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规划实践背景下的多中心战略研究——以上海都市区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官网全文
摘要
研究以上海都市区为案例,展示了将社会经济统计分析融入多中心战略研究、为规划提升优化与政策实践应用提供科学分析的过程。随着规划对精细化空间特征认识的需求提升,围绕多中心空间战略的研究需要明确两方面重点,其一,识别城市次中心的研究重点在于关注次中心空间位置特征,其二,机制检验需加强关注规划实施政策的有效性检验。以上海都市区就业中心体系研究为蓝本与框架,得出结论,就业次中心倾向于向城市外围布局,且就业多中心化不断加强,然而在这一过程中,并未有充分证据支撑郊区新城与产业园区的政策是有效的。基于此,进一步提出未来多中心区域战略研究过程需加强的方向,包括结合规划需求融入多学科研究方法,以及对战略理念下的公共政策进行有效性的追踪评估,以此作为达到"规划落之有据"、"战略言之有物"的"研究+应用最佳结合"的双赢局面。
引文
[1]Giuliano G,Small K A.Subcenters in the Los Angeles region[J].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91,21(2):163-182.
    [2]Giuliano G,A Small K.The determinants of growth of employment subcenters[J].Journal of Transport Geography,1999,7(3):189-201.
    [3]Gilli F.Sprawl or reagglomeration?The dynamics of employment deconcentration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in Greater Paris[J].Urban Studies,2009,46(7):1385-1420.
    [4]Jun M,Ha S.Evolution of employment centers in Seoul[J].Review of Urban&Reg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2002,14(2):117-132.
    [5]Mc Millen D P,Smith S C.The number of subcenters in large urban area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3,53(3):321-338.
    [6]Mc Millen D P.Nonparametric employment subcenter identification[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1,50(3):448-473.
    [7]丁亮,钮心毅,宋小冬.上海中心城就业中心体系测度——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研究[J].地理学报,2016,71(3):484-499.
    [8]冯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的最新变化[J].城市规划,2003,27(5):55-63.
    [9]蒋丽,吴缚龙.2000―2010年广州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测度[J].热带地理,2013,(2):147-155.
    [10]米瑞华,石英.基于常住人口分布的城市主副中心识别方法——以西安市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97-102.
    [11]钮心毅,丁亮,宋小冬.基于手机数据识别上海中心城的城市空间结构[J].城市规划学刊,2014,(6):61-67.
    [12]秦波,焦永利.北京住宅价格分布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J].经济地理,2010,30(11):1815-1820.
    [13]秦波.企业区位选择与城市空间重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4]秦贤宏,魏也华,陈雯,等.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扩张与多中心化[J].地理研究,2013,32(4):711-719.
    [15]孙斌栋,石巍,宁越敏.上海市多中心城市结构的实证检验与战略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0,1:58-63.
    [16]孙斌栋,魏旭红,王婷.洛杉矶学派及其对人文地理学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5,35(4):402~409.
    [17]孙斌栋,魏旭红等.中国城市区域的多中心空间结构与发展战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
    [18]王桂新,魏星.上海从业劳动力分布变动与城市空间重构[J].人口研究,2006,30(5):64-71.
    [19]吴文钰,马西亚.多中心城市人口模型及模拟:以上海为例[J].现代城市研究,2006,12:39-44.
    [20]谢守红,宁越敏.广州市人口密度分布及演化模型研究[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25(5):518-522.
    [21]张志斌,潘晶,李小虎.近30年来兰州市人口密度空间演变及其形成机制[J].地理科学,2013,33(1):36-44.
    [22]周春山,罗彦,陈素素.近20年来广州市人口增长与分布的时空间演化分析[J].地理科学,2004,24(6):641-647.
    1上海都市区研究范围,指去除崇明行政管辖的部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