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来自黑人母亲的反抗——《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黑人母亲解析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哈莱姆文艺复兴之前,黑人小说常描写种族歧视下黑人所遭受的痛苦,极少表现黑人的反抗精神。斯陀夫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刻画了众多人物形象。面对压迫,有人顺从,有人堕落,而选择反抗的则大多是具有"母亲"身份的黑人女性。通过分析文本,笔者认为在美国蓄奴制下,"母亲"身份成为女性爆发的临界点——"母亲"身份获得前、"母亲"身份续存期间,女性通常选择忍受;一旦"母亲"身份出现危机,女性将迸发出比男性更为强烈的反抗精神。文本通过黑人母亲所遭受的非人待遇揭露了奴隶制的罪恶本质,彰显了斯陀夫人对种族问题的深刻洞察。
引文
[1]陈永国.身份认同与文学的政治[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
    [2]刘戈.《汤姆叔叔的小屋》与美国文学中的性别歧视[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第41卷第3期.
    [3]任裕海.全球化、身份认同与超文化能力[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彭长江.汤姆叔叔的小屋.中国对外翻译出版有限公司,2010.
    [5]习传进.20世纪美国非裔文学发展的三次高潮[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6]Bowman,Ruth Laurion.“Demestic(ating)Excess:Women’s Roles in Uncle Tom’s Cabin and Its Adaptaations.”Text and Performance Quarterly 20.2(2000):113-29.
    [7]Madhu Dubey Black Women Nove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Aesthetic[M].
    [8]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94
    [9]Gurhrie Danille Taylor,ed Cinversations with Toni Morrison Jackson Up of Mississippi,199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