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论马恩民族理论的当代意义——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紫东
  • 关键词:民族学 ; 直过民族 ; 民族关系 ; 民族偏见
  • 中文刊名:JMS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of Jiamusi University
  • 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4-15
  • 出版单位: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 年:2019
  • 期:v.37;No.199
  • 语种:中文;
  • 页:JMSD201902012
  • 页数:3
  • CN:02
  • ISSN:23-1412/C
  • 分类号:57-58+63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形成过程中一座里程碑。结合当代中国具体国情理解马恩的民族思想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应形成对我国民族问题的全面认识,结合城乡劳动分工理解马恩民族起源思想,结合"直过"民族发展理解马恩民族发展思想,结合民族互动理解马恩民族关系思想,更为理性看待民族偏见问题的长期性与阶段性。
        
引文
[1]黄光学.中国的民族识别[J].中国民族,2004(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叶汝贤.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术———深入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所阐发的唯物史观[J].哲学研究,2008(2).
    [4]易星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民族思想及其启示[J].新西部,2014(18).
    [5]杨河.马克思认识论基本思想的形成及其历史意义———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