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以索河镇梅池村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研究是我国当前建设新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政策和举措。本文以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梅池村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分析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理论,并通过在现场观察、拍照、问卷、走访等方法,深入探讨了如何围绕产业经济的发展,开展乡村规划设计,概括了促进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划策略,实现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和理论发展的补充、延续、创新和升级。
引文
[1]住建部《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S].
    [2]李丹,一个山村的民居自发更新与设计参与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11(1).
    [3]卢键松.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地域性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09.
    [4]丁沃沃.农业集约化的民居空间重构[J].文化研究,2009(10):169-188.
    [5]葛丹东,华晨.适应农村发展诉求的村庄规划新体系与模式建构[J].城市规划学刊,2009,(06).
    [6]夏鸿玲.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08(33).
    [7]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N].人民日报.2012-12-07.
    [8]徐文辉.浙江省乡村绿道发展模式创建[J].城市规划,2010(06).
    [9]邓毛颖.增城市绿道规划与建设机制研究[J].规划师,2011(01).
    [10]何刚.近代视角下的田园城市理论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06(02).
    [11]谢园方.江南新城建设中休闲绿道研究与实践[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9.
    [12]Modern A.V..Urban morphology as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field[J].Urban Morphology.1997(1):3-10.
    [13]C.E.Little.Green ways for America.London:The Johns Hopkins Press Ltd.,1990:1-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