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冷媒介与精英文学——1980年代文学生产的媒介因素考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Cold Media and Elite Literature——An Investigation of the Medium Elements for the Production of the 1980's Literature
  • 作者:杨博 ; 李震
  • 英文作者:YANG Bo;LI Zhen;College of News and Dissemination,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 关键词:1980年代文学 ; 文学期刊 ; 冷媒介 ; 精英文学
  • 英文关键词:the 1980's literature;;literary periodical;;cold media;;elite literature
  • 中文刊名:SXSS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 出版日期:2013-09-15
  • 出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3
  • 期:v.42;No.194
  •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主科研项目(2010ZYGX010)
  • 语种:中文;
  • 页:SXSS201305015
  • 页数:6
  • CN:05
  • ISSN:61-1012/C
  • 分类号:100-105
摘要
1980年代文学因典型的精英文化特质在当代文学史中地位显著。考察这一时期的文学场域,期刊是重要的文学载体。作为冷媒介的文学期刊,其信息清晰度低,参与度高,对精英文学有不容忽视的形塑作用。文学期刊能动地参与、推动、制造了精英文学的盛宴,塑造了1980年代的文化风格和气质。探讨1980年代文学生产的媒介因素,进而反思文学与媒介的关系,对应对媒介化时代的文学境遇不无参照意义。
        The 1980's literature characteristic of elite culture took an outstanding place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Literary periodicals,as leading literary carriers in this period of time,played an indispensible role of portrayal and establishment to elite literature with a low degree of information intelligibility and high degree of participation as cold media. They initiatively participated in,promoted and made the grand dinner of elite literature and portrayed the cultural style and character of the 1980's literature. Therefore it is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of reference to copying with literary situation in time of media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 elements in production of the1980's literature and reflect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terature and media.
引文
[1]吴秀明.当代中国文学六十年[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2]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3]陶东风.新文学三十年:从精英化到去精英化的历程[J].语文建设,2009(1).
    [4]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5]陈平原.文学的周边[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4.
    [6]邵燕君.倾斜的文学场: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7]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M].吴叡人,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8]刘再复.文学研究思维空间的拓展[J].读书,1995(2-3).
    [9]鲁枢元.文学的内向性——我对“新时期文学‘向内转’讨论”的反省[J].中州学刊,1997(9).
    [10]尼尔·波兹曼.童年的消逝[M].吴燕莛,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1]李洁非,张陵.小说在此抛锚——对当代中篇小说所处位置的解说[J].当代作家评论,1986(3).
    [12]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M].陶东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3]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J].国荣,译.文学评论,2001(1).
    ①“内视形象”、“内视世界”是杜书瀛先生多次提到的概念,参见其论文《文学在“终结”还是在“消亡”?》(《中国教育报》2005年11月19日第007版),《全球化时代电子媒介的发展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媒介文化与文艺美学》(《阅江学刊》2010年第4期)。
    ②当时学界对文学的“内在本质”的认识,不同于欧美新批评或形式主义者所理解的那样的存在于文学形式法则或语言规则中,而是存在于人的心理世界、情感世界中。又因为“主体性”的内核偏向人的精神方面,所以向内转实际上就意味着主体性高扬。参见陶东风、和磊《新时期文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9页。
    ①布尔迪厄曾写道:“文化生产者有一种特殊的权力,即呈现事物并使人们相信这些事物的真正具有符号特征的权力,以一种清晰的、客观化的方式显示多少是混乱的、模糊的、粗糙的甚至是无法理论化的关于自然界与社会世界的经验,并因此使这些经验变成实存的权力。”参见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第250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