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海洋强区建设背景下广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模式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Activation and Utilization Model of Marin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Guangxi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 Strong Ocean Area
  • 作者:杨姗姗 ; 黄碧宁 ; 凌亚萍
  • 英文作者:Yang Shanshan;Huang Bining;Ling Yaping;
  • 关键词:广西 ; 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 ; 活化利用模式
  • 中文刊名:HSKX
  • 英文刊名:Social Sciences in Guangxi
  • 机构:广西财经学院商务外国语学院;桂林理工大学旅游学院;
  • 出版日期:2018-12-25
  • 出版单位:广西社会科学
  • 年:2018
  • 期:No.282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关联数据的南海文化遗产文献资源共享和可视化检索研究”(17CTQ004);; 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部湾海洋文化研究中心一般项目“广西北部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协同发展模式研究”(2017BMCC07);; 广西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项目“民族旅游发展与文化传承”(桂教人2014[49]号)
  • 语种:中文;
  • 页:HSKX201812009
  • 页数:6
  • CN:12
  • ISSN:45-1185/C
  • 分类号:45-50
摘要
广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特色鲜明,极具保护与开发利用价值。在当前广西全力推进海洋强区建设背景下,应以产业集群理论、文化再生产理论以及点轴开发理论为指导,遵循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灵活性与体验性原则、技术性和创新性原则,构建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主的还原式、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的适应式、以文化艺术产业为主的创意式、以文化培训产业为主的沿袭式等活化利用模式,促进广西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引文
[1][4]何龙芬.海洋文化产业集群形成机理与发展模式研究[D].舟山:浙江海洋学院,2011.
    [2]吕屏.传统民艺的文化再生产[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9.
    [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165-170.
    [5]焦志明.我国文化产业集群运行机理分析[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08.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