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三仁汤治疗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低热医案1则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巧敏 ; 王琦 ; 吴海斌 ; 唐卓然 ; 刘亚倩 ; 王羽嘉 ; 张永生
  • 关键词:三仁汤 ;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 ; 低热 ; 医案
  • 中文刊名:BJZO
  • 英文刊名:Beij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
  • 出版日期:2019-01-25
  • 出版单位:北京中医药
  • 年:2019
  • 期:v.38
  • 基金: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人才培养计划项目(DFRC2014B03);; 北京中医药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研究生类项目(2018-JYBZZ-XS216)
  • 语种:中文;
  • 页:BJZO201901028
  • 页数:2
  • CN:01
  • ISSN:11-5635/R
  • 分类号:91-92
摘要
<正>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为各种损伤和刺激引起淋巴结内的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而致淋巴结肿大的疾病,以出现颈部肿块多见。该病原因复杂,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接触有害化学物、环境污染、药物中毒等引起,呈现出急性炎症或慢性免疫反应,或急慢反应同时存在[1]。患者在淋巴结肿大的前期或早期常有反复低热史,淋巴结缓慢增大,全身脏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基本正常。西医治疗一般采取保守治疗、对症处理,目前认为外科手术治疗为其根治办法[2]。由于
        
引文
[1] 沙炎,罗德红,李恒国. 头颈部影像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卷[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78.
    [2] 马超,范龙坤,闫威. 头颈部常见淋巴结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研究现状[J]. 河北医药,2014,36(1):119-123.
    [3] 牛洁,崔启东,吴志松,等. 周平安临床辨治发热经验撷菁[J]. 北京中医药,2013,32(2):101-103.
    [4] 李倩楠,葛晓群.黄芩苷的解热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8):1068-1072.
    [5] 王雅芳,李婷,唐正海,等. 中药黄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1):206-211.
    [6] 郭君其,盛明雄,谭建明,等. 苦杏仁甙与人淋巴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效应的初步观察[J].中国免疫学杂志,2008,(2):135,139.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