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厄洛替尼靶向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与护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厄洛替尼靶向疗法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全脑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全脑放疗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厄洛替尼靶向疗法,治疗期间采用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存时间、1年内生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全脑放疗联合厄洛替尼靶向疗法可提高治疗效果及1年内生存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引文
[1]邢志花.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用综合性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7):126-128.
    [2]龚星.对比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J].实用癌症杂志,2017,32(5):779-782.
    [3]金烨,戴莉莉,陈晓红,等.厄洛替尼与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疗效比较研究[J].癌症进展,2016,14(5):458-460.
    [4]石宇,马剑波,王燕,等.全脑放疗联合靶向治疗肺腺癌伴脑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J].江苏医药,2017,43(14):1020-1022.
    [5]王辉,王英浩,陈晓英.放射治疗联合厄洛替尼对肺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2):137-139.
    [6]黄燕芳,杜荣,黄燕辉.临床护理路径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1):14-16.
    [7]万欣,王军,曹峰,等.厄洛替尼加减脑部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5):653-658.
    [8]董娅,赵钰玲,范亚莉,等.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Meta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7,25(17):2732-2737.
    [9]王小磊,安琳,刘德泽.靶向药物和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研究现状[J].国际肿瘤学杂志,2016,43(3):216-219.
    [10]王斌,田华琴,王艳杰,等.四虫散联合鸦胆子油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6,31(1):8-1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