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杭州老城中心区文保单位的传承与发展——以文化经营的思路探索文保单位的保护与融合发展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文物保护单位是城市在历史演变的实物见证,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下独特的城市意象与记忆,更是激发城市特色的重要触媒。本文以文化经营的思路探讨文保单位的保护与融合发展,并以杭州老城中心区的小营紫阳单位文保单位为例,深入分析中心区文保单位的保护和利用现状及现实发展困境,探索改善文保单位利用与加强文化延续与创新的具体策略,实现中心区文保单位与城市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引文
[1]齐骥.文化治理视角下城镇化空间逻辑的反思与重构[J].城市发展研究22卷,2015,(8):101-106.
    [2]赵守谅,陈婷婷.面向旅游者与居民的城市——“时空压缩”背景下城市旅游与休闲的趋势、影响及对策[J].城市规划,2015,(2):106-112.
    [3]项文惠,周公宁.杭州名人故居保护利用刍议[J].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1,(4):63-64.
    [4]晓钟.西湖名人名胜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4):57-58.
    [5]冯新生.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如何双赢[J].中关村2006,(1):137-140.
    [6]吴兆骏.关于市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生存状态的思考[J].大众文艺,(4):215-216.
    [7]魏波.环境危机与文化重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8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