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重庆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其控制利用途径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通过对重庆城区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的初步调查分析,评估了城区降雨径流水质的主要污染物类型和城区道路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并提出适合重庆城区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方法和雨水利用途径。
引文
[1]Gromaire M C,Garnaud S.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runoff pollution in Paris[J].Water Science&Technology.1999,39(2):1-8.
    [2]Gromaire M C,Garnaud S.Contribution of different sources to the pollution of wet weather flows in combined sewers[J].Water Research.2001,35(2):521-533.
    [3]李立青,尹澄清.雨、污合流制城区降雨径流污染的迁移转化过程与来源研究[J].环境科学.2009,30(2):368-375.
    [4]蒲德祥,成维新.浅析重庆市主城区三级排水管网普查[C].重庆市测绘学会第三届优秀论文评选获奖论文暨2005-2006年度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重庆:重庆市测绘学会2008:327-330.
    [5]郝丽岭.重庆城市居民区不同下垫面降雨径流污染及其控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2.
    [6]段丙政.重庆老城区面源污染及街尘清扫措施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4.
    [7]宋迁凤.重庆市某城区地表降雨径流污染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2.
    [8]李骥.基于健康水循环的山地城市住区径流污染源头控制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5.
    [9]何强,潘伟亮,王书敏,郝有志.山地城市典型硬化下垫面暴雨径流初期冲刷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4,34(4):959-964.
    [10]王书敏.山地城市面源污染时空分布特征研究[D].重庆大学,2012.
    [11]肖海文.城市径流特征与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0.
    [12]颜文涛,韩易,何强.山地城市径流污染特征分析[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1,33(3):136-142.
    [13]张千千,王效科,郝丽岭,侯培强,欧阳志云.重庆市路面降雨径流特征及污染源解析[J].环境科学.2012,33(1):76-82.
    [14]杨柳,马克明,郭青海,赵景柱.城市化对水体非点源污染的影响[J].环境科学.2004,25(6):32-39.
    [15]赵芳.绿色建筑与小区低影响开发雨水利用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
    [16]何强,彭述娟,王书敏,王振涛.不同下垫面暴雨径流氮赋存形态分布特性及控制技术[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2,34(5):141-147.
    [17]任玉芬,王效科,韩冰,欧阳志云,苗鸿.城市不同下垫面的降雨径流污染[J].生态学报.2005年12月,25(12):3225-3230.
    [18]李立青,尹澄清,何庆慈,孔玲莉.城市降水径流的污染来源与排放特征研究进展[J].水科学进展.2006,17(2):288-294.
    [19]Lee J H,Bang K W,Ketchum L H,Choe J S,Yu M J.First flush analysis of urban storm runoff[J].The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2,293(1/3):163-175.
    [20]邓志光,吴宗义,蒋卫列.城市初期雨水的处理技术路线初探[J].中国给水排水.2009,25(10):11-14.
    [21]朱贵良,段志伟.城市雨水资源综合利用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53-55.
    [22]付文艺.重庆市雨水利用方法[J].农业工程学.2014,20:193.
    [23]汪慧贞,吴俊奇.城市雨水利用的技术与分析[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7,38(1):9-13.
    [24]包曙光.高速公路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探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9:69,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