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析纪录片《幼儿园》中的美学元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郭馨雅
  • 关键词:电影美学 ; 美学元素 ; 蒙太奇 ; 镜头 ; 声音 ; 表现手法
  • 中文刊名:CBLY
  • 英文刊名:Research on Transmission Competence
  • 机构: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传播力研究
  • 年:2019
  • 期:v.3;No.051
  • 语种:中文;
  • 页:CBLY201903039
  • 页数:2
  • CN:03
  • ISSN:23-1598/G2
  • 分类号:58-59
摘要
《幼儿园》是2004年独立制作人张以庆耗时近3年拍摄制作而成的。这部纪录片对准了一群幼儿园中的孩子们,有人认为孩子们是最懵懂无知的,但他们恰恰也是人类社会最真实的存在。纪录片并非抛弃技术与设计完全将真实裸露在观众面前,它的创作也必有美学的设计与考量。本文将从蒙太奇,镜头,声音,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分析纪录片《幼儿园》中的美学特征。
        
引文
(1)《电影美学》巴拉兹·贝拉[M].2003年中国电影出版社第45页
    (2)《阳光与阴影同在,纪录片<幼儿园>推荐》搜狐网.[EB/OL].http://www.sohu.com/a/110746334_40732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