一》,《宋元方志丛刊》第3册,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2995页。
    (1)[宋]朱长文:《吴郡图经续记》卷上《州宅下》,《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646页。
    (2)[宋]郑瑶:《景定严州续志》卷1《郡志》,《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4355页。
    (1)成一农在《古代城市研究方法新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一书中提出,子城产生于汉代,“在军事上具有重大的意义”。在魏晋南北朝则大量地出现和发展,唐代逐步普及,宋代则开始衰弱和消失,一些城市的子城被拆毁或废弃,宋代城市使用的子城多是从唐代延续下来的。
    (2)[清]孙诒让:《周礼正义》卷38《春官》,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1566页。
    (3)[宋]谈钥:《嘉泰吴兴志》卷13《宫室》,《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4737页。
    (1)林表民辑、徐三见点校:《赤城集》卷2《台州重修社稷坛记》,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20页。
    (2)[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52《官寺一》,《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第3815页。
    (3)[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卷7892《临汀志》,第4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41页。
    (4)[汉]毛亨撰,郑玄笺、孔颖达疏:《毛诗》卷17,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汉]孔安国撰,孔颖达疏:《尚书正义》卷15《洛诰》,《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405页。
    (1)[元]朱公迁:《诗经疏义》卷16,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2)[宋]张咏撰,张其凡整理:《张乖崖集》卷8《益州重修公署记》,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8页。
    (3)[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7《公廨类一》,《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第7839页。
    (4)[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7《公廨类一》,《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第7843页。
    (5)[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5《府廨之图》,《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第1379页。
    (6)[宋]潜说友:《咸淳临安志》卷16《府治图》,《宋元方志丛刊》第4册,第3514页。
    (1)[宋]陈公亮:《严州图经》,《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4281页。
    (2)[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282页。
    (3)[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卷7892《临汀志》,第4册,第3641页。
    (4)[宋]范成大:《吴郡志》卷6《官宇》,《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724页。
    (1)[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卷21《城阙志二》,《宋元方志丛刊》第2册,第1659页。
    (2)[宋]郑瑶:《景定严州续志》卷1《郡志》,《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4355页。
    (3)[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5《公廨门二》,《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319页。
    (4)[宋]范成大:《吴郡志》卷6《官宇》,《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第731页。
    (1)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817《江宁府重修府署记》,上海辞书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83页。
    (2)王贵祥主编:《中国建筑史论汇刊》第2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0页。
    (3)唐俊杰、杜正贤:《南宋临安城考古》,杭州出版社2008年版,第80页。
    (4)[宋]史能之:《咸淳毗陵志》卷3《地理三》,《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1982页。
    (1)[宋]梁克家:《淳熙三山志》卷7《公廨类一》,《宋元方志丛刊》第8册,第7845页。
    (2)[宋]张咏撰,张其凡整理:《张乖崖集》卷8《益州重修公署记》,第79页。
    (3)[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7376页。
    (4)[明]黄淮、杨士奇:《历代名臣奏议》卷220《兵制》,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914《南城县署记》第42册,第307页。
    (2)林表民辑,徐三见点校:《赤城集》,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年版,第16页。
    (1)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914《南城县署记》,第42册,第307页。
    (2)[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卷7892《临汀志》,第4册,第3642页。
    (3)马蓉等编:《永乐大典方志辑佚》第2册,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1036页。
    (1)[宋]张咏撰,张其凡整理:《张乖崖集》卷8《益州重修公署记》,第79页。
    (2)曾枣庄、刘琳主编:《全宋文》卷817《江宁府重修府署记》,第19册,第484页。
    (3)[宋]陈公亮:《严州图经》卷1《廨舍》,《宋元方志丛刊》第5册,第4288页。
    (1)[宋]陈耆卿:《嘉定赤城志》卷5《公廨门二》,《宋元方志丛刊》第7册,第7316页。
    (2)[明]解缙等编:《永乐大典》卷7892《临汀志》,第4册,第3641页。
    (3)[清]顾炎武:《日知录》卷12《馆舍》,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716页。
    (1)[明]叶梦珠撰,来新夏点校:《阅世编》卷3《建设》,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79页。
    (2)梁思成在《中国建筑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316页)中认为平江府的大门和门内建筑都非中国传统对称式样。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