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本土文学译介传播能力的提升:从走出去到走进去——以刘慈欣小说《三体》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亚文
  • 关键词:《三体》 ; 本土文学 ; 走出去 ; 走进去 ; 译介 ; 出版
  • 中文刊名:ZGCB
  • 英文刊名:China Publishing Journal
  • 机构: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08
  • 出版单位:中国出版
  • 年:2019
  • 期:No.450
  • 语种:中文;
  • 页:ZGCB201901008
  • 页数:4
  • CN:01
  • ISSN:11-2807/G2
  • 分类号:25-28
摘要
中国本土文学的"出海"不仅需要比较文学、比较文化、翻译、出版等多个领域的参与和帮助,更需要从原本走出去就好的意识形态转变为"走进"目的语读者心中、"走进"世界文学界的思想理念。在此概念框架下,提升中国本土文学的译介能力可避免"译"完即"走"的"唯我"模式,达到关注目的语接受能力的多元化、多途径"走进"之旅,实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有效传播。
        
引文
[1]段丹洁.文学译介促进文化交流[EB/OL].内蒙古社会科学网,http://www.nmgskl.com/sklweb/info.php?id=54794
    [2]葛浩文,林丽君.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N].文学报,2014-07-03
    [3]耿强.中国文学走出去政府译介模式效果探讨--以“熊猫丛书”为个案[J].中国比较文学,2014(1)
    [4]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
    [5]黄友义.翻译立法是促进我国翻译行业健康发展的根本途经[J].东方翻译,2011(3)
    [6]黄友义.中国站到了国际舞台中央,我们如何翻译[J].中国翻译,2015(5)
    [7]蒋晓丽,张放.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影响力提升的AMO分析--以大众传播渠道为例[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9(5)
    [8]李景端.莫言获诺奖翻译要加油[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10-15
    [9]刘宓庆.中国翻译思想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10]刘意.从莫言获奖谈跨文化传播的符号塑造与路径选择[J].中国报业,2012(20)
    [11]刘云虹.中国文学对外译介与翻译历史观[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5(4)
    [12]吕敏宏.葛浩文小说翻译叙事研究A narratological study on Howard Goldblatt's translation of Chinese modern novels[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13]吕敏宏.中国现当代小说在英语世界传播的背景、现状及译介模式[J].小说评论,2011(5)
    [14]穆雷.我国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研究现状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1)
    [15]滕梅,王萌萌.从蓝诗玲英译《鲁迅小说全集》看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国家政策考量[J].翻译界,2017(2)
    [16]肖家鑫,巩育华,李昌禹,林露.“麦家热”能否复制[N].人民日报,2014-07-29
    [17]约书亚·罗斯曼.China's Arthur C.Clarke[EB/OL].International New York Times,https://www.jacobinmag.com/2015/03/internationalwomens-day-kollontai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