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满汉全席——精美的北京饮食文化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北京位于华北大平原北端,是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三大地区相通的地带。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北京自古就是中原农业民族与北方游牧、狩猎民族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也是各民族互相交流互相融合的熔炉。自辽金以来,特别是元代以后,北京逐渐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在这里,多民族文化相互融合,全国精英往来,他们带来了各民族饮食的特色及习惯,在北京汇集、合流,并结合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及物产,在清代晚期逐渐创造出既具有独特地方特色,又代表全国的北京饮食文化,可以说,北京餐饮是集全国各地、各民族饮食之大成。
引文
[1]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2-3页。
    [2]陈育丞:《饭馆》,《北京往事谈》,北京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6页。
    [3]邓云乡:《增补燕京乡土记》,中华书局1998年3月版,第505-506页。
    [4]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徵》,上海艺文出版社年据1937年版影印版,第229页。
    [5]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303-305页。
    [6]李宝臣:《礼不远人》,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第163-165页。
    [7]娄学熙编:《北平市工商业概况》北平市社会局铅印本1932年,第376页。
    [8]爱新觉罗·浩:《宫廷饮食——清宫饮食特色》,《中国烹饪》1985年第7期。
    [9]金受申:《北京通》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13页。
    [10]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美食·美味·美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版
    [11]梁实秋:《雅舍谈吃》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70-71页。
    [12]姜相顺:《神秘的清宫萨满祭祀》,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第3-18页。
    [13]邓云乡:《增补燕京乡土记》,中华书局1998年3月版,第726页。坐观老人:《清代野记》,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14]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河北人民出版社影印,1988年第2页。
    [15]《清代北京竹枝词·京华慷慨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
    [16]马芷庠《北京旅行指南》,志诚印书局,1941年12月。
    [17]陈连生、萧正刚:《北京小吃——品味六朝古都的饮食风流》,大雁文化出版2011年2月
    1徐珂:《清稗类钞》13册,中华书局1984年,第6271页。
    1参见唐鲁孙:《中国吃》,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版,第2-3页。
    1陈育丞:《饭馆》,《北京往事谈》,北京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6页。
    2 邓云乡:《增补燕京乡土记》,中华书局1998年3月版,第505-506页。
    3 李家瑞:《北平风俗类徵》,上海艺文出版社年据1937年版影印版,第229页。
    1参见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303-305页。
    1参见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10月版,第304页。
    2 参见李宝臣:《礼不远人》,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第163-165页。
    1参见李宝臣:《礼不远人》,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第165页。
    2 参见李宝臣:《礼不远人》,中华书局2008年1月版,第162-163页。
    3 娄学熙编:《北平市工商业概况》北平市社会局铅印本1932年,第376页。
    1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美食·美味·美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208页。
    2 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美食·美味·美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221页。
    3 参见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美食·美味·美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216-217页。
    4 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美食·美味·美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218页。
    1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美食·美味·美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222-223页。
    2 参见爱新觉罗·浩:《宫廷饮食——清宫饮食特色》,《中国烹饪》1985年第7期。
    1参见金受申:《北京通》大众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版,第213页。
    2 参见林永匡、王熹:《清代饮食文化研究——美食·美味·美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版,第348-350页。
    1陈育丞:《饭馆》,《北京往事谈》,北京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8页。
    2 参见陈育丞:《饭馆》,《北京往事谈》,北京出版社1988年1月版,第8-9页。
    1参见梁实秋:《雅舍谈吃》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6月版,第70-71页。
    2 参见姜相顺:《神秘的清宫萨满祭祀》,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第3-18页。
    1参见邓云乡:《增补燕京乡土记》,中华书局1998年3月版,第726页。
    2 坐观老人:《清代野记》,重庆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3 姜相顺:《神秘的清宫萨满祭祀》,辽宁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版,第41页。
    1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下,河北人民出版社影印,1988年第2页。
    2 《清代北京竹枝词·京华慷慨竹枝词》,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48页。
    1马芷庠《北京旅行指南》,志诚印书局,1941年12月。
    2 参见陈连生、萧正刚:《北京小吃——品味六朝古都的饮食风流》,大雁文化出版2011年2月,第10页。
    3 参见陈连生、萧正刚:《北京小吃——品味六朝古都的饮食风流》,大雁文化出版2011年2月,第14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