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1980年代女性诗歌的“自白”艺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Art of Confession of Female Poetry in the 1980s
  • 作者:刘格 ; 荣光启
  • 英文作者:Liu Ge;Rong Guangqi;Wuhan university;
  • 关键词:中国当代诗歌 ; 女性诗歌 ; 自白诗派 ; 女性经验 ; 组诗
  • 英文关键词:Chinese Contemporary Poetry;;Feminist Poetry;;Confessional Poetry;;Female Experience;;Suite Poems
  • 中文刊名:XIZO
  • 英文刊名:Writing
  • 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武汉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写作
  • 年:2019
  • 期:No.634
  • 语种:中文;
  • 页:XIZO201902014
  • 页数:8
  • CN:02
  • ISSN:42-1088/H
  • 分类号:66-73
摘要
1980年代的一些女性诗人,从自己的女性经验出发,以美国"自白派"作为重要的艺术范本和话语资源,创作了以"自白"为显著艺术特色的"女性诗歌"。她们以"黑色"为背景色,以黑夜中飞翔的"蝙蝠"自喻,表达反抗现状、追求自由的诉求。1980年代女性诗人的写作,激情澎湃,作品常以组诗形式出现,富有结构的艺术和一定的节奏感。她们的创作改变了女性长期以来被书写的命运,某种意义上是地道的"女性诗歌"。
        Starting from their own female experience, some female poets in 1980 s used the American confession poetry as an important artistic model and discourse resource, and created "feminist poetry" with "confession" as the distinctive artistic feature. Female poetry takes "black" as background color, self-described as "bat" flying in the dark night,expressing their appeal of "resisting the status quo and pursuing freedom".The writing of female poets in the 1980 s was full of passion and their work often appeared in the form of poems,full of structured art and a certain sense of rhythm.Their works changed the destiny of women being written,which is the real "feminist poetry".
引文
(1)尹昌龙:《1985:延伸与转折》,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1)任一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与中国本土特色》,《中华女子学院院报》2005年第1期。
    (2)舒婷:《致橡树》,《舒婷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3)舒婷:《神女峰》,《舒婷精选集》,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4)赵树勤:《当代女性诗学的理论建构及其流变》,《文艺研究》2001年第2期。
    (5)罗振亚:《解构传统的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文史哲》2003年第4期。
    (6)翟永明:《纸上建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7年版,第252页。
    (1)翟永明:《完成之后又怎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2页。
    (2)彭予:《美国自白诗探索》,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194页。
    (3)陆忆敏:《美国妇女杂志》,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0页。
    (4)陆忆敏:《可以死去就死去》,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7页。
    (5)伊蕾:《三月的永生》,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19页。
    (6)唐亚平:《黑夜沼泽》,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1页。
    (1)罗婷:《女性主义文学与欧美文学研究》,北京: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第43页。
    (2)翟永明:《女人》,万夏、潇潇主编:《后朦胧诗全集·上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1页。
    (3)翟永明:《女人》,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页。
    (4)唐亚平:《自白》,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8页。
    (5)王小妮:《应该做一个制作者》,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91页。
    (6)林祁:《海女人》,郭良原编:《中国当代女青年诗人诗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115页。
    (1)翟永明:《女人》,万夏、潇潇主编:《后朦胧诗全集·上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89页。
    (2)崔卫平:《当代女性主义诗歌》,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前言。
    (3)伊蕾:《绿树对暴风雨的迎接》,郭良原编:《中国当代女青年诗人诗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69页。
    (4)伊蕾:《黄果树大瀑布》,郭良原编:《中国当代女青年诗人诗选》,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第70页。
    (5)转引自孙珍:《红发精灵的火焰:普拉斯与自白诗》,黑龙江大学2017年硕士学位论文。
    (6)罗振亚:《解构传统的80年代女性主义诗歌》,《文史哲》2003年第4期。
    (1)翟永明:《女人》,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40页。
    (2)沈睿:《乌鸦的翅膀》,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3)唐亚平:《黑色子夜》,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55页。
    (4)唐亚平:《黑夜沼泽》,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页。
    (5)伊蕾:《三月的永生(组诗节选)》,谢冕、唐晓渡主编:《苹果上的豹》,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0-121页。
    (6)[法]埃莱娜·西苏:《美杜莎的笑声》,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3页。
    (7)翟永明:《女人》,万夏、潇潇主编:《后朦胧诗全集·上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5页。
    (8)翟永明:《蝙蝠》,翟永明:《在一切玫瑰之上》,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年版,第54页。
    (1)翟永明:《我的蝙蝠》,《在一切玫瑰之上》,沈阳:沈阳出版社1992年版,第57页。
    (2)伊蕾:《选择和语言》,《诗刊》1989年第6期。
    (3)张晓红:《互文视野里的女性诗歌》,桂林:广西师大出版社2008年版,第259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