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不同种源苦参种子质量标准指标及硬实破除方法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n quality standard indexes and hard-seed breaking method of Sophora flavescens seeds from different provenances
  • 作者:崔芬芬 ; 陈亮 ; 曹亚萍 ; 王勇飞 ; 贺嘉欣 ; 贾孟君 ; 乔永刚 ; 宋芸
  • 英文作者:Cui Fenfen;Chen Liang;Cao Yaping;
  • 关键词:苦参 ; 种源 ; 质量标准指标 ; 硬实性 ; 破除硬实 ; 发芽率
  • 中文刊名:ZWPZ
  • 英文刊名:China Seed Industry
  • 机构:山西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3-25 16:22
  • 出版单位:中国种业
  • 年:2019
  • 期:No.289
  • 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20140312001-2);;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J2015028,J2017031)
  • 语种:中文;
  • 页:ZWPZ201904018
  • 页数:3
  • CN:04
  • ISSN:11-4413/S
  • 分类号:61-63
摘要
对来自16个不同种源的苦参种子净度、千粒重、生活力、含水量、硬实率以及不同处理下发芽率等质量标准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苦参种子净度均在92%以上;千粒重除安徽亳州外,其他种源均在40g以上;含水量均不超过12%;硬实率均在85%以上;综合生活力、未处理种子、发芽率2个指标发现山西长治西河底、河北安国、内蒙古赤峰的苦参种子种质较好;经破除硬实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显著高于未处理,不同种源最优处理不同,其中6个种源苦参种子的3种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3个种源浓硫酸处理下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4个种源摩擦处理发芽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还有3个种源浓硫酸与摩擦处理之间差异性不显著,但显著高于热水处理。
        
引文
[1]丁景和,曾万章.药用植物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2]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73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3]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
    [4]马淑敏.辽宁省凌源市野生苦参资源的现状及开发利用.北京农业,2011(30):77
    [5]乔永刚,宋芸.药用植物种子生物学特性与种子处理技术.中国种业,2002(1):37-38
    [6]李桂双,何莎,白成科.苦参种子催芽及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研究.种子,2009,28(5):24-27
    [7]曹帮华,耿蕴书,牟洪香.刺槐种子硬实破除方法探讨.种子,2002,21(4):22-24
    [8]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总则(GB/T 3543.1-199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9]吴尚英,李安平,关扎根,魏红国.不同成熟度对苦参种子品质的影响.种子,2014,33(2):65-66
    [10]桂喆,孙海群.6种豆科植物种子形态结构研究.黑龙江畜牧兽医,2017(3):22-26
    [11]程红玉,方子森,纪瑛,肖占文,王进,范惠铃,张俐.苦参种子发芽特性研究.种子,2010,29(11):38-41
    [12]张庆霞,纪瑛,杜彦斌,彭涛.不同处理方法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2009,28(5):93-95
    [13]张庆霞,纪瑛.苦参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规律研究.中国种业,2009(11):54-55
    [14]邹林有,陈垣.不同处理方法对苦参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8,43(5):80-83
    [15]李兴美,何胜江,何勇.白刺花硬实种子不同处理方法的探讨.贵州农业科学,2010,38(5):70-72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