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BISQ模型的二氧化碳封存的储层参数反演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正>二氧化碳地质封存是减少CO2排放、减缓温室效应的有重大潜力的方法。将二氧化碳封存于地下储层之后,为了安全的考虑,需要长时期监测储层流体的分布。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地震方法、电磁法、重力法和化学示踪剂等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综合来看,地震方法由于适应范围广,可以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以及可以达到很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等原因,是目前认为的最有效的监测方法。从地震监测数据出发,利用合理的储层介质模型以及高效的储层参数反演方法,就可以从地震数据中反演出储层的各种参数,例如孔隙度、饱和度和岩石模量等等,从而对二氧化碳的分布进行预
引文
1.Biot M A.Theory of propagation of elastic waves in a fluid‐saturated porous solid.I.Low‐frequency range[J].the Journal of the Acoustical Society of America,1956,28(2):168-178.
    2.Dvorkin J,Nur A.Dynamic poroelasticity:A unified model with the squirt and the Biot mechanisms[J].Geophysics,1993,58(4):524-533.
    3.Yang D,Zhang Z.Poroelastic wave equation including the Biot/squirt mechanism and the solid/fluid coupling anisotropy[J].Wave Motion,2002,35(3):223-245.
    4.杨磊,杨顶辉,郝艳军,等.多种物理机制耦合作用下的储层介质参数反演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4,57(8):2678-26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