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试论生态文明审美观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生态文明作为新的文明形态,有着与之前文明形态不尽相同的审美观念:提倡一种绿色生活审美新观念,强调朴素为美;以生态公正为原则,肯定动植物也有审美的权利;重估荒野的价值,推崇荒野之美,强调守护荒野,构建文明与荒野共存的守界和谐观;将家国情怀扩大到全球意识,在环境与生态问题上构建全球审美意识。
引文
[1][美]L·H·牛顿,C·K·迪林汉姆.分水岭:环境伦理学的10个案例[M].第3版,吴晓东,翁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
    [2][美]戴斯·贾丁斯.环境伦理学[M].林官明,杨爱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95.
    [3][美]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93.
    [4][美]罗德里克·弗雷泽·纳什.大自然的权利:环境伦理学史[M].辽宁:青岛出版社,1999:23.
    [5][美]纳塔莉·安吉尔.野兽之美:生命本质的重新审视[M].李斯,胡冬霞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21.
    [6]叶平.生态哲学视野下的荒野[J].哲学研究,2004,10期:64.
    [7][美]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11-212.
    [8][美]亨利·大卫·梭罗.瓦尔登湖[M].徐迟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287.
    [9]程林胜.论人类在生态环境问题上的全球意识[J].未来与发展,1988,03期.
    [10]陈望衡.“全球美学”与中国美学:中国美学如何与世界接轨[J].学术月刊,2011,08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