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城镇化:“人口”抑或“土地”?——增长视角下人口分布格局的时空演变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利用"五普"、"六普"等数据通过圈层分析、空间统计方法,研究2000—2010年杭州市人口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空间分布呈现"集聚—离散"的双重特征、"核心—边缘"的递减特征、"圈层—分异"的结构特征;2动态分布表现"峰值下降—中心偏移"的满溢特征、"内城渗漏—外延增长"的交互特征。在此基础上,将人口分布格局同建设用地增长叠置,并从增量耦合、空间对应、要素关联三方面展开比较,最后提出杭州大都市区人口分布格局优化的策略建议。
引文
[1]孟延春,汤苍松.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变动特征——基于1982—2010年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的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3):135-142.
    [2]韦亚平.二元建设用地管理体制下的城乡空间发展问题——以广州为例[J].城市规划,2009,33(12):32-38.
    [3]刘盛和,邓羽,胡章.中国流动人口地域类型的划分方法及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学报,2010,65(10):1187-1197.
    [4]戚伟,李颖,刘盛和,高晓路,赵美风.城市昼夜人口空间分布的估算及其特征——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地理学报,2013,68(10):1344-1356.
    [5]周婕.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J].城市规划,2014,38(3):18-25.
    [6]王纪武,邵雨莲.城市老龄人口空间分布特征及演变趋势[J].城市规划,2015,39(5):47-51+82.
    [7]蒋丽莲,吴缚龙.2000—2010年广州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测度[J].热带地理,2013,33(2):147-155.
    [8]赵亮,张贞冰.基于人口规模分布的武汉城市圈空间自组织演化评价[J].经济地理,2015,35(10):82-87.
    [9]娄峰,侯慧丽.基于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的人口空间分布预测和建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1):68-74.
    [10]彭文英,刘念北.首都圈人口空间分布优化策略——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估测[J].地理科学,2015,35(5):558-564.
    [11]江东,杨小唤,王乃斌,刘红辉.基于RS、GIS的人口空间分布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5):734-738.
    [12]刘望保,闫小培,陈忠暖.基于EDSA-GIS的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1):34-39.
    [13]杜国明,张树文,张有全.城市人口分布的空间自相关分析——以沈阳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7,26(2):383-390.
    [14]王培震,石培基,魏伟,张胜武.基于空间自相关特征的人口密度格网尺度效应与空间化研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J].地球科学进展,2012,27(12):1363-1372.
    [15]闫庆武,卞正富.人口空间分布的异质性测量[J].地理研究,2009,28(4):893-900.
    [16]梁昊光,刘彦随.北京市人口时空变化与情景预测研究[J].地理学报,2014,69(10):1487-1495.
    [17]CLIFF A D,ORD J K.Spatial autocorrelation[M].London:Pion,1973.
    [18]GETIS A,ORD J K.The analysis of spatial association by use of distance statistics[J].Geographical Analysis,1992,24(3):189-206.
    [19]徐丽华,岳文泽.上海市人口分布格局动态变化的空间统计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18(3):222-228.
    [20]任家强,董琳瑛,汪景宽,李双异.基于空间统计分析的辽宁省县域经济空间差异研究[J].经济地理,2010,30(9):1435-1439.
    [21]刘霄泉,孙铁山,李国平.基于局部空间统计的产业集群空间分析——以北京市制造业集群为例[J].地理科学,2012,32(5):530-535.
    [22]张伟,蒋锦刚,朱玉碧.基于空间统计特征的城市热环境时空演化[J].应用生态学报,2015,26(6):1840-1846.
    [23]王国霞,秦志琴,程丽琳.20世纪末中国迁移人口空间分布格局——基于城市的视角[J].地理科学,2012,32(3):273-281.
    [24]高超,金凤君,傅娟,刘鹤.1996—2011年南非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与演变特征[J].地球科学进展,2013,32(7):1167-1176.
    [25]余瑞林,刘承良,杨振.武汉城市圈人口分布的时空格局[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21(9):1087-1092.
    [26]张耀军,刘沁,韩雪.北京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研究[J].人口研究,2013,37(6):52-61.]
    [27]王静,杨小唤,石瑞香.山东省人口空间分布格局的多尺度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12,31(2):176-182.
    [28]刘望保,陈再齐.1982—2010年广州市人口空间分布演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4,34(11):10-16+22.
    [29]任远,张放.城市化阶段和大城市地区不同区域人口空间变动——以上海静安区、浦东新区和南汇区为例[J].人口学刊,2006,158(4):35-39.
    [30]Clark C.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J].Journal of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51,114:490-496.
    [31]Smeed R J.The Traffic Problems in Towns.Manchester Statistical Society Papers[M].Manchester:Norbury Lockwood,1961.
    [32]Newling B E.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Urban Population Densities[J].Geographical Review,1969,59:242-252.
    [33]冯健,周一星,等.近20年来北京都市区人口增长与分布[J].地理学报,2003,58(6):903-9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