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两个平台”助力科技期刊知识服务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从实际工作经验角度出发,归纳并概述了科技期刊知识服务需要着力打造的两个平台:期刊采编系统平台、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互联网+"背景下,采编系统平台已经成为科技期刊进行知识服务的第一媒介,完善维护期刊采编系统平台已经成为期刊夯实基础的首要工作之一;我国科技期刊虽已经摆脱了纸媒作为单一形态和渠道的传统方式,完成了向"全媒体"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是目前科技期刊采编系统平台距离新闻媒体典型的"全媒体"运行模式还有较大差距,需要尽快弥补。另外,除目前大多数期刊均加入的CNKI、万方等期刊全文数据库外,借助更多的互联网网络平台,不仅可以提升刊物的影响力,而且也可以使刊物更容易吸引、获得高质量的稿源,本文通过比较、分析,推荐5个在线文档分享平台,以期他们的应用可以提高科技期刊的知识传播力,并有助于期刊吸引更多优质文章。
引文
[1]叶红波.打破综合性内向型办刊模式走专业特色化发展之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849
    [2]杜月英.论高校学报与高校和谐发展之关系[J].科技通报,2007(6):926
    [3]程维红,任胜利,路文如,等.我国科技期刊由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4):467
    [4]许四平,邹庆红.中国科技期刊网络版的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J].编辑之友,2004(6):57
    [5]程维红,任胜利,王应宽,等.中国科协所属科技期刊的网络化建设进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0,21(4):425
    [6]李宁.学术期刊的网络采编系统应用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4:81-93
    [7]数字编辑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指导用户编委会.数字编辑实务[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34
    [8]李宁.举棋若定生机无限:《食品科学技术学报》的品牌建设之路[J].传媒,2016(5):24-27
    [9]中国科技论文在线[EB/OL].[2016-02-25].http://www.paper.edu.cn/about/aboutme.html
    [10]百度百科名片[EB/OL].[2016-02-25].http://baike.baidu.com/view/262.htm
    [11]百度文库百科名片[EB/OL].[2016-02-25].http://baike.baidu.com/view/3066550.htm
    [12]Google维基百科[EB/OL].[2016-02-25].http://zh.wikipedia.org/wiki/Google#cite_note-19
    [13]Scholar Google[EB/OL].[2013-03-20].https://support.google.com/scholar/troubleshooter/2898950?rd=2
    [14]张琳.我国微博的发展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2
    [15]李培林.安卓系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展望[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18):16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