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我国团体标准化主体边界之认定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Cognizance of the Subject Boundary of Group Standardization in China
  • 作者:陈俊华 ; 许方 ; 李美青
  • 英文作者:Chen Junhua;Xu Fang;Li Meiqing;School of Law, Wuhan University;China Representative Office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Ag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SI);Wuyi Zhongyi Law Firm;
  • 关键词:团体标准 ; 社会团体 ; 法人资格 ; 专业能力 ; 技术组织支撑 ; 主体备案制度
  • 英文关键词:group standard;;social group;;legal person's qualification;;professional competence;;the supporting role of technical organizations;;the subject filing system
  • 中文刊名:KJGL
  • 英文刊名: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Research
  • 机构:武汉大学法学院;美国国家标准化机构中国代表处;武义中义律师事务所;
  • 出版日期:2019-04-10
  • 出版单位:科技管理研究
  • 年:2019
  • 期:v.39;No.425
  •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一带一路’倡议与法律合作研究”(16JJD82009)
  • 语种:中文;
  • 页:KJGL201907034
  • 页数:7
  • CN:07
  • ISSN:44-1223/G3
  • 分类号:249-255
摘要
团体标准具有促进科技创新等重要作用。在我国有关团体标准的主体制度中,是否要对团体标准化主体的边界以法人资格为限制值得进一步讨论。实践中,存在一定数量的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可能未获法人资格,但却具备了开展团体标准化活动的专业能力。诚然,无须将具有法人资格作为硬性的准入门槛,而应将专业能力作为必备的资格条件,并突出技术组织对团体标准化活动的支撑作用;继而有必要通过法制化路径引入主体备案制度,为非法人社会团体在标准化领域创造合法空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实际需求与相对严苛的现行法律环境之间的张力。
        Group standard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owever, in the subject system of group standard in our country, it is worth further discussion whether the boundary of body standardization should be restricted by 'legal person qualification'. In practice, a certain number of social groups, such as industrial technology alliances, may not be qualified as legal persons, but they hav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to carry out group standardization activities. Admittedly, it is not necessary to have the legal personality as a hard entry threshold, but to take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s a necessary qualification condition, and to highlight the supporting role of technical organizations to group standardization activities;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the subject filing system through the legalization path to create legal space for unincorporated social groups in the field of standardization, so as to alleviate the tension between the actual demand and the relatively harsh current legal environ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引文
[1]程虹,陈昕洲,罗连发.质量强国战略若干重大问题研究[J].宏观质量研究, 2013(3):1-14.
    [2]王艳林,陈俊华.大标准化时代与《标准化法》之修改:以政府职能转变为中心的讨论[J].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7,32(3):1-12.
    [3]王艳林,陈俊华.中国标准化法修改问题研讨会综述[J].楚天法学,2016(1):125-131.
    [4]陈俊华,魏晨雨.团体标准中专利标准化的自我治理与制度构建[J].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8(11):110-120.
    [5]陈俊华,邢雁发.政府在国内团体标准中的角色与功能[J].质量与认证,2018(11):37-38.
    [6]朱翔华.团体标准制定主体的法律地位之思考[J].标准科学,2017(7):13-17.
    [7]于连超,王益谊.团体标准自我治理及其法律规制[J].中国标准化, 2016(16):55-60.
    [8]康俊生,晏绍庆.对社会团体标准发展的分析与思考[J].标准科学, 2015(3):6-9.
    [9]韩子燕,李键.团体标准维度探析及其实施条件: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的思考[J].标准科学,2017(7):6-12.
    [10]张翔.非法人团体的事实属性与规范属性[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6.
    [11]李春田.标准化概论[M].6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8
    [12]洪生伟.标准化管理[M].6版.北京: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 2014:44.
    [13]马俊驹,余延满.民法原论[M].4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114.
    [14]金锦萍.社会团体备案制引发的法律问题:兼论非法人社团的权利能力[J].求是学刊, 2010, 37(5):76-82.
    [15]贺鸣.团体标准第三方评价机制探析[C]//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化改革与发展之机遇:第十二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北京:中国标准化协会, 2015:6.
    [16]李佳.我国团体标准发展现状分析:基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数据[J].标准科学, 2017(5):23-27.
    [17]王鹏.浅论团体标准的积极意义[J].企业界, 2018(10):82-84.
    1)在《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发布之前,类似的标准形式被称为联盟标准、企业联盟标准等等。如在国务院于2012年2月6日发布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国发[2012]9号)中就提出要“鼓励制定企业联盟标准。”而之后,如在国务院分别于2015年5月8日和8月28日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等顶层设计文件中,都统一使用了“团体标准”这一称谓。
    2 )在国务院其他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已经公开的有关或者涉及团体标准的文件中,对于团体标准化主体的描述,基本和该指导意见保持了一致,大致即为“具有法人资格,且具备相应能力的学会、协会、商会、联合会和产业技术联盟等社会团体”。
    3 )其实在《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5年行动计划》([2015]19号)中就提到了要“培育发展团体标准”;而在《贯彻实施质量发展纲要2014年行动计划》(国办发[2014]18号)中则表述为“培育发展社会团体标准”。
    4 )如《辽宁省企业联盟标准管理办法》(2015)、《宁波市联盟标准与标准联盟组织管理办法》(2013)、《山东省企业联盟标准管理办法(试行)》(2012),等等。
    5 )截至2019年2月17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完成注册的社会团体共2 117家,共发布6 585部团体标准。数据来源于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www.ttbz.org.cn/),最后访问时间为2019年2月17日。
    6 )在此须要指明的是,《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国办发[2016]68号)中所表述的“重点扶持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运行规范、消费者认可的社会团体制定团体标准”,并非为单独一类团体标准化主体边界划定模式,可以被理解为是在第二种边界划定模式下的进一步具体化。
    7 )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第20条规定:规范性文件应当明确规定有效期。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一般不超过5年。规范性文件名称冠以“暂行”“试行”的,有效期一般不超过3年。
    8 )如早在2003年,青岛市就发布了《青岛市民间组织管理局关于建立社会团体登记工作备案制度的通知》,开始尝试社会团体登记工作备案制度;2006年出台的《南京市基层民间组织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则被视为全国第一部对基层民间组织备案管理的规范性文件;等等。目前有关产业联盟的备案管理也在探索之中,如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于2012年12月颁布实施的《中关村管委会产业技术联盟备案(试行)》,国家知识产权总局于2015年4月发布实施的《产业知识产权联盟建设指南》,等等。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