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多维度管控视角下的城市通风廊道规划探索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在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的大背景下,气候、气象环境问题已成为社会舆论的热点话题。为了缓解城市大气污染,提高生活环境品质,本文通过研究风道基础理论及借鉴相关城市经验,以研究性、实验性为出发点,分析研究通风廊道内涵及组成,探讨城市通风作用机制与影响因素,从宏观、中观、微观多维度探索城市通风廊道的规划控制内容及方法。并以《惠州市区通风廊道规划研究》为例,从实践出发探索惠州属地化通风廊道规划手段。
引文
[1]KRESS R.Regionale Air Exchange Processes and Their Importance for the R·Umliche Planning[M].Dortmund: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Dortmund,1979.
    [2]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划署.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Z].2015.
    [3]詹庆明,欧阳婉璐,金志诚,章莉.基于RS和GIS的城市通风潜力研究与规划指引[J].规划师,2015(11):95-99.
    [4]任超,袁超,何正军,吴恩融.城市通风廊道研究及其规划应用.城市规划学刊,2014(3):52-60.
    [5]郑拴宁,苏晓丹,王豪伟,等.城市环境中自然通风研究进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2,(4):87-93.
    [6]KRESS R.Regionale Air Exchange Processes and Their Importance for the R·Umliche Planning[M].Dortmund: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the University of Dortmund,1979.
    [7]李敏.现代城市绿地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8]唐春,张巍.利于城市通风的绿地廊道设计探索[J].多元与包容--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风景园林规划),2012.
    [9]BSaruch Givoni.Climate Considerations in Building and Urban Design[M].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98:440.
    [10]深圳市人民政府.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Z].2014.
    [11]李磊,吴迪,张立杰,等.基于数值模拟的城市街区详细规划通风评估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12(4):946-953.
    [12]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城市自然通风评估办法研究[R].深圳: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2011.
    [13]香港中文大学.空气流通评估方法可行性研究[R].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规划署,2006.
    [14]李明华,龚裴,杨滔,范绍佳,陈芳丽.惠州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s1):75-79.
    (1)场地间口率:间口率=建筑面宽/基地面宽。用于控制建筑物布局的指标,目的是控制建筑布局对通风的影响。
    (2)高宽比率:指建筑高度与临近街道宽度比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