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三生空间”及“五大价值”视角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以新疆阜康市六运中心村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涵是挖掘乡村的田园生活价值、社会网络价值、生态景观价值、传统文化价值,农业生产价值,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应从"三生空间"及"五大价值"的视角出发,通过产业提升、空间引导、文化挖掘及植入、环境整治、人居环境规划、资源保护及利用等内容,重塑乡村价值,本文以新疆阜康市六运中心村为例,结合以上思路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策略,帮助本人,乃至美丽乡村推进相对缓慢地区的各方参与者进一步了解其工作的内涵及要点。
引文
[1]王卫星.美丽乡村建设:现状与对策[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3卷第1期.
    [2]王洁钢.农村、乡村概念比较的社会学意义[J].学术论坛,2001(2):126-129.
    [3]张小林.乡村概念辨析[J].地理学报,1998,53(4):365-371.
    [4]武占云.“三生”空间优化及京津冀生态环境保护[J]-城市,2014(12)
    [5]张英洪.重新认识乡村的价值[C].转型背景下乡村文化及人文价值变迁研讨会.2014.6.19.
    [6]才凤伟.乡村社会网络:“原生”和“再生”——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创业的网络构型[J]中国青年研究.2014.7.
    [7]许景.当前我国乡村规划的反思[J].规划师.2015.6总234期第31卷.
    [8]胡清昊.乡村风景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初探(以丽江古城区新农村建设为例)[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