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制度变通的博弈与风险——以J高校W班三次国家奖助学金评定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文以一个高校班级变通执行国家奖助学金制度的过程为案例,探讨了制度变通过程中存在着的动态博弈和潜在风险:由于制度本身不完善而带来的"本体性风险";由于"新制度"与"原制度"冲突而带来的"合法性风险";由于嵌入的关系网络而带来的"嵌入性风险"。
引文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Z].2007.
    [2]吴安辉.大学生国家奖助学金评选发放中的畸态及其矫正[J].中国青年研究,2013(4):84—87.
    [3]制度与结构变迁研究课题组.作为制度运作和制度变迁方式的变通[J].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冬季卷,1997(21):45-68.
    [4]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5]艾云.上下级政府间“考核检查”与“应对”过程的组织学分析——以A县“计划生育”年终考核为例[J].社会,2011(3):68-87.
    [6]陈那波、卢施羽.场域转换中的默契互动:中国城管的“裁量”行为及其逻辑[J].管理世界,2013(10):62-80.
    [7]薄爱敬.浅谈高校贫困生评定与助学金发放的公平性[J].教育与职业,2009(23):154-155.
    [8]段志雁、魏景柱、杨金保.高校奖助学金发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1(07):82-83.
    [9]刘玉照、田青.新制度是如何落实的——作为制度变迁新机制的“通变”[J].社会学研究,2009(4):133-15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