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水养殖源酰胺醇耐药弧菌耐药分子机制初步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旨在了解我国海水养殖源弧菌酰胺醇类药物耐药表型和分子机理。【方法】从前期分离的300株海水养殖源弧菌中挑选出42株对氟苯尼考低敏感的菌株,再次纯化和鉴定;测定了这些菌株对酰胺醇类药物(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利用PCR扩增测序的方法检测了这些菌株的常见酰胺醇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包括:氯霉素素乙酰转移酶基因(cat1、cat2和cat3),外排泵基因(floR、cmlA、pexA、fexA、fexB和optrA),23S rRNA甲基化酶基因(cfr)。实验研究4种药物(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2-pyrrolidone,NMP),利血平(Reserpine),羰基氰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Phe-Arg-β-naphthylamide(PAβN))外排泵抑制剂对氯霉素,氟苯尼考抗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的影响。【结果】这42株氟苯尼考低敏感弧菌的种类包括:副溶血弧菌(14株)、溶藻弧菌(18株)、哈维氏弧菌(8株)、创伤弧菌(2株);氯霉素耐药菌株34株,氟苯尼考耐药菌株38株。高耐药菌株检测出氟苯尼考耐药基因floR和cmlA,氯霉素耐药基因cat2和cat3。42株弧菌中,分别有33.33%(14/42),38.10%(16/42),59.22%(25/42),26.19%(11/42)的弧菌被依次被四种外派泵抑制剂降低了对氯霉素的MIC值;42株弧菌中,分别有23.81%(10/42),21.42%(9/42),47.62%(20/42),23.81%(10/42)的弧菌依次被四种外派泵抑制剂降低了对氟苯尼考的MIC值,其中,羰基氰氯苯腙的影响程度高于其他外排泵抑制剂。【结论】耐药基因的检出率与耐药表型基本呈正相关,4种外排泵抑制剂对氯霉素和氟苯尼考抗弧菌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