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湘南地区方言分布及接触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Dialect Distribution and Its Contact Effects in South Hunan Province
  • 作者:廖广莉
  • 英文作者:Liao Guangli;Chen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 关键词:湘南地区 ; 语言接触 ; 西南官话 ; 湘南土话
  • 英文关键词:south Hunan district;;language contact;;southwest mandarin;;south Hunan dialect
  • 中文刊名:YWLY
  • 英文刊名:Modern Chinese
  • 机构:郴州职业技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25
  • 出版单位:现代语文
  • 年:2018
  • 期:No.676
  • 基金:湖南省教育厅2016年度科技项目“基于导游技能大赛背景下的重点景点导游词创作和优化工程研究”[编号:16C0220]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YWLY201807013
  • 页数:5
  • CN:07
  • ISSN:37-1333/G4
  • 分类号:2+79-82
摘要
湘南是个多方言地区,对湘南方言分布及成因进行静态分析,湘南绝大部分地方呈现出多方言共存一地、西南官话与湘南土话成为该地区鲜明语言特色的特点;对湘南方言接触进行动态分析,区分了作为强势方言的西南官话及作为弱势方言的湘南土话,揭示人们使用多方言的心理层面、语言工具性质、强(弱)势方言反映出的政治、经济、社会背景等。湘南多方言分布及接触对湘南地区社会文化生活及推普工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South Hunan has a rich distribution in dialects.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has given a static analysi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cause of formation towards the dialects in south Hunan.The author finds out that south Hunan is an area in which various kinds of dialects exist in the same district.Southwest mandarin and south Hunan dialects coexist which forms a distinctive language feature in this area.The author has also dynamically analyzed the dialect contact in suoth Hunan and distinguished between south Hunan mandarin as a emphatic language and south Hunan dialects as a weak language,which reveals the backgrounds in politics,economy and soiety reflected when people speak these dialects in phychological levels,language tool nature,and dialects.The rich distribution of dialects and their contacts have greatly influenced on the work of promoting mandarin in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of south Hunan.
引文
[1]鲍厚星等.湘南土话论丛[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李如龙.福建双方言研究[M].香港:汉学出版社,1995.
    [3]徐大明等.当代社会语言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4]编写组.湖南瑶族[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1.
    [5]湖南省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训练与测试[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胡斯可.湖南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7]傅灵.方言与普通话的接触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5.
    [8]周宁.湖南省宁远县双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9]邓海峰.湖南新田县双方言语音比较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10]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11]王婧.湖南江永黄甲岭土话的地理和社会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12]左银霞.湖南江永桃川土话的地理和社会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3]陈章太.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J].语文建设,1990,(4).
    [14]苏金智.中国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中的双语双方言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2,(1).
    [15]陈保亚.语言接触导致汉语方言分化的两种模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
    [16]卢小群.湘南地区土话的分布及其研究概述[J].求索,2003,(3).
    [17]林清书.闽西双语双方言研究情况简述[J].龙岩学院学报,2007,(2).
    [18]谭晓平.地方文化对湘南语言使用的影响[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19]范俊军.湖南(郴州)双方言的社会语言学透视[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3).
    [20]李蓝.西南官话的分区(稿)[J].方言,2009,(1).
    [21]陈晖,鲍厚星.湖南省的汉语方言(稿)[J].方言,2007,(3).
    [22]高廉平.“方言语调”及判定[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3).
    (1)中国社会科学院和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合作编绘《中国语言地图集》,香港朗文(远东)有限公司1987年。
    (2)谭晓平《地方文化对湘南语言使用的影响》,《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3)徐越《新派杭州方言对周边吴语语音的吸收》,《方言》2010年第2期。
    (4)胡斯可《湖南郴州地区的汉语方言接触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5)陈晖、鲍厚星《湖南省的汉语方言》,《方言》2007年第3期。
    (6)高廉平《“方言语调”及判定》,《四川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3期。
    (7)陈章太《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语言文字应用》1990年第4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