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流动的边界: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格蒙寺为视角中心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族群分类与认同一直是人类学领域的重要概念,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人们都有各自的团体划分。在过去的研究中,比较注重于藏族自身的族源、历史、经济和文化;即使是近年来逐渐出现对藏族与其他民族/族群关系的研究,大多从宏观方面着手,缺乏对具体情况下族群分类与认同的研究,尤其缺少关于寺院与所在社区村落之间关系的分析。本文将田野调查的第一手资料与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结合,以特定藏传佛教寺院为观察中心,指出同一社区内族群边界的不固定性以及分析在不同情况下对于边界的模糊与强调,而且还提出社会变迁和全球化过程对于族群分类和认同意识的影响。
Ethnic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ty are vital concepts in anthropology.According to social psychology,people always draw some boundaries to keep away from others.In the past researches,Tibetological scholars focused on the origin,history,economy and culture and social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ethnic groups.Rather than being micro analyse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emples and neighbors,these publications seem to be more general and start from the macro perspective.In this paper,the author combines anthropological and 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ies with field work to observe when and why ethnic boundaries change in the same temple and its neighbor nomads,especially emphasize how social change and globalization impact local communities.
引文
(1)Isaaes,Harold R.,Idols of the Tribe: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New York:Harper&Row,1975.p.42.
    (2)Barfield Thomas,The Dictionary of Anthropology.Blackwell Publishers,1997.
    (3)Marx Weber,“The Ethnic Group”,inTheories of Society.eds.by Parsons and Shils.Vol.1 Gleercol Illinois,The Free Press,196l.p.306.
    (4)马克思:《法兰克福关于波兰的辩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20页。
    (5)Nathan Glazer&Daniel P.Moynihan,Ethnicity Theory and Experien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5.
    (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rewson):《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睿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1)Edward Shils,“Primordial,Personal,Sacred and Civil Ties”,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8(1957);Clifford Geertz,“The Integrative Revolution:Primordial Sentiments and Civil Politics in the New States”,inOld Societies and New States:The Quest for Modernity in Asia and A,rica.ed.by Clifford Geertz,New York:Free Press,1963;Charles Keyes,“The Dialectics of Ethnic Change”,inEthnic Change,ed.by Charles Keyes F.,Seattl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81.
    (2)Isaacs,Harold R.,Idols of the Tribe: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New York:Harper&Row,1975.p.21.
    (3)Mancur Olson.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5.
    (4)Despres Leo A“Ethnicity and Resource Competition in Guyanese Society”,inEthnicity and Resource Competition in Plural Societies.Ed.by Leo.A.Despres.Paris:Mouton Publishers,1975;Haaland Gumnar.“Economic Determinants in Ethnic Prepcesses”,in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ed.by Fredrik Barth.London:George Allen&Unwin,1969;Cohen Abner,Custom and Politics in Urban Africa:Hausa Migrants in Yoruba Towns.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
    (5)玛丽·博伊斯(Mary Boyce):《伊朗琐罗亚斯德村落》,张小贵、殷小平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6)斯蒂文·郝瑞(Steven Harrell):《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2~27页。
    (7)Barth,Fredrick.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Boston,MA,Little Brown,1969.
    (8)Isaacs,Harold R.,Idols of the Tribe: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New York:Harper&Row,1975.pp.64.
    (9)如李济的《中国民族的形成》的目录就分为两大部分。“我群”的形成和南方“你群”的迁徙,参见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1页。
    (2)李济:《中国民族的形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59页。
    (3)格勒:《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84页。
    (4)参见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格勒:《藏族早期历史与文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石硕:《藏族族源与藏东古文明》,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5)扎娃:《西藏噶厦政府统治下的霍尔错三十九部族》,载《西藏文史资料选辑》,1985年第五辑,第114~125页;土呷:《三十九族部落社会考》,载《西藏研究》2005年增刊,第39~47页。
    (6)邢海宁:《果洛藏族社会》,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
    (7)《1993年中国民族经济》,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年版。
    (1)《甘孜藏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甘孜藏族自治州概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2页。
    (2)[民国]《石渠县图志》,1960年民族文化宫图书馆油印本。
    (3)牛平汉:《清代政区沿革综表》,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0年版,第325页。
    (4)四川省档案馆、四川省民族研究所:《近代康区档案资料选编》,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5)“在历史上康区并无固定疆界,习惯上指西藏丹达山以东~带地区,大致包括现今西藏昌都地区,四川甘孜州、青海玉树州、云南迪庆州等藏语康方言的地区。”王川:《西藏昌都近代社会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2页。
    (6)任乃强著、任新建编:《川大史学·任乃强卷》,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0页。
    (7)《石渠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石渠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8)《石渠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石渠县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9)格桑本、藏才旦:《青藏高原游牧文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10)关于藏族牧民游牧生活的描述参见戈恩斯坦:《今日的西藏牧民》,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91年版。
    (1)冉光荣:《中国藏传佛教寺院》,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118页。
    (2)觉姆是藏传佛教中女性修行者的称呼,参见韩丽霞、董允著:《云南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版,第73页;德吉卓玛所著《藏传佛教出家女性研究》一书中有关于觉姆修行生活的详细介绍。
    (3)沈宗濂、柳陞祺:《西藏与西藏人》,柳晓青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5页。
    (4)藏传佛教分为六个主要派别,宁玛派是其中之一,参见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年版。
    (5)由格蒙寺提供资料。
    (1)转引自尕藏才旦:《中国藏传佛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37页。
    (2)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北京:同心出版社,1999年版,第32页。
    (3)这里的汉人并不完全指汉族同胞,指的是所有非藏族同胞,下文会有更深入的探讨。
    (4)周润年、刘洪记:《中国藏族寺院教育》,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69~89页。
    (5)石泰安(Rolf Alfred Stein):《西藏的文明》,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2版,第133~134页。
    (6)Isaacs,Harold R.,Idols of the Tribe:Group Identity and Political Change.New York:Harper&.Row,1975.p.225.
    (7)沈宗濂、柳陞祺:《西藏与西藏人》,柳晓青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96页。
    (1)Sumner,W.G.1906.Folkways:A Study of the Sociological Importance of Usages,Manners,Customs,Mores,and Morals.Boston:Ginn.
    (2)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一系列关于团体关系、最小团体和社会认同的心理学实验很多,参见Doise,W.,&Sineclair,A.1973.The Categorization Process inIntergroup Relations.In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3,145-157;Tajfel,H.1970.Experiments in Intergroup Discrimination.Scientific American,223(5),96--102;Tajfel,H.&Turner,I.C.,1986.The Social Identity Theory and Intergroup Behavior.In S Worschel&W.G.Austin(eds.),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Chicago:Nelson Hall.
    (3)Turner,I.C.,Rediscovering the Social Group:A 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Oxford,England:Basil Blackwell,1987.
    (4)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66页。
    (1)Schermerhorn,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New York:Random House,1970.
    (2)为保护提供信息者的个人隐私,故隐去其真实姓名,下文中其他提供信息者的姓名均做相同处理。
    (3)格桑本、尕藏才旦:《青藏高原游牧文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第68页。
    (4)石泰安(Rolf Alfred Stein):《川甘青藏走廊古部落》,第42~60页;青海省社会科学院藏学研究所:《藏族部落制度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第52~78页。
    (1)斯蒂文·郝瑞(Steven Harrell):《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巴莫阿依、曲木铁西译,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5页。
    (2)Leach,Edmund.,Political Systems of Highland Burma.pp.285-286,1964.
    (3)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65页。
    (4)参见格桑本、尕藏才旦:《天葬:藏族丧葬文化》,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
    (1)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版,第24页。
    (2)查尔斯·蒂利(Charles Tilly):《身份、边界与社会联系》,谢岳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3)西奥多·宾尼玛(Theodore Binnema):《共存与竞争:北美西北平原人类与环境的历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8页。
    (4)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甘孜州藏族社会历史调查》,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年版,第1页。
    (1)弗雷德里克·巴特(Fredrick Barth):《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黄建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2)弗雷德里克·巴特(FredrickBarth):《斯瓦特巴坦人的政治过程:一个社会人类学研究的范例》,黄建生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页。
    (4)李安宅:《藏族宗教史之实地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80~195页。
    (1)由格蒙寺提供资料。
    (2)维克多·特纳(Victo Turner):《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25~43页。
    (3)胡台丽:《文化展演与台湾原住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61~221页。
    (4)宗喀·漾正冈布、何乃柱:《地方性知识与藏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民间或非政府组织为视角》,载《藏学学刊》(第4辑),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8页。
    (5)康青:《在甘孜州德国际非政府组织:现状、问题、对策》,见《西藏及其他藏区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论文集》(打印稿),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2006年12月,第15~16页;转引自宗喀·漾正冈布、何乃柱:《地方性知识与藏区和谐社会的构建——以民间或非政府组织为视角》,载《藏学学刊》(第4辑),第8页。
    (1)顾定国(Guldin):《香港族群认同的民间模式及其变迁》,见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年版,第378~393页。
    (2)胡台丽:《文化展演与台湾原住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版,第161~22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