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以肺部感染和氧合指数为控制窗在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中的应用比较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比较以肺部感染和氧合指数(OI)为控制窗在严重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优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致严重呼吸衰竭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2组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患者行气管内插管后出现OI控制窗时,即刻拔除气管插管,改用口罩/鼻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气管内插管后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即刻拔除气管插管并给予口罩/鼻罩双水平正压通气序贯治疗。密切观察2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症状,比较2组通气前、出窗时、通气后的心率(HR)、呼吸频率(RR)、动脉血氧分压(PaO_2)、平均动脉压(MAP)及OI指标变化,再插管、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及死亡的发生情况。记录患者出窗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结果:2组通气前、出窗时HR、RR、PaO_2、MAP、OI监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通气后上述指标较通气前均显著改善(均P<0.05);其中观察组通气后RR较对照组显著降低,OI显著上升(均P<0.05);观察组总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均P<0.05);2组再插管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肺部感染、OI均是临床呼吸衰竭患者行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的有效切换点标准,但OI指数在改善疗效、缩短住院时间、节约住院费用和降低VAP风险方面优于前者,可为临床制定机械通气策略提供参考。
        
引文
1 郭凤英,徐思成,刘光明,等.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对高龄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5,21(7):595-600.
    2 佘小银,穆菊香.序贯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撤机中的应用[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4,20(6):401-402.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9):453-460.
    4 范学朋,邓巍,冷德文.不同撤机方式在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3,19(2):88-89.
    5 王秀岩,徐思成,刘光明,等.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时机探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4,26(5):330-334.
    6 Ida KK,Fantoni DT,Souto MT,et al.Effect of 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 during weaning on ventilation and oxygenation indices in healthy horses recovering from general anesthesia[J].Vet Anaesth Analg,2013,40(4):339-35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