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社会结构:制度性三位一体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Institutional Trinity: An Explanation of Social Structure
  • 作者:韩东
  • 英文作者:Han Dongping;
  • 关键词:社会结构 ; 社会制度 ; 制度意识形态 ; 制度保障机器 ; 制度安排者
  • 中文刊名:ZXYC
  • 英文刊名:World Philosophy
  • 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
  • 出版日期:2019-01-02
  • 出版单位:世界哲学
  • 年:2019
  • 基金: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制度在社会历史中的地位与作用”(项目编号:14YJA720002)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XYC201901013
  • 页数:14
  • CN:01
  • ISSN:11-4748/B
  • 分类号:123-135+162
摘要
社会作为人为组合体是一种特殊形态的主体,有自己的意志和活动,揭示社会的本质性结构只宜由此切入,而以往的社会结构论都不是这样做的。社会的活动是将人们的活动变成自己的活动实现的,据此社会结构就是社会制度、制度意识形态和制度保障机器的三位一体,它们均由社会制度安排者建构。因对人的活动起次要作用的非正式规则也有类似的三位一体,故社会整体结构是规则性三位一体,制度性三位一体是其核心结构,其中的社会制度又是最终决定因素。它不仅决定社会运行,也决定社会的形态和性质,于是社会的一般规律就是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及变化,就有什么样的社会及其演化。
        A society,as a man-made system of human beings,is a special subject and has its own will and activities. So any attempt to discover its essential structure should start from admitting this point. A society's activities are realized through transforming different individuals' activities. Therefore social structure is a trinity of social institutions or formal social rules,institutional ideologies and guaranteeing machines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Since informal social rules which play subordinate role in determining individual activity also have such a similar trinity form,we can say that the overall social structure is a trinity of rules,and its core part is the institutional trinity whose ultimate determinant are the social institutions or the formal social rules.
引文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1957,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1979,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012,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1995,人民出版社。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012,人民出版社。
    迪尔凯姆,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
    韩东屏,2013,《人是元价值---人本价值哲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韩东屏,2014,《制度的本质与开端》,载于《江汉论坛》2014年第9期。
    韩东屏,2015,《国家治理一维:如何解决社会问题和取得社会成就》,载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15年第1期。
    韩东屏,2016a,《反思“人性自利”》,载于《伦理学研究》2016年第6期。
    韩东屏,2016b,《制度决定历史》,载于《南国学术》2016年第1期或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心《哲学原理》2016年第5期。
    韩东屏,2016c,《制度决定国家竞争差异》,载于《学习与探索》2016年第8期。
    韩东屏,2016d,《审视文化决定论》,载于《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6期。
    韩东屏,2017a,《制度决定生产力》,载于《南国学术》2017年第1期。
    韩东屏,2017b,《社会诞生于人的制度性建构---论社会的起源与本质》,载于《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
    韩东屏,2018,《生产力中的生产制度决定生产关系》,载于《社会科学动态》2018年第5期。
    贾春增,2008,《外国社会学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刘少杰,2009,《当代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乔纳森·H·特纳,1988,《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范伟达译,武汉大学出版社。
    宋希仁,2004,《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亚里士多德,1994,《亚里士多德全集》第9卷,苗力田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阎光才,2017,《人类社会的想象建构与当代社会科学的困境》,载于《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1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