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早期补饲苜蓿对幼龄湖羊瘤胃微生物定植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早期补饲苜蓿对幼龄湖羊瘤胃微生物定植的影响,并初步探讨早期补饲苜蓿促进瘤胃发育的微生物机制。选取湖羊66只饲喂代乳料,于10日龄随机选取6只屠宰作为对照组,剩余6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30只):精料组(补饲开食料)和粗料组(补饲开食料和苜蓿),开食料和苜蓿均自由采食;于38日龄断奶,断奶后所有湖羊饲喂精料(每头限饲300 g/天)和苜蓿(自由采食);于17、24、38、45和66日龄随机选取精料组和粗料组湖羊各6只屠宰,并取其瘤胃内容物。结果显示;1)精料组不同日龄湖羊的瘤胃微生物组间相似性低(ANO)SIM,R=0.617),而粗料组不同日龄湖羊瘤胃微生物组间相似性较高(R=0.336)。2)和10日龄相比,断奶前,精料组Actinobacteria和Cyanobacteria的含量分别增加至5.7~8.3和2.4~30.4倍,Chloroflexi的含量降低至0.007~0.06倍;断奶后,精料组Fibrobactere、Proteobacteria、Spirochaete和Tenericutes的含量分别增加至10日龄的3.2~5.6、2.2~2.3、9.7~22.3和2.6~5.6倍。粗料组瘤胃微生物含量的变化与精料组趋势基本一致,但粗料组Fibrobactere的含量在断奶前就逐渐升高至10日龄含量的3.8倍,并在断奶后继续升高达到5.7~8.0倍。3)属水平分析显示,粗料组.Butyrivibrio、Treponema和Succiniclasticum的含量在断奶前逐渐升高,而精料组Butyrvibrrio、Treponema和Succiniclasticum的含量在断奶后才开始升高;和断奶前相比,断奶后精料组瘤胃微生物有15个属变化显著,而粗料组中只有6个属变化显著(P<0.05)。4)精料组潜在致病菌Enterobacteriaceae的含量在17日龄时上升至10日龄含量的13.8倍,而从24日龄时开始降低;粗料组Enterobacteriaceae的含量从17日龄开始降低;在整个饲喂期中,粗料组Enterobacteriaceae的含量始终低于精料组。5)粗料组瘤胃内容物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在24和45日龄时显著高于精料组(P<0.05)。因此,早期补饲苜蓿不能改变瘤胃微生物从断奶前到断奶后的变化趋势,但和精料组相比,能在断奶前逐渐增加瘤胃纤维分解菌,降低潜在致病菌,使瘤胃微生物在断奶前就部分接近断奶后的瘤胃微生物状态,从而缓解由断奶引起的微生物区系的急剧变化,并使瘤胃微生物在断奶初期拥有更高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性,让湖羊在短时间内适应断奶后的高纤维饲粮。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