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猪带绦虫胰岛素受体的特征及其对囊尾蚴生长代谢的抑制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目的开展猪带绦虫胰岛素/胰岛素受体的相关研究,探索猪囊虫病防控的新技术和新手段。方法根据已完成的猪带绦虫基因组序列,以猪带绦虫的cD NA为模板,扩增猪带绦虫的两条胰岛素受体基因(Ts IR-1316和Ts IR-4810),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和鉴定。将Ts IR的配体结合区(LBD))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 ET30a-1316-LBD和p ET30a-4810-LBD,表达、纯化后的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分别以制备的Ts IR-1316-LBD和Ts IR-4810-LBD多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同时,体外培养豆状囊尾蚴,用外源性人胰岛素、Ts IR-1316-LBD和Ts IR-4810-LBD抗体、受体抑制剂及增效剂等进行处理,检测每组虫体游离的葡萄糖含量、糖原合成以及胰岛素受体的磷酸化水平,据此分析抗体封闭胰岛素受体后,对虫体葡萄糖吸收和糖原合成的影响。分别用纯化的200μg Ts IR-1316-LBD、Ts IR-4810-LBD为抗原,以Quail A为佐剂制备成疫苗,免疫家兔,分析免疫动物的细胞因子和抗体水平以及减虫率,评价Ts IR-1316和Ts IR-4810作为猪囊虫病候选疫苗的可行性。结果扩增获得的Ts IR-1316、Ts IR-4810的ORF分别为5 196 bp和4 920 bp,两者结构高度保守,均具有典型的胰岛素受体特征结构域。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了重组蛋白Ts IR-1316-LBD和Ts IR-4810-LBD,且表达产物能被猪囊尾蚴病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免疫组化结果表明,Ts IR-1316大量表达于幼虫的体壁及成虫的体壁、卵巢和虫卵中,而Ts IR-4810则仅存在于成虫的实质组织和生殖器官内。体外实验表明,Ts IR-1316-LBD和Ts IR-4810-LBD抗体可有效封闭体外培养的囊尾蚴的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从而导致虫体胰岛素受体磷酸化水平、葡萄糖吸收和糖原合成水平降低。家兔免疫实验表明,Ts IR-1316-LBD、Ts IR-4810-LBD蛋白单独免疫家兔均可获得较高的减虫率。结论 Ts IR-1316和Ts IR-4810为猪带绦虫胰岛素受体基因,通过胰岛素受体封闭可以阻断虫体的信号通路。说明研制基于胰岛素受体的重组抗原疫苗是完全可行的。
引文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