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多规合一”的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红线划定——以延川县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近年来,由于城镇化快速推进,建设用地不断扩展,生态用地空间受到挤占,生态服务能力不断退化。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由于脆弱的生态环境,自然生态极易受到影响,形成退化。为保护生态空间的完整性,强化生态用地的服务能力,本文以陕西北部的延川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特征,并针对其特殊状况,尝试建立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保护红线体系。本次研究在延川县"多规合一"工作的基础上,统一土地利用属性,通过研究不同土地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敏感性及生态脆弱性,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通过Arc GIS 10.2平台,采用图层叠加法,将延川县全域空间划分为绝对保护区、生态协调区、控制开发区,明确各分区的主导功能,探索出便于实施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
引文
[1]周园.科学划定辽宁生态红线的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5,05:58-59.
    [2]饶胜,张强,牟雪洁.划定生态红线创新生态系统管理[J].环境经济,2012,06:57-60.
    [3]俞龙生,李志琴,梁志斌,等.广州南沙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分与管理体系[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4,05:421-428.
    [4]郑华,欧阳志云.生态红线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4,04:457-461+448.
    [5]高吉喜.国家生态保护红线体系建设构想[J].环境保护,2014(Z1),18-21.
    [6]刘雪华,程迁,刘琳,等.区域产业布局的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法研究——以环渤海地区重点产业发展生态评价为例[Z].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0-05-05.
    [7]吕红迪,万军,王成新,等.城市生态红线体系构建及其与管理制度衔接的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01:5-11.
    [8]刘旭辉.城市生态规划综述及上海的实践[J].上海城市规划,2012,03:64-69.
    [9]程永辉,刘科伟,赵丹,等.“多规合一”下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若干问题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5,07:52-57.
    [10]李锋,叶亚平,宋博文,等.城市生态用地的空间结构及其生态系统服务动态演变——以常州市为例[J].生态学报,2011,19:5623-5631.
    [11]黄静宜,吴雪飞等.“多规合一”视角下的城市生态控制区用地分类再思考[J].城市建筑:2015,08:86-87+101.
    [12]俞龙生,符以福,喻怀义,等.快速城市化地区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及城乡融合区特征—以广州番禺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1,01:171-18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