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宋代的宗室应举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 论文作者:裴淑姬
  • 年:2008
  • 作者机构:韩国济州大学历史系;
  • 会议召开时间:2008-11-01
  • 会议录名称:宋史研究论丛 第9辑
  • 语种:中文
  • 分类号:K244
  • 学会代码:SSYO
  • 学会名称:中国宋史研究会
  • 页数:19
  • 文件大小:1701k
  • 原文格式:D
摘要
<正>导论宋代宗室应举,自神宗熙宁二年(1069)起,直到南宋灭亡(1279)先后共实行了六十余次,它是宋代科举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唐代,袒免(即五世孙)以外的血亲已与庶民无异,但在北宋前期,凡是宗室子弟,都能授官并享受宗室待遇,但是却有一个重要限制,就是不能应举。可是,随着宗室人数的增加,要对宗室子弟普遍授官已不可能,于是从北宋熙宁二年起,五服亲以外的
引文
(1)“宗室非袒免亲者许应举“(《宋史》卷15《神宗二》,281页)《皇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67,《裁定宗室授官》。
    (1)南宋高宗绍兴十八年登科录中宗室出生者就有16名,占4.8%。理宗宝祐四年,登科录中有76名,占整体的13.1%(不著编纂人《南宋登科录两种》,宋史资料萃编第一辑,台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
    (2)在科举方面对宗室的研究成果具体如下。宗室虽然参加科举,但是不受重用,所以都无为的存在(诸户立雄《宋代对宗室策》文化第22卷,第5号,昭和三三年)。虽然宗室参加科举,但有任用限制和士大夫的压力,限制其活动,所以宗室之祸不会发生(张邦炜《宋代皇亲与政治》第一章,《宋代宗室与政治》,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宗室参加科举成为士大夫的一员(J.W.Chaffee,Branches of Heaven-A History of the Imperial Clan of Sung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9年);Chaffee不仅研究了宋代的科举而且在书中略提了宗室的科举)宗室在科举中很多人都合格,并在政治上活跃,但是有任用限制(张希清《宋代宗室应举制度述论》《第二届宋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中国文化大学,1996)。
    (3)有关宋代宗室的资料有《仙源类谱》(上海图书馆善本室)《宗藩庆系录》(北京图书馆善本室)《宗藩训典》((北京图书馆善本室)等。以上资料了解近亲宗室的系统、名单、科举应举时间、授官官职和仕宦的经过等。《宗藩庆系录》的原题名是《宗藩庆绪录》北宋哲宗元祐六年,有人说“庆绪”两个字是唐安录山的儿子的名字,所以改成为《宗藩庆系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64,哲宗元祐六年(1091)八月己亥,监察御使安鼎言,11077页,以下简称《长编》)。
    (1)宋稀:《宋代的宗学》(青山定雄博士古稀纪念《宋代史论丛》省心书房,1974年)。
    (2)《宋史》卷244《宗室一》。
    (3)《宋史》卷164《职官四》。
    (4)苗书梅点校,王云海审订:《宋会要辑稿》崇儒—宗学,河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卷152,绍兴十四年十一月条。
    (2)《宋史》卷244《宗室一》,第8687页,“宗室之寓于外者,当聚居官舍,选尊长铃束之。”清乾隆《泉州府志》文职官上。
    (3)泉州赵宋南外宗正司研究会编:《南外天源赵氏族谱》,1994年。
    (4)《北溪赵氏族谱》,《入闽科举题名录》题名录11,第667页(《南外天源赵氏族谱》)。
    (5)同上。
    (6)《南外天源赵氏族谱》《略谈南外宗对泉州的影响》第11-14页。
    (7)《福建通志》卷122,《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3《泉山书院》:“(知南外宗正赵希衮)卜城东偏废寺基,创立泉山书院”(四库全书本)。
    (1)《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32。
    (2)《宋史》卷157《选举三》。
    (3)《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16-17。
    (4)《宋史》卷245《宗室四》。
    (5)《长编》卷89,真宗天禧元年(1017)春正月壬午条。
    (1)主要是武官为了转成文资而设置的,但宗室弟子也可参加。事实上,宗室弟子们比较容易的先得到武官衔,然后再通过选科举考试转为文官的人很多。
    (2)《宋史》卷157《选举三》。
    (3)《宋史》卷157《选举三》:乾道十二年,根据右正方胡伟的要求“自今宗室监试,无官应举,照锁厅试七取其二”:“省试即三举所放人数如取应例,立为定额”。
    (4)《宋会要辑稿》崇儒1之21。
    (5)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卷113《论逐路取人札子》。
    (1)《宋会要辑稿》选举5之2。
    (2)[宋]佚名编,汝企和点校:《绩编两朝纲目偏要》卷1,中华书局1995年版。
    (1)宗室中有能力的人虽然可以升迁寺,监,秘书省,侍从,但是不能升到最高官位宰相的(《要录》卷152,绍兴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第2456页。虽然也可以看到宗室赵汝愚长为宰相的例外)。
    (2)宗室添差差遣,每州十县以上不得过十员,不及十县至五县至五县处承蒙所客长分数止添差,三县以上五员,三县以下三员,诸县万户已上三员,万户以下二员(《宋会要辑稿》帝系六之二)。
    (3)《文献通考》卷259《帝系》。
    (4)赵令□(推荐),赵令□(宣和二年以贡士试舍宣合格),赵子菘(崇宁五年进士地),赵子画(不明),赵子值(嘉定十六年进士地),赵子□(元祐六年进士),赵子□(宣和进士),赵子厚(不明),赵佰圭(不明)赵师训(不明),赵师□(不明),赵师□(举进士第),赵不弃(不明),赵不流(不明),赵善坚(乾道进士),赵不□(隆兴元年进士),赵彦中(乾道五年进士),赵彦□(不明),赵彦逾(绍兴三〇年进士)
    (5)《苏东坡全集》卷6《策问省试宗试策问:“汉唐宗室之盛与本朝教养选举之法”》。
    (1)《朱子语类》卷111《论财》,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1986年版。
    (1)《文忠集》(四库全书本)卷98:“量试宗子合格二百六人内赵汝弼补承节郎余并补承信郎合格杂犯附榜人。”
    (2)《宋史》卷247《宗室四》。
    (3)《宋会要辑稿》选举18之23。
    (4)《宋会要辑稿》选举18之23。
    (5)《宋史》卷157《选举三》。
    (1)陈傅良:《止齐集》(四库全书本)卷13:“量试中宗子汝弼等八十一人补官。”
    (2)孝宗隆兴元年癸未(1163)二月十一日壬申,宗室量试七百余人,十分之三人合格。
    (3)魏了翁:《鹤山集》卷93《宗室取应策问一道》谓:“宗子取应之制,务必宽易,凡以厚同姓,厚亲亲也。”
    (4)《宋会要辑稿》选举18之22;《宋会要辑稿》选举18之23。
    (1)宗子(赵)时信等42人中,第一名是承节郎,其余补承信郎《止齐集》卷13,《外制》第15页。
    (2)《宋会要辑稿》帝系6之18;《宋会要辑稿》选举18之23。
    (1)张洖:《云谷杂纪》卷3,四库全书本。
    (2)《泉州府志》卷四六,宋循绩。
    (3)同上。
    (4)同上。
    (5)北京图书馆Microfilm。
    (6)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4,中华书局1985年版。
    (1)“宗室不注沿边边遣”(《宋会要》帝系5之26)。
    (2)《挥麈录余话》卷2。
    (3)《系年要录》卷152,绍兴十四年十一月壬申条。
    (4)《嘉定赤城志》卷12《秩官门五》(宋元方志专刊,中华书局1990年版)。
    (5)同上。
    (6)裴淑姬:《试论南宋政府对归正人的政策——以科举,授官为中心》,《中国史研究》2003-4。
    (7)李勇先:《宋代添差制度研究》,天地出版社2000年版。
    (1)《朝野类要》卷3《不厘务》:外制“添差之官即不理政事也,若许干预即仍厘务。”(四库全书本)
    (1)参照《宋史》宗室世系图及《南外天原赵氏族谱》。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