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上海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变及规划建议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结构被逐渐打破,城市与乡村的要素流动日益深化,位于城市与乡村过渡地带的城市边缘区成为城乡互动发展的前沿地带。在中心城市影响辐射和自身城镇化的推动下,城市边缘区面临着经济、社会、空间结构的全面转型。在此影响下,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乡村聚落体现出与传统乡村聚落封闭、渐进式演变不同的空间演变规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以上海为案例,基于实地调查、卫星影像解读、数据分析等方式,归纳总结上海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的类型、演变路径和演变特征,得到以下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边缘区乡村聚落变化深远,其空间演变呈现独立化演变、城镇包围、拆迁安置和迁村并点等四种路径,对应形成传统聚落、城中村、安置社区、中心村社区四类不同特征的聚落类型,体现出多元化、城乡一体化和聚集化的演变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城市边缘区乡村规划和新农村建设提出针对性建议。
引文
[1]顾朝林.中国大城市边缘区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39.
    [2]尹占娥,殷杰,许世远,廖邦固.转型期上海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化及驱动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1,02:101.
    [3]郭晓东.黄土丘陵区乡村聚落发展及其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07.
    [4]李立.乡村聚落:形态、类型与演变[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7.29-150.
    [5]韩非,蔡建明.我国半城市化地区乡村聚落的形态演变与重建[J].地理研究,2011,07:1271-1284.
    [6]宁秀红,龙腾,赵敏.上海市中心村规划和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5,01:416-419.
    [7]任春洋,姚威.关于“迁村并点”的政策分析[J].城市问题,2000,06:45-48+24
    [8]冯骥才.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兼谈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J].民间文化论坛,2013,01:7-1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