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3S”大数据方法对宁波城市配送环境的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运用GPS/GPRS/GIS的"3S"融合的大数据方法,开展宁波城市配送货运调查,构建"数据获取—统计与分析—时空识别"分析框架,对宁波城市配送物流环境做"空间特征、时空相关性和效率模拟"分析,揭示行业特征,协助规划决策。
引文
[1]丁茜.基于GIS的电子商务配送中心选址研究[D].长安大学,2013.
    [2]刘璇.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址方法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
    [3]苏醒.基于GIS的物流配送路径规划算法的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4]谷炜,张群,卫李蓉.基于GIS的物流配送中心末端大规模车辆路径优化问题研究[J].供应链与运作管理,2013(S1).
    [5]张月华.基于ARM的GPS/GPRS/GIS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管理系统设计[D].重庆大学,2012.
    (1)“四禁”政策是政府为提升城区部分道路整体交通环境,缓解商贸、居住区周边大型货车通行影响而制定的部分道路和区域“禁货、禁摩、禁鸣、禁危”的交通管制措施。
    (2)“共同配送”是指“由多个企业联合组织实施的配送活动”。根据《全国城市配送发展指引》,“城市共同配送”是指“在城市范围内,商业流通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和物流配送企业通过各种合作方式,对配送资源进行整合和规划,共同针对城市某一区域内多个用户的要求,统筹安排配送时间、次数路线和货物数量,提供多种功能增值服务,优化组合后形成的新型系统,实现资源配置的社会化”。
    (3)利用程序语言实现摩卡托坐标与WGS84坐标之间的相互转换。通过与地图的特征点坐标对比,在宁波市域范围内,1:50000比例尺地图的坐标转换平均误差约为0.68米,高于GPS设备自身定位精度(2.5米)。
    (4)GPS定位设备利用GPRS以东数据网络将车辆的位置信息实施上传至云端服务器,受移动终端信号响度、终端-基站距离和基站密度的影响,一条GPS定位信息有可能会通过多条数据通信链路先后抵达云端服务器,并被多次保存,形成少量的逆序时钟信息,即:后记录的
    (5)GPS位置信息时间戳早于先记录的GPS时间戳。通过对Arc GIS的二次开发,设计了“GPS空间点”与“路网”间的双向缓冲分析算法,实现了GPS空间点与WGS84坐标下基础路网的自动匹配,生成有地理路段构成的货运车辆形式轨迹。
    (6)GPS定位设备是通过同步接收多颗GPS卫星发出的精密时钟信号,利用差分计算方法解算出设备所在位置的空间坐标。城市高楼遮挡会造成定位设备对GPS卫星的短暂性失锁,从而造成一段时间的定位失败,即:车辆运行轨迹上会出现一段无GPS点的空窗期,空窗期内车辆轨迹途经道路会出现中断。
    (7)实体完整性、域完整性、参照完整性。
    (8)路网数据的拓扑一致性、GPS定位序列的空间/时间一致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