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脱“俗”求“艺”:现代舞台化背景下传统秧歌的民俗因素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Eliminating the Vulgarity and Seeking the Artistry:An Analysis of the Folk-custom Factors of Traditional Yangko on Modern Stage
  • 作者:张娅妮
  • 英文作者:ZHANG Yani;
  • 关键词:传统秧歌 ; 民俗文化 ; 创作 ; 主动疏离 ; 被动疏离
  • 英文关键词:traditional Yangko;;folk culture;;creation;;active alienation;;passive alienation
  • 中文刊名:MSYA
  • 英文刊名:Folklore Studies
  • 机构:山东大学艺术学院舞蹈系;
  • 出版日期:2019-01-10
  • 出版单位:民俗研究
  • 年:2019
  • 期:No.143
  • 基金:2016年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三大秧歌的舞台创作现象研究”(项目编号:16CWYJ09)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MSYA201901012
  • 页数:8
  • CN:01
  • ISSN:37-1178/K
  • 分类号:108-114+160
摘要
传统秧歌发展到今天,发生了包括现代舞台化在内的多种形式转换,与本土民俗文化形成了一定的疏离。这一脱"俗"求"艺"的过程,大致表现为两种形态:一是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因应现代文化规则而自我调适,由此呈现出与本土民俗文化的暂时性远离,属于"被动疏离";二是创作主体因渴望被整合到现代文化体系中,而积极融入现代文化语境,呈现出与本土民俗文化的持续性远离,属于"主动疏离"。关注传统秧歌在现代舞台化过程中与民俗文化的不同疏离关系,理解其在形态转换过程中的具体表现,有助于探索传统秧歌的历史脉络、当代转换及文化意义。
        Traditional Yangko,which has been changing into various forms including"stage folk dance",has formed a certain degree of alienation from local folk culture up to today.The process of eliminating vulgarity and seeking artistry generally takes on two forms:One is passive alienation in which the creative subject is self-adapted in response to the rules of modern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on,thus showing a temporary distance from local folk culture;the other is passive alienation in which the creative subject is eager to be integrated into modern cultural aesthetic system and takes active parts in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cultural context,presenting a continuous alienation from local folk culture.Paying attention to the alienat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Yangko and folk culture in the process of stage-moderniz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e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Yangko in the process of form transformation can help explore the historical context,contemporary transformation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Yangko.
引文
(1)[英]E.霍布斯鲍姆、T.兰格:《传统的发明》,顾杭、庞冠群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第2页。
    (2)美国人类学家芮德菲尔德以“由为数很少的善于思考的人们创造出的一种大传统”和“由为数很大的但基本不会思考的人们创造出的一种小传统”来概括某种文明里并存的两种“传统”形式,其中“小传统”是“自发的萌发出来、并在它诞生的乡村社区的无知群众的生活里摸爬滚打挣扎着持续下去”。(见[美]罗伯特·芮德菲尔德《农民社会与文化:人类学对文明的一种诠释》,王莹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第95页)受此启发,本文中“传统秧歌”,即是指在中国传统村落中诞生并由村民自发传承的、没有过度被人为修饰或美化的村落民俗活动,属于“小传统”范畴的民俗文化形态。
    (3)“疏离”(Alienation)一词曾被雷蒙·威廉斯认为是“现在语言中最难定义的一个词”,其意义非常广泛,在14世纪的英文中被普遍用来描述疏离的行动或状态,意指“切断与被切断”;在现代,普遍认为其用法源于卢梭,意指“人与自身永恒的本质天性产生疏离”。(见[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4-5页)在本文中,“疏离”则是指传统秧歌在现代舞台化背景下,因外部或内部因素而导致的与民俗文化的疏远、分离及不坚守。
    (1)战斗剧社,是1936年7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成立的综合性文艺团体。抗日战争爆发后,剧社随军奔赴抗日前线开展文艺宣传活动,编演了一批反映敌后斗争生活的戏剧。
    (2)《兄妹开荒》,是1943年由鲁迅艺术学院安波编曲,王大化、李波、路由编剧,王大化与李波首演的秧歌剧,该剧生动地反映了解放区大生产运动,是“新秧歌运动”中产生的第一个秧歌剧。
    (1)刁统菊:《回娘家习俗与嫁女身份的转变——兼论民俗文化的协调功能》,《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4期。
    (2)李长莉、闵杰、罗检秋、左玉河、马勇:《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724页。
    (3)张士闪:《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民俗研究》2016年第6期。
    (4)冯双白:《新中国舞蹈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年,第22页。
    (5)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85页。
    (1)转引自周宪:《审美现代性批判》,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4页。
    (2)于平:《第六届“桃李杯”舞蹈创作态势分析》,《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3)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135页。
    (4)苑利:《民俗学与遗产学视域下的乡土中国》,北京时代华文书局,2015年,第147页。
    (5)王杰文:《仪式、歌舞与文化展演——陕北·晋西的“伞头秧歌”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页。
    (1)在表述该作品中人物关系时,欧阳吉芮谈道:“其实这个舞蹈中不存在'三人关系',就是一个单纯的'两人关系','第三人'只是'传统的体验者',而非与另外两个角色产生矛盾冲突的人物。”访谈人:张娅妮;访谈对象:欧阳吉芮;访谈时间:2017年9月21日;访谈地点:北京舞蹈学院。
    (2)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东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8年,第176页。
    (3)潘志涛:《大地之舞》,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170页。
    (4)潘志涛:《大地之舞》,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第130页。
    (1)访谈人:张娅妮;访谈对象:傅小青;访谈时间:2017年9月19日;访谈地点:山东威海(电话访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