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出土(出水)古船的测绘与复原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顿贺
  • 关键词:出土(出水)古船 ; 测绘 ; 复原
  • 中文刊名:CCRN
  • 英文刊名:China Cultural Heritage
  • 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 出版日期:2019-07-28
  • 出版单位:中国文化遗产
  • 年:2019
  • 期:No.92
  • 语种:中文;
  • 页:CCRN201904002
  • 页数:15
  • CN:04
  • ISSN:11-5191/G2
  • 分类号:6-20
摘要
出土、打捞的古代舟船,因长期埋没在地下或水下,使得船体很难保全。有的船材严重缺失,船钉锈朽,尚存的船体部分木材,多数变得十分脆弱。船板材出水后,木材变化更快,个别的会出现炸裂、断、碎,造成复原安装的困难。只有在古船出土(出水)时及时地进行实物拍照、测绘和做好文字记录,才能把古船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完整地保存下来。结合30年来参与多艘古船的测绘与复原研究的工作实践,以实例和图例进行归纳,详尽介绍了古船测绘的方法,包括型线图的绘制、仓壁板轮廓的测量、中纵剖线、船体轮廓线的确定,以及板材构件的绘制等,同时以聊城出土的元代古船为例,介绍了古船的复原研究。
        
引文
[1]洛阳文物考古研究院.洛阳运河一号、二号古沉船发掘简报[C]//洛阳考古(2015年第3期).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5:38-50.
    [2]席龙飞.中国造船通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238-246.
    [3]席龙飞.中国造船通史[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3:146-152.
    [4]顿贺,席龙飞,何国卫等.对明代梁山古船的测绘及复原研究[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3):258-261.
    [5]顿贺,席龙飞,龚昌奇.蔡薇.蓬莱二号古船结构特征及其复原研究[C]//蓬莱古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89-104.
    [6]龚昌奇,蔡薇,席龙飞.蓬莱三号古船的测绘及其复原研究[C]//蓬莱古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114~119.
    [7]顿贺,王茂盛,袁晓春,罗世恒.蓬莱古船的结构及其建造工艺特点[J].船舶工程(海外英文版),1994(卷9):131~146;顿贺,王茂盛,袁晓春,罗世恒.蓬莱古船的结构及其建造工艺特点[C]//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船史研究(第7期),1994:37-51.
    [8][9][12][13][16]二十五史·元史·河渠一[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2:363.
    [10][17][20]玄述贵.台前与运河文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1:194、238、237.
    [11]陈清义.聊城运河文化研究[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95.
    [14]王冠倬.中国古船图谱[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149.
    [15](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7:267.
    [18](汉)刘熙.释名[M]//(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280.
    [19](明)黄省曾著,谢方校注.西洋朝贡典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0:19.
    (1)包括曾经发掘过又重新填埋的古船、韩国新安郡道德岛打捞的中国元代商船、蓬莱出土的蓬莱3号高丽古船和象山渔山列岛打捞出水的在东南亚某地建造的小白礁Ⅰ号古船。已经发现但尚未打捞、发掘的古船,暂未计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