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典型露天煤矿复垦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露天煤矿开采损毁大量土地资源的同时,还会引发植被受损、景观结构功能遭受破坏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矿区可持续发展乃至区域生态安全的重大隐患。因此开展典型露天煤矿复垦生物多样性调查评价与保护对促进矿区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草原区、荒漠区和丘陵区典型露天煤矿区域特征,结合露天煤矿生产建设,阐述露天煤矿开采复垦过程中生物多样性扰动与恢复的主要特征。基于其特征,总体概述了典型露天煤矿微观层次(侧重植物物种层次)和宏观层次(侧重土地利用景观层次)生物多样性调查原则、时间、范围、内容、程序和技术等,并依照各项调查结果展开不同层次生物多样性评价方法。以内蒙古胜利煤矿为例,采用多时相Landsat TM遥感数据,借助于植被指数与植被覆盖度,基于不同时序植被覆盖度格点回归斜率、标准差和基末年等级转换矩阵等,分析了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异质性及其驱动机制,剖析了采复联动下研究区、开采区和复垦区植被覆盖度变化趋势和波动程度,进而揭示随着时间变化采复活动与植被覆盖度间的响应。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