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域文化发展视域下社区博物馆发展规划探讨——基于海峡两岸经验的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区博物馆能够较好的传承文化遗产、激活地方文化、容纳外来人群、凝聚人心。社区博物馆的建设机制与价值取向具有地域性,福州三坊七巷为采用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运营机制,保存地域文化,发展旅游。宜兰白米木屐博物馆由居民自发建立,旨在凝聚共识,改善社区环境。基于对比分析,在社区博物馆发展规划中应当注重保护地域文化,加强政府引导,建立多途径公众参与机制,开辟多方资金来源,通过展馆带动区域文化总体发展。
引文
[1]傅斌.社区博物馆与城镇化过程中的社区文化建设[N].中国文物报.2014-03-19(005).
    [2]单霁翔.论社区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建设[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1(3):30-41.
    [3]雨果·戴瓦兰,宋向光.未来的社区博物馆[J].中国博物馆,2011(Z1):54-58.
    [4]刘庆平,赵大明.博物馆与城市文化建设[J].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4):65-67.
    [5]哈罗德·伊罗生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M].邓伯宸,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周加胜.博物馆与城市文化认同的构建——以深圳博物馆为例[J].中国名城.2013(05):44-47.
    [7]单霁翔.发展生态(社区)博物馆,保护民族文化遗产[N].中国文物报.2011-08-31(003).
    [8]黄郁胜.合作社参与社区营造之研究——以白米、泰山社区合作社為例[D].台北:台北大学,2008.
    [9]林玉燈.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营造与其社会资本关系之研究:以宜兰苏澳镇白米社区为例[D].台中:逢甲大学,2007.
    [10]陈佳利.社区博物馆运动:全球化的观点[J].博物馆学季刊,2004(4).
    [11]苏东海.生态博物馆的思想来源及其在中国的传播[J].中国博物馆,2006(3):27
    [12]张松.日本的历史城镇和传统街区保护实践[J].小城镇建设,2003(4):77-79.
    [13]吴鸿庆.超博物馆[M].台北:扬智文化,2003.
    [14]曹磊,王苗.以社区博物馆之传统街区保存于经营.规划设计理念[J].2012:49.
    [15]郑郁馨.社区博物馆.台北市立师院环境教育研究所[J].书报讨论,1993:1
    [16]曹磊,王苗.以社区博物馆为概念之传统街区保存与经营[J].中国园林,2012(9):48-51.
    [17]陆瀛.社区博物馆理念下的文化遗产旅游研究——以福州三坊七巷社区博物馆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14.
    (1)《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系列重要指示》
    (2)生态(社区)博物馆是新博物馆学潮流下出现的概念,强调区域内各种要素的整体保护,为叙述简便,本文均采用“社区博物馆”。
    (3)国家文物局.关于促进生态(社区)博物馆发展的通知.[EB]http://www.gov.cn/zwgk/2011-08/23/content_1930809.htm
    (4)吴必虎.习近平:中国文物保护活化、促进遗产旅游的领导者[EB].http://weibo.com/p/2304186b56cdd50102wvzr,2015-11-18.
    (5)清华同衡.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度亚太遗产保护奖[EB].http://www.thupdi.com/news/view?id=379
    (6)资料来自台湾地区宜兰县白米社区木屐博物馆展出资料与笔者实地考察整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